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shadowless

由20行动引发的思考——富人们也需要节能减排

[复制链接]

397

主题

3780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6191

优秀斑竹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09-12-26 15: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关于媒体报道,我的部分观点已经套在宣传那部分里了。凭我的为人大家也该猜得出我是很反感的,对于我们协会这方面的事情一直是由会长来做的,他在搞关系这方面还是个高手。况且干这些事情名头还是很重要的,干那行的人都是爱面子的,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人家也未必认你。

对此我想谈谈我所接触到的一件事情。
山西环保局有一个叫柴腾虎的人,他是我们山西环保社团的老朋友,对我们很支持,帮了我们不少忙。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原西藏阿里地区的地委书记孔繁森的秘书,孔繁森牺牲时时任阿里地委宣传部部长。孔繁森现在能为人所知,这里有他不少功劳,孔繁森那幅著名的挽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就是出自他手。
但是,没有与他接触过的人,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这个名字。即便如此,依然有人指责他依靠孔繁森抬高自己的地位。从这里,我看到了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

再来说我们的环保社团。我们借助媒体宣传自己无可厚非,只要我们宣传得名副其实。再看看我们当前的宣传动机吧。植次树要叫媒体给宣传一下,下次乡要让媒体全程报道,不管什么不大不小的事情,都唯恐别人不知道,好像没人知道就等于没干一样,如果这样做的话就太过分了。我也有过这样的体会,本来一件挺好的事情,一说要报道的话,就好像专门做给记者看一样,关注点马上就变了。只要让记者看到了好处,把声势造出去了,事情办得到底怎么样,就没有人在意了。

所以我不认为环保社团非要像孔繁森那样低调,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所为是否已经超出限度了?当前的风气已经有这样的趋向了,所以我认为这是需要及时纠正的。

61

主题

1334

回帖

1659

积分

黄河

积分
1659

宣传大使奖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12-26 15: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对于媒体,我插个题外话
昨天我们学校法学系学生会组织了一次与聋哑儿童的联谊
据说,来报道的媒体有好多家
本来是件好事,却听说
学校规定,参与这次活动的工作人员与观众一律不能说“圣诞”这两字
说是怕人说我们崇洋媚外。。。

53

主题

1938

回帖

5841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584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6: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限塑令,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前期人们的宣传呼吁让政府重视起了这个问题。有些人说我们做了那么多活动还不如政府一纸法令,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个法律的出台或多或少是基于人们前前后后所做活动的。
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 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1761204291 视野愈开阔,见识的愈多,就愈觉得自己的浅薄。 与诸君共勉。

16

主题

189

回帖

674

积分

湖泊

积分
67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12-26 18: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晨阳转在了我们的论坛上,我才得以关注此讨论!下面是我的几个观点:
1、学生环保社团能够做也一定能够做好的校内这一块,做好了校内,那么算是圆了自己社团的创立目标了;
2、宣传是必要的,但是得同步提高,最好是先有意识形态(自己做好,即达到第一点),此种宣传会令宣传者宣传起来更有效;
3、往自己社团脸上贴金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社团也需要肯定,需要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但是问题是该如何把握这一度(恕我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想法);
4、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环保的先行者,是因为偶然或是必然;我们可以怀疑以前,但是我们不能怀疑以后,因为我们能够做好现在~加油
胸有墨,方能践行梦想
发表于 2009-12-26 2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使之痕 于 2009-12-26 21:14 编辑

几天没来到是热闹,我先说一点,这次活动不知道是否还记得要求寻找节能典型这个事,或许很多人忘记了,我说下南京这里的典型戴小建,很多人也认识,不知道的也可以百度下,那么为什么要推出这样的人呢,就是榜样效应,就是要大家去学习,推动时尚的一种环保概念,20的目标还是推动意识,这是关键是去倡导低碳生活概念,最开始我们一起在谈去调研数据什么的,为什么后来被否定呢?只有可行性太差,效果不明显,部分组织找学生社团做了那么多年,但是最后的效果还是靠宣教出来的,真正的调研有多少能做到呢?三火当时给我的意见也是不要调研,没有什么成效
在去年和今年的活动中,没有在强掉要求社团去做媒体,一直在强调,每个地区必须由协调当发言人,其他社团媒体联系要先和协调人沟通,那么为什么呢?一个是怕媒体混乱,还有就是为了大家做好自己学校的宣传,至于校外的和媒体公关那是协调人或者协调单位的主要工作,一直在强调,要做好学校里的宣传,当然我们还是主要是宣传,我们不把概念推动起来,谈什么其他东西,10年前有多少人知道低碳呢?而现在呢?去年熄灯一小时,我们后来有个简单的调研,在路口问了10个人是否知道这个活动,结果是9个人知道,并和我们谈了些他们的一些看法,或许说这样的统计不科学,但是也可以显示出一些问题,至少人们知道了熄灯来参与的一个环保活动,至于WWF,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多媒体报道都不带WWF,那么这样能说是为了自己的宣传吗?我们宣传的还是低碳生活,环保概念
关于柴腾虎的例子,我想说,除了电视的发言,其他媒体有多少是协调们自己的名字呢,如果要出名,把节能典型写自己就是了,还不够媒体关注吗?难道说这15个地区的协调不够高尚吗?
现今的风气我想说是眼高手低才是主流,因自己做了一些工作感觉高尚是主流,利用媒体去宣传是时代在进步
江苏青年环境交流中心 联系邮箱:info@jyeec.org

3

主题

54

回帖

82

积分

清泉

积分
8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12-26 2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前辈,看了你们的帖子我受益匪浅,作为首次参加“20行动”的成员,首先向今年参与此项目第一主题活动的全体成员说声:“大家辛苦了!”其次,对这个帖子,我也有一些想法,请各位前辈批驳。               
  经过第一主题,可以看出20行动的确很重视宣传,但我们也不是没有做实事啊!20第一个主题“我为哥本哈根减斤碳”中,有一个活动是“节能典型跟踪”,这要求选出的环保志愿者记录一周的节能环保经历,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这些同学都竭力去做好节能减碳工作。详细情况可见搜狐博客,节能20行动圈子。每个社团出至少两位节能典型,全国近200社团参与,最保守的估计算下来,也有至少400人身体力行减少CO2的排放,当然这与全国节能减排20%的目标或者需要改变行为的人数上相去甚远,好比一颗砂粒与一座大山的差距!我承认这样看,我们做到的的确不多,但我们不是没有做。                                         
有关20宣传,guanjian同学说的“在当前的状况下,想在明年就实现节能20%的情况下,是不适宜走通过改变意识从而改变行动的。”这是不是有些超越我们能力所达到的?对于这一目标,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国家政策,我们大学生没权,没势,没钱,难道要让我们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们天天想办法去改善国家政策?我想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宣教活动让人们树立环保节能的意识。我们大学生不是决定因素,但能起到很大的鼓动作用,“20行动”把全国的社团联合起来,这对于传递节能环保理念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行动,从07年开始至今,已经历3年。三年来,参与的社团做出了不少努力,我想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与大家的辛苦也是分不开的。                                   
    有关改善政策与宣教活动,我认为从根本上说是,法律与道德的问题。道德的要求永远都是提倡,而法律的要求是必须。道德不可能有法律的效力的。我们大学生既不能改变法律,那只有从道德上,树立节能模范,提倡节能减碳的生活。guanjian同学有说到节电活动学校采纳了你们的建议,对此,我表示欣喜,以及对你们社团的佩服。但这样的情况貌似不多见,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曾尝试过调查记录学校各宿舍用电用水情况,却遭到学校后勤部门的反对… 一个比较适用于大部分社团又能让环保志愿者们表达他们思想的法子,我看宣传还是比较合适的。                                    
   有关宣传与做事,我认为两者是分不开的。宣传能促进做事,做事又有宣传的作用。如果只做节水而缺少宣传,那节水的理念又能传递给多少人,怎么能让更多人了解?当然,如果不做实事,只去宣传,那宣传是空虚的,无意义的。本次20行动,我们社团的实事的确做的不够,今后,我们会加强内部建设,争取让每位会员都成为环保节能典型。做事与宣传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尽可能的发挥大学生的力量,帮助、促进国家节能政策的实施。                    
  在这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新的一年,希望看到20新的面貌,相信“20行动”能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09-12-26 22: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参与的社团还是有体会20的作用的,加油,下次活动你们会更好

7

主题

75

回帖

126

积分

溪流

积分
126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12-27 00: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xl9007 于 2009-12-27 13:36 编辑

一直觉得,做环保这个事业,需要 扎扎实实的态度,需要以传播环保的理念作为最高目标,需要有一个持久战的平和的心态,需要有独立于外部影响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需要有一双“冷眼”和眼睛背后自主分析的头脑。前面的帖子都很有独立的想法和观点,引用一位环保官员的话——“关注环保的大学生都是很优秀的”。
   在这里想尝试着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一点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拍砖。
  首先是关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在大大小小的的论坛和报刊杂志上总会有批评家说目前环保领域解决环境问题的进度太慢、活动形式化和其他方面的不足。我想说的是,全人类花了几十年才认识到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最初单纯的认为环境问题是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试图通过技术的和经济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然而这些措施的失败不得不使人类重新审视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最后终于终于发现根源在于,人类传统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的错误导致环境与发展失衡。在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后,各门学科包括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开始在自己的领域内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相关的理论知识重新进行检验和反思。环境问题不仅引发学术界对于自身理论的重新检验,也让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开始着手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环境学家学者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巨系统,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结合人类社会行为规律和自然规律,改变人们传统的机械的自然观(所谓机械的自然观是指人类将自己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把自然界还原成一个量的数学世界,千百种感性认识被遗弃,自然界是由无数运动的物质微粒组成,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和发展观,进而影响和改变发展现有的经济模式和发展模式。
  要颠覆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改变观念的基础上然后接受新的发展观,最后付诸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探索和了解的原理、体制、机制以及相关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艰巨的科学任务。
   环境问题的解决除了技术上还有政治、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从事环保事业的人们大都感觉到了力不从心,活动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活动开展后偏离了活动主旨,过分关注媒体报道和赞助形成一种浮躁的气氛,极端的发展主义和环保主义的对立等。当然这些只是我看到的一些现象,并不代表所有人的观点,我想对于这种现象,大家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扎实平和的态度。偏激的言论和极端的行为是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但是我觉得环保更需要的是接受理念、参与行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大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播我们想要表达内容和想法。
   伴随环境问题研究兴起的还有NGO,在这里对NGO不做赘述。当人们发现一些社会问题单纯的依靠政府解决不了的时候,NGO便应运而生了。对于NGO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之前看过一个日本学者写过的一本书,他在书中将中国和日本的NGO在环境保护中所起到的作用作了一下对比。原文大致的意思是说: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各式各样NGO的工作者和志愿者,他们随时随地指出人们行为的不当,指责政府做的不够好、企业的污染超标、居民行为不环保等。在日本,企业不遵守法律就注定要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往往在一项法律还没有出台之前公司就已经开始组织专门的小组研究这项新政策,并使企业的机制作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法律。他们听从NGO的言论,并且及时改正。在中国的企业根本不听NGO的,官员们在制定法律的同时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以保障法律的顺利实行。在这方面,日本官员显得轻松,他们只需要制定法律就可以了。
   与此有关的,是环境管理中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环境管理将社会行为分为政府、企业、公众三种行为,其中公众行为的定义为:分散在社会各行各业的个人以及各种非政府形式的群众组织的行为。在三种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目标、环保战略、设置专门的环保部门等途径来保护环境,而公众除了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外,还可以通过推动和监督政府和企业的行为。
  在济溪上有很多能够严格约束自己行为的环保志愿者,这样的行为值得尊敬。但是仅靠公民约束自己行为远远不够,因为在环境问题中,企业是主要元凶,他们的行为除了政府制定的硬性措施的约束外,还需要舆论的压力,如果企业意识到自己的生产过程或者产品对于环境产生危害,就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那么企业是绝不会冒险去做有损于环境的事情的,生存是第一位的,有生存才有利润。
  到这里又引出了其他的问题,如何在社会上形成这种意识?怎样提高NGO在社会大众中的舆论影响力?大众心目中对于环保NGO的评价及看法又是怎样的呢?NGO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大众积极的参与到监督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呢?建立怎样的机制才能有效的保障大众意愿的传递和影响?
  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些问题,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氛围,当NGO的影响力足够大时,企业就会听从NGO的言论。当前NGO的规模和影响力可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
  一些高校社团关注校内的环境问题,并积极的寻找解决办法。做的成功的有很多,例如校园内废旧电池的回收实践,但是也有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例如限塑、停止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对于这样的一些很棘手但却是实际的问题,社团是不是应该投入大量的精力组织专项的调查,多方收集资料,建立资料库,找寻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或者管理方式来解决呢?
  通过宣传可以提高知名度,但是真正理念的传播效果暂时还没有看到相关的数据调查,高校环保社团在做活动的时候宣传的侧重点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宣传各式各样的环保活动?还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应该参与到环保中来,推动和监督企业甚至政府的行为?
   环境经济学中的理论认为,只有当人均GDP达到5000~7000美元时人才会关注环境因素,对于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形势,我们该如何走下去?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我们现在所做的,是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吗?由于我对目前国内的NGO、政府、企业的关系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高校社团的活动大方向和趋势也没有很好的了解,错误的地方请求拍砖与指正。
安大环协,关注环保、热爱自然的人之一

45

主题

352

回帖

4391

积分

长江

积分
439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12-27 0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suxl9007
感谢suxl9007,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61

主题

1334

回帖

1659

积分

黄河

积分
1659

宣传大使奖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12-27 0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个帖子的看客很多
但,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额,期待后面的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5-29 02:29 , Processed in 0.0403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