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活动的洪流中溺水的大学生绿色营 记得在我们学校暑期活动启动仪式上,绿色营的队伍静立在其它六十八支三下乡队伍中,做为一片第一次参加绿色营的嫩菜叶,我心里想:三下乡队伍的小伙伴们将以大学生的身份与青春的热情为农村、农民和农业做出必不可少的实践,而绿色营还稍有不同,从唐锡阳先生提出的“一、二、三、四”就能看出来了吧!三下乡更重效果,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但绿色营是在播下一批一批绿色的种子,能长成大树的种子再播下一批批种子,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最终迎接中国绿色革命的到来。扯近点,就是用青春对环保的热情与行动引起社会大众对严峻环境问题的关注,让舆论的力量促进环保。或者说是全国各地大学生不约而同却坚定不移地践行对自然和社会的承诺。 可是啊可是,请原谅这个嫩菜叶——我感觉绿色营在暑期活动的洪流中溺水了,有点迷失了。绿色营是要这样做吗,让官方认同,不是让社会认同;我们的感受是被安排好的,而不是年轻人本有的锐意与真实。问我凭什么这样说,团委老师对绿色营的要求同其他三下乡队伍一致: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暗示写稿子的“不要跑题”,这可以理解,什么方向错,政治方向不能错。但这,不是,绿。色。营。“大学生绿色营”,大学生才是发声体,何必用官方的语气?我见到什么就表达什么,活动有效果就是有效果,没效果就是没效果。对于环保,我们有这一代人的角度、观点与行动,无论这一切在你看来是何等幼稚,至少它的真实会让人哆嗦一下,至少能告诉社会,中国新青年对捍卫家园没放弃过,他们对故土的热爱不因时代的不同而改变。 以上观点与本人所在的任何集体与单位无关。希望多些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