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给80位市长写信,意料之中的失望如期而至。虽然事先早有心理准备,但湖南常德市环卫处宣教中心主任刘波依然抱着侥幸的心理继续期待——有一天,哪怕有一位市长回信也好。
刘波的信是写给中国七大流域干流80座城市的市长的,建言建设“海绵体”城市,以减少城市内涝,科学利用水资源。
为中国的城市做点什么
7月14日,常德市微雨斜落,细风飘摇,一个难得凉爽的夏日。刘波紧盯着茶杯中慢慢回旋着下沉的茶叶,显得有些落寞。
5月4日下午,已经“奔五”的刘波走进武陵区下南门邮政营业大厅,一次性寄出了80封挂号信,试图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下雨时到城市去看海”的现状。
“我当时想,如果一切顺利,这些信会在一周内送到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花江、辽河七大流域干流80座城市市长的办公桌上,但截止到今天,两个多月过去了,我没有收到一位市长的回复。”
给80位市长写信,刘波并非心血来潮,而是长久以来目睹的事实深深触痛了他的内心深处。“现在,城市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比如说,南北方城市应该有明显的气候差别,但北京38℃,长沙38℃,广州也38℃,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当然,这里可能有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
在很多城市规划中值得骄傲的高楼,在刘波看来未必是什么好事。“楼房越盖越高,每个城市都恨不能超越别人,楼的方向和位置也缺乏科学规划。众多的高楼密密麻麻,像筒子一样把城市罩住,挡住了季风的流向,导致热量聚集在城区,加剧热岛效应,城市中心的温度往往比郊区高两三度。”
对这些问题,从事环卫工作的刘波已经研究了多年。
更让刘波忧心的是,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忽略了生态。“很多开发商把河道填掉,河流成了断头河,蓄水能力减弱,下雨后很容易形成地表径流,加剧内涝。再加上城市硬化面积扩张,城市地下管网破损、断裂等原因,城市生态系统应对极端气候条件的能力普遍降低。济南的‘7·18’特大暴雨,城里水流成河;武汉大雨,网友调侃去武大看海,都是‘城市病’的表现。”
于是刘波很想为中国的城市做点什么。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充其量是个科级公务员,根本无力改变什么,于是,我想到了给市长写信,如果能实施全流域的顶层管理,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就能推动城乡水资源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他花了两个月时间收集资料,精挑细选了80个城市,在每一封挂号信上写上市长的名字,然后满怀希望地寄出去。
宁愿相信市长们没看到信
寄信的时候,刘波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相信,市长们会认同他的看法。在《中国七大流域干流城市市长宣言》中,他起草道:七大流域干流各城市政府以2012年城市硬化面积为基准,从2013年起,每年减少城市硬化面积3%至5%;从现在起,以建立“海绵体城市”为切入点,有步骤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
他甚至自信满满地提出,在2012年5月30日前,如有超过60%的城市回复同意,此宣言生效。他将把宣言交给国务院及国家有关水资源管理组织备案,并拟建议第三方机构对宣言中的一些实践内容进行跟踪评估。
当然,他自己也知道,市长不回信是意料之中的事。“原因很多。也许秘书认为不重要,没有交给市长,他没看到;也许他看到了,但由于了解不多,认为我的建议不能用等等。两者相比,我更愿意相信市长没有看到。”
刘波念念不忘想要打造的“海绵体城市”,就是像海绵一样不需要水的时候能吸收水,需要水的时候能挤出水。“小时候在城里的河中能抓到鱼虾,现在不能了,为什么?因为水资源枯竭或被污染了。”
作为常德市江北水系综合治理办公室项目协调员,刘波并不是一个城市水管理领域的门外汉。自2006年起,刘波担任这一欧盟资助项目的中方协调员,多年与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城市水环境和相关专家的接触,以及亲赴国外考察的经验让他发现,国内外对待城市水资源的观念有很大不同。
“国内的理念是给排水,国外是海绵体城市,雨水不能随便排走。北京去年的一场暴雨,流走的水相当于一个密云水库;济南年均降雨量大概600毫米,完全可以补充泉水地下水源,但现在仍天天保泉。”
刘波说,因为路面硬化后会严重影响雨水渗透率,欧盟对雨水渗透有规定,开发前后雨水渗透率变化要控制在1%以内,小区业主在自家门口空地做硬化,要交雨水排放费,如果绿化,就不收费,鼓励老百姓行动起来。
“我们现在的绿化带相当于城市中的盆景,没有生态蓄水功能。应该把绿化带边上高出路面的石头打掉,让水流入绿化带,绿化带下面是蓄水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都应该具备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
虽然饱受内涝之苦的武汉等城市已经开始试行透水砖等提高雨水渗透力的措施,但刘波认为这还只是小打小闹。他认为市长们应该有决心把自己治下的城市变成“海绵体城市”。
选择官员作为传播方向
做这件事情,刘波的目的是什么?
他想了想,“这超出了我的本职工作,但和我的本职工作有关系,我想做一个理念的启蒙者和传播者,尽自己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刘波说,很多事情的解决,需要人们观念上的转变。“我给80个市长写信,就是要做一个传播者,把海绵体城市的理念传播给他们。我选择了官员作为传播的首要方向,是因为他们把握着城市发展的方向。”
周围的人给了刘波大力的支持与鼓励,这让他很欣慰。“没有人说我神经病,也没有人说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说明大家关心国家的热情比较高涨。”
刘波承认,先进的理念被大家接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他希望这个过程越短越好。“湖南人是比较有担当精神的,像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他有些骄傲地说。
在刘波看来,理念不是空想,它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细节中。“比方说,一个环保官员天天号召节能减排,他自己有没有计算过,他的汽车排量,他办公室的空调、灯光,他抽的烟、喝的酒,加起来的CO2排放量是否做到了节能减排;一个城市号召绿色出行,但官员没有骑自行车上班的,甚至专车专人接送,如何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他承认,理念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能让人接受的,要有接受理念的动力和压力。“目前对官员的考核机制,做生态很难做出政绩来,至少不如钢筋水泥来得快。大家都在建高楼,让城市越来越热,很少有哪个市长想着把自己的城市建得凉快一点。”
刘波不看好那些光忙着建高楼的城市。“美国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空心化的问题,再过30年左右,现在60岁以上的人口将会出现断层,几亿人口将会消失,劳动力将短缺,也许就连扫大街的人都没有。房多人少,资源型的钢筋混凝土能够让城市发展下去吗?”
在从长沙去常德的路上,记者路经湘江大桥时,看到一位失意者蹲在桥栏杆上,有跳江的意向,警察和路人围了一圈。
“我不知道他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应该是没有找到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我给80位市长写信,其实就是一种沟通机制,我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把我的理念传播出去。”刘波说。
信件石沉大海的结果似乎让人有些尴尬,刘波投石问路的举动不知能否换来回音。刘波不知道80位市长如何看待他,但无论是多此一举还是人微言轻,他都希望得到回复,哪怕只表达一个态度也好。
记者离开的当天早上,刘波特意带记者去品尝了一下常德米粉,辣辣的汤让人通体舒畅,出了一身热汗,店里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鼎沸的人声,让人一下子觉得生活红红火火。窗外,仍旧细雨飘飘。
“我就是想让你看一看,忙碌的早晨拉开了人们一天勤奋生活的序幕。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我们将来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我绝不放弃等待。”刘波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大口大口地吃着米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