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724|回复: 1

青海湖及周边牧区垃圾围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3 23: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ragraph]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位持续下降。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青海湖的旅游开发不得不提。
2008年以前,青海湖的旅游、开发归河南州、河北州和环湖3县,共和、海晏、刚察管理。2008年后,青海省政府成立了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同时成立了隶属于管理局的青海省青海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全权负责青海湖的开发、利用工作。环青海湖开发的景区有鸟岛、沙岛、仙女湾、金沙湾、二郎剑。
青海湖环湖周边的垃圾
     景区内的垃圾
保守估计青海湖每年要接待70万左右的游客。随着游客量的日益增加,随之带来的垃圾问题也日益明显。集团介绍,目前109306国道和环湖东路内的垃圾都是由他们负责收集和处理。最初景区内都没有摆设垃圾箱,出现景区内到处是垃圾的景象。由于旅客的投诉,集团后来在景区内摆设了垃圾桶,并投入资金购买了垃圾清运车辆。但是他们只负责收集、处理景区内、投到垃圾桶里的垃圾。环湖360多公里,上述提到的几个景区外,并没有摆设垃圾桶。
景区内投放的垃圾桶(图1)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实际上还是混合投放。主要是是饮料瓶、易拉罐和食品包装等干垃圾(图2)。
集团还提到像二郎剑等景区内外餐馆产生的垃圾也是由他们处理,这些湿的餐厨也是送去填埋场。所有关于垃圾处理产生的费用目前都是由这个集团投资。他们有两辆垃圾运输车,能够装载2吨多的垃圾。根据游客的数量不同,每天的清运数量是25车不等。
二郎剑景区是吸引游客最多的景区之一。在距离二郎剑景区1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填埋场(图3)。还没有进入填埋场,远远就闻到了垃圾的臭味。这个填埋场很简易,并没有看到任何防渗、沼气收集等设施。只是随意的将垃圾推到这个周边是草场、地势低洼的地方。填埋场的填埋区有两块,最南边的一块填埋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距离填埋场较近的地方填埋的是生活垃圾(图4)。填埋生活垃圾的地方占的面积较大。这填埋的垃圾主要是大量的可回收物,像塑料瓶、易拉罐,大量的食品包装纸箱子和塑料食品包装袋。以及餐馆里产生的餐厨垃圾。


后来从一户牧民那得知,这个填埋场原来是是这户牧民家的草场。2003年时,海南州林业局要征用他们家草场的这部分地方做填埋场,使用期将是20年。当时老人不同意,但是迫于政府的压力,最后同意了。由于垃圾填埋场最初没有做任何拦网,冬天有风时,填埋场的很多垃圾刮到草场区。过去这些年里,这户牧民家有17只羊因为吞噬垃圾死掉。
距离二郎剑最近的这个填埋场并不是各个景区垃圾的统一填埋处。在沙岛景区调研时,景区工作人员谈到沙岛景区不远也有一个填埋场。到实地看后才得知,这个填埋场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填埋场。这是一个挖沙后的,巨大的坑,旁边还有挖掘机还在工作着。堆放垃圾的地方是已经挖过沙的地方(图5)。和二郎剑垃圾填埋场不同的是,这个填埋坑填埋的垃圾并没有巨大的臭味。观察其垃圾成份,会发现主要是农夫山泉的塑料瓶、易拉罐、各种食品纸箱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塑料食品包装袋。


看完鸟岛等其它景区后,填埋的情况和沙岛类似。而集团所说的,各个景区的垃圾会集中起来卫生填埋的情况并非属实。
除了上面提到的集团开发的景区,环湖周围,特别是环湖东路和109306国道到青海湖边的中间地带,大量牧民开设私人景点。这些私人景点往往是一些周边牧民聚集后,开设的骑马、骑牦牛、看油菜花、划沙等项目。这些并不属于集团管理范围的景区。每次骑马、划沙一般是20元。很多到青海湖旅游的游客往往在这样的景点停留。
环湖周围有数不清的这样私人景点。(图6


这些私人景点也成了垃圾泛滥的地方。因为没有垃圾箱,也没有人收集。游客会直接将垃圾扔到路边、草丛里、或者沙地。所有的这些垃圾无外乎都是饮料瓶、易拉罐、啤酒瓶、和各种各样的塑料食品包装。还有大量的方便面桶。这些私人景点因为紧挨青海湖,垃圾无人清理。每当冬天大风来临时,最后的命运就是被刮进青海湖。
从未见到过的垃圾拣拾人
按照集团的说法,环湖360公里100多人在拣拾垃圾。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并没有看到任何人在环湖周边拣拾垃圾。只发现了一个三轮车,上面写着青海湖垃圾收集的字样(图7),但是车里只是牛羊粪,没有一点垃圾。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环湖周边,特别是上述私人景点还到处是垃圾。


   总体上来讲,景区内,集团收集的垃圾只是做了简易填埋,并没有做任何的无害化处理。而填埋的垃圾中,含有大量具有可回收价值的可回收物。至于景区外的垃圾,目前是无人问津的状况。
低洼处就是堆放垃圾地方:牧民集中居住点的垃圾
自从部分牧民“响应”国家政策,集中定居后,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其中一个很大的改变,就是很多内陆工厂里加工的食品开始进入牧民的生活中。另外就是定居后房屋建设和装修产生了很多建筑垃圾。
很多牧民将食品塑料包装直接投到做饭的炉子里烧掉了。牧民为什么选择将塑料包装烧掉。一方面是因为藏文化传统里是不希望看到脏的东西,但是他们又没有别的办法让这些东西消失,所以就直接烧掉了。二是因为没有可以放垃圾的垃圾桶,政府目前并没有对牧区的垃圾有任何的收集和处理。
而其它垃圾,像大一些的饮料瓶,玻璃瓶,还有大量的建筑垃圾,就直接倾倒在聚集区的低洼处(左图为甘子河乡集中定居点居民堆放垃圾的地方)。这些低洼处,往往就紧挨着河流。这些河流还通常最终汇入青海湖,或者青海湖主要河流的。还有很多低洼处或者大坑是由于挖沙或者修建两旁的公路出现的,很多牧民家里,商店产生的垃圾直接倒进这些坑里。直接影响了周边草场的生态。甚至有的城镇的垃圾直接投到了河里,像江西沟乡政府对面河流里就有大量的垃圾(右图为共和县江西沟乡政府对面河里的垃圾堆)。


  
放牧区的垃圾
上面也提到,由于牧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牧民集中居住点的垃圾也就成了问题。放牧的时候,他们也会带上一些工厂加工的食品或者矿泉水和饮料。放牧期间吃掉的这些食品,食品包装就留在了草原上。在一些放牧区,垃圾零零星星的躺在草原上。
据当地牧民介绍,放牧区里还有一类常见的垃圾,就是牧民家扔掉的旧鞋子和旧衣服。鞋子往往都是塑胶底的,所到之处,就有大片的草不能生长。
寺庙产生的垃圾
在藏区,寺庙产生的垃圾也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寺庙的人口相对密集。再加上过去10几年里,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改变,寺庙产生的垃圾也成了让住在寺庙的僧人头疼的问题。
白佛寺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同宝山下。四周水草丰富。是个有着将近百年历史的古寺。目前有100多位常住僧人。僧人的生活方式在过去10几年里,饮食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塑料包装的工厂加工食品、瓶装和易拉罐装的饮料、盒装方便面都进入到了寺庙。因为在白佛寺丢垃圾的沟边,发现最多的就是这些食品包装垃圾,以及其它垃圾,像旧衣服、鞋子,以及做饭产生的炉灰(图)。


像所有其他牧区一样,白佛寺同样没有垃圾桶。他们产生的垃圾直接调到山脚下的沟里。据寺里的僧人讲述,冲到下游的垃圾是没有被烧尽的一些垃圾。原来他们对待的垃圾做法和牧区的牧民基本是一样的。将垃圾倒到沟里后,先焚烧可以燃烧的垃圾。剩下的垃圾就顺其自然了,最后很多垃圾顺着水流被冲到下游。
很多僧人也都认为这样的垃圾处理是不对的,但是没有政府管理垃圾问题,他们也很无奈。
流动的商店,流动的垃圾
牧区地广人稀,是不是也有商店呢?牧区的商店是流动的,就像以前没有定居的放牧生活方式一样。他们往往选择在有人家的牧区扎起帐篷,呆上一个月,然后再挪到下个地方。
据当地牧民介绍,以前这样的商店不会留下问题,但是现在这些流动商店产生的垃圾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商店卖的商品和城市社区小型超市差不多,
各种食品几乎是应有尽有。实地走访一个刚刚搬走的流动商店时,发现商店驻扎地方的公路两旁有大量的垃圾(图)。


啤酒瓶、纸箱子、易拉罐、饮料瓶、各种塑料食品包装,商店走后,这些东西就被直接丢掉的垃圾就无人问津了。紧挨着旁边就是碧绿的草场和流向青海湖的河流。
环湖志愿者讲述垃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南加是青海湖生态文化与普氏原羚公众交流基地的发起人。最初这个环保组织关注最多的是普氏原羚的保护。随着近几年环湖和牧区出现严重的垃圾问题,这个在青海湖边成立的环保组织开始关注垃圾问题。
据南加介绍,不管是旅游景区填埋的垃圾,还是随意扔在路边或者草场的垃圾,在夏天好像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冬天来大风临时,这些垃圾会直接刮到河里、草原深处,对草的生长,河水,和牛羊都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些垃圾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
南加说,垃圾如果被放在或者刮到草原上的水源处,水流会逐渐减弱,泉水最后消失。周边植被随之减少,慢慢出现沙化。一些塑料袋或者塑料包装被丢在在一个地方1年以上后,周边的土壤变黄,草木不再生长。大且厚的纸箱盖住的草地,两到三个月就会死掉。很多的垃圾最终被吹到河里,这些河流一般都是最后汇入青海湖的。另外一个巨大的影响就是牧区的牛羊,很多牛羊在喝水或者吃草时,如果吃进塑料,最终的结果就是死亡。一户牧民至今还保留着因为吞食塑料而死亡的牛的胃,因为这个胃里有好几个塑料袋。
为了减轻垃圾对青海湖和牧区的影响。南加常常冒着严寒,不定时发动家人和周边的牧民到青海湖周边捡垃圾。对于捡来的垃圾,南加也是很无奈的在自己家后院烧掉。他说,焚烧垃圾是无奈之举。因为依照他们的风俗,焚烧垃圾,尤其是含肉的东西,是一种大不敬。但是他们亲身经历了垃圾的泛滥对青海湖、当地的水源、草场、牛羊有的影响。他必须要将这些垃圾拣出来。现在就期待政府能够出面管理这些垃圾问题。
除了南加一家和周边的志愿者,一些寺院的僧人也会加入拣拾垃圾的队伍。
建议
对于青海湖和牧区面临的垃圾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青海湖周边垃圾问题:
一、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和青海省青海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要改变目前垃圾的末端处理模式。
1、将垃圾中的所有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可回收物,塑料瓶、易拉罐、纸箱子等,尽可能做到回收再利用。对产生垃圾量,尤其是对产生的可回收物做好详细的统计。根据产生的数量,建立回收处理的方式。
2、将旅游景区产生的餐厨垃圾分离出来,做好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理。这将大大减少垃圾填埋中产生的臭味、渗滤液、沼气等问题。
3、改变目前简易填埋的方式,实现填埋场的卫生填埋,做好防渗等设施。
4、除了景区内,环湖周边也要按照合理的距离设立垃圾桶,让游客能够将垃圾有地方可以投放。
二、青海省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和青海省青海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要做好,针对游客的垃圾教育问题,提倡无痕旅游。通过短信通知,培训导游加入对垃圾问题认识,提高游客对环青海湖垃圾现状的认识。
牧区的垃圾问题:
一、           根据牧民集中居住区和牧区的垃圾产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可以根据产生量,实行每月运输一次。
二、           结合当地实际,乡镇政府与当地环保组织联合,针对垃圾问题,做大量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避免垃圾露天焚烧,和随意扔到河里和低洼处。
饮料生产企业要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呼吁农夫山泉、红牛、康师傅等饮料生产商通过支持当地环保组织建立适合环湖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肩负起回收和处理这些包装物的责任。
                                                            自然大学陈立雯整理
||| |||   济溪环境交流网络 www.gsean.org  ||| ||| ||| |||                      分享改变世界           ||| |||

10

主题

44

回帖

71

积分

溪流

积分
7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2-8-25 07: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让美丽的青海湖变成垃圾湖湖

内容来自[手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15 04:47 , Processed in 0.0369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