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长歌,个人觉得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如果真的能把这部82集的历史剧看明白了。我们现在很多困惑也就自己能解决了。
可惜,我现在还没有看完,但是我想把自己目前领悟到的一些道理,通过几个小场景和自己在济溪上面看见的一些社团人的困惑,结合起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情景一:
太子李承乾和三皇子李恪是皇位争夺的矛盾双方,在太子妃流产后,李恪携同其母杨妃前去探望,太子非常不高兴,表示不想见他们。(当然,李恪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出于关心)
长孙皇后对太子说:这就是你一个储君的胸襟?连自己的弟弟都不能包容?你怎么还能包容这大唐的万里江山呢?
在一个组织里面,肯定是存在矛盾双方的,但是在组织的共同利益面前,我们自问一下:胸襟~!你有吗?
情景二:
长孙无忌要把魏征等人押往刑场,李世民劝说魏征 (魏征曾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和忠实的追随者,建成死后,已抱死志)
他说:你知道对旧主尽忠,却不知道忠于大唐的江山社稷,虽忠却不是大忠;知道守一个人的志节,却不知道为天下苍生做点益事,虽贤却不是大贤!阁下饱读圣人之书,却还是没有明白,做忠臣易做大忠臣难,做贤者易做大贤者更难的道理,朕实在是为你惋息呀?
是不是有的组织存在这样的问题:某个领导人因为各种原因,退了,或者一个组织和令一个组织合并了,于是很多追随者也跟着离开了组织,甚至离开了环保这个圈子。
我们经常自称:我们是志愿者,我们是做环保的。那么,我想请那些因为组织的内部矛盾而离开的人自问一下:你是忠于环保的吗?
情景三:
劼利可汗联合草原十几个部落的人马,进攻大唐,但是其他首领各怀异心,没法做到统一指挥。为了树立威信,以不听号令将刚立了战功的叔叔处死了。
突厥可汗杀了叔叔后让大臣找张马皮裹上他,大臣问是不是送回草原,劼利(表情很悲伤)说:不!把他的尸体驮在他的战马上,如果今天没有他的这腔血,这十七八个部落就不会站在同一面战旗下!
如果你作为一个组织领导者,为了整个组织的利益,你敢不敢当众批评做错了事情的人?即使他是你最亲近的人。或者,你有没有威信意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成员,你能不能理解领导人在公众场合批评你?
情景四:
李世民对魏征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朕让你出来辅佐朕,就绝不会给你一个虚职,怎么,二十个州不嫌少吧?
对于曾经公开反对过你的人,如果他确实有才,而且愿意做事情,你作为领导者,有没有魄力让他去具体负责一个大项目?
情景五:
李世民:对颉利要忍,对那些遗老遗少也要忍
李世民为什么对劼利要忍呢?因为他打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为什么对遗老遗少要忍呢?因为他刚刚取得天下。这个动乱的局面还需要这些人替他管理。
现在环境污染确实很严重,很多大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我们有这个实力吗?人贵自知,要先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先从小事情着手,把自己做强了再说。
李世民如果刚登基就去攻打劼利或者把那些腐败成风的遗老遗少都处理了,那无疑是自取灭亡。幸运的是他选择了与民生息。先自我发展积累力量。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环保组织,老喜欢在那抱怨,没有足够的人才,没有足够的资金做事情。为什么呢?
突然,又想到一个名言,送在此贴浪费了宝贵时间的绿友们: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欢迎大家跟帖讨论,如果我有时间的话,可能还会写更多的。因为我发现,这个片子真的很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