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人物︱李海天:给予年轻以绿色源动力
2015-05-24 华师大学城社联(独家专访)
人物简介 李海天 2012级化环学院环境工程 现华南师范大学绿色文明社团三校区总社长 蒲公英的种子项目督导 广东乐水行项目组委会总协调人 获奖情况 2015.03《蒲公英乐水行报告》获春晖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寒假调研行动二等奖;同月获得优秀中国水卫士个人奖; 2014.12《农村饮用水调研报告-以河源义容为例》获华南师范大学实践评比的优秀调研报告; 获校青协勋章志愿者评比的木棉勋章; 2014.09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ToTo水环境优秀资助名额 2014.07获乐水行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资助名额 2013.04“微环保·心呼唤”项目获德鲁克社区全国大学生环保大赛三等奖 志愿经历 热衷环保服务 曾前往江西东江源参加过香港地球之友公益组织举办的以“饮水思源”为主题的东江之子公益服务计划,微辣青年公益组织的益行者,安利绿色梦工厂创投大赛的绿先生,土华爱护动物协会的社区服务; 实践履历丰富 大一时担任班级下乡支教组筹备,大二暑假带领社团队伍的乐水组前往紫金义容开展自来水调查,同时在今年寒假与当地团委书记、水务所长进行回访,作为珠江水联合行动的青年河长,协同环保NGO和民间组织在广东珠三角9个城市河流进行40多次检测。今年3月,以华师为发起方,协调广东地区30支团队122名志愿者在广东河流开展乐水行; 外部交流积极 大二代表社团出席深圳罗湖的东江论坛,与各方人士跨界讨论;暑假赴上海参加了黑苹果青年先蜂领袖营,赴广州参加中国达能寻乌项目启动会;今年4月份前往广雅中学参加泛珠三角绿色青年领袖峰会。
请输入描述
缤纷绿社 你我共同努力
Q: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绿色文明社团的部门特色和宗旨吗?
A: 绿色文明社团有三个常规部门,还有五个项目小组,包括环境教育项目,蔬食推广项目,R组(recycle)回收项目,自然体验项目以及空白组。今年本月还会成立一个新的小组,名为乐水组。石牌的架构和大学城差不多,南海由于在2011年成立,虽架构可能还未很成熟,但是也有了自然组和R组。
至于宗旨的话,我们社团致力于倡导绿色文明,提倡健康生活,建设绿色校园,根本目的都是为校园服务
请输入描述
Q:绿社有什么品牌活动呢?
A: 我们社团有2大品牌。一个是下乡品牌活动“蒲公英的种子”。2011年去了河源的南岭和韶关的油山做了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教育和调研这些行动,并在当地增设了一些绿书架(给当地的儿童带来一些书籍)。这个项目已经做了5期之久,它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我们也与当地政府做过沟通,当地人都非常认可我们的活动。“蒲公英的种子”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播撒更多这些种子,培养更多环保青年,像蒲公英那样散布到各处。
另一个是“乐水行”,也是今年推出的一个品牌活动,我们希望大家探索解决河流污染的办法,去感受河流之美,体会河流之痛,鼓励对身边河流感兴趣的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河流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①蔬食推广项目②环境教育课堂③绿书联盟(回收书本)④自然体验(野外露营)⑤校园的垃圾分类⑥环保沙龙
今年为整合各项目优势和提高总体影响力,绿社打造了“绿动华师”项目并向社联活动月竞标成功,帮助更多校内同学了解到绿社的平台和文化
Q:你们有一个品牌下乡项目“蒲公英的种子”,请问你们怎么想到把践行环保和下乡联系到一起的呢?A: 绿社有两个理念——服务和成长,希望能够把它带到我们的下乡基地。
去年,我是做筹委的,我引入了乐水组,在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进行调研。发现当地的自来水非常浑浊,水龙头出来的水全是沙,那些水学生是没法喝的,最多用来冲厕所。我们用社会NGO提供检测包对10个点进行了水质检查,做出了2份报告和绿地图。并且与当地政府沟通,当地水管所所长也带我们参观汀村水源地的河流发源地,也把新的自来水方案工程书给我们看,咨询我们的意见。
今年4月1号我们看到义容镇自来水工程顺利开工。证明我们的活动是有成效的。
请输入描述
人人参与 绿色环保
环保观念齐分享
Q:你觉得华师人的环保观念怎么样?
A: 我觉得华师人有两个特点吧。一个是保守和服从,二是愿意坚持去追求。针对这两个方面,华师人还是可以接受环保观念。但是还前提是得有人去推动,就像大家都会去用饭堂默认提供的一次性塑料盒,这样会造成无形的污染,这就涉及校园推行环保的硬件不足的问题,像华工已经推广起可降解饭盒。我们现在也在提供一些硬件,比如说收快递旁边的快递袋回收箱。
Q“有什么话对干事说?
A:平时解决一些问题
会遇到一些瓶颈
可是人的成长必须经历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就是
当你发现
你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第二个过程就是
当你发现
你再怎么努力办这件事情
还是无能为力的时候;
第三个过程就是
当你发现
你再怎么无能为力的时候
你还是会去努力
还是会去奋勇向前的时候;
这三个成长过程
无论是做环保还是以后的实习就业
都会成为你的一个风向标
请输入描述
乐水爱水,志愿不息
Q:你的志愿者经历很丰富,有满满的一页,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吗?
A: 大二我去了一个志愿项目,这是一个叫做“香港地球之友”的外部NGO组织主办的。它策划了一个“东江之子”的生态服务计划,组织我们三十多个大学生义工到江西、广东、香港三个地方,到江西省寻乌县东江源村去做一个生态服务,因为那里是广东水源中下游、供千万人喝水的水源地——东江。我们抱着“感恩学习,行动分享”的理念。当我们去到那里看到源头,发现源头就只有小圈一样小,水就从小孔里冒出来,旁边有一个“东江源头”的石碑。现在供四千万人喝的水,都是从这个小孔里蹦出来的。
请输入描述
东江所在的村落之旅给我一个很大的就是:以往我们一直口口声声地说做环保,能够带来很多改变,但是我们短短的十几天真的能为当地带来改变吗?可能当地的村民比我们还要懂得垃圾分类,他们一天产生的废物比我们少,他们比我们更有节约意识。
那十几天我们是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去学习,和他们一起做饭,学习客家话,跟他们一起到村庄里做调查。村民们都很热情,请我们吃脐橙、和当地的菇、笋,也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在当地坚持生态建设。推崇“生态补偿”,也就是说,一些对河流的破坏者、对资源的利用者要缴纳补偿金或者罚款金,用于帮助建设者建设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
Q:看到你有参与很多与水相关的志愿经历,你是特别喜欢这一个项目吗?
A: 我确实是很喜欢关注与水有关的东西。因为我的专业是环境工程,有学习到一个关于水污染的课程,希望通过接触有关水的东西辅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在环保实践上。我现在发现我们的一些专业课程有时候过于理论,设置出来简简单单就为了考试,这其实是不够的。我的专业给了我一个平台、信心去做一些关于环保的事情,去关注更多有关水的议题。
另外我对水的喜欢还体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上。我在宿舍饮水机上贴了一个呼吁节水的标语:不关水电一小时,浪费掉的能源相当于能开五天高瓦灯。有时候经过见到一条河流,就会强迫自己打开手机地图,想了解一下这是一条什么河流,它的源头在哪里,我去到一个异地城市,也会强迫症地问一下餐馆老板,我们喝的自来水来自哪里,你们有没有存在什么水质问题。
用奶昔迷倒一片女生
Q:听说你平时做奶昔,为什么会有这个爱好呢?
A: 以前在素食推广组时,经常会做奶昔。我拿着榨汁机自己去研究,一开始也不太熟悉,感觉做出来像鸡蛋糊。后来自己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个配方。开始用不同的水果,比如草莓,香蕉或者猕猴桃。当时在女生节做了几份奶昔,味道还不错,大家都非常喜欢,有机会会给你们尝尝(笑)。
采访现场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绿色文明社团公众号:
请输入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