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8957|回复: 44

关于大学生绿色营(word文档整理贴)

[复制链接]

80

主题

1125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173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9-16 11: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把以前的资料做了下整理,放在附件里提供下载

唐锡阳先生--谈绿色营1999.rtf

49 KB, 下载次数: 112,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大学生绿色营——传播绿色种子的星星之火.rtf

3 KB, 下载次数: 84,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马霞和我们同行.rtf

128 KB, 下载次数: 86,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马霞阿姨的留言:.rtf

8 KB, 下载次数: 66,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shuangmian1989 + 2 这个,绿色营基本帖吧,是

查看全部评分

大家都快毕业了,忙着找工作了,关注环保方面少了,不过相遇是缘,何况大家一起为此奋斗过,有空多联系呀!

80

主题

1125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173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1: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谈绿色营
作者: 吴昊亮 [绿石资料] 时间: 2003-09-12
www.green-stone.org
绿色营这个词语进入我的视野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两三年,而且一直以来也没有参与过绿色营的实际活动,本没有资格来谈论,但是,绿色营的旗帜首次飘扬在中华大地已经是近十年前的事情,绿色营作为一种环保活动形式在全国各地到处生根发芽,结出硕果,这实在是一个不同一般的现象,从而使我时时关注、时时观察、时时思考这种活动,并且在2003年暑假实地参加了安徽大学生绿色营活动。在此,我希望把我对绿色营本身的考察和由此而来的一些思考与理解给大家分享,但是我对绿色营的了解实在是有限的,所以只能零碎给出一些东西来。

1、 绿色营是什么?
绿色营,这是一个具有诗意的名字。我们首先要了解这是什么,才能去做,但是绿色营的概念并不是能简单地归纳出来的。
基本上,一直以来,在许多人的大脑里形成了这么一种狭义上的绿色营(精确的讲是大学生绿色营,这种活动目前主要由学生社团组织)概念:一种“暑期野外实践大学生环境保护活动”。只有符合狭义概念的绿色营才是绿色营,而且一定要规模宏大。
其实这种思维定势完全是不必要的,绿色营就是绿色营,绿色营只是一种环保活动形式,哪里来这么多条条杠杠。这个概念完全可以拓宽思路来做多种扩展:时间上,其实绿色营当然并不只存在于暑期,任何时候只要合适,都可以开展绿色营活动,目前这种一到暑期大江南北多少个绿色营并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暑期空闲时间较长(也不存在像寒假一样按中国习俗必须团聚的情况)这么一种客观条件限制;地点上,也完全不限于野外,在城市做污染调查同样符合绿色营的精神;人员上,绿色营的参与者以大学生为主是由于学生的时间一致的假期的存在便于开展绿色营这样的集体外出活动,但是对活动有帮助的社会人士的参与同样应当予以认真考虑,适当吸收,而非拒之千里;规模上,更加无所谓,小则小,大则大,自由灵活。
绿色营并非横空出世,可以从形式上内容上都看到“卫生科技文化”三下乡这类实践活动的影子。96年绿色营的首创在于两点,首先是这个非常独特响亮的名字,其次是把对自然的真正尊重放到一个首要位置这么一种内在精神。其中,第二点又是最根本的。名称也就是一个形式,不一定要称为绿色营,本质无非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环境保护第一线,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受绿色营精神影响的才是受绿色营影响的,而不是说用了绿色营的名称就是受了绿色营的影响。

2、 绿色营为什么?
谈到绿色营的使命,这实在是一个严肃的话题。绿色营,顾名思义,“绿色”精神是其核心和灵魂,方向永远是朝向环境保护的,这个不存在问题。但是在这个大方向下,绿色营具体做些什么呢?年轻而充满激情的大学生们觉得,绿色营的使命,是轰轰烈烈地去拯救什么、保护什么、教导谁、纠正谁,要让所去的地方环境为之改观,要让当地的人们一下子行动起来,这是一种模糊的最初的愿望。但是,现实很快可以告诉我们,这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十几天的短暂时间,十几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实在是做不了什么的啊!
那么,绿色营就没有意义了吗?相反,绿色营的价值正在于此!绿色营的价值,就在于让象牙塔里的大学生通过实践接触现实,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问题与实际困难,明白任重而道远的道理。绿色营的使命就是成为一所学校,一所培养未来绿色人才的学校,在长远的将来为环境保护的事业不懈努力,而不是去马上解决环境问题。

3、 绿色营做什么?
每一个绿色营活动都确定了主题,荒漠化问题,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森林砍伐问题,水污染问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然后营员们怀着满腔的热情不远万里奔赴活动目的地,以极大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投入到考察中去,然后整理编辑出详尽系统的考察报告作为成果,以期推进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这么一个考察的主题当然是必要的,这是这次绿色营缘起的根据。但是仅仅是一个考察?现在,每一个绿色营都采用了交换营员的形式,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环保社团的成员。也许,当初的想法是扩大影响。但是,我想,这时候,绿色营就找到了实践其使命的机会了。因为,这个时候,学习,交流,成为了一个现实可能。不再有千万里的地理阻隔,一群优秀的环境保护活动骨干带着不同的思路和社团文化来到一起,一次飞跃性的成长所需的条件被备齐了。环境问题的考察报告可以对环境问题的解决的推动产生一时的作用(也许,这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政府的施政决策的倾向),而学习交流可以让一个人知识面和视野迅速增长,成长起来,从而在将来为环境问题而持久有效地工作。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才是环境保护事业本身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我看来,学习——交流——成长,是绿色营的第一主题!
明确学习交流为第一使命的认识,给予了绿色营营员一个基本的态度:学习的态度,聆听的态度。一些最初的认识认为,大学生来到环境焦点地区,是要去教育当地的人们,是要去把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带过去,这样摆出的是一种教育者的姿态。诚然,从事环境教育宣传是绿色营的基本任务,但是,我们不得不去审视自己是不是具有这个资格。许多营员生活在富裕的城市里,然后去晃上几天,就自以为吃苦了,有资格说:你们为什么不保护环境?!没有这个资格!事实上,在绿色营所去的许多乡野地区,传统的最朴实的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原住民已经传承了上千年,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中。环境的破坏正来自于外界先进“文明”信息的进入和侵蚀。绿色营营员们正来自于所谓先进发达的城市,带着种种“文明”的痕迹来到这里,首先要做的是学习还是教育,到底是谁教谁?!知识分子是中国的文化精英,但也难免有脱离实际的书生意气,应该从当地民众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要俯视他们,带着教化的态度去看他们,还是要和生活在环境问题的地区的人多交流。梁从诫先生说,对那些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系的人们谈环保,有一种犯罪感。解决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实在不这么简单。学习的态度——教育自己两分,才能给别人一分;学习的态度,首先倾听,思考,然后才能发言。学习,向自己的营友师长学,向当地的乡民学,向沉默无言的自然学,这才是该做的啊。
明确学习交流为第一使命的认识,也同时降低了绿色营活动的压力——精确讲是不必要的压力——即一定做点什么成果出来,一定非要一举解决了当地的环境问题才行。一个绿色营,能把学习交流做好了,至少在第一层次上就成功了!第二层次实际能解决一些问题,实在是要依靠各方力量才能期望有所成就,不能奢望自己的能力。
然而,不可否认,宣传考察这个主题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绿色营的价值就在于实践,没有资格去教训人,但是可以通过朋友式的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获得,同时也带来,因为绿色营所去的地区通常是确实存在着环境问题而需要绿色营做一些实际宣传工作的,不可想象一个空谈的绿色营,相反,一个在同时实际考察、实际的参与式乡村调查、实际的环境教育宣传中的过程,不只是学习到开展一些少儿环教的技能,而且通过把理论立即转换为实践操作,与前面的交流学习正是相辅相成,使绿色营的人才培养的效果成倍增大。

4、绿色营热潮的冷思考:
很少有这么一个环保项目像绿色营一样如同浪潮一般席卷大地,产生出如此宏大的集体效应性的影响的。这毫无疑问要首先归功于96 年绿色营创立者的卓越理念和辛勤努力!这也是正趁着世纪之交环境保护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的东风,大大小小的环保社团就是在这几年间雨后春笋一样从无到有遍布神州,这是一个背景条件。这让我们感到兴奋,感到中国的环保运动大有可为,感觉绿色营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问题的一面。绿色营同样存在几个困扰,困扰不一定是坏东西,讳疾忌医是没有必要的,谈这个会有人不高兴,但是对绿色营的成长是有利的。我们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1)玩?
但是,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看到,各环保社团建立之后进入一个发展的迷茫期,很多都寂寞无声,只是有一个存在而已,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绿色营能发展地这么热很大程度上还因为活动存在的野外活动性质,说得更不好听些是带有一定的旅游性质(当然大部分绿色营环保的大主题还是明确的)——而这是大家都喜欢的。报名参加绿色营,人潮涌动,欣然前往,乐此不疲;报名参加拣废旧电池,大部分人很快销声匿迹再也不能坚持,难道这个现象不值得反思我们的成功?我们说绿色营活动聚集了环保优秀人才,但是很多人也就是参加这么一次活动体验体验而已,绿色营日常工作的人力资源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这是绿色营组织者纠缠不开的困扰。这并非不正常的现象,而是说我们要时时反思,而不是陷在盲目乐观自大中。反思并不是要来批判绿色营,而是让绿色营明白问题的存在,而能更好地调整导向。
但是,这却提供了一个社团发展的思路。很多社团中国目前发展的最好的几个环保社团,有一个似乎属于巧合的情况:莫不是从绿色营性质的活动起家的,山诺会,也就是北京林业大学野外生存与探险协会,从事其实就是除了名称外从内容形式甚至精神上都是和绿色营一样的活动,甚至可能就是绿色营开创的思路来源之一;厦大绿野,可以说最初很大程度上就是借鉴山诺的文化,比如使用山诺之歌作为营歌,并以绿色营作为发端的活动;广西绿沙,以历届的广西大学生绿色营作为主打项目并以此获得福特环保奖的环境教育提名奖。绿色营带有一点“玩”特性,很多人讳言不敢说,觉得说了绿色营就不纯洁了,其实并不是问题,环保并不是一定要板着脸做苦行僧,快乐的环保活动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其价值好像是让人跨进一个门槛,然后继续为环保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是我们已经参与者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我觉得对大部分人需要一个快乐的门槛,刚刚跨入就是一个无聊、失败、困难的门槛会使很多潜在的参与者失去了。上面的一些社团正是成功地用这么一种门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然后再深入到其他也许做起来并不快乐的项目中去。这就是社团成功的秘诀之一。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
不过,我们还不得不警惕这么一种情况,一些社团其他项目都发展不好或者说基本停滞,就在整学期忙暑期绿色营这么项目——这样的绿色营再成功,价值有多大?如果说有,那就是面子上的吧!我想,环保需要的是每天的点滴努力,而不是一次大活动搞得多漂亮!
(2)劳师远征?
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病。选一个点,千里之外,十几天的集中活动,完后报告总结,打完这枪明年换一个地方,成为绿色营的一种模式。这使绿色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浮于浅表,基本上没办法解决什么问题,只是吸引了一些眼球。当然,环境焦点问题存在于偏远地方,这也是一个现实;前面也已经说了,本不能给解决问题以太大的期望值,绿色营人才培养的价值更显重要。但是,解决问题,总是一种期望。因此,绿色营的活动应当更多地考虑本地化、持续化,也并不是只有远的、新鲜的问题才能培养人才,节省一些人力物力,深入一些问题,同时也起到人才培养的作用,岂不是更好?这实在是个问题,和绿色营活动的一些思路是有矛盾的,并不容易解决,只能说尽量做到,并为绿色营的组织者时时考虑到。
(3)为活动而活动?
绿色营是不是一定要每年都办?似乎不成为问题——答案是:当然。与其说这个答案充满激情不如说有点无奈。96年的绿色营成为史诗般的一段佳话,此后的绿色营却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了。96年因为滇金丝猴保护出了问题,而去组织这么一次绿色营,以后却是为了这么一次绿色营而去寻找问题,这本身有了差别。我不知道这样的差别带来的困扰有多大,也许可以说,这给予了一种环境保护活动的稳定性而非偶发。现在许多地方的绿色营已经成为一种组织,而不再限于一种活动形式,组织例行的活动责无旁贷,不过仍应思考灵活的形式。而对于一些把绿色营作为一个项目的社团来说,完全不必要背上包袱,完全可以根据有没有好的关注点去做来决定自己的开展与否,把绿色营作为一个平常的项目,而不能为绿色营而绿色营,失去其本来的精神。

谈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思想是很不成熟的,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探讨。谈了一些困扰,但我们要始终保持信念。绿色征途漫漫,绿色营作为一种独特而优秀的环保项目,走向环保第一线,通过实践培养未来的绿色人才,其价值必将为历史所证明。
大家都快毕业了,忙着找工作了,关注环保方面少了,不过相遇是缘,何况大家一起为此奋斗过,有空多联系呀!

80

主题

1125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173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9-16 1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色营简介  
  在人类成长的童年期,人与环境,人与环境浑为一体,人类在自然面前十分弱小。以致于产生一种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为此,数千年来,人类不断的研究和寻找制服自然的途径和方法。当人类步入了工业社会,一场黑色革命带来了黑色文明,这一文明创造了人类进化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也使自然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当已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再回头看一下这伤痕累累的地球,我们知道我们需要绿色文明,即一种以追求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和发展的新型文明。我们需要呼唤绿色理性的普及。

  绿色营正是为了传播绿色理念、保护我们的环境而建立的。

  大学生绿色营是原《大自然》主编、《环球绿色行》作者唐锡阳及其夫人马霞共同创建的。是以关心环境保护的大
学生为主体,并有记者、作家、科学家参加的民间活动,以成功举办了六次,并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每个人都应对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承担应付的责任,绿色营“Green Camp”便是我们的行动。绿色营每届深入一个环保热点,在科学考察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以调查报告为主要形式项有关政府决策机构提供建议和对策。绿色营普及了环保理念、宣传了环保思想、培养了具有专业知识和强烈环保意识的人才。
大学生绿色营得到许多国际环保组织的关注及支持。如:自然之友、香港长春社、世界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环境保护作为一个新生事业,需要一大批有志青年的投入,更需要有远见有良知的社会人士的支持。

 
  1996 年云南德钦县一带的原始森林面临遭到砍伐的命运,那里栖息着 200 余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为此一群热血青年决心组建一支绿色的队伍赴滇西北抢救原始林、抢救金丝猴,这就是第一届绿色营。营员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有关生态、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并将信息及时反馈于社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最终促使当地林业转产,挽救了 200 只无辜可爱的小生灵——滇金丝猴。此举受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价:“绿色营和中国一些民间环保团体的环保活动标志着中国民众绿色意识的觉醒,并在对政府的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1997年绿色营奔赴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对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状况进行了考察,并深入调查了当地原始林的生长及保护情况。当地藏民淳朴的民风和虔诚的宗教信仰冲击了每一位营员的心,科学与宗教、现代与传统 、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成为此行营员争论的焦点,我们没有权力阻止文明涌入落后地区,但我们更不希望所谓的现代科技践踏那一片净土。如何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点,当地居民传统生活模式中所蕴涵的环保理念给了大家新的启迪。
   1998年绿色营赴东北三江平原考察当地湿地生态系统。当时“湿地”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学习湿地、宣传湿地、保护湿地正是此行的基本任务。营员们踩稀泥、淌浑水,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对湿地的了解不再只限于书本,而是有了感性认识,对于“地球之肾”调节气候、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的功能更是有了深刻了解。绿色营以行动获得湿地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为据提出了湿地保护的理念,推动了全社会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视。
   1999年是“国际生态旅游年”, 绿色营对我国生态旅游地之一——北疆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现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在旅程中,营员们阅历了北域的各种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访问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而触动最大的就是亲见哈纳斯保护区扩修公路、大兴土木,各式开发项目对当地自然状况已产生不良影响,大家意识到当地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并无真正理解,如此下去哈纳斯将会遭到毁灭性破坏,而所谓的生态旅游便成为这一切的元凶。营员们忧心忡忡,积极与当地政府接触,寻求自然保护与生态旅游的最佳结合点,以求实际问题得到解决。此举引起社会对现存生态旅游状况的深刻反思。
   2000大学生绿色营“南疆之行”,在人类进入千年之际,沙漠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沙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沙漠景观土地退化过程。目前全球沙漠化面积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中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西北、华北、东北分布着12块沙漠和沙地,它们绵延成北方的万里风沙线。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45亿元人民币,椐估算其全部损失高达2070 亿人民币。中国60%以上的贫困县都集中在这里,其中最严重的地区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不仅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反过来人类又是它的主要受害者。与沙漠化有关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口、过度耕种、过度放牧、毁林和低下的灌溉水平。20世纪50年代新疆塔里木河中上游地段大量的灌溉截水、兴修水库,致使原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断,导致干枯,其周边地区彻底沙漠化。   本次考察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2001年大学生绿色营一改以往疲于旅途奔波的作风,具体到一个定点——云南思茅,协助IFAW做一些环境教育工作,关注动物保护与社区发展。这一次活动没有唐老师带队,完全由我们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所以有人说这次思茅之行将是绿色营的转型的标志,为绿色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再有一个特点是今年赞助少,所以与以往各届相比,这次绿色营办得很节俭。另外,在活动期间,营员们提前选出了2002届筹备委员,绿色营的换届工作得到了平稳的过渡。
大家都快毕业了,忙着找工作了,关注环保方面少了,不过相遇是缘,何况大家一起为此奋斗过,有空多联系呀!

163

主题

4341

回帖

2497

积分

长江

积分
2497

认知组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9-16 11: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思考了好久的问题,绿色营正在一步步前进。
www.greenhau.org

2

主题

73

回帖

506

积分

湖泊

积分
506
QQ
发表于 2007-9-16 12: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绿色营的思考,我也有过很多,也曾经为此而迷茫,我本身没有参加过暑期的绿色营,但我也同好几个营员聊过,也看过很多关于绿色营的书,我确信,绿色营是一个神话,为我们大学生环保社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用心沟通,传承自我!

45

主题

478

回帖

279

积分

溪流

积分
279
发表于 2007-9-16 12: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仅是绿色营出现此类问题,其他活动也有类似的问题,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开展活动啊!
服务安徽高校环保社团,培养青年环保人才 Haven邮箱:guiyonglong5500@163.com 安联公共邮箱:anhuigsf@163.com
发表于 2007-9-16 14: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主费心了,这两天看到你整理的好几个专题了

8

主题

177

回帖

108

积分

清泉

积分
10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9-16 16: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辛苦啦!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也有坚忍不拔之志。
发表于 2007-9-16 16: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你补充吧~~
这么多人在假装正经,我只好假装不正经!当你把所有人都得罪的时候,其实你谁都没有得罪。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将组成你的语言; 注意你的语言,因为语言将导致你的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将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将形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发表于 2007-9-16 16: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为了保护沿海湿地生态和鸟类,绿色营奔赴辽宁沿海滩涂。对水污染和黑嘴鸥的繁殖地进行了考察,加强公众对湿地和鸟类保护的重视。

2003年绿色营奔赴四川若尔盖地区。对湿地荒漠化、草地退化现状和长江黄河上游重要地区的水资源破坏现状进行了考察;同时,了解藏族文化,与当地居民共同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及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2004年绿色营奔赴海南。在海南的保护区内部,了解并调查了红树林、珊瑚礁、热带雨林的生存现状,探索了海洋生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

2005年绿色营来到甘肃,先后在陇南市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和武威市民勤县进行了考察。

2006年绿色营奔赴云南,重访十年前第一届营员走过的路,去找寻最原始、最纯真的绿色梦想。营员们深入到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少数民族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调查;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和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研究;滇金丝猴栖息地探访;白马雪山地区生态旅游调查。

2007年绿色营在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徐仁修等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通过学习观察自然和记录自然的方法,体验各种生态游戏,最终成长为自然讲解员。在此之后的一年中,营员将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所学与周围的人分享,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发现自然之美并开始热爱和关注我们所处的环境,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这么多人在假装正经,我只好假装不正经!当你把所有人都得罪的时候,其实你谁都没有得罪。注意你的思想,因为思想将组成你的语言; 注意你的语言,因为语言将导致你的行动; 注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将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将形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就是你的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2 10:47 , Processed in 0.04909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