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久很久没有写过散文,并不是思考在停止,也非生活平静。
只是厌倦了声音的发出。
不想重复别人都在重复的事,念每天会出现的道理。
尽管每个人获得每种体会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我曾经认为对快乐和悲伤的分享都是必要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声音被听见,我却越来越不想发声。
任何一种情绪在网络都能得到呼应的时候,情绪就丧失了它本来的意义。 感同身受这件事,不应该被滥用。
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每天面对太多太多信息了,早就失去了对别人情绪的敏感,变得麻木。
所以我宁愿闭嘴,只在喜欢的,相信的人面前开口,甚至,不再倾吐很多情绪。
我的自我斗争仍然存在,但是就连最好的朋友都难以听见全貌,我想,我是真的看淡了。
因此这事文章,关于孤独,关于独处。
如果有什么仍然是重要的,我想,就是“独”。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我敢》是刘若英的一本散文,这是一个很出名的才女,于是我喝了一杯很舒服的奶茶。
没有太多丰富的营养,单纯地陷入舒服的感受中,被一些细枝末节刺激,觉得惊喜,但更多的只是温润。
喜欢它的名字和主题,只是没有深入的触动,比普通零食,多了一丝温度,少了一点副作用。
就是这样的感受。没有别的可以深究的内涵,但是,是它衍生出了这篇文章。
【公交车】
我曾经无比迷恋公交车,认为没有比通过这更能了解一个城市的交通工具,而且极为便宜。
而今突然发觉,竟然对此感到厌倦。
海口是座小城市,即便如此,随便出个门也要半个小时,而常年在外,又有不定期穷游的习惯,总是带着行李找站牌。
久而久之,自然从享受变成了疲倦。
现在坐公交无聊到什么程度呢?我连玩儿手机的兴致都几近丧失,恨不得一觉睡到终点站,可惜还得在中途某个站点下车,于是连睡觉也不能踏实,更别提有的时候还没座位!!
然而这并不是公交车能带来的最大的困扰,最大的困扰是,有的时候刚上公交就会犯“门没关好”的焦虑症,而这焦虑往往是出门太匆忙导致的,无法下车回去确认,因此它简直就是纵容焦虑滋长的罪魁祸首!!
这是孤独会带来的一大弊端,再严重的焦虑症爆发,也只能一路向前,没有人在旁边陪着帮衬。
【实习】
前两天工作出了岔子,因此把自己关在储物室翻了解决一个小时的资料。
清楚地记得,我走进去的感受——如释重负。
尽管和同事只有一墙之隔,但是那是一个完全属于我的空间,轻松自在,因此高效。
那一刻,简直像是逃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
每个人都是有磁场的,尽管这似乎并未得到科学家的证实。但是当你处于人群中,下意识有了异样的举动,就会感受到它的存在。
虽然我的独立性已经算非常强的了,但是我必须承认,在保持绝对意义上的独立性这件事,我还远远不够。
只有当和同事隔离开,我才觉得自己完完全全属于我自己,有一部分消散的灵魂,会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体里。
一月份的时候,工作强度非常大,一天有差不多十三个小时和同事零距离共事,而且舍友也是同事。
那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是去厕所,而且一定要带着手机去,瞄两眼下载的电视剧,跟着情节的发展思考。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足够让我从繁忙的工作中抽离出来,回到最原始的自我中,再重新面对手上暂时停下的工作。
越是需要合作,找回自我就越必要,否则精神回被吞噬,个人的磁场会被完全扰乱——我不确定是自己缺了定性,甚至过于在意自己的空间,还是每个人都是这样。
有的时候会思考一个问题,我有自己的职场角色吗?工作中的我是我所认识的“我”吗?
原本以为,我没有职场定位,没有切换角色,直到第一次住进出租屋的那天,当我放下电脑,开始阅读手机里的电子书时,我那么清晰地感觉到,“我”又回来了,回到了完完整整的我的世界。
不确定这是否意味着我更适合独立性的工作,很确定我有自己的职场定位。
这是独处能够带来的最大的好处——自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人处于一个环境中时,无法思考这个环境以及环境中的自己。只有走出来,才能客观、冷静地看待,才有机会看见全貌。
所以我的同事看见了我,又没能看见真正的我,我展现了我,也没能展现最真实的我。
而孤独,它能够帮我认清我自己,因为此时的我,受不到任何干扰,我得以机会分析我的分身。
这对我是非常重要的事,它会帮我进一步认识自己,挖掘自己。
高强度团队合作教会我这无比重要的一课:不管团队有多紧密,都要记得,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
【朋友】
算起来,我和朋友联系最大的频率,是一个周。我和大部分朋友,常常是几个月联系一次的。
对我和我的朋友们来说,交流是必要的,但紧密联系是不必的。
你不用无时无刻地向我汇报你的生活,我也没有向你倾诉的刚需。
我们保持适度的联络,在需要彼此的时候微弱地发出声响——而你一定刚好听见,于是我们彻夜畅聊,看这个世界又在对方的身上留下了怎样新鲜的痕迹。
在感性上,我和我的朋友彼此信任,有足够的默契,相信“千里共婵娟”。因此,我们不用在彼此身上寻找安全感。站在理性的角度,我和我的朋友们都足够成熟,每天都在认认真真经营自己的生活。 我们工作、阅读、锻炼……我们都拥有独立的人格,更享受自由安排时间的乐趣,而不是一昧追求所谓的陪伴。相反,过度的社交对我们来说,是对时间的亵渎。 我们尊重彼此的私人空间,因为我们希望对方同样尊重自己——不打扰,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友情。 对我自己而言,从小性格孤僻,不得人缘,长大后又常常整体泡在书店和自习室,加之性情随意,对时间没有固定的安排,常常走到哪里做哪里的决定,因此如果有人要陪着我做事、休闲,都非常容易给我带来困扰。比如我早上习惯早起,几乎在固定的时点吃饭、出门,但是偶尔会化妆、洗衣服甚至睡懒觉,这时,如果有另一个人要陪着我,那就会变成我将就对方的时间等待,或者对方迁就我而打乱自己一整天的节奏。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被迫明白:要找到一个步伐完全一致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渐渐习惯了享受独立生活的每时每刻,不用被谁限制,也不需要为了谁改变。 完全用自己的节奏生活,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事。
【半边缘人】 我是半边缘人。最开始是因为总是遭到排挤,不得不边缘。后来逐渐演变成,只想做一个半边缘人。 当我渐渐养成边缘的习惯后,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选择边缘。 起初是害怕,害怕别人因为我不符合族群的某些优点而失望,说到底,那时候是害怕自己成为一个“别人不喜欢”的人。 后来渐渐放松,渐渐明白没有人需要符合任何的任何期待——这又是另一种极端了,害怕自己被限制在某些特质里,走入思维的怪圈,失去自己原本的多样可能。 现在定稳了半边缘的属性,首先,我可以通过不边缘的部分汲取族群的优点,比如环保人客观、独立思考、文艺青年热爱阅读、名家名句信手拈来,同时通过边缘的部分减少自己的缺点,像很多环保人过于热衷抱团,文艺青年矫情过度。其次,保持边缘能让我更冷静地思考作为这个族群的一员,我们的团队有哪些缺点,有怎样的潜力,在大环境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要怎么寻求新的发展。 我想我会维持这样半边缘的状态,不至于沉溺,也不至于脱离,适度,足够。 【情绪】 有的时候也会被自己的莽莽撞撞折腾,很难恢复平静。 没有人告诉我,是我的稳态受到了干扰。 情绪始终是可贵的,只是仍然有个度。 过度的情绪意味着,内心出现了某种冲突。 一个人,会有很多突兀的情绪出现。尤其是想家的时候,已经鲜少落泪的我,居然可以随时随地在大街上落泪。 人的情绪真是微妙。 即便一个人只身上路多年,仍然无法准确地把握情绪。似乎学着应对情绪很多年,又似乎什么都没学到。 如果这一路有什么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我想,大概就是这些琐屑的、微弱的、无处不在又不可捉摸的情绪,带我走进了自己的内心。 冲突、波动、调和、捕捉,思考追随或者改变,在认知情绪的过程,慢慢地也就了解了自己内心的冲动和压力,梦想和怯懦。如果每一次都能追随情绪走到内心深处,该有多幸福。 我始终坚定地相信:只有诚实地认真地面对自己的情绪,才能听见心底那些微弱或者激烈的呼喊。 【门】 如果有什么能够让一个独立的人完完全全打开心里的那扇门,容纳另一个人,除了爱情,我想不出别的。 可惜从成熟的恋爱观来看,就算是恋人是夫妻,也需要给彼此足够的空间,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男人喜欢在车里抽根烟再回家? 即便是爱情,也是需要空间的。 完全没有距离感的爱情,光想想都觉得可怕,这是拿绳子紧紧绑着或者一头按进水里……不管怎么美化,怎么高举“爱”的旗帜,仍然让我联想到窒息。 人是群居动物,害怕孤独其实是藏在基因里的吧!只是全然暴露在人群中,和没穿衣服有什么区别? 所以心里一定要有那扇门,时而开启,时而关闭,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不同尺寸的缝隙,有的人多一点、自在一点,有的人却要挤挤才能有容身之地。 我想,对我来说,那扇门像一个万花筒,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我不知道我会推开的是一扇怎样的门,有多么精彩的故事,也对我看不见的门背后的世界感到好奇,期待有一天能窥见其中一丁点。 我也忍不住猜想,人们推我的门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还是“因为你一腔孤勇”的震撼,又或者是觉得不可理喻因而排斥? 就这样,我们叩击着别人的门,也被别人窥探着。在对彼此的孤独的探寻中,撞进一个个故事,演绎一段段情缘。所谓流转交错,在这不断交汇又不断分别的路程,形成新的,关于孤独的那扇门。 每一个孤独的人背后,都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