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
以中国特有物种大熊猫为标识的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是首个受邀来华开展工作的国际保护机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WWF的工作领域从单一物种保护拓展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减少生态足迹并重的综合性保护。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现实、推动中国绿色转型并贡献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是WWF目前面临的重要议题。
近日我们迎来首位中国环保人士的领航,扎根中国环保事业15年的卢思骋先生近日正式履新,出任WWF中国总干事一职。
出任WWF中国总干事的 卢思骋已有15年从事环保事业的履历
“卢思骋先生是中国最优秀的环保人士之一,我很高兴他能加入WWF大家庭。”WWF全球总干事吉姆•利普表示,“相信他对中国环保事业的执着和行动力,能够带领WWF在全球化的视野下为中国的环境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做出更大贡献。”
卢思骋拥有丰富的环境保护和民间组织管理经验,曾在中国多家国际、本土环保机构出任管理职位,包括绿色和平、SEE(阿拉善)基金会、自然之友等,并创办了两家本土NGO创绿中心和前进工作室。他还曾担任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香港特区政府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山大学等机构和组织的专家。
在自然环境的重重压力与挑战中,
维系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球是我们始终不变的使命。
“过去三十多年来,WWF在中国的工作卓有成效。无论是局部区域大熊猫数量的增加,还是最近再现的东北虎、东北豹繁殖种群,都有WWF的一份参与。地球一小时引发了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广泛关注,也为公众参与环保提供了平台。”卢思骋说。
“现在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关键节点。每座新建的煤电厂,至少锁定三十年的碳排放和空气污染;每片倒下的森林,加剧威胁老虎等物种的生存。中国需要转向更环保、更尊重生态的方式,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红线内继续发展。我们这一代环保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是在此关键时刻竭尽所能地推进良性转型,以无愧于子孙后代。”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环保进程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只有越来越多的公众从环保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中国的环境才能改善。卢思骋表示:“在这个进程中,WWF唯有融入中国,找准自己的生态位,才能实现保护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