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933|回复: 0

中国能源低碳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复制链接]

210

主题

152

回帖

620

积分

游客

积分
620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

QQ
发表于 2013-8-25 08: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第一大国。2012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6.2亿吨标煤,能源消费总量已超出美国5亿吨标煤。我国人均能源消费约为2.6吨标煤,已超过世界人均2.5吨标煤的水平。
  能源与环境关系密切,能源生产和消费直接影响环境保护和治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如何?煤炭消费与大气污染有何关系?我国需要怎样的能源低碳绿色发展之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在研讨会上就上述问题为参会代表进行了专题解答。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消费过高导致大气污染加剧
  “说到中国的能源消费和结构概况,我的判断是能源消耗总量过大,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工业占比较高。”周大地这样总结我国能源消费和结构的特点。因此,我国能源发展必须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工业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70%以上,6大高能耗行业占消费总量的50%,而直接民用能源消费只占不到12%。“国际上多数发达国家的终端分配是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物各占1/3左右。显然,我国的能源结构分配不够合理,工业的能源消费扩张过大。”周大地表示。
  我国能源消费密度过高。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为36.2亿吨标煤,基本集中在中东部约42%的国土面积上。而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两倍的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地区的能源消耗总量约为39亿吨标煤,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3倍的欧洲及前苏联亚洲地区国家的能源消费总量也不到42亿吨。在单位面积上,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量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能源结构和大气污染密切相关。周大地介绍,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过高。煤炭年消费36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而发达国家能源结构仍然在不断优化,煤炭比例很低。2010年,法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是4.7%,德国不到24%,英国不到15%。我国煤炭的消耗总量远高于北美地区的9.4亿吨和欧洲及前苏联地区所有国家的10.4亿吨。2012年,我国天然气消耗总量不到1500亿方,石油消耗约5亿吨。而北美消耗天然气9065亿立方米,仅美国即达7221亿方;欧洲(含前苏联亚洲地区)1.0833万亿立方米,石油8.8亿吨。发达国家虽然油气消费明显比中国多,但煤炭消耗少得多,加上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国内。“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空气质量以及大气环境治理方面相对我国先进,这组数据也说明了目前的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煤炭消耗过多。”周大地表示。
  必须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结构
  能源和各种矿产资源消耗量过大,增速过快,导致了多种污染物同时出现。目前我国各种污染物排放累加量已经超过了环境总容量限度。治理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必须使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下降。“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有所下降,氮氧化物有所控制,但没有解决大气质量总体恶化的趋势。要想把污染物总排放量降下来,光靠末端治理已经难以解决问题。从能源结构和排放来看,大气质量达标难度很大,可能需要更强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中国城市煤炭消耗量显示,2011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和河南等地区煤炭消耗总量为17亿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消耗总量为6亿多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地消耗总量为5亿多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消耗总量为5亿多吨。煤炭的消耗量,与上述地区目前大气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必须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结构。周大地表示,首先要显著减少煤炭在重污染地区的消费量。煤炭总量控制将不可避免,多数城市地区要明显减少消费量。目前可以转移东部煤炭消费、增加煤炭消费量的地方十分有限,内蒙古、新疆、宁夏、陕西等地方也没有多少空间。要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天然气等清洁化石能源快速增长必须在煤炭总量下降的基础上才可行,否则仍然是在增加排放总量。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世界能源发展
  周大地表示,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是科学事实。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研究已经集中进行了几十年,并有了越来越明确的结论。气候问题涉及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国内一些专家和学者仍然怀疑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相关,还有人认为气候热一些也没有关系。这些片面认识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一些官员保持高碳发展趋势的需要。如果忽略了全球低碳发展趋势,很有可能造成中国新一轮技术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后。
  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要达到2度限温目标,需要全球总量减排。本世纪中叶,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要下降一半左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我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占全球排放总量的近30%,每年增加的排放量占全球增量的60%左右。周大地介绍,如果按照国际许多研究机构的估算,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需要在2020年达到峰值,然后开始迅速下降,这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转轨转型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应该看到,应对气候变化对世界能源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发达国家总体降低了能源消费总量,推动了节能技术进步,限制了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的增长,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终端用能设备可能进一步向电气化发展(包括交通)。有预测认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量的50%以上,也有人乐观地认为可以做到70%以上。
  我国提出2020年比2005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50%,非化石能源比例上升到15%,植树造林4000万公顷的应对气候变化具体目标。而且还很可能应该进一步考虑2030年人均碳排放不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50年排放总量明显下降。这就要求国内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目标应进一步加强,部分城市和发展地区要提前实现排放峰值,加快低碳转型,改变能源结构。加速低碳转型不仅仅是全球气候的要求,也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
  转变发展方式,开拓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全球气候变化和目前的资源环境形势为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这些经济发展的约束力变为我国环境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问题。周大地表示,我国GDP高速攀比的现象已经不可能维持,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7%左右,以后可能会更低。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而这个调整期需要很长时间。
  如果想在与世界各国的“比拼”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那么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国工业在GDP总量中的比例远远高于各国,而服务业比例过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约为70%~80%,而我国服务业占比低,甚至与印度和巴西都有差距。
  周大地介绍,目前我国大多数终端产品的出口量占生产量的5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90%。出口占我国制造业比例过大,但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却很低。根据商务部的有关统计,我国全部出口商品的利润率2%都不到。同时,我国已经开始面临全面的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一些制造业,也包括一些所谓高新产业的一般制造业。许多城市仍然在用不同的名称建设各种工业园区,重复建设不断加剧,进一步恶化了产能过程。
  我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如果按照原来的扩张模式已经没有空间。“所以不要害怕把这些过剩产能否掉,用环保的手段帮他们‘刹车’是好事情。不要认为强调环保会阻碍经济发展,因为经济发展本身就要转变方式了。”周大地表示。
  我国需要开拓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要设计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消费模式。提高能效首先要解决需求的合理性问题,而不仅仅是提高技术效率。只有通过绿色低碳发展才可以推动技术和产业创新。需求的转变是最重要的转变,中国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消费模式实现现代化,如果没有需求创新,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科技和产业创新,也就不能有高附加值收益。“绿色低碳的消费需求转型不仅仅是对传统资源高消费环境、高污染发展方式‘刹车’的问题,而是如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加油’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需求可以推动相关科技、产业和管理等系统创新,开拓新的市场,提高竞争力,创造出更多的附加值。”周大地表示,我国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争取用较低的能源资源投入实现现代化。中国必须开创最先进的能效水平和新能源技术。
  对于未来能源需求的不同预计,IEA设想中国从2012~2035年,能源可能增长60%(达到57亿吨以上),认为中国必须改变政策,才能实现低碳发展。工程院报告认为中国2050年可以用50~55亿吨标煤基本实现现代化。周大地表示,迄今的能源各行业的发展目标多偏向取较高需求预测方案,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不断加强的制约因素。根据新的分析认为,我国能源需求将进入长期增长放缓期。所有数字都说明中国的能源消费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中低速增长期,“在这种能源增长的形势下,要加快天然气、水电、核电发展,防止煤、煤化工和电力(特别是煤电)低效过快扩张。”周大地表示,在发展过程中,中西部要认真考虑产业结构优化和防止单纯依靠能源扩张,电力发展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更要注意全局规划,不能盲目投入。
  今后的能源发展,不仅不能增加新的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还要大幅度减少现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能源发展必须以环境容量为前提,不能单纯强调所谓市场需求,更不能为已经过剩的煤炭等产能去刺激高能耗、高污染的能源消耗。
  周大地最后强调:“经济发展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能为了所谓GDP而牺牲人民的基本生活环境条件和质量。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应该进一步强化,我国已经不是在解决基本生活条件的发展阶段,而是在实现全面小康和富裕的发展阶段,环境质量本身就是发展目标,应该比资本增值目标更重要。我们不能再强调一味满足用能增长,必须考虑这些增长的合理性。”
微信公众平台:gseano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4 08:10 , Processed in 0.0318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