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740|回复: 1

三明治公益访谈4— 张宁的公益开源创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2 13: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一个曾给自己三年时间全职做公益的律师,反而抱有完全开放的心态,不断为公益领域提供优秀的创意项目,成为公益圈里的“另类”。我们带着诸多同道的好奇,走近他和他的公益事业,一探究竟。通过近3小时的深入访谈,和数次活动的亲身体验,他独具一格而极具实践效应的公益项目给我们带来很多inspiring 的思考。
王家沙花苑,上世纪20、30年代的洋房林立,历史静默在现今上海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比起门口南京西路的车马喧嚣,这里似乎少了些现代都市的活力,多了几分闲适。唯独一栋有着120年历史的老洋房,因为一大面”创益家”的Logo,显得生机勃勃,我们在老洋房底楼的咖啡馆里与张宁,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益优”)的创始人,进行了一次公益访谈。
2011年张宁接手了他朋友租赁的这栋老洋房,将益优搬了进来,取名“创益家”,寓意是打造一个社会创新人士的“家”。洋房院子里是一家很fashion的咖啡馆,出售来自泰国的公平贸易咖啡。整幢楼目前都用于益优的各种活动,专注打造一个社会创新研发中心。
chuangyijia2.jpg
益优的三个维度
其实在访谈张宁前,身边公益圈的一些朋友也好奇张宁和他的益优或者创益家到底是做什么的,因为似乎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张宁的身影,但他更多扮演的又是幕后策划者的角色。例如大家熟知的世博会倒计时200天的万人长江大桥跑志愿者行动, 这个活动的幕后策划者就是张宁。
律师出身的张宁,是个很会总结提炼的人。“助力公益梦想”、“引领志愿生活”以及“探索社会创新”,我们根据访谈以及后续体验,从张宁的这三句话中为益优整个活动体系给出如下大致的架构:
chuangyijia.jpg
助力公益梦想
张宁的团队每年会帮助很多外资企业以及一些政府部门进行CSR、公益项目的研发,进行长期合作,这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我们所有的工作一定是希望有梦想的人在,这个梦想可以是个人,可以是企业,可以是机构,他的梦想要能打动我们。”所以定位在幕后的张宁,显得较为低调,很少去做品牌宣传,因为既然是助力别人的公益梦想,就应该放大对方,而非自己。
张宁以星巴克为例,向我们介绍了益优与商业企业的合作。益优为星巴克设计了一个“绿色社区 (Green Model)”的社区志愿服务方案,GREEN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一个公益方向,G是gardening(园艺),R是rubbish management(垃圾处理),第一个E是eco-class(环保课堂),第二个E是energy water saving(节能节水),最后一个N是neighborhood caring(社区关怀),即建议星巴克倡导绿色社区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切入。益优为星巴克每个咖啡门店编制具体的操作手册,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而益优每年也会在星巴克的统一安排下,在其全国范围内某些门店做CSR活动示范,邀请其他门店店长来观摩学习。“星巴克全国三十多个城市七百多家门面,我们项目一下子就在全国得到推广。”后续益优还不断对手册内容及其中的案例进行更新,至少50%以上活动内容每年都要进行修改,这对益优的项目持续设计能力有较高要求,“我们要根据星巴克不同区域的特色设计项目,例如中部区域江西、湖北那边,益优就会专门研发一些鸟类保护项目,与当地的鸟类保护组织一起组织星巴克员工去观鸟。”
此外,渣打也曾携手益优共同开发了关注环保的“垃圾分类工具包”,以及防盲的“爱眼工具包”。通过益优开发的拼图游戏、“小废侠”扑克牌等工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真人版大家来找茬、盲人捏象等游戏推广爱眼意识和常识,在渣打员工和学校同学的互动中实现环保、预防失明等公益目的。
张宁并不认为这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咨询服务,因为他认为双方之间非常平等,不是甲方乙方这种买卖关系。“虽然我们叫帮他实现梦想,但有一点很关键,必须是能够打动我们的共同梦想。然后这个东西我要研发,对方正好可以给钱、给平台、给渠道,而我们开发完了之后可以借他的渠道和平台影响更多人去做。和星巴克合作,我们就特别看重他的影响力,而且我们正好也希望在社区环保服务领域有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跟星巴克是伙伴关系,为了共同的目标行动。同时,为了确保NGO或者政府有能力可以去执行我们的idea(想法)和研发的方法,我们做项目都用一种‘陪伴式成长’模式,即我们研发完之后要跟他一起实践,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这也是我们跟咨询服务不一样的地方。”
“每年有将近二十家企业长期跟我们合作,我们12个全职员工为了实现他们的公益梦想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此刻,张宁显得非常自豪。的确,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CSR,也对CSR的执行有了更长远、系统的诉求,因此,业内提供这类服务(虽然张宁并不认同)的机构也在过去几年迅速成长,这对整个公益行业的推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微笑100天项目[1],我们的梦想人是刚哥,是一个马来西亚华侨,他就想去做支教,来找到我,本来我们没有支教这个项目的,但他用十年等待的执着打动了我。因为我不认可短期支教,我认为短期支教是不科学的,它会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但最后我同意了,我愿意帮他。”张宁又向我们描述着另一个助力公益梦想的例子,在这个例子的背后,我们看到张宁的公益逻辑。
“很多企业、个人捐建的乡村图书馆平时都是锁着的,是资源浪费,于是我们就想办法去把这个锁打开。我们参考了大堡礁‘在最美的地方做管理员’的招聘创意,再结合Gap Year、Career Break等热门概念,这个项目的模型就出来了。我们称之为不一样的支教,我们招募的是图书管理员,兴趣辅导员,他(她)利用这个图书馆去开展阅读活动,弥补学校本身不具有的功能。”
张宁认为支教活动中,大部分报名的志愿者都没有专业教育经验,也大多没有孩子,直接去教乡村的孩子并不合适,志愿者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并不匹配。所以微笑100天中,志愿者并不是去做老师,而是做图书管理员。通过之前10天高强度的培训,学习参与式授课方法,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将乡村图书馆的效用最大化。“我们会教志愿者很多游戏的方法,配备很多道具,例如给你一本折纸的书,你可以跟孩子开展折纸课;给你个橡皮泥,你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橡皮泥。”
另外,课前沟通这种参与式方法,以及之后的实践,对志愿者个人的提高是有积极作用的,“做志愿者更多的是实现自己个人提高的,而不仅是去做志愿者帮助别人。”

引领志愿生活
“创益家”不仅仅是张宁和他的团队所在洋房的名字,也是张宁研发的一个项目,三句话概括叫“有创意、会才艺、做公益”,即让白领通过学才艺去做公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劳动,但我们反对labor work(简单的机械劳动),只是简单的labor work是不吸引人不够性感的。”
“三堂课教你解密茶语!【创益微课堂】“茶密人生”2013年度首期开课啦~为了让茶宝宝们全心投入4月21日10:30-12:30 和13:30-15:30 一、二堂课同天进行,由专业茶艺师@悠客宝贝 陈菊英老师亲自授课!茶具、茶叶已备!学费:300元/三堂课 名额:10人”
这是我们从创益家的微博上随便摘录的一段茶道微课堂的文字公告及书道课的图片宣传,三堂课每次100元,老师和创益家各拿50%,创益家要提供场地和相应教具。
“我们只用三堂课,就把这个才艺教会你。学完之后我们再设计如何拿你的才艺去做公益,你就不是只为你自己学,也为了公益的目标去学。”创益家很多地方都摆放着学员的作品可供拍卖,他们会向学员推荐一些公益组织,或者由公益组织来向学员做路演介绍,最终由学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决定将拍卖所得捐助给哪家公益组织。
“我们认为很多白领现在没什么时间,她其实就是想尝试一下,让她们一下子买十堂、二十堂课可能就怕了。而且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一定有些人会知难而退,几次课之后她可能就不来了。所以我们也不希望她有这种负能量,因此我们现在就用三堂实践课让你试一下水,尽量让她觉得三堂课任何人都能够成功,三堂课也能让你自己秀一把,例如回到办公室去弹一曲沧海一声笑。然后有感觉有兴趣了,我们还有邀请制的终极版是六堂课。”
在我们看来,正是张宁非常精准地把握了现代都市中很多白领的心态,才有了创益微课堂,再配上后续的公益元素,模式的确非常性感。现在微课堂的课程内容涵盖书法、工笔画、茶道、孝道、太极推手、中医、即兴戏曲表演等等。只是目前课程的安排还相对即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课程时间安排,要参加的只能关注微博或微信获悉。

探索社会创新
在社会领域的创新,张宁和他的益优有很多好点子,POA, 急猴猴和湖兔兔,赶碳号…这些新奇,充满创意的名词,都来自于张宁的公益头脑。
POA(Power of Action,行动力),是张宁通过总结自己的思维过程,在2010年开发出的一套培训课程,旨在提升参与者达到目标以及改变现状的能力。过去2年里,张宁大概教授了30多场POA的课程,对于企业、政府收费,对于公益组织或者社团,则提供免费的课程。我们也免费试听了这个课程。生活中“力”取决于其大小、方向以及速度(力=大小 / 方向 * 速度),行动力课程中想传达的核心即 POA (行动力)= Partner (伙伴)/ Objective(目标) * Acceleration(加速度),虽然公式看上去非常简单,却包含背后的深意。
“其实POA并不只是用在公益上,它自身是一个个人能力培训,也是一套分析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犯错都是有共性的,一个行动的失败它也是有很多共性在里面的。我就找到其中万变不离的这三个因素,非常简洁。”这套当年由强生提供开发经费的课程,现在对所有人都开放。
除此之外,益优还开发了50多种游戏教具,用于支持其各种公益项目的执行,例如我们上文提及的与渣打的合作项目。急猴猴和湖兔兔这2个卡通人物造型,诞生于一个由益优研发的叫“赶碳号”的项目。这个项目通过趣味桌游、卡通漫画、互动课堂等形式,把复杂而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活动切割成标准的微任务。同时把环保知识融入在游戏教具中,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也让环保志愿者从老师角色转变为游戏辅导员,既提升了孩子们的环保知识学习效果,也使得志愿者能以更加简化和切合实际的方式开展环保教育。
近期,这两个卡通形象又出现在市中心街头,配合政府号召的文明餐桌行动,用于向白领宣传“不剩感恩”的新理念。 “‘剩下’是因为要的太多”、“点菜不比数,‘常剩’输风度”,相比于名人发起的“光盘行动”,这样的文字似乎更带有上海这座城市精致的追求。

三年之约与“性感”的开源
Open source(开源),一个IT领域的词汇,用于描述那些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且此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发行也不受许可证的限制(From百度)。在和张宁访谈的过程中,这个词一直在我脑海中闪现。
“我们,把自己定义为研发中心,尝试去设计更多可复制的项目供大家使用。作为公益机构,我们所有的活动强调是无版权化,欢迎大家把我们设计出来的项目、想法或者模式copy走。”
无论是在商业社会还是公益领域,这样的想法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律师出身的张宁,在做公益实践时非但没有对知识产权这些所谓的“asset(资产)”更为重视,反而欢迎分享,是我们认为这次访谈最有意义的地方。
“我们和所有委托人都谈好条件说,益优的研发成果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属于公共财产,他仅仅是享有第一次发布的优先权,一旦发布公开后,我可以给任何人去用这个创意。”虽然这种初创的活动形式其实是很难防止别人抄袭模仿的,但从访谈中我们体会这种开放的心态并不是出于无奈,而是贯穿全部的原则,而且其背后,更深层的,是张宁对于创新本质的深刻理解:
张宁认为创益家最大的基因就是“开放、合作”, “因为创新无外乎是把各自的优势放在一起,从无到有的创新是很难的,而我们做的创新基本上是改良式创新,必须要有这种开放的合作的心态。” 在他看来,当你有着开放的心态,愿意跟各方合作的态度时,创新并不是难事。
从微笑100天,到微课堂,从深层次去分析,其实只是创益家通过一个更合理的逻辑把各方(公益机构或个人)优势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串联起来发挥公益效用。
如此开放的心态,也来源与张宁当初与自己的“三年之约”:
1998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的张宁和很多同学一样成了一名非诉律师,2003年又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创办了一家专注于律师人才的人力资源公司,但之后一次偶然的公益活动让他开始思考他的“心之所安”。凭借商业领域的积累和经验,张宁开始为不同公益组织出谋划策。2007年,他和朋友合办“Charyou公益加油站”,寓意给公益组织加油。2008年四川地震,张宁也陪同一个公益组织一起经历了灾后帮扶,回来后,他决定给自己三年时间,投身公益。
“我想如果我做好东西都留在我自己手里的话,那我三年以后我怎么交出去呀,所以当时我就决定,就帮别人做吧,做完以后是别人的,这样随时我都可以撤退。”
张宁很享受研发一个新的模式,推进一个新的改变,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只要创意或者模式本身具有被实现的确定性,对他来说就足够了,而具体的执行是不是他,对他来说都并不重要,这样他才能集中精力去开发下一个项目。“我们会陪伴梦想人最多不超过两年,最短可能是三个月,这个时间帮你把这个项目执行完,然后我们就撤了,这个项目就是你们的了。因此,我们经常会鼓励公司员工主动去和NGO或者社区联系沟通。现在有些公益服务机构的做法是保姆式的,就是他们把社区把活动都事先安排好,公司只要安排员工参加,他们搞定一切事宜,活动完成后公司员工撤离,他们来收摊的这种方式。但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对志愿精神有促进但不明显,因为公司员工觉得他就是个labor(劳工),一次性活动,并不持续。也不利于企业把好的项目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
现在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会这么做了……
当然三年早已过去,他发现他已经离不开公益了。
定位幕后研发的张宁,说自己很少参与公益圈的“social(社交)”活动,也很少为自身机构做宣传,因为并不需要。所以我们好奇,那这些好的想法如何能辐射到更多人群,如何复制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所以张宁认为在公益领域和一般社会领域一样,都应该分工协作,有人专注于内容,有人擅长于渠道,
作为一家民非组织,创益家目前共有12个全职员工。对于他们张宁非常自豪,这些人都非常能干,一个当两三个用,给的报酬在公益圈属于中上水平。张宁招人也有自己的逻辑,他更看重一颗公益的心,例如在商业社会中已经证明自己能力的全职妈妈,她们不追求物质报酬,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满足。
按照张宁的介绍,益优基本上处于盈亏平衡;虽然称不上完全的财务自由,但基本生活质量无忧的张宁,的确非常享受这样的公益过程。
最近四川雅安地震,张宁又一次投入到救灾活动中去,协调成都民间救灾NGO、外企志愿者,做他最擅长的。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也亲自体会了一下张宁策划的活动,凌晨去市中心马路上清扫一夜爆竹过后的垃圾,这是张宁发起的“雷锋会才艺”的活动之一。虽然活动组织得并不算非常顺畅,但这种想法以及实际付诸行动都是值得借鉴的,当然按照张宁的逻辑,今后谁都可以去用这个想法。那天清晨扫完街路过静安寺,看到善男信女们拥着烧香拜佛时,更加感觉一年之初扫个街,动动身体,难道不是比烧香更好的彩头吗?
最后用张宁微博里的自我介绍来收个尾:
欢迎到@创益家 来做客。在这100年的老洋房里,有着一群有趣的贤人,用性感的方式@贤人管闲事
zhangning1.jpg





[1]编者注:根据公开资料查询,“微笑100天”是由益优与民间公益组织“爱共线”、“微笑图书室”、“益游天下”等合作研发的公益项目,项目组织者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志愿者加以专业培训,由这些志愿者到乡村学校开展100天的阅读推广,帮助所在学校建立起图书室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而且活动的费用需要志愿者自行承担,包括往返火车、餐饮、通讯费用,还有必修课培训费、项目管理费等等。不同于以往的支教活动,志愿者本身的收获会比较大。“微笑100天”的目标是在2年内培训100名志愿者,并在100所学校做阅读推广,让乡村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力量。
||| |||   济溪环境交流网络 www.gsean.org  ||| ||| ||| |||                      分享改变世界           ||| |||
发表于 2013-9-12 15: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发现了一个url的乱码~~~~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分享改变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9 01:44 , Processed in 0.03502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