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47|回复: 1

4.8万公顷湿地哪去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1 1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8万公顷湿地哪去了?


盘锦位于辽东湾,在辽河入海口,是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城市,有丹顶鹤、黑嘴鸥、斑海豹等珍禽异兽,其中仅鸟类就多达200多种、200多万只。而得以让它们生息繁衍的资源就是这里的湿地,面积有3150平方公里,占区域面积的80%。198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盘锦建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今天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为双台河口)。2004年12月,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国际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2005年还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湿地”之一。2006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性示范保护区。

1.jpg

2.jpg

3.jpg
盘锦权威资料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真实数据

4.jpg
现在的数据

       湿地有着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它被称为陆地上的“地球之肾”、“天然蓄水库”、“物种基因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盘锦湿地在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湿地之都”的美誉。

       不过,尽管盘锦湿地、特别是滨海湿地在国内名气很大,并已创造出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滨海湿地保护仍面临着很多隐忧,如不断被人为破坏,面积在不断缩小,现在的面积已从这个世纪初的12.8万公顷(见市统计局2004年编辑出版的《盘锦建市20年》一年)瘦身到8万公顷.

       生态作用减弱了,湿地自然景观遭受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也受到威胁和破坏,民间呼声很大。这些问题如不重视,将影响到“湿地之都”的尊严和生态市的建设。

5.jpg

6.jpg
壮美的盘锦湿地



       重要湿地(保护区)被严重瘦身和破坏,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

     (一)旅游开发。盘锦现在湿地旅游开发搞得如火如荼,可对湿地破坏也是巨大的。仅红海滩风景区建的收费停车场就多达20万平方米http://unn.people.com.cn/GB/14748/12021342.html

     (二)造城运动。盘锦又新建了辽东湾新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两个区。对湿地挤占严重。

    (三)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力。当前,公众对湿地保护认识不强,个别部门保护意识也不容乐观。又因为湿地保护与管理牵涉面广,牵涉部门多(涉及到海洋渔业、水产、水利、渔政、国土、林业、环保等诸多部门),所以不同部门在湿地开发利用方面存在各行其是的现象,矛盾突出。采油、旅游、捕鱼、造纸、制盐、开发、养殖等都在向湿地要产品、要效益,工作中人为造成的矛盾较多,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严重影响了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四)工业开发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平衡。近年来,因盘锦陆地石油资源面临着日渐枯竭的压力(盘锦已被列入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油田大规模的开采活动已开始向浅海海域进军,给湿地带来了重重危机。如人为的活动、运输车辆的骚扰、机械的噪音,加上刺眼的井架、湿地空间的挤占、地面地下漏油都会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到鸟类的生息繁衍。对此,早在政协盘锦市五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常委乔木就建议市委、市政府应立即叫停油田在湿地内的采油活动。市政协还曾责成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围绕湿地保护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后,也曾针对油田向浅海进军影响鸟类繁衍问题提出建议。

    (五)农业开发对湿地环境破坏巨大。在当地苇场,一些有能力的人为私利,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将苇田私自改造成水田、盐田,还大搞养殖业,用于养鱼、养虾、养蟹、养海参,这种无序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有些群众谓之为“跑马圈地”并不过分。

    首先是开发水田后,由于要进行灌溉、排水、耕作、施肥,并要施放杀虫剂、灭草剂,会使湿地环境受到一定影响。因为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以三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挥发到空气中,一部分在土壤中残留,另有一部分溶解到地面径流中,进入周边水域。

    有些人还在苇场中肆无忌惮地开发盐田,对湿地破坏也很大,东郭的公路旁就有多处盐田。因为晒过盐的地方80年不长植物,被环保人士誉为“杀手原子弹”。

    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挤占了鸟类栖息的滨海滩涂。近年来,相继有几万亩滨海滩涂被用于修筑虾塘、鱼池、河蟹孵化场等,不利于生态环境和鸟类保护。如2003年6月,虾农在南小河(位于东郭苇场小河分场,为保护区的核心区)引海水发展养虾生产,将一大片滩涂淹没。大约有五六百个黑嘴鸥巢被破坏,刚出壳还不会飞的幼鸟溺水而死,未出世的鸥雏也死在壳中,还造成成鸟减少2000多只。而当时,盘锦的黑嘴鸥仅有5000多只。此事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后,让国内外爱鸟者哗然。2011年,又有养殖户在附近放水搞水产养殖,使大批快要出壳的黑嘴鸥雏的死于壳内。数量估计在2000只左右,占世界总数的20%左右。另外,水产养殖也破坏了周边水域安全。

    还如几年前,一批丹顶鹤在盘锦被毒死,经媒体报道后轰动全国。特别是《中国环境报》等媒体批评盘锦时,毫不留情地指出,工农业在湿地的肆意开发,使鸟类失去了自由的天堂,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遏制和改善,用不了多久,在“鹤乡”也看不到丹顶鹤的翩翩身影。

7.jpg

8.jpg
保护区核心区和被淹死的黑嘴鸥成鸟和蛋

    (五)淡水资源匮乏使湿地功能退化。盘锦本来淡水资源就匮乏,由于多年来河流上游修建水库、修闸拦堵,旱田改水田面积扩大,致使境内的绕阳河、辽河流量明显降低,可用淡水资源减少。因此,滨海湿地用水,主要靠雨水和城乡生活废水来维持。遇上干旱少雨的年份,湿地功能自然就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现在,淡水匮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芦苇越长越矮。而水资源的匮乏又是极其可怕的,伊拉克90%的自然湿地已经消失,阿富汗和伊朗共有湿地99%已经干涸,都是缺水的原因,这都应是盘锦的警钟。

    (六)湿地鱼蟹资源滥捕严重,使水鸟缺吃少喝。现在野生水产资源越来越少,可保护区附近的很多农民,包括很多苇场职工仍在滥捕,有的还直接下“绝户网”(网眼细密,小鱼小虾都难以逃脱),严重影响到了水鸟的生活质量。另外也对它们的生命构成了威胁,因为有些人下挂网一下就是数十米长,隐蔽性非常强,水鸟觅食时常会被网眼套住,直至溺死在水中。

    还有就是挖沙蚕现象。沙蚕本是濒危鸟类黑嘴鸥最理想的饲料。即使这样,凌海市农民仍成群雇大客车,到世界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南小河挖沙蚕,并以此为创收致富的“门路”,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黑市场。这种“人鸟争食”闹剧不但给黑嘴鸥带来了生存危机,也使沿海成片成片的碱蓬植被被踩毁。

    不知还有多少湿地将消失和被破坏。辽河口湿地在哭泣!
如需首页发布文章,请站内私信

1

主题

19

回帖

20

积分

清泉

积分
2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2-10-11 12: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去亲眼目睹这片湿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5-14 07:34 , Processed in 0.03868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