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财新《中国改革》 2012年第12期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01日 沙漠化或荒漠化的抑制与防治,关键是人类活动的适度与合理,应科学利用,并维持、恢复土地生产力与植被资源,而不是只图眼前效益的蛮干
特约作者 罗菊春
中国是全球沙漠化严重的国家,又是沙漠化防治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历尽艰辛建设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为修补不堪重负的地球做出了巨大贡献。笔者近20年来在“三北”地区做了较广泛的考察,了解到很多治沙成就惊人的样板,也看到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观察、思考。沙漠化或荒漠化的抑制与防治,关键是人类活动的适度与合理
荒漠与沙漠,荒漠化与沙漠化是不同的概念。无论“沙漠”或“荒漠”在成因上都是自然因素所形成,是原生的。而“沙漠化”和“荒漠化”则是在生态与环境脆弱的自然条件基础上,人为活动因素为主的外营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土地退化过程。因此,沙漠化或荒漠化的抑制与防治,关键是人类活动的适度与合理,应科学利用与维持、恢复土地生产力与植被资源,而不是只图眼前效益的蛮干。 中国风力作用下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9%(《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发展计划》,1994)。沙化土地区域与沙漠戈壁不同,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人口较多、人为经济活动频繁的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甚至于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区域也有分布。由于草原、荒漠草原或森林草原在历史上植被不断受到破坏,诸如开垦农田、樵采、过度放牧、拦水漫灌等各种人为活动造成地表没有植被覆盖,风起沙扬,土地生产力不断降低,约1500万公顷农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甚至有些农地被埋,十年九不收。近1亿公顷草场由于风沙造成严重退化,留下的草场因更加超载放牧而不断退化,造成沙区农牧民生活贫困,甚至在大风大雪之年,牛羊饿死,房屋被沙埋,群众苦不堪言。中国富民之路的“短板”就在这里,沙漠化地区要脱贫的出路就在防治沙漠化。
中国沙漠化防治成绩巨大,问题尚存 中国“三北”风沙区,即213个县遭受干旱风沙盐碱危害地区,防风治沙治碱造林到1978年就取得了很大成绩。造林保存面积达2854万亩,其中,大型防护林带造了1835公里。。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于1978年在西北、华北与东北地区启动,计划到2050年结束,建设期长达73年,分8期进行,工程范围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力争到2050年,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林木蓄积量增加到42.7亿立方米。 “三北”工程建设34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14.4亿立方米,在北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风沙危害与水土流失明显减轻。
2000年,笔者参加了国家林业局举办的第二次(1995年-1999年)中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的论证会,得知与1994年监测结果相比,这5年净增荒漠化土地5.2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1.04万平方公里。中国沙化土地面积与1994年普查同等范围相比,1995年-1999年,五年间沙化土地净增17180平方公里,年均增加3436平方公里。因此得出结论,中国荒漠化与沙化土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局部好转,整体在恶化。 从2000年以来,中国不但大大增加了对“三北”工程的投入(工程建设投资标准由2000年前每亩不足10元提高到现在的300元),而且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与政策,诸如退耕还林(还草)、改放牧为圈养。2003年《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发布,这都使沙漠化防治工作得以快速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北方风沙区降水量增加,大大有助于造林成活、林草生长。全国第四次(2005-2009年)荒漠化与沙化监测结果与第三次(2000-2004年)监测结果比较,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形势大为好转。 十几年来,笔者从内蒙古东端的呼伦贝尔沙地往西,考察了科尔沁沙地,锡林郭勒的浑善达克沙地,鄂尔多斯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奇沙漠,阿拉善左旗的腾格里沙漠、右旗的巴丹吉林沙漠直达最西的额济纳旗,以及宁夏的灵武盐池,甘肃的敦煌、阿克寨,青海的玛多县以及新疆的塔克拉玛干等沙漠区,并从内蒙古的白音敖包引种沙地云杉至通辽、伊金霍洛旗及榆林做育苗研究,亲眼所见很多治沙的好事迹,但是也见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 1.重治轻保,重补救轻预防。
滥放牧、滥樵采、滥开垦、滥挖,这“四滥”至今在沙化区屡见不鲜。国家早就有严禁的法规、法令,但落后的习俗却难以改过来。部分村民重眼前利益,轻视保护植被与土壤,甚至还认为破坏了有国家来治理;草场火灾有时损失巨大,但防火却未深入人心;鼠害大发生是草场严重退化的原因,却很少有提前预防的计划,遇到大鼠害时才大肆施用鼠药,结果使吃老鼠的天敌产生次生危害。2005年中国首次草原全面监测结果表明:内蒙古、甘、新、川等省区天然草场超载40%以上,1到10月发生草原火灾501起,比上年增加59起,受害面积4.94万公顷,鼠害危害面积达3817万公顷。总体来看,草原退化、沙化仍很严重,治理赶不上破坏。 2.工程项目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少有问责。
一些工程项目是由政府或集体实施的,诸如修路、开矿、淘金、建筑,周边破坏大片植被,无人过问,有施工的钱,没有修复生态的款。所谓开发生态旅游,草场上汽车乱跑、骡马奔驰,林内、林外任人践踏,不用三年,就见飞沙。 3.上游截水,下游遭殃,矛盾难解。
疏勒河是敦煌的主要水源,上世纪60年代以来,河上游纷纷建水库拦水,使长达300多公里的河道断流,也断了敦煌地下水的补给源。这种局面迫使敦煌大量打井抽水,井也越打越深,农田牧场受害,月牙湖几近干涸。从2002年开始,甘肃省投入3700万元给月牙泉补水,但无济于事;黑河源自祁连山,经张掖市进入酒泉市后就开始渐渐流量变小,由于沿途修了几十个水坝拦水,至额济纳旗时已无水,使下游居延海东西两个大湖于上世纪90年代彻底干涸。沿河两岸十余万亩上百年的胡杨林枯死,当地地下水水位降至5米-10米以下。2006年经中央协调,保证每年给额济纳送放两次河水,东居延海虽然有了水,但地下水位难以恢复。根深达不到2米的天然幼树还是难逃死命。可想而知,在这儿种树,恢复草地是何等之难。鄂尔多斯市南约30公里处有一湿地(湖泊)保护区,是中国惟一的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4700多公顷,湖水由上游小河补充,但不到五年,上游拦水,湖泊逐渐干涸,遗鸥无法立足,有的飞到黄河滩上去了。湖区植被退化程度也可想而知。这种只顾自身利益拦水,滥用水资源,而不管下游死活的例子,还可列举,其造成生态与土地退化的恶果是难以想象的。 4.忽视育苗,有什么苗就造什么林。
省(区)里与县(旗)里有造林规划,但是,乡里、村里没有,更没有造林设计。于是,许多地方不做育苗的准备,更谈不上壮苗。当年造林能搞到什么苗就栽什么树,更谈不上适地适树,树种混交、乔灌结合。杨树成活后长得快,县里中心苗圃杨树多,就多种杨树:片林是杨树、农田林网也是杨树。笔者在江北坝上与浑善达克沙区见到沙包上也栽的是杨树,由于土壤缺少水分,二三十年生的杨树,胸径只有十几厘米;林下没有灌木,林分高度郁闭,有的已枯梢;林内光照少,林下草也不长,却有了侵蚀沟。难怪有人叫它“绿色沙漠”。 5.造林密度过大,缺乏中幼林抚育。
怕栽树后死一些,造林密度不达标,于是尽量多栽。当幼林郁闭后,树木耗水量大增,却难以加大径向生长。由于政府只给造林工本费与种苗钱,没有后期林地抚育费,树栽下后再无人问津,树长不大,难以成林,还很容易发生病虫害或火灾。这是笔者在“三北”地区见到的一个普遍问题。 无论从理论上或实际效益上,我们说沙区造林应该使乔木的密度小一些,行间要栽一些灌木或撒播一些草籽,使造林地尽快有植被覆盖,又可减少乔木蒸腾耗水量,日后还能多涵养土壤水分,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
林业如何发挥有效作用 多年来,笔者在“三北”地区,直到西藏拉萨至日喀则的雅鲁藏布江上游与年楚河沙漠化地域考察,反复思考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以林防治沙漠化,林业应发挥怎样的有效作用?二是如何使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土地不再沙漠化,治理后不反弹,能可持续发展,当地农牧民能脱贫,生活越来越好。这两个问题是很值得讨论的。
林业在防治沙漠化方面的作用: 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与防控风沙,这些生态作用是尽人皆知的。但是,森林发挥这些作用是有条件的,也不是说在任何地方都能形成森林。
气候区的划分,对开展防治沙漠化工作是有用的。比如,亚湿润区诸如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过去都是森林草原区,现在选择土壤水分好的地方造林是没问题的,但是,沙包上只能种灌草不宜植乔木。降雨量小于400mm的草原区与半荒漠区,除了河谷、湖区有地下水埋深不超过2米的地方,大面积地域是不宜造林的,尤其不能大块造林,不可大密度造林。即使当初造得好,林子最终不能稳定,最后会退化,不能持续,反而会大量地因树木蒸腾耗水,使其演替为草原或荒漠草原。 “三北”地区已有一些教训。民勤县是中国沙漠化防治的早期典型,造林成绩很大。但这一地区年降雨量只有110-120mm,蒸发量却达2646mm,到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有大片大片的杨树林与沙枣林枯死。“三北防护林工程”第二期于1993年完成时,已造了大面积的杨树林,可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不断衰退,随之不断发生病虫害。到1994年光肩星天牛大暴发,涉及内蒙古、宁夏、甘肃的100多个县,危害面积达468万亩。其中,重灾面积130万亩,受害2.25亿株,砍伐8000多万株,农田防护林基本上毁了。据杨树专家在干旱的宁夏平原西部黄羊林场(年降雨量202mm)于合作杨2年生幼林中测定,6-9月生长季中,林木蒸腾耗水量为292.5-347.9mm,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达到469.5mm。随着树木长大,水分收支越来越不平衡,最后杨树只能从衰退到死亡。宁夏盐池沙化监测站站长张克斌教授介绍说,宁夏早期栽的杨树现在已基本上死光了。
1981年,中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关君蔚院士写了一篇《灌木也是林》的论文要笔者看看,问林学家是否会批判。笔者知道,国内外的森林生态学家与林学家历来认为: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现在提出“灌木也是林”的说法,可是新命题。但文章说得有理,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的是草本或灌木群落,而灌丛能很有效地保持水土、防止沙化,耗水少还能较好地涵养水源,又是农牧民的主要燃料,也是很好的饲料,是干旱地区不可为乔木所取代的生物资源。笔者很支持这一论点,将森林定义为: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多年后,经国家林业局于2004年8月组织专家论证会通过“在国家特别规定的地区,面积一公顷以上,盖度0.3以上的灌木林”为森林。因此,从森林生态学理论来制定“三北”防护林工程规划设计时,只可较大面积培植灌木林,尤其在干燥度3.5以上的干旱区与沙丘上,只可搞灌丛固沙,在有水源的河谷地带(荒漠中的绿洲)及能灌溉的地方,才适宜栽耗水的乔木树种。我们一定要明白:林业在沙漠化防治中主要是以林保土、保水固沙,发挥生态防护作用,而不是为了生产木材。 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问题:
中国已有能力治理过去的破坏,有条件来搞保护。林业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压缩木材产量,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加大投资搞好五大防护林工程。在今天再乱搞开发,先破坏后治理就大错特错了。生物资源(森林、草原)的开发利用应该说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只要科学地利用,有限(或适度)地利用,对资源发展反而是有利的。如森林适度采伐(择伐),在利用木材的同时,可促进森林更新,增加林内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防护能力。草场封育2-3年就要割草或放牧,否则,反而会影响牧草生长,并容易发生火灾。开矿、修路、搞建筑工程都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对环境肯定有破坏作用,但最需要的是做好规划设计,要生态优先,在工程结束后及时做好生态与环境修复工作。谈保护,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土地与水资源,没有这两样,或者它们受到了污染破坏,我们就无法生存了。 到目前,中国还有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近五分之一,其中,能人工治理的面积约三分之一。按每年缩减1717平方公里,完成治理任务需要约300年。而往后,治理的地方越来越困难,人口、牲畜在增加,环境压力与资源利用量在加大,保护是否更难了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得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框,关键是依靠科技,要有新思维。中国沙化土地主要在草原区与荒漠草原区及森林草原区,其生态系统是十分脆弱的,破坏容易恢复难。加之现在超载放牧已严重超过环境容量。边治理边破坏,何时了结呢?
笔者建议国家改变牧业发展方式,调整牧业与农业生产结构。 一是将已严重退化与生物量很低的草场(约占草场总面积的80%)全部封育,次生裸地加人工促进恢复植被。此外,拿出20%的水土较好的草场用于人工种植质量好、产量高的牧草(完全可以达到一亩产量抵现在的五亩),同时发展与设施农业一样的设施牧业。西北地区光照好、风力大,有很好的光伏发电条件来建设大棚,全年培育优良多茬生产的牧草,以及开展牧草育种。
二是将羊群全部舍饲,充足的饲料能更好地育肥,又不让破坏力最大的羊群去破坏草场。今后要多发展牛群,将封育的草场逐步开放,牛群轮牧,再也不让草场退化到难以自行恢复的地步。与此同时,退耕还林地与农田林网建设也就能有序地按规划来做得更好。 笔者认为,有限开发就是有效的保护,就是要从源头上来扭转生态破坏的趋势。 ■
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