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67|回复: 2

山西环保官员否认“一把手”独享百万重奖传闻

[复制链接]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5-23 10: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5月22日报道山西百万元重奖环保功臣的新闻一公布就掀起轩然大波。

不少人质疑:官员治理环境是本职工作,为什么要进行奖励?为什么处罚的时候只处罚二三把手,奖励的时候却奖励“一把手”?甚至,国家人事部公务员制度研究室主任也发表意见,反对重奖公务员。

其实,这是一条一见报就被误读的新闻。

山西省环保局有关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们从未说将给环保摘“黑帽子”的行政“一把手”个人百万元重奖,更没有说某位市长已获百万元大奖。

今年3月,山西省环保局局长刘向东向省政府提议,对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城市进行重奖。于幼军省长表示同意,并建议要将奖金落实在相关个人头上。这里的“个人”包括“一把手”,也有普通的公务员,甚至包括企业家和普通工人。

据介绍,山西省环保局和省财政厅联合草拟的奖励办法规定,奖励对象将以个人为主,主要为各环保重点城市的地市、县(市、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环保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相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重点城市中对改善当地环境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领导及有关人员。

对于为什么要奖励“一把手”,山西省省长于幼军近日在“第二届网络媒体山西行”记者招待会上回应说,山西的环境污染是比较严重的,治理污染的各项措施将逐步推开,奖惩是其中的一个措施。处罚、奖励都很明确,并不是处罚副职,奖励一把手,在煤矿方面奖惩体现的更明显,区长、县长,正职的都已经撤职了好几个。

于幼军指出,环境治理是一个最艰难、最繁重的工作。现阶段,治理污染、炸烟囱、关闭污染企业等工作,很多都是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到第一线带着执法队在干,他们在第一线操作、执行的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甚至还要冒着个人生命危险,已经有在执法过程中被打的情况,所以环保工作抓好了,给他们重奖也是应该的。

根据山西省环保局和省财政厅草拟的奖励办法:列入国家考核的,退出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前5名的奖100万元,位次前移10位的,奖励200万元;山西省考核的11个重点城市及县(市、区),退出全省污染最严重城市前5名的奖100万元,位次前移10位的奖励200万元。

目前,山西有太原、大同、阳泉、长治、临汾5个城市列入国家环保总局监控的113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排名。在去年的排名中,临汾市由过去的全国倒数第一变为倒数第二,甩掉了全国污染倒数第一的“黑帽子”;阳泉市由倒数第二前移为倒数第八。根据这项草拟的规定,阳泉市将成为第一个获得百万元环保大奖的城市。山西省省长于幼军也在多个场合表示,要重奖阳泉市100万元。

不过,阳泉市目前还没有拿到这笔奖金。“奖励办法尚未正式出台,该办法要经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才能公布。”山西省环保局官员称,“当然,阳泉市拿这100万元是板上钉钉的事,为环保作出贡献的‘个人’将分享这笔奖金。”
发表于 2007-5-23 11: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都是虚的,政府什么时候可以来点实际的呀,看他们说的话都灵活,给自己留了那么多后路。

84

主题

779

回帖

509

积分

黄河

积分
509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5-24 08: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时评:究竟该不该重奖环保官员
2007年05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山西重奖环保官员的政策一出,立刻把自个儿推向舆论的潮头。
  政策确实夺人眼球。山西决定重奖空气质量改善、考核排名前移城市的“一把手”,最多金额高达200万元,奖励对象以个人为主。
  焦点便在这“百万”上。若真能换回绿水青山,莫说百万元,就是千万元,也值了。但很多人不解的是:环保本来就是地方官员的职责,做好了,应该;出问题,是渎职。重奖的依据何在?
  有句话耳熟能详,“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可以说是“老大难”,可以断言,在行政手段+经济刺激+舆论关注的多重导向下,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一旦冲突就不要”的环保“潜规则”,确实能被有效遏制。
  但质疑声也不无道理,如果“分内职责”必须动用额外重奖来刺激,也让人心凉,而且,也担心会不会引起诸如急功近利、伪造政绩的现象。
  其实,不管是褒是贬,两种观点的背后,都指向了“官员问责”。
  山西不是没有问责机制。去年一年,就对包括6名县级领导在内的发生了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35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这个力度,其他地区难望项背。但“问责”带来的反馈,为什么还没有达到预期?
  有可能是,“问责制”面临着一些困境,出现了弱化甚至异化的苗头。
  弱化,表现在“小事问责”而“大事不问责”。当官员们为一些安全事故被问责时,像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制定政策不合理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监管不力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等,却常常不能被及时问责。
  异化,体现在事后追究的主体更多是“上”而非“下”。这就容易使得下级官员在决策思路上,仍然“唯上”,一旦判断不会引起“上面”问责的风险时,就可以在“分内事”中敷衍了事。
  问责的困境,是行政体制中责权不清之弊。这在环保问题上尤其明显。
  一个城市出现严重的环境质量问题,这恐怕很大程度上与当地主要负责人重GDP指标、轻环境保护的工作思路有关。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某些不正确政绩观,才导致当地环保工作负债累累。
  但是,人们很少看到,地方负责人为此而被问责,甚至在政绩考评中都不会留下“污点”。而GDP、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硬指标”,在许多地方依然发挥着所向披靡的威力。去年,山西做过一次万人环保问卷调查,其中有道模拟选择题:“某市财政收入全省领先,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您愿意让现任市长继续留任吗?”接受调查的市(厅局)长、县(处)长们,有90.8%选择“愿意”。这一句“愿意”,道出多少潜规则?
  我们可以想见,山西省政府和环保部门,有多少无奈。选择“重奖治污”,是一个直面现实、也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对策。
  只是,如果“问责”不能成为一种常态,“重奖治污”仍可能陷入另一个困境:治污成本将越来越高,而环境治理也会因越来越浓郁的“人治化”特点,使效果飘摇不定……(吴焰)人事部公务员制度研究室主任坚决反对重奖公务员“一把手”独享百万元重奖? 山西环保官员否认山西环保局长回应重奖:\"目标是拿地球奖\"山西环保官员否认“一把手”独享百万重奖传闻重奖之下必有环保官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5 18:51 , Processed in 0.0330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