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128|回复: 0

国际减灾会议IDRC2007总结报告--声明:本文转自绿驼铃网站

[复制链接]

4287

主题

4773

回帖

3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3445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9-16 21: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68] 国际减灾会议IDRC2007总结报告
赵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7年8月21日至25日受兰州大学社区发展中心、香港乐施会资助,我代表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前往哈尔滨参加了“国际减灾会议IDRC2007”。本次会议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民盟中央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IFRC)、世界减灾中心发起主办,由26家国内外重要国际组织、知名大学和机构协助,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召开的。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灾害监测和预警、减灾技术与装备研制以及有关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和交流。现我将参加此次会议的过程和成果汇报如下: 一、会议内容2007年哈尔滨国际减灾会议将采用特别全体会议、主题研讨会议和专题论坛以及举办各种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展览和博览会等多种形式。  首先,我参加了所有全体会议,听取了包括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梅颖、水利部副部长周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组织高级官员Terry Jeggle,国际减灾中心主席Walter J. Ammann在内的国内外权威专家的报告。从这些报告中,我了解到世界各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做出的成就和经验,熟悉了当今时代如何将高科技应用于防灾减灾领域,更是通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DESD)的介绍认识到宣传教育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根据所关注的领域我选择参加了环境、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水资源管理等分论坛。通过分论坛的各个报告,我了解到国内外NGO和政府机构开展的环境、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及成果经验;扶贫、救灾、环境管理相互关系;GIS、遥感等高科技在减灾工作中的应用;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灾害所采取的行动和策略;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历史与现状,全球变暖富国应为穷国买单;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在受旱涝灾害、高温、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帮助当地居民增强适应应对挑战能力的成功案例等。此外,还我参观了国际减灾会议技术装备与成果展暨中国(国际)防灾减灾摄影获奖作品巡展,普及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知识(包括心脏复苏按压、人工呼吸、骨折及外伤包扎等),熟悉了一些救灾设备的使用。 二、参会心得  虽然,我所在的机构――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所关注的领域主要为环境保护,并未开展过救灾、减灾项目;但是通过此次会议,我认识到任何环境问题都不是独立的环境问题,相应的任何救灾、减灾工作也不是独立的救灾、减灾。环境、贫困、灾难、人口、宣传教育等诸多问题都是涉及各种学科知识,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课题;这些问题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此,减灾救灾、灾害风险管理需要对灾害进行多种形式的、交互影响的理解,需要广泛的、能够处理不同灾害和经过良好训练的专业团队的参与;对于环境问题也是这样。如今,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一个主流热点话题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话题,是每一位公民、每一家NGO、每一个政府不容回避的问题。通过参与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分论坛,我认识到作为环保NGO也应该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而气候变化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议题,各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NGO都参与其中。绿驼铃作为一家民间环保组织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是什么,她可以作为哪些努力?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本次会议也是我代表绿驼铃第一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从中我感受到学术会议与NGO会议的许多不同之处。首先,参加学术会议必须支付一笔不菲的注册费,如果没有兰州大学社区发展中心和香港乐施会的支持,此次会议我将不能成行。其次,学术会议中可以聆听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政要的精彩报告,从学术和政府的视角给出阐述和启发。另一方面,学术会议也是NGO珍贵的交流和展示机会。通过参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在这些领域中NGO所做出的努力,促进政府部门对NGO和公民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参与公民社会项目,更好的将研究成果推广运用。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准备不足,我并没有带去绿驼铃宣传材料,以借此机会宣传推广组织,获得潜在的合作机会。 三、会后工作设想绿驼铃目前开展的许多项目都是同气候变化有着紧密联系,如甘肃水环境项目、荒漠化环境教育乡土教材、绿色出行等或是减缓气候变化,或是预防、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此次会议后,绿驼铃将组织顾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同探讨,从宏观上看待绿驼铃所进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清楚目前所开展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在哪个层面的,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哪些层面介入。绿驼铃今后将会继续关注救灾减灾领域,并开始尝试将救灾减灾的宣传教育补充到正在开展的环境教育和乡土教材开发项目中,丰富完善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我们今后也将争取参加更多的学术会议,充分利用参会的机会学习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宣传推广机构本身。鉴于国际学术会议高昂的注册费,在没有得到支持的情况下,对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学术会议,可以选择非正式注册的旁听会议。 四、致谢最后,再次对兰州大学社区发展中心和香港乐施会提供的资助及提供此次参会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7-9-6
人人婚礼网 www.renrenhunli.com中国青年结婚消费指南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6 03:32 , Processed in 0.0289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