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保护基金项目管理网站上线、第一轮小项目评审结果出炉
澜沧江保护基金项目管理网站正式上线啦,网址请戳:http://lancang.shanshui.org,可以看到最新的项目进展和关于澜沧江的动态,成功获得资助的项目内容,在系统中在线提交申请书,并且进行资助开始后的项目管理。
目前,9月30日以前提交的5万元以下的项目已经过第一轮山水内部团队的评审筛选,成功获得资助的项目新鲜出炉(名单见下表),第二轮小项目以及所有的大项目(5-20万)目前正在评审过程中。虽然本年度的大项目申请已经截止,但大家在12月31日之前,仍然可以继续申请小项目,希望在下一期的名单中看到你们的身影哦。
注:2014年11月30日之前提交的项目,都已由山水工作人员录入到该系统中,申请人可登陆查看并修改初始密码,登录账户和密码请查收邮件通知。11月30日之后申请项目请直接登陆该系统进行申请。
第一轮评选9月30日以前提交的5万元以下小项目,共19个,其中通过的项目7个,可以返回修改后下一轮重审的项目4个,未通过的项目8个。已通过项目详情如下:
项目名称 |
申请机构 |
项目负责人 |
民间自行组织保护滇金丝猴和其它野生动植物活动 |
德钦县佛山乡巴美村塔玖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
斯南吉层 |
[tr][/tr]
澜沧江流域白马雪山境内雪豹种群调查项目建议书 |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叶日村永堆村民小组 |
肖林 |
[tr][/tr]
云南拉祜族珍稀植物药物资源调查与保护 |
个人 |
杨久云 |
[tr][/tr]
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水源林保护的传统生态知识及其推广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张树斌 |
[tr][/tr]
大理州核桃种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大理学院 |
张淑霞 |
极小种群物种白旗兜兰保护生物学研究及其保护教育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邵士成 |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在四省藏区的实施差异及形成原因 |
援藏干部政策研究小组 |
王向华 |
[tr][/tr]
以下是已通过项目的简要介绍:
民间自行组织保护滇金丝猴和其它野生动植物
滇金丝猴是中国西南山地针叶林保护区的旗舰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西北塔玖原始森林是其重要分布区之一。但盗猎者这片原始森林遗留了大量用以捕猎的钢丝套,极大地威胁着栖息在这片原始森林中金丝猴的安全。为保护滇金丝猴,村民成立塔玖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他们希望能大规模清理森林中的钢丝套,并且根据巡山路线搭建宿营棚,给滇金丝猴和其它野生动物创造安全的栖息地环境。
澜沧江流域白马雪山境内雪豹种群调查
雪豹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雪豹的栖息地,但最近十年没有人发现雪豹的活动踪迹,可能因其生境缩小,雪豹活动范围退缩到海拔更高的地带。本项目团队由保护区人员及周边社区居民共同组成,他们期望通过开展雪豹资源调查,及时掌握白马雪山雪豹资源及其生境状况,以更好地了解、掌握和保护雪豹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于此同时,提高保护区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
云南拉祜族珍稀植物药物资源调查与保护
拉祜族因其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孕育了以草药为主的传统医药知识与资源,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然而现在却面临不断流失的窘境。本项目团队人员希望通过收集整理传统植物药物资源及相关文化,利用传统栽培管理方式在拉祜族聚居区进行栽培示范,并推动成立“村社药用植物保护和栽培管理协会”或合作社,为探索该民族医药珍稀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寻求合适的路径。
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水源林保护的传统生态知识及其推广
水源林在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功能,但澜沧江流域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水源林正遭到破坏。为保护水源林,一支由科学人员、政府管理者以及社区工作者组成的项目团队,在藏族、傈僳族、白族和傣族四个典型社区开展水源林保护工作,通过调查理解少数民族社区对水源林保护的传统知识,开展少数民族社区关于水源林的传统知识的宣传倡导;同时推动社区成立水源林保护协会,促进社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大理州核桃种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近年来,云南省核桃种植产业迅猛发展,核桃林的大面积种植及农药的使用可能使食虫鸟类面临栖息地以及食物资源丧失的危险。为了研究核桃种植对于鸟类的影响,一批具有扎实的鸟类学背景和调查经验的人员组成此项目团队,在大理州云龙县展开研究工作。他们希望通过研究和倡导,尽量减少核桃林种植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使对核桃林敏感的鸟类得以保护。
极小种群物种白旗兜兰保护生物学研究及其保护教育
白旗兜兰为极小种群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经济、生态和观赏价值,目前已知仅在云南省普洱市有仅40余株成年植株,生境条件恶劣。本项目团队主要由长期致力于兰科植物研究和保护的科学人员构成,他们将进一步开展白旗兜兰研究,对其进行人工种苗繁育,并在野外建立新的种群,同时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在四省藏区的实施差异及形成原因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造成的草场退化,中国建立了草原生态奖补政策,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同时,补偿草原资源的所有者。但对于该政策具体的实施方法尚未有过跨区域调查研究。本项目团队由来自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的援藏干部组成,他们希望收集各区域生态奖补政策的落地政策,比较政府官员和牧民对不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府的目标倾向和背后原因,在宏观层面推进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更好实施。
相关背景
2014年6月,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澜沧江保护基金”(下文简称基金)赠款项目,通过对有兴趣在澜沧江流域开展生态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社区、教育或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团体、社会企业提供资助的方式,以达到传播澜沧江生态服务价值,促进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并应对区域内环境威胁的目的。
基金从2014年6月起至2017年2月结束,将在2014年和2015年接受两轮项目申请。申请资金上限为20万元人民币。受赠机构还将获得后续“澜沧江保护联盟”的科学指导、能力建设、交流合作等支持。
申请时间:5-20万元项目征集申请于2014年10月31日截止。5万元以下小额项目自发布之日起滚动申请,到2014年12月31日停止接受申请。
申请方法:请登陆澜沧江保护基金项目管理网站进行网络申请。
联系人:史湘莹 13811626957 李小龙 18801263289 北京办公室电话:010-62767204
请输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