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977|回复: 0

前端垃圾分类,后端大杂烩 - 终端管理需跟上

[复制链接]

210

主题

152

回帖

620

积分

游客

积分
620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

QQ
发表于 2013-6-28 23: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471152406825.jpg

       “前端垃圾分类,后端大杂烩”的现象,在深圳试行垃圾减量分类后时有发生。深圳市城管局环卫处副处长罗向东日前和网友进行在线访谈时表示,发现该现象的市民可以拨打投诉电话12319,深圳也将探讨居民自治模式,在住宅小区成立居民志愿者监督队伍。
  “现在提倡垃圾分类,到了清运环节,分好的垃圾又被重新混装,垃圾白分类了。”昨日市城管局官方网站举行的关于垃圾分类的在线访谈中,有网友提出了这个问题。在公众认知不足导致垃圾分类进展缓慢的同时,垃圾分类的终端环节也依然存在问题。
  在罗向东看来,混合收运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慢导致的。“垃圾分类要求厨余垃圾分离出来,如果杂质太多,会影响下一步的处理和利用效果。我们要坚决杜绝混合收运的现象。发现这个现象的市民,可以拨打投诉电话12319”。
  “深圳目前市民的环境意识比较薄弱,家园意识也比较薄弱。而在垃圾处理设施不够,激励机制和惩戒手段不足的情况下,深圳要比其他城市做得更多。”罗向东说,目前深圳的最关键问题是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严重不足。据了解,深圳目前正在 500个试点推行垃圾分类,大面积推广仍需要时间和设施配备。
  罗向东认为,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靠管理是管理不出来的,只能由政府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平台”。除了加大宣传教育让市民了解如何垃圾分类外,在管理上将倡导居民自治模式,要求参加垃圾分类试点的住宅小区,成立居民志愿者督导队伍。由各区城管局进行培训,让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清洁服务人员共同负责检查、指导和督查。
  事实上,早有环保人士提议,垃圾分类应该依靠社会组织参与推广实施。而不少环保组织也已经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深圳市义工联环保组的义工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倡导垃圾分类,深圳绿典环保促进中心也通过建立志愿者队伍,在学校、社区、写字楼成立服务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以服务社区。
微信公众平台:gseano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15 03:52 , Processed in 0.02753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