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北京瞬间跨入夏季。 |
又到了北京水务部门寝食难安的时候了,又到了陪你到城市看海的时间了。 |
这几天,北京排水部门正在抓紧检查全市的排水设施是否完备。但保证所有的排水通道畅通依然无法保证在暴雨天城市不被淹,因为北京硬化太厉害了。 |
依照往常经验,从6月份到8月份,不可预兆的大雨经常会给北京市民带来“看海”的特殊景观。 |
能在北京看海显然是公众对城市脆弱性的嘲讽。既然是城市,那么不管刮风下雨,都需要也必须正常运行,一场暴雨让现代城市瘫痪,这在21世纪,简直不可思议。 |
然而不可思议每天在中国的城市轮番上演。从南到北,水淹城市的景象一点也不稀奇,或许2014年的看海大戏即将在北京上演。 |
市政工程师每天都在绞尽脑汁的破解这一难题。而排水行业还在对“雨水管理”这一不算稀奇却足够先进的课题研究还刚起步,还在对发达国家司空见惯的做法寻找在中国大规模应用的突破口。 |
2014年5月23日,由《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主办的雨水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副院长,市政工程学科部责任教授周玉文指出,城市用地面积扩大是导致城市洪涝灾害的最大驱动力。简而言之就是城市硬化过度。 |
周玉文得出这个结论源于4年来的课题研究,这项由欧盟资助的研究,对世界上13座城市的城市内涝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们还为2060年的北京建了个模型,这个模型说,按照目前的建设方式,未来北京硬化面积将进一步增大,几乎是现在的一倍多。到那个时候,城市内涝将更加频繁。当然,这个结论建立在“北京是愚蠢城市”的基础上。 |
|
海绵化是聪明城市的必然选择 |
据说,一年一度的雨水管理国际研讨会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准。在这次盛会上,工程师、企业家、专家级教授、城市规划院的院长们分享了各自的先进技术、探索和雨水管理经验。但显然,雨水管理这先进的“内涝解决系统”在中国还水土不服。和污水处理一样,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技术处理污水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有效处理污水。雨水管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
雨水管理一点也不是稀罕物种。通俗的说就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时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雨水的下渗、收集和使用。尽可能的在工程建设中给雨水的循环给出空间,让其回归到土壤、地下水、河流中去。而不是现在的彻底阻隔其通道,逼着它们汇聚成洪流,被迫向人类发出抗议。 |
湖南常德的刘波(微博账号@源波居士A),一直在反对城市硬化,也一直在倡导海绵化城市。为此,他还建立了一个小圈子,这个圈子中不乏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 |
刘波所说的海绵城市,简单说就是对雨水友好型城市,海绵型城市下雨时吸水,城市需要水时又可以挤出水。在这样的城市,雨水要么很快下渗,要么小范围汇聚成小坑塘,要么会暂时存在凹地。但不管怎么样,就是不会满大街跑。 |
畅想海绵城市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建设的过程想起来也颇为诗意。试想,每当下雨天,小区的楼顶、绿地全都成了雨水收集器,雨水汇集在小区的小湖泊里,炎炎夏日里,制造清凉。雨大点,没有关系,走路不需要蹚水。人们不再害怕下雨天被淹在立交桥下,不再害怕莫名被井盖吞噬。 |
但这一切实现起来颇为困难。刘波的朋友佘华是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他带领学生在深圳搞了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当大雨来临的时候,雨水可以有效汇集起来,让小区一年四季干涸的小水塘充满雨水,这令他们十分开心。但更多的案例令人高兴不起来。北京的很多公园,小区也搞了雨水利用工程,但你去现场看就发现不起作用。要么是疏于管理破坏了;要么是规划不协调不起作用。举个例子, 大家都熟知的下沉式绿地是公认的收集雨水的好办法,但这需要园林绿化部门和道路施工部门协调,不然不起作用。 |
刘波说,在欧洲的一些城市,雨水管理做得很有效,关键在于法规有效。比如德国全流域做了雨水管理,这些都在欧盟《重视河流的生态保护和实施亲水型的防洪策略框架》强制要求下,哪个国家完不成要受到惩罚。欧洲的河流正在全力推进生态化,它们对于河流的定位不单单是行洪,所以也就没有将河流裁弯取直、河底硬化。而是在河流两岸,因地制宜的设计湿地,让洪水消纳在湿地中。而中国所有的城市正在将河流放在水泥渠中。 |
刘波说,欧洲的城市有一整套的雨水管理解决方案,中国完全可以照搬。比如从屋顶绿化和雨水收集系统开始,到下凹式绿地、铺设透水砖、用拟自然的方式实现城市必要的硬化,再到全流域的管理。 |
但中国的城市的疯狂扩张完全忽略了这一点,而城市越大,越容易发生内涝。中国传统的城市建设思路恰恰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越滑越远,要想拉回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让雨水回家,公众同样要行动起来 |
|
虽然公众对城市内涝的关注远远不及雾霾高,但从本质来说,城市内涝和雾霾是一样的。他们均源于管理不善,粗放发展。当然,要想改善,公众参与是重要且必要的。 |
我们都不喜欢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不喜欢住在污染的河边。同样,我们一点也不喜欢居住在暴雨天居然要“游泳回家”现代化的城市。我们更不喜欢炎炎夏季,还要忍受城市硬化带来的“异常高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心底发出让池塘、河流、湖泊、湿地回归城市,回到身边的期许。想拥有这一切,首先要让雨水回家。 |
愿望是美好的,帮助“雨水回家”的道路却注定是曲折的。但好在,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改变。公众可以从自家小区关注起来,关注小区有无雨水利用和收集系统,小区的绿地是否有利于雨水下渗和贮存,小区的广场能不能换成透水砖。这一切,都可以用“随手拍”揭示出来,利用发达的自媒体加以传播,并积极的使用各种渠道倡导,让政府改变起来,持续下去,就会有改观。 |
公众要行动,倡导“宜居城市”的环保组织更要走在前面。环保组织能做的太多了,比如组织公众对公园、模范小区、雨洪工程开展“雨水友好度”调查,并积极呼吁改善。组织专家不断就此问题进行研讨,推动社会共识,将雨水管理推广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点点滴滴。呼吁停止城市河道和湖泊硬化,呼吁利用河流和湿地消纳洪水。 |
城市会遇到洪涝,是因为阻隔了雨水的回家之路,解决方式很简单,就是打通阻隔。打通阻隔,不光可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缺水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让城市更宜居。 |
美好的愿望实践起来困难重重,但这是未来城市的必然选择,因为,别的路都是死路。 |
|
|
|
(自然大学研究员 邵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