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解读《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2012年12月5日,环保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新近获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在《规划》中,第一次对提出了19个省、市、自治区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其中PM2.5在2015年下降5%。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更进一步提出了PM2.5浓度下降6%的目标,并纳入政府考核。与《规划》同时公布的是为配合大气污染治理的一系列重点工程。据估算,投资超过3500亿。但同时,《规划》最终未能提出明确的煤炭总量控制目标,只提出了新增项目“污染物减量替代”等政策。
对此,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周嵘评论道:
“这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明确地提出PM2.5治理的时间表,同时公开宣布建立区域大气污染控治机制。这也充分体现了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
“但令人遗憾的是,新《规划》还是没有啃下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这块硬骨头。
急速增长的煤炭消费一直是中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关键性原因。有效快速的空气污染治理必须从有效控制煤炭消耗增长落脚。”
北京,广州等城市已经成为煤炭总量绝对削减的先行者,天津上海等城市也已经提出了煤炭增量控制的目标。。
周嵘同时指出:“此外,面对中国大部分城市年均PM2.5浓度普遍超标的严峻事实,PM2.5 在2015年下降5%的削减目标依然离公众期待的优良空气质量相差甚远。按这个进度,重点区域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时间将在2025年以后,而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则至少要50年。而公众还将继续为空气污染付出健康代价。”
《细颗粒物(PM2.5)的健康效应及公众自我防护指导手册》.pdf
(2.52 MB, 下载次数: 1)
《全国通缉,灰霾元凶——PM2.5与燃煤污染》免费下载(PDF).pdf
(946 KB, 下载次数: 1)
相关链接:《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发布|http://forum.gsean.org/read-htm-tid-1054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