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117|回复: 0

关于武大绿舟的一点思索

[复制链接]

181

主题

1219

回帖

4702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470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5-11 22: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绿舟的一点思索
田经纬               2004-7-6



我受本届中心组委托,关于绿舟的历史,中心组一年以来的工作作一个简短的总结和回顾。同时对绿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作一个宏观上的估计。作为第六届中心组一年来成败得失的总结和对下一届中心组工作上的指导。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发扬传统,锐意创新,使绿舟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一.    绿舟解读和对绿舟发展历程的回顾


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以关注生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珍惜绿色,关爱自然,美化生活,创绿色未来,建设绿色家园为宗旨,立足武大,放眼社会,广泛开展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等活动。倡导绿色行为,提倡"自我清洁"的生活方式,树立绿色观念,普及绿色文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展现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采。

协会以“乘绿舟启航,与环保同行”为口号,致力于环保事业,把自己的工作重心定位为“教育,实践,宣传”三合一。其中以教育为主,实践和宣传次之。以武汉大学及其相关地区为主要工作范围,以武汉大学及武汉地区的其他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工作对象。

绿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六年以来已经从一棵稚嫩的幼芽长成了一株枝叶茂盛的大树。回顾六年以来,前辈们艰苦奋斗,呕心沥血,为协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1998年最初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成立,那是它还是一个系内自发的志愿者组织。在校内外广泛的参与和支持下,协会逐步发展壮大,于2000年被正式批准为校级学生社团。并在其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2年就首次荣获“十佳校级优秀学生社团”称号。2003年和2004年协会再度被授予该称号,成为学校为数不多的连续三届获此荣誉的社团。

展望未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精诚合作和校内外的广泛支持下,绿舟一定还能迎来更大的辉煌。



二.    绿舟目前存在的几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着求真务实,会内民主的精神,我开诚布公的讲一讲绿舟的一些不足之处。这必然要涉及到本届中心组的一些工作误区。应该说只要有工作就必然会有失误,而本届中心组的工作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希望大家能辩证的看着个问题,不要我说了一些不足就把他们一年来的辛苦给全盘否定了。我指出不足,没有故作高深的意思,更不是人身攻击,而是真诚的希望我们能吸收前辈的经验教训,把绿舟做大做好。
   
   首先,今年的中心组工作没有大体上确定的思路,偏离了既定的协会工作重心。我们是以教育,实践,宣传为主的协会。而实际上,本学年的活动以宣传为主,间或有实践活动,但是参与面不广;基本没有环保教育活动。重心偏离的直接后果是:广大会员的思想迷失。正如有位会员说:“我加入社团的目的,就是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前一个目的基本达到了,但我没有开拓多少眼界。或者说,我只是在号召别人环保,自己却没学到多少环保知识”。这还是有事做的会员,而没有做具体事情的会员,就基本和协会没什么具体联系了。重心偏离的间接后果是协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下降。有一件小事我印象深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也是协会的中坚力量,负责为世界环保日做一个宣传活动。但是当别人偶尔问其他,世界环保日是哪一天时,他居然不知道。一个环保协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奔忙,自然无法号召和影响他人。
   教育和实践真的那么难做吗?应该说我们不缺有热情的人,不缺有责任心的人,不缺有能力的人。其他的一些所谓的问题也不能真正称之为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心组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教育不像宣传,那么容易出成果,但是从长远来看。教育形成的环保土壤必能反馈协会,促进协会的发展。至于实践,是苦力活,当然没有宣传来的轻松,自然也就不受重视。
   在这背后又有两个问题。一是活动谁来管,如何管的问题?二是会员谁来管,如何管的问题?对于活动,我建议关于教育和实践设经常性的活动。实践活动以实践小组的形式,由实践部管辖,以有别于普通的随机性活动。而教育活动作为协会工作的重点之一来抓,可由组织部负责。


   第二,中心组内部没有抱成一团,思想上各是一套,谁也无法认同谁,又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交流。这是本届中心组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其一是内部高层的纪律不严明,其二是中心组的形成和组织都有问题,分配和组织的时候就不明晰,特别是会长级的几个人,没有具体的确立各个具体项目的主管,为后来埋下了隐患。其三是中心组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没有什么能核实你是不是出工不出力。所以到后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几个人互相踢皮球,纪律涣散,各行其是,人浮于事,等等。
   因此强烈建议下一届中心组,特别是其中的核心成员,能经常开工作会议,及时讨论工作中的新问题,同时能通过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协会的工作。同时希望下一届的中心组刚开始就将责任和权力明晰化,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第三,协会的现行体制有问题。这是本届中心组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二。我们来看看实际上各部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外联部,实际事务中主要只是负责了拉赞助。
   组织部,实际只负责了跑教室,写活动方案。
   宣传部,实际总负责了写各种各样的海报。
   网络部,实际上只有少量的写稿发稿。
   秘书处,实际有统计材料,写一些文件方面的工作。
   实践部,我自己都不知道做了些什么,似乎什么都没做,又似乎什么都有份。

机构倒是不少,只是管理不善,各部门之间责任不明晰,显得一团糟。这扩大到外延,就造成了协会既散且乱的形象。上层不紧凑,下层没人管,内耗严重,人心也散。
曾有人叫我加强制度建设,被我给否定了。因为我觉得现在的问题不是制度,而是体制。桓宽《盐铁论》中说:“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可行之法”。真正编出了一些制度,肯定也只是摆设。只有适合现行之世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而现在要做的只是提高内部的效率。
据此提出对体制问题的几点基础性的意见。
1.    常年以来,实践部这个位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就被视为一个做苦力的部门。而实际上实践部应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协会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实践型的协会。实践有其基础地位。因此建议下一届的工作中,在实践部中设多个环保实践小组,从事基本的实践活动。
2.    秘书处的工作应该加强。秘书处不应只做秘书工作。应该把会员的日常通知和管理纳入秘书处。从而亦可以加强实践部的“实践”作用。同时,可以考虑把财务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秘书处,这样核心人员可以从具体而繁杂的事务中摆脱出来。(现在财务工作由一个副会长专人负责)
3.    宣传部的工作要起变化。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写海报的人才,于是不应在此与人一争长短。而是要扬长避短。现在海报已经有了,宣传要如何深化,多样化,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4.    组织部在新活动的发起上要起更重要的作用,不能只是写写方案,而要群策群力,利用好广大的会员,贯彻项目制,这样好方案才能层出不穷。
5.    外联部作用的提升要赖于会长的有意放手。本届的外在联系几乎全在会长的手中攥着,这其中有很多是可以下放到外联部的。
6.    网络部作用不大,可以采用让他名存实亡的办法。即保留机构,不单独设部长,而由宣传部长或组织部长兼任。




三.    绿舟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途径


说到绿舟今后的发展方向,就不能不谈谈绿舟的优势,根据优势才能扬长避短,与时俱进。
优势之一,绿舟是有历史积淀的,五年以来协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团文化。而且以基本成体系,成规模。与那些刚刚成立的环保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优势之二,绿舟多少在校内外打下了一些知名度,目前是武大唯一的校级环保社团,而且目前也是能代表武汉大学学生环保的大学生社团。
优势之三,绿舟的指导单位是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平时与资环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有专业背景。
优势之四,绿舟与校外各高校的校园环保社团及环保NGO有联系,即业务优势。




还有,我们要谈谈今后几年武汉大学校园社团发展将会出现的几个宏观趋势和绿舟在趋势下将采取什么对策。
1.    今后几年是社团之间互相竞争,抢食吃的阶段。就环保这一块来说,环保已不是绿舟独有的专利,各种各样相关和不相关的协会蜂拥而至,拿环保这一块做文章。现有的社团各自的精品活动和社团文化已基本形成,而对于绿舟,这方面的认识不足,可以不客气的说:“绿舟是在吃老本”。
      面对这种形式,我们应该首先巩固自己的环保领地,确保自己的环保老大地位;另一方面在巩固现有基础上形成宽泛的发展势头,与环保不相干的事务,也应该积极的尝试和参与,向各方面渗透。

2.今后几年是社团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合作的阶段。随着校园社团的发展,大家都认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发展会受到或大或小的局限,多个社团的分工协作是大势所趋。现在的校园活动越来越大型化,多元化,复杂化,只有充分的整合各个社团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才能取得双赢。
      在这种形式下,绿舟应该广泛的开展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从中找到最有助于自己发展的几个社团,与之结成战略意义上的伙伴关系。充分的利用别人的优势来发展自己。




最后。我再说说绿舟发展的前途和发展时间表。
明显,绿舟的发展前途是商业化。经过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当绿化的基本制度形成,财源充足,校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之后,就应该,引入基金,引入董事会制度。使绿舟的效力不止局限于校园内部。而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首先必须在校内扎下根。所以五年以内,绿舟中心组的工作重心应该是以校园内为主。
      经过五年的铺路阶段,形成固定的特色项目,别具一格的协会文化,固定的办工场所,稳定的经费来源和会员规模,于几家校内外协会,商业机构有定点的协作关系。
      再五年内,协会应在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    对内,把协会与环保,与学校捆绑。向学校建议“申报绿色大学”,“以社团为主导的高校环保教育”,把团支部,把学分,都可以引入到协会中来,在武汉大学内部深深的扎下自己的根。
2.    对外,把协会扩大为一个环保NGO。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并逐渐建设盈利的非盈利性机构,在社会上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以上就是第六届中心组关于绿舟的一点思考。也许不是很系统,但是的确是众多的中心组成员在大量的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希望下届的后辈能认真的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同时有什么遗漏和不足指出,请大家不吝指正。
contact me: 13564257120 hutu7927@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2-28 06:17 , Processed in 0.0303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