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126|回复: 2

南方周末:谁能阻止蜂群衰亡?

[复制链接]

207

主题

1941

回帖

2621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2621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13-9-14 12: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链接:
http://www.infzm.com/content/94003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年5月3日,蜂客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万亩槐林园里放养蜜蜂。立夏时节,河南内黄县数万亩槐树花香四溢,吸引了众多养蜂专业户携带着蜂箱到此安营扎寨。 (CFP/图)


蜂群衰亡的情况不但出现在美国,还出现在欧洲、中东和日本。尽管原因不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还是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拯救蜜蜂的努力。
最早是一个名叫戴夫·哈肯伯格(Dave Hackenberg)的养蜂人让世界注意到蜜蜂病了。他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养蜂养了40年。2006年11月12日,他打开自己的400个蜂箱,发现其中360个都是空的。蜂蜜还在,蜂后还在,但工蜂们都无影无踪了。
在他把这个消息公布给媒体之前,美国的养蜂人其实已经纷纷发现了空空的蜂箱。而且奇怪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在2006年集中出现。这是包括蜜蜂专家在内都不可理解的状况,蜜蜂是一种行为十分固定的动物,它们从不会这样抛弃蜂后,飞出巢去就不再回来。
这种身长1.2厘米的小动物遭遇了什么?人们发现必须找出蜜蜂消失的原因,因为它们不仅仅作为一种传粉昆虫密切关系到人类的粮食生产,而且一旦消失的话,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都可能发生衰退。
过去几年里,世界各地的昆虫专家们努力想要找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但答案直到今天为止还处在争论之中。一些专家认为是杀虫剂,但另一部分专家并未被说服。也有人认为是生活在东方的蜜蜂把寄生虫传给了西方蜜蜂。基于所有这些可能性,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在今年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拯救蜜蜂的努力。


消失的蜜蜂

在北美,蜂并不是外来物种,但蜜蜂是的。1622年,蜜蜂被伦敦的一家公司首次从欧洲引入北美,用来酿造蜂蜜。尽管第二批蜜蜂时隔16年才到达北美,但第一批蜜蜂在新世界已经迅速扩散开来。
蜜蜂常常被人赋予象征意义。它们分工明确,每一只蜜蜂在蜂群里都有自己的位置,从不会越俎代庖。每一个蜂群里有一个蜂后,它是由工蜂们以特定的方法喂养幼体而产生的。雄蜂长着大眼睛,用来寻找蜂后。雄蜂与蜂后交配后即会死去。蜂后会跟十几只雄蜂交配,以便储存足够的精子,然后便待在巢里很少外出。它每天会排大约两千个卵,直到四五年后所有的卵都排完了,工蜂们就会把它团团围住,压碎至死,然后再产生新的蜂后。
蜂群里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工蜂死掉,这是正常的现象。一只蜜蜂在受伤之后,腿断了、翅膀掉了,是没有办法康复的,它的结局就是死掉。蜜蜂的外骨骼受损了,那血淋巴就流出来,它也不会好起来,只会死掉。每个蜂群在最好的状态下一天也会死去数百乃至上千只蜜蜂,这些损失都靠快速诞生的新蜜蜂来补充。
天冷的时候,工蜂就聚集在一起,把蜂后团团围住,保持温暖。蜜蜂们会交替站在外围,以便让蜂群的每一个成员都不至于太冷。花开的时候,工蜂们飞出去采集花蜜,有的时候它们能飞8公里远。1升的蜂蜜是蜜蜂们飞行77000公里的劳动成果。
蜜蜂的后腿上有一个花粉篮,用来收集花粉。一只蜜蜂需要拜访1500朵花才能把它的花粉篮装满。它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时候,毛茸茸的身体也会把花粉挂在身上。许多花粉颗粒较重的植物没有办法靠风来传粉,就要依靠这些勤劳又毛茸茸的小动物了。
蜜蜂进入北美的17世纪正是蜂蜜生产快速发展的年代,到1730年的时候,伦敦那家公司已经在向葡萄牙出口蜂蜜了。根据其出口量估计,大约需要17万箱蜜蜂才能酿出那么多蜜来。
不只是生产蜂蜜,蜜蜂后来也被人们用来给经济作物授粉。在美国,农场主愿意以200美元一箱的价格请来养蜂人。养蜂人开着集装箱卡车,昼夜兼程,把数千箱蜜蜂带到花开的地方。在2012年播出的瑞士纪录片《不只是蜜》(More Than Honey)里,美国加州中央谷是一个粉红色的世界,那里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杏树园,杏仁的出口量占到了全世界的90%。
三十多年前,那里的杏仁并没有这么高的产量,是蜜蜂带来了改变。这个产业不但让养蜂人获得了蜂蜜,也获得了金钱。养蜂人买得起雪佛兰克尔维特跑车。
蜜蜂的消失对养蜂人和农场主都是个极为糟糕的消息。到了该带着蜜蜂去授粉的季节,打开蜂箱,却看到蜂群不见了,只剩下蜂后和几十只没有离去的工蜂在她周围。一个蜂箱里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两个蜂群,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一名养蜂人可能失去多达90%的蜂群。养蜂人从事了几十年的工作突然变得不可持续了。美国《时代》周刊在2013年8月的一篇封面文章《没有蜜蜂的世界》中说,美国商业养蜂人的数量在过去15年里减少了大约四分之三。


杀虫剂

这种被科学家们称为蜂群衰竭失调(CCD)的情况不但出现在美国,还出现在欧洲、中东和日本。
许多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他们在蜜蜂已经拥有的那些象征意义上又加了新的一层:蜜蜂的突然消失可能只是更深层的环境问题的一个写照。
美国作家汉娜·诺德豪斯(Hannah Nordhaus)在《养蜂人的哀歌》一书中写道:“人们给蜜蜂施加了很多东西,蜜蜂们只是背负起来,就像它们负担起所有其他的任务那样,因为它们没有多少选择,它们不能选择如何生活,也不能选择在短暂的生命里做些什么,也不能选择如何死去。蜜蜂可能是一种小生命,但它们一定背负了巨大的预见性。”
对于让蜜蜂“神秘”消失的因素,科学家们怀疑最多的是杀虫剂的使用。而在所有杀虫剂中,嫌疑最大的是一类被称为新烟碱类的杀虫剂。这类杀虫剂出现于1980年代,与之前的农药相比,它是一种低毒农药。然而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不像一开始所认为的那样无害。湖南大学的陈明等人2013年6月份就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评论称,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传粉昆虫、鸟类生殖系统和老鼠呼吸系统方面均有影响。
与老式农药不同,新烟碱类农药不是在空气中喷洒的。早在播种之前,农民就会将种子在此类农药中浸泡。这样一来,种子可以免遭土壤中害虫的侵害。但同时,植物长成后就没有一部分是不含农药成分的,包括花粉和花蜜。所以蜜蜂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与新烟碱类农药的接触的。2008年,德国出现了一次蜂群大规模死亡的事件,在短短两个星期里,11500个蜂群崩溃,蜜蜂尸体堆积如小山。这次事件后被查明是使用农药噻虫胺处理种子造成的。噻虫胺是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随后,德国禁止了种子公司用噻虫胺处理种子的做法。
不过,由于很难确切知道蜜蜂日常会受到多大剂量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影响,再加上此类杀虫剂本身已经比以前的农药毒性低很多,所以对于蜂群崩溃是否确由此类杀虫剂带来,科学家们并没有确定的答案。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蜂群衰竭失调可能是一系列综合因素造成的。
中国农民也使用新烟碱类农药,但中国并没有发现蜂群衰竭失调,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的蜜蜂病理专家周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认为,这可能是与养蜂人对蜜蜂的照料程度有关。


综合作用

中国的蜂农一个人只养几十群蜜蜂,最多的时候也只是一两百群,不像美国养蜂人会养上千群的蜜蜂。每个星期,中国蜂农都会开箱一次,查看蜜蜂的生活状况,有问题当时就会处理。相比之下,美国养蜂人开着卡车,把蜜蜂放到有蜜源的地方,然后可能三四个月都不去看一眼。“所以它到底是什么时候出事儿的,他们都不大清楚。”周婷说。
养蜂的方法问题也被一些美国专家怀疑是崩溃的来源,但养蜂人并不接受这种解释。“我已经养蜂几十年了,不太可能我突然在2006年忘记该如何做了吧。”美国的养蜂人吉姆·多恩(Jim Doan)从五岁就开始养蜜蜂,他在最近的争论中对媒体说。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周婷就注意到,美国养蜂人一年只对蜂箱除一次螨。而蜂螨是一种对蜜蜂危害很大的寄生虫,它们可以在蜜蜂的幼虫阶段就寄生在其体内。其中最凶险的一种叫做瓦螨(Varroa mite),这种小虫子的外形像是螃蟹,因而也有人称其为“蜂蟹螨”。它们不但能吸食蜜蜂的体液,还能传播细菌和病毒。
一种观点认为,瓦螨最初与东方蜜蜂生活在一起,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东方蜜蜂能够抵抗瓦螨。而1916年连接俄国和中国的西伯利亚铁路修成,将西方蜜蜂带到东方蜜蜂的世界中。东方蜜蜂随后将瓦螨传给了西方蜜蜂,而西方蜜蜂对这种虫子完全没有抵御能力。1953年,第一例瓦螨感染西方蜜蜂的事件出现在苏联,然后瓦螨迅速传到香港地区、菲律宾和中国内地。
根据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昆虫学教授沃尔特·谢泼德(Walter Sheppard)的说法,如果不采取措施,瓦螨两年就可以毁掉一个蜂群。
然而,另一种可能性是,养蜂人为了防止寄生虫破坏蜂群,会对蜂巢施用杀虫剂,这些杀虫剂会在蜂巢中积蓄下来,直到蜜蜂不可承受。但是,即便采取措施,一个蜂巢一旦被瓦螨入侵,就会无可救药地走向崩溃。如果不是两年,那么最多是四年。
科学家们发现,有太多的因素可能让蜜蜂这种从不离岗的小动物弃巢而去:杀虫剂、蜂螨、病毒、压力、人工喂养造成的营养缺乏、气候变化,甚至有人提出转基因作物和手机辐射。现在专家们的意见倾向于寄生虫和杀虫剂的综合作用。
中国的经济蜂种在20世纪从俄国引入,与美国的蜜蜂同属西方蜜蜂。在2008年的一次调查中,中国共有820万群蜂,其中西方蜜蜂占到了80%。剩下的20%是中国本土的中华蜜蜂(属于东方蜜蜂),它们在与外来物种的竞争中已经濒临灭绝。
纪录片《不只是蜜》里,陕西的果农使用人力一朵一朵地给花授粉,并称这是因为中国的蜜蜂已经不见了才不得不采取的方式。但周婷指出,这只是因为蜜蜂授粉在中国的推广还很不足才出现的场景。中国果农种植的果树面积没有美国那么大,也并不适应花钱雇用蜂农来帮助授粉。相应地,蜂农的收入来源主要只是销售蜂蜜。他们并不像美国养蜂人那样因为蜂群的崩溃而纷纷改行,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年轻一代都去城市打工了,蜂农的老龄化十分严重。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们在2013年5月的一篇论文中也指出,蜂群衰竭失调主要危害西方蜜蜂,中国蜂群绝大多数也属于此种蜜蜂,因而应提早制定应急预案。他们指出中国蜂农“老龄化严重,饲养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差”。
“地球上有三分之二的植物的传粉要靠蜜蜂介导,如果蜜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这些植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进而,以这些植物为食物的动物的生存也会出问题。”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不久前在其实验室的周会上说。


如何拯救蜜蜂

1922年,为了防止英国一种蜂螨的传播,美国禁止了活蜜蜂的进口。这种做法奏效了很长一段时间。那种蜂螨直到1984年才进入美国。同时,这种做法也让蜜蜂得以在不同的大洲独立地进化。
在2010年和2013年6月,美国都出现了老人被蜜蜂袭击身亡的事件。这些“杀人蜂”正是西方蜜蜂与非洲蜜蜂杂交的产物。它们比一般的蜜蜂更具攻击性,有时还会入侵西方蜜蜂的巢穴,杀死那里的蜂后,然后推举自己的蜂后。
杀人蜂无法直接人工养殖,但它提示,蜜蜂亚种之间的杂交确实能让蜜蜂获得新的特性。现在,华盛顿州立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尝试让美国的蜜蜂和欧洲的蜜蜂杂交,产生新一代的超级蜜蜂,来抵抗令人绝望的蜂群衰竭失调。
他们已经从阿尔卑斯山东部的意大利境内采集了蜜蜂的精子,来注入美国选出的最好的蜂后体内。意大利的那些蜜蜂繁殖速度快,而且耐寒。世界上的蜜蜂一共有28个亚种,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三个的基因最适合于当前的生活环境。与美国的蜜蜂杂交之后,研究人员希望它们能够丰富蜜蜂的基因库。
相似的努力也在澳大利亚进行。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蜜蜂也是外来物种,而且它们必须在人类的帮助下才能生存。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和一些商业养蜂人正在合作,让澳大利亚蜜蜂获得一个丰富的基因库,以便使蜂群保持健康。
欧盟已经决定从2013年12月起禁用三种常见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包括噻虫胺、吡虫啉和噻虫嗪,以期扭转蜂群崩溃的趋势。在两年之后,它们将根据科学和技术上的新进展来重新审查能否使用这些杀虫剂。
美国孟山都公司最近也加入到对抗蜂群衰竭失调的战争中。根据《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的报道,孟山都的研究人员正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研发新的有效杀死瓦螨的方法。他们利用“RNA干扰”,阻碍瓦螨某些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杀死瓦螨的效果。这样一来,养蜂人就不用再使用可能最终会杀死蜜蜂的那些杀虫剂来治螨了。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甚至设计出了机器蜜蜂,未来也许可以用来代替真实蜜蜂进行授粉。他们花了12年的时间来模仿现实中的蜜蜂。2007年曾经成功做出了机器苍蝇,今年5月他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报告机器蜜蜂取得了第一次成功的受控飞行。他们甚至设想在未来让成群的机器蜜蜂模仿真实蜂群的行为方式——侦察、觅食,以及制定行动计划。
在蜂群不断崩溃的现实中,没有人想让世界来到一个寂静的春天,再也听不到那些繁忙的嗡嗡声。“我们是不可解脱地连接在一起的。”英国《卫报》的两位作者在2009年的《没有蜜蜂的世界》一书中写道。

11

主题

215

回帖

274

积分

湖泊

积分
27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9-14 13: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失的不仅仅是蜜蜂

21

主题

353

回帖

389

积分

黄河

积分
389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9-14 20: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农药泛滥,去有些农村你会发现昆虫不见了,甚至蚊子都不见了
凝视壮观的世界,从中发现渺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1 20:26 , Processed in 0.0346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