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桥垃圾治理前后对比
丁家桥垃圾治理前后对比
如果从2002年小余和骆老相识算起,到刚刚过去的2014年,2015年已经是他们益路同行的第13个年头。时间来到2015年1月2日,『公众河流』工作人员、志愿者一行14人(这其中包括小余和骆老)先后走访大足区雍溪镇丁家桥、新桥头-镇政府及红蝶工厂背后淮远河流域雍溪河段、干坝子。
此次走访有两个内容,一是对雍溪垃圾治理结果的现场核实。在骆老等环保志愿者的努力推动下,沿淮远河、雍溪河乱倒乱堆的垃圾还是有了明显的处理和改善(见后文对照图片)。第二个内容,是志愿者反映雍溪河上场镇生活污水直排、大量餐饮垃圾排放和倾倒、生活垃圾漂浮等问题依然突出,工作人员王永刚打环保投诉电话12369举报,大足区环保局值班人员赶到,公众河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配合进行现场取证处理。
拨打环保投诉12369后,大足区环保局工作人员来到污染现场调查
拨打环保投诉12369后,大足区环保局工作人员来到污染现场调查
http://v.qq.com/page/l/l/u/l01441kc1lu.html
一靠近河边,就有志愿者反映鼻子刺痛,大概呆了半小时后小编也觉得头晕恶心。看着面目全非的河流,小编忧心忡忡——如此糟蹋河流,破坏环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光阴的故事 】
在1996年之前,骆礼全(骆老)是铜梁当地远近闻名的养鱼专业户。在他的带动下,琼江、涪江流域的村民纷纷开始养鱼,该地区一度还被确定为重庆市的菜篮子工程基地。
1996年,骆礼全的命运被改变。
1994年5月,铜梁红蝶锶业有限公司开始试生产,1995年通过竣工验收,当时年产碳酸锶2万吨。1996年6月,骆礼全的渔场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死鱼,一年后再次大规模死亡,“两次一共死了10万多斤”。骆礼全把死鱼的原由归结到了红蝶公司。于是,这个连小学二年级都没有毕业的渔民,年届50开始自学法律,他想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他不仅为自己的案子出庭辩护,也志愿代理了周边邻居因碳酸锶污染而提起的各种诉讼。在同为环保志愿者的陈道平律师看来,骆礼全在环保诉讼方面比很多律师都专业,“他的证据意识比较强,知道什么样的条件举什么证。”这也让骆礼全迅速取得了铜梁、大足等地村民的信任。而且骆礼全从不收取委托代理费。
1995年,红蝶公司投产以后,碳酸锶企业在铜梁、大足等县境内遍地开花。碳酸锶是生产显像管、手机显示屏等的主要材料。重庆渝西地区因盛产用于生产碳酸锶的天青石矿,企业遍布。天青石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富含硫化物,属于重化工污染。据悉,红蝶公司原本是山东青岛的企业,但因对当地污染严重,在环保压力下,转移到了渝西地区。对于渝西山区的县城而言,碳酸锶企业的利税诱惑实在太大。铜梁县环保局提供的材料显示,2003年,该县境内的碳酸锶企业实现产值3.18亿元,占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2%。
2002年,时任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绿联会)干事的余剑锋(小余)接待了环保公益诉讼人骆礼全,了解渝西污染情况后,发起渝西地区碳酸锶污染调查和监督行动,前往铜梁、大足调查,他还记得当时有个退休职工每晚要喝三两白酒,醉了才能睡着,不然气味太难闻了。
2003年6月,余剑锋离开绿联会,渝西行动持续。
2008年,持续抗争8年后,高层领导批示,调查组很快成立。重庆市环保局在历史上第一次下达对铜梁等地实施环境保护“区域限批”的通知,所有碳酸锶企业停业整顿,直至2009年5月解禁。解禁后,重庆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说除了铜梁一家、大足两家碳酸锶厂之外,渝西地区所有污染厂矿都已关闭。曾造成骆礼全养鱼大面积死亡的红蝶公司安居工厂正是在其时关闭。但质疑“彻底关闭”的声音始终不绝。
2012年2月,余剑锋发起成立『公众河流』。
2013年1月,骆礼全成为『公众河流』工作人员,开展污染调查监督工作,重心从碳酸锶污染监督转移到沿涪江及其支流的生活垃圾污染的监督和推动治理。
2015年,骆老和环保志愿者们仍在这条没有硝烟的阵线上奋战!只为那河那人那可爱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