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贷款能源替代
(一) 概念
贷款能源替代,是YUEP项目办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共同开发出的一种保护环境和帮助村民创收的创新模式。所谓贷款能源替代,是通过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向自愿从事家庭替代能源的农村社区居民发放小额信贷款,使其从事节柴灶、沼气池、太阳能、小水电等家庭替代能源建设;与此同时,YUEP项目还向贷款农户发放创收项目的贷款,帮助贷款农户从事创收活动,使其利用增加的收入归还替代能源贷款。
(二)背景与宗旨
首先,现行的仅靠政府补助进行农村替代木柴能源的办法已走入死胡同。YUEP项目区乃至云南省农村,目前(2002年底)有844.9万个农户,除去居位于城市郊区、交通沿线、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的200多万户已经使用煤、气、电等能源外,其余600多万个农户仍然使用木柴作为能源,每年消耗大量森林、树木。为了减少森林树木消耗,云南省政府于近十几年来每年拨出款项资助村民进行以沼气池为代表的能源替代。若按每年安排10万户的速度,则需要60多年才能安排完。特别是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政府对农村能源替代的补贴,已经导致了许多有能力进行能源替代的农户“不要白不要”、“不等白不等”、“不靠白不靠”的 “搭便车”心理和行为。
其次,云南省现有金融机构有大量存款贷不出去,金融经营效益降低,急需寻找贷款出路。这从云南省金融机构历年来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表4 云南省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表 单位:亿元
项目
| 1990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存款余额
| 292.2
| 1187.2
| 1539.6
| 1829.4
| 2076.1
| 2254.4
| 2465.7
| 2779.7
| 3121.3
| 贷款余额
| 275.3
| 924.7
| 1194.5
| 1496.5
| 1714.0
| 1824.0
| 2121.1
| 2173.5
| 2418.5
| 存差
| 16.9
| 262.5
| 345.1
| 332.9
| 362.1
| 430.4
| 344.6
| 606.2
| 702.8
|
资料来源:云南省统计局
应该指出,上表存款余额中包括了邮政储蓄、银行存款准备金、呆帐准备金、财政存款等,贷款余额中包括了中央划拨的政策性贷款、扶贫贷款、专项贷款等,虽然由于笔者尚未拿到这些方面的具体数据,但是从年末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的差中,可以发现云南省金融机构中资金运动受阻,吸存的大量存款贷不出去,却是不争的事实。
YUEP项目开发设计的贷款替代能源与村民创收项目,正是解决农村替代能源需要的大量贷款和云南省金融机构有大量资金贷不出去的矛盾的有效途径。
(三)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中的专项基金
相对于政府现行的农村替代能源的无偿扶持(少量补贴)模式,有偿有息的贷款能源替代具有见效快和长期滚动使用明显的特点。
一是它使农村社区农户有效克服现有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行为,积极参与替代能源项目。
二是给贷款的社区农户以“还本付息”的经营压力,有利于激发出潜藏在他们身上的聪明才智和精心经营的能力。
三是可以低成本的大范围推广,比较快地推广普及替代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目标的早日实现。
四是与农村小额信贷创收活动配套运作
YUEP项目内森林与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基本上处于贫困状态,他们是付不起从事能源替代贷款的还本付息的钱。为此,YUEP项目专门设计了创收活动项目,按照小额信贷的原则进行运作。
(四)创收贷款与替代能源贷款结合起来
现有的中国政府资助或国际组织援助的项目,尚没有把创收与能源替代有机结合起来的先例,更没有以贷款方式从事创收和能源替代的。云南省政府实施的农村能源建设工程,2002年前是每年安排10万户,2003年起每年安排20万户。照此速度,按农村现有845万户计算,约需40多年才能使所有农户替代能源改造完毕,而同时,云南省金融机构每年都有数百亿元人民币贷不出去。为此,YUEP项目试验通过贷款使全省农户尽快实施能源替代。
YUEP项目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的创新之一,就是鼓励村民将贷款用于农村替代能源建设,进一步地减少对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的破坏,有效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YUEP项目区均处于高寒山区,村民的生活燃料以薪柴为主,对森林资源破坏的威胁很大。为解决村民的能源问题,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向村民提供贷款购置设备和建设替代能源,把创收和替代能源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向农民提供生产垫本贷款,以从事创收活动来归还贷款。方法为:凡是愿意使用替代能源的村民可同时获得两笔贷款,一笔用于搞创收活动,另一笔专门用来做替代能源建设(节柴灶、沼气池),两笔贷款本金和利息将用创收所获得的利润归还贷款,这是YUEP项目实施中的新尝试。其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森林压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农民在参与创收活动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生活质量,只有在解决了村民生计问题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才能实现保护的意义和效益。村民们对使用替代能源的愿望非常强烈,特别是用贷款搞创收活动的方式来使用替代能源的方法,受到项目区村民的欢迎。他社区保护与基金的建立为村民解决了发展经济的生产垫本资金问题,同时贷款给村民搞替代能源建设,是对森林资源最有效的保护办法。
YUEP项目贷款建设替代能源实施于2003年6月,至今已发放能源贷款59 500元,分别在9个村社开展,共有52户村民受益,贷款金额平均为1500元,最低的500元(建节能灶或买灶具),最高的4000元(建沼气池)。
五、村民监测生物多样性
在迄今为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中,一般都是由专家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专家由于具有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监测仪器,监测较为准确。但是,专家监测需要非常多的资金和充裕的时间,且能够从事监测的专家数量有限。YUEP项目由于经费有限,难以从事大规模、长时间的专家监测,为此开发出一套村民监测技术。
所谓村民监测,是在专家监测、确定指示物种或关键物种、对社区村民进行生物多样性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开发出由当地社区村民低成本运作的监测评估系统。该系统既采用了国际专家的先进监测方法,又汲取了国内专家生物多样性清查与监测的最新成果,同时,社区村民经过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后,可定期不定期地对社区内的关键指示物种进行监测评估,及时更新、补充生物多样性物种变迁信息。
下表是云县后箐乡勤山村委会王家村民小组的监测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村民们使用了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系统工具及回溯法,反映出该社区内生物多样性向好的方向变化的情况。
表五 后箐乡勤山村委会王家村民小组生物多样性村民监测表(2003年8月)
单位:亩、只
年份
| 森林
| 植被
| 动物(指当月已发现的)
| 面积
| 疏密度
(比上一次)
| 荒草、灌木
| 草坪
| 新垦植土地
| 鸟类 (麻鸡,即棕胸竹鸡)
| 蛇
| 麂子
| 2000年8月
| 3500
| 0.6
| 2600
| 1000
| 240
| 100
| 30
| 10
| 2001年8月
| +100
或 -
| +0
或 -
| +100
或 -
| +0
或
| +
或 -60
| +20
或 -
| +5
或 -
| +5
或 -
| 2002年8月
| +300
或 -
| +0.1
或 -
| +100
或 -
| +300
或 -
| +
或 -140
| +40
或 -
| +15
或 -
| +8
或 -
| 2003年8月
| +600
或 -
| +0.2
或 -
| +200
或 -
| +500
或 -
| +
或 -190
| +100
或 -
| +70
或 -
| +20
或 -
| 注:1.方法采用村民参与式讨论、大事记回顾等方法。
2.以2000年8月份的数据为基数(或底数),作为以后各年度的参照系。而以后各年度则填写增减变动情况(如百分比%、增减变动数据、增减变动的种类等)。
3.参与监测的人员为本村民共管小组成员罗成银、李有天、王星强、王星稳、王星龙、罗荣钦、李有菊、王星朋、罗成荣、王顺华等10人。
六、部分村民掌握了项目推广技术
注重项目区工作人员和村民的能力建设,是所有的国际组织援华农村社区发展项目共同的特点。YUEP项目实施3年以来,对村民在思想意识、生产经营、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管理能力、金融业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培训与实践,并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村民自己运作社区共管组织和基金;二是先行建立共管组织和基金的村民对没有建立基金和社区共管的村社进行培训和组建。以社区共管组织的扩建工作为例。在2002年开始组建社区共管组织时,省项目办与国内专家就十分重视社区共管组织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两个项目点的流域共管委员会和16个共管小组的建立工作,大都是在国内专家的指导下由县、乡、村项目办工作人员完成的,并且经历了实践的检验,获得了成功。在这个基础上,项目区社区共管组织的扩建工作,发展到由乡村工作人员为指导,具体的组建工作由具有经验的村一级的共管小组成员去做,具有很现实的实践和推广价值。从2003年5起,由流域共管委员会成员、村级干部和已建立的共管小组成员(村民)共同完成了20个新建共管小组的扩建工作。
放手让乡村干部和当地村民自我进行共管小组的扩建工作,是YUEP项目与其他项目的不同点,其目的在于培育社区村民的能力建设。社区共管的实践再次证明了相信村民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并且能够管理好森林和生物多样性,运用接受培训而获得的的国内外先进理念、方法与传统知识相结合,完全有经验和能力对社区发展进行管理。
一是村民自我扩建的工作效果远远高于政府官员和专家。乡村干部和村民扩建共管小组责任人与社区村民朝夕相处,彼此相互了解,对各村社各户情况都十分熟悉,相互之间非常容易沟通。所以村民自我进行共管小组的扩建工作效果,远远超过政府官员和各类专家。YUEP项目经过社区共管组织的实践经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某种情况下,由社区中的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对村民说一句话的效果,相当于国内专家说10句话、甚至几十句效果,更相当于国际专家对村民说100句话的效果。因为,由乡村干部和村民组建的工作队的特点为:一是社区村民对这些人员的信任程度较高,村民都愿意听其意见和建议;二是这支工作队与村民朝夕相处,乡里乡亲的有一种亲切感;三是乡村干部有着十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和方法,与村民的交谈能够理解村民的想法和意愿;四是这些人员开展工作时说的都是地方语言,容易听懂和理解,而且语言生动、活泼、号召力强,容易打动村民,所以村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
二是村民进行组建工作,减低了运作成本。由村民运作社区共管小组的扩建工作,大大降低了运作成本。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状况来看,村民每个工作日的工资大约在10—15元之间,因此,请一位村民做扩建工作,每个工作日所需付出的经费最多是15元,而乡村干部只需付给一点下村误餐补助。这种由乡村干部、村民自我组建社区共管小组的低成本运作模式和方法,与聘请国际、国内专家运作方法相比较,所节约的经费非同一般,收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
三是发挥了社区共管组织中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参与实施国际项目中,放手让基层工作人员独自实施扩建工作,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和能力的肯定。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基层工作人员组织能力,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更加努力,并且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更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展。
四是提高了村民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过去的国际、国内项目开展的各项活动,基本上是在政府官员、专家、外来者等的组织下实施的,村民只是参与者(有时是被动参与或间接参与),配合项目的开展。YUEP项目以村民为主体开展社区共管组织的扩建工作,使村民成为扩建中的责任人,给予了村民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和场所,提高了村民的能力建设。村民的感受是:听见不如眼见,看别人做不如自己做。边学边干,确实锻炼自己,增长见识。
七、村民从事小额信贷贷款后的经济效益评估
(一) 评估结论
2003年7月—8月,YUEP省项目办组织青年学者张体伟、乔召旗,对2002—2003年度获得小额信贷款从事创收活动的农户,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估。评论结论表明,在项目社区和村民处于绝对贫困、消费水平极低和市场潜力很大的时期内,采用小额信贷款扶持到户的模式,在一年期的贷款周期内,每贷出100元人民币,可带来141元人民币的直接收益,与此同时,可带来178元的生态保护的间接经济价值。
(二) 计量评估的要求
1.反映出村民贷款创收的直接经济效益
2.反映出村民因创收活动而间接增加的生态效益
3. 反映出村民因创收活动而间接增加的社会效益
4.反映村民因减少采集非木材林产品的机会成本收益
(三) 建模方法及数学公式
经济收益总公式:
R=RA+RB+RC
式中: R—表示村民从事小额信贷款用于创收活动而产生的净收益
RA—表示村民从事某项贷款项目活动产生的经济收益
RB—表示村民从事某项贷款项目活动的机会成本
RC—表示村民因减少森林与保护矛盾冲突的成本
1.村民贷款从事创收活动的收益分析
RA=ΣRAij (i=1,2,3, … j=1,2,3,4, … )
式中:i表示从事的活动内容
i=1表示从事种植业
i=2表示从事养殖业
i=3表示从事商业活动
j表示所从事的活动中的再具体细分的内容:
i=1时:j=1表示种植业中,良种的采用所增加的收益
j=2表示种植业中,使用化肥所增加的收益
j=3表示种植业中,使用农药所增加的收益
j=4表示种植业中,使用地膜技术所增加的收益
j=5表示种植业中,种植经济作物所增加的收益
i=2时: j=1表示养殖业中,饲养小鸡、小牛、小羊、小猪等所增加的收益
j=2表示养殖业中,饲养母猪、母牛、母鸡等所增加的收益
j=3表示养殖业中,饲养架子猪、架子牛等所增加的收益
j=4表示养殖业中,由于配合饲料的应用所增加的收益
j=5表示养殖业中,农家肥的增加及其使用所增加的收益
i=3时:j=1表示商业中的流动成本所增加的收益
j=2表示商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收益,如:圈舍的建设
(1)直接计算法:
RAij= RAij总- CAij- LAij
式中:RAij总—表示因从事Aij活动所获的总收益
CAij—表示因从事Aij活动所投入的货币量
LAij—表示因从事Aij活动所投入的人力资本量(含管理费)
(2)间接计算法:
RAij= RAij后 - RAij前
式中:RAij后 —表示因从事某项活动Aij后,所获的总收益
RAij前—表示因从事某项活动Aij前,所获的总收益
2.从事经济活动的机会成本分析
RB= -RB1+RB2
(1)减少的利用森林中非木材林产品收益
RB1=ΣRB1j
式中:R B1代表减少的利用森林中非木材林产品收益
j表示不同的非木材林产品活动
j=1表示采集菌子的收益
j=1表示猪草、牛草的收益
j=1表示采集中草药材的收益
(2)减少对森林破坏的收益
RB2 =ΣRB2j
式中:RB2表示减少对森林破坏的收益
j表示村民减少自家薪材的消耗、薪材售卖、减少植被的破坏、不再偷砍盗伐、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惊吓等活动的收益
3.减少矛盾冲突的成本
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与村民之间、社区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Rc = ΣRci
其中: i=1表示村民因参与创收活动而减少了与政府部门(如保护局)发生矛盾冲突的成本;
i=1表示村民因参与创收活动而减少了与社区发生矛盾冲突的成本;
i=1表示村民因参与创收活动而减少了与村民发生矛盾冲突的成本。
(四))样本户选取与调查
样本户选取的标准:一是必须是从事小额信贷款农户;二是必须是从2002年6月获得贷款,并到2003年6月已还贷的农户;三是对农户家庭条件限制。为使研究具有普遍性和其代表性,本研究特限定研究对象即农户家庭人口中等,即在4—5人之间,家庭经济条件在本社区中处于中等水平。
实际调查。整个调查过程坚持了参与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五)定量分析的缺陷
本次调研和写作过程中,尚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缺陷:
1.样本数量偏少。
2.农户贷款创收项目大部分趋同。在沙乐乡的三个自然村贷款的71户中,贷款从事养殖业的农户占92%。从近期看风险不大,但远期的风险不可轻视。
3.环境生态效益度量的复杂性。环境生态效益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性强的效益总和。它包括无量山保护区的动物、植物及其它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但在评价和度量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的计算中,有些根本无法计算,如:村民因创收活动减少对植被的践踏、对野生动物的惊吓、减少砍伐森林的生态效益的测算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俊臣执笔:《贫困地区解决农户资金缺乏的一个探索》,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内参《经济动态》2004年10月第223期,上报中央政治局参考。
2.赵俊臣主编:《中国云南省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试验示范项目系列丛书》共6本:赵俊臣编著《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中英文版);赵俊臣、罗荣淮、宋媛、邹雅卉、张体伟、乔召旗、庄辉、宣宜、吴晓莉、梁川、乌莱旺。泰其涌(泰国)编著《谁是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体?》(中英文版);宣宜编著《参与性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中英文版);喻庆国主编《YUEP项目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王金亮、王平、何云燕编著《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环境教育中级读本》;王丽达、历云编著《十五要十五不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获200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云南省第九届(200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社主管主办的《红旗文稿》2004年第23期(12月10日出版)发表赵俊臣、宣宜的文章“贫困农户为什么欢迎小额信贷扶贫到户”。
4.赵俊臣、罗荣淮:《贫困村民的民主意识为什么这么强?——GEF/UNDP资助的YUEP项目试验以村民为主体的社区共管组织的案例》,《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人民日报记者黄晴:《保护自然的山乡社会实验———记联合国援助云南YUEP项目》,2004年11月09日《人民日报》第七版。
6.中央电视台《西部新闻》2004年9月11日播出:“云南生态保护项目创出新模式” 、10月11日播出:“云南:村民成为生态环境监测主力军”,报道了YUEP项目;
7.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经济观察》栏目2004年4月24日播出该台记者王玉、陈平采写的“沙乐乡的金融实验”,时间为29分钟。
8.著名财经记者邓瑾:《沙乐乡的小额信贷》,《南方周末》2005年3月3日第1099期。
9.国家林业局主管主办的《绿色中国》2004年第10期(总第179期)刊登YUEP项目三篇评估文章:罗荣淮:“以社区村民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共管”;宋媛:“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宣宜:“村民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监测”。
10.赵俊臣:《谁是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主体——云南YUEP项目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与社会》2004年第3期,
11.赵俊臣:《贫困村民为什么迫切需要成立自己的NGO?——GGEF/UNDP资助的YUEP项目试验以村民为主体的社区共管组织的案例》,载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民间组织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北京版。
12.赵俊臣、乔召旗:《西部农村基层新型社区组织的经济学思考》,《林业经济》2006年第9期。
13.赵俊臣:《联合国援助云南YUEP项目的行动创新点》,学术探索2004年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