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280|回复: 2

一袋垃圾的高原旅行

[复制链接]

210

主题

152

回帖

620

积分

游客

积分
620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

QQ
发表于 2013-7-15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30G215222I11.jpg
      长江源区,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接近5000米,以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和北源楚玛尔河组成扇形水系,是中国母亲河长江的发源地。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环境自净能力相对其它地区更为低下,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和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偏远的长江源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量不可降解工业垃圾的入侵和外来游客的涌入进一步威胁到生态环境已经极为脆弱的长江源区,正如中国城市在遭遇的垃圾围城一样,在人烟稀少的长江源也面临着垃圾泛滥的趋势,并直接威胁着长江水源的安全。
      由于长江源区面积辽阔,牧民居住分散,很难在长江源区建立集中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机制和体系,使得大量不可降解垃圾甚至有毒有害垃圾散布在草原上,随风飘散,严重影响草场、牲畜和水源的安全。
      2012年,杨欣带领绿色江河在长江源沱沱河镇建立了中国民间第二个保护站--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所实施的系列环保项目中的“垃圾换物品” 和“带走一袋垃圾,呵护长江水源”项目等,致力于解决长江水源地垃圾从回收到运输的难题,改善长江水源地环境状况,为高原垃圾回收运输做出示范。
项目内容:
(1)邀请垃圾处理专家对长江源的垃圾污染问题进行了长时间实地考察,完成了《雪域高原垃圾分类回收手册》和《青藏高原环保知识手册》的编撰和印制。
(2)招募志愿者,深入牧区开展垃圾危害的教育和培训,向当地牧民和居民发放垃圾回收手册和环保知识手册,同时向牧民宣传“垃圾换物品”的奖励性机制——鼓励牧民将分散在牧区的垃圾收集起来,带到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即可交换相应数量的生活物品,如大米、蔬菜、食用油等。
1-130G2151541344.jpg
(3)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特别针对学校学生开展垃圾危害的教育,举办垃圾分类回收比赛、环保作文比赛、利用回收垃圾制作手工艺品等各种活动,从孩子开始培育环保理念,并进一步影响孩子身边的人。
1-130G215211b31.jpg
(4)在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回收的垃圾由志愿者进行分类、打包。保护站对游客开放,进行环保宣传,同时志愿者会动员自驾车游客带走一袋垃圾至格尔木的指定地点进行回收置,在有效减少水源地垃圾污染的同时能最大化回收利用资源。对于带走垃圾的自驾车,绿色江河将发布微博表示感谢,并在其车身上张贴“带走一袋垃圾,呵护长江水源”的车贴,以进行项目宣传和鼓励更多的车辆加入清洁长江源的行列中。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实施,绿色江河希望建立起一套覆盖回收、运输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体系,通过两到三年的探索和实践能建立起高原牧区垃圾回收、运输、处置的常态化模式,最终解决高原牧区垃圾污染的问题,减少垃圾对长江源水环境的威胁。
      从2012年9月30日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正式投入运转到2013年6月28日,仅各类塑料瓶和易拉罐,已回收53901个。
      2013年7月9日,保护站送走了由自驾车游客带走的第一袋垃圾,由来自黑龙江的车牌号为:黑B***8F,黑B***66以及黑B***1E 的车辆共带走3袋垃圾至格尔木指定地点进行回收处理。
      希望通过一袋袋垃圾在高原的旅行,让水源地洁净起来!
微信公众平台:gseanorg

0

主题

9

回帖

29

积分

水滴

积分
29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7-16 10: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做实事,关注人们容易遗忘的地方
发表于 2013-7-22 15: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实下来,就是一句话,一个行动,一次宣传,一点一滴,专注,坚持!
如需首页发布文章,请站内私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15 12:31 , Processed in 0.02936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