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31|回复: 1

上海市滩涂湿地的现状、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题

[复制链接]

4287

主题

4773

回帖

3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3442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9-27 0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后会陆陆续续转一些有意义的资讯和知识给大家看。。。

~~~~~~~~~~~~~~~~~~~~~~~~~~~~~~~~~~~~~~~~~~~~~~~~~~~~~~~~~~~~~~~~~~~~
“上海市滩涂湿地的现状、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题报告会

会议纪要


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生态学学会承办、上海市水务局协办的“上海市滩涂湿地的现状、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题报告会于2005 116日在上海市吴淞路80号“银波大厦”三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科技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市农林局野生动物保护处、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上海市水务局、上海九段沙自然保护区管理署、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生态学界、湿地界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市生态学会的会员共计6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会由上海市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任文伟副教授以及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朱宏贵副总工程师等8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陆健健教授做了即兴发言。


陈吉余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言的题目是:“为合理开发河口滩涂资源建言”。陈院士认为,滩涂和湿地是皮和毛的关系,滩涂是皮,湿地是毛,没有滩涂,就不可能有湿地。上海是从滩涂上发展起来的,上海的发展离不开滩涂,但也需要优美的环境。河口滩涂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如何取得开发和保护的协调非常重要。当前,上海河口滩涂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


滩涂自然增长的速度和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相适应;


长江供给的泥沙减少,降低了滩涂增长速度,甚至转型为冲蚀性滩涂;


保护湿地是时代主题之一,滩涂资源开发与自然保护的产生矛盾,并且越来越大。


针对当前滩涂湿地面临的上述挑战,陈院士就以下8个方面提出建言:


滩涂增长在于泥沙。泥沙来源在于长江,长江泥沙变化在于自然环境变化和认为因素的影响,预测长江河口泥沙来源变化是一个根本问题。


泥沙到了河口以后,如何扩散,如何搬运,如何沉积,研究河口泥沙运动规律是河口泥沙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


采取怎样的措施(工程的、生物的)影响于泥沙运动规律,按着顺乎自然、合乎人类需求而搬运沉积,达到“促淤兜沙、优化湿地”的要求。


要研究湿地生态,同时对于湿地保护,不应消极保护,采用动态保护,达到“淤老成陆、协调发展”的要求。


要研究圈围土地怎样才是适度?需要研究这个“度”的指标是什么?


充分利用航道治理中的输浚弃土。泥沙是滩涂淤长的资源。输浚土的处理怎样才能有效,有着一系列的研究问题。


对挖沙取土需要严格控制其取土范围和控沙量。


也应研究滩涂变化规律的若干自然和人为因素问题。


陈亚瞿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做了题为“滩涂围垦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的报告,报告认为,滩涂围垦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使得水域生物量下降,物种减少,生态系统会更趋向衰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变差,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较大。他认为,工程实施过程中,抛石建坝会使沉沙上浮,使悬浮物增加,影响水体透明度,从而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施工中的水泥、生活污水对滩涂湿地生物也都会有影响。如果连续过频的围垦,则水生生物和滩涂生物得不到休养生息,会对长江口食物链、经济水产生物和珍稀动物如中华鲟、白鲟、松江鲈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会对中华绒鳌蟹的产卵和幼苗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和威胁。


生物多样性下降。表现在无脊椎动物生物量下降;一些珍稀、保护动物会进一步消失和减少,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水产品产量急剧下降,渔业经济严重衰退,渔民收入减少,由此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


围垦会进一步促使水域净化能力降低,水生生物体内富集性污染物含量的增加,尤其是石油烃、重金属等污染物可能会增加。


在谈到如何保护的问题时,他认为静态的保护不现实,应该动态保护。因为生态系统的本身就是动态的,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演替的过程,但围垦不能太频繁,要注意促淤及围垦规划布局,研究围垦的时间间隔问题。圈围的滩涂应该至少在45年以上并滩涂资源演变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后,此外,上海市潮间带滩涂面积每年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才能保证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面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他提出:在滩涂湿地的开发利用之前,应该重视生态环境评估,正确评价圈围工程会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多大的影响,力求要有资料详实、精确的科学依据。此外,围垦修编必须考虑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问题。


金杏宝研究员(上海市科技馆副馆长)做了题为“我们怎样建设生态城市——江湾机场演变的启示”的报告。她从江湾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介绍入手,论述了江湾湿地的魅力与价值。江湾是一块城中的湿地,认为江湾湿地不但是上海野生资源的种质库和迁移的驿站,同时也为了解上海自然环境的过去提供了素材。她提出,城市的精神是否也该包括对自然的态度?江湾不仅具有房地产开发的价值,也应该是生态环境教育的基地,,应该留有一定的区域被保护。


通过江湾湿地的剖析,她认为在生态港和生态小区的建设中应该生态评价在前,生态学家不能跟在推土机后面进行评价,应该真正体现环境优先、持续发展、绿色文明。上海市体长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城市应该有一个宽阔的胸怀,把自己融入大自然,还孩子们一个真实的大自然,让他们有机会了解自然,珍爱生命,遵循自然之道…


陆健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认为,人类这个物种来到地球上,成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就应该考虑怎样生活的好些,长久一些,这就涉及到对所栖身的生态系统的管理的问题。


上海是从湿地发展而来的。湿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资源。谈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仅现在要活的好些,也得让子孙后代活的好些。所以,湿地要不要保护不需要讨论,保护湿地,保护环境,已经是大家的共同心声,而需要讨论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应该怎样做?采取什么方式做?


他谈到:“现在有的地方,需要保护的没有保护好,该利用的没有利用好。上海的区域发展到底需要多少湿地?是否真的需要以自然保护区的标准来保护九段沙400平方公里的面积?保护提供的各类价值是什么?有多少?需要数据说明?长江口不是上海的长江口,是整个流域的长江口。不是每类湿地都有18种生态服务功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湿地保护的一种模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湿地要不要保护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应该如何保护?现在的数据很不充分,而且静态的研究多于动态的研究。湿地也有负面效应。湿地的类型很多,长江口的湿地与其他地方不同,不是所有的湿地都能够保护,不同湿地的保护和开发策略也应不同。崇明为什么这么大?是因为人为控制西面,才保证了东面不断的淤张。是否应将长江口全部作为自然保护区来保护,我看没必要,要因地制宜,综合调研。湿地研究的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所以研究结果要进行系统集成,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东西。保护其实也是一种利用,保护的工作要定量、要合理、要有效。要建设性的保护,要有效的保护,必须要见到成效。开发要做到零污染开发。”


他强调:上海对湿地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面对湿地的开发利用的众多评述还缺乏科学依据,尤其是实测数据。科学家应当从科学的角度来阐释问题(插话:所以很高兴生态学会今天来承办这个项目,从科学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因此,


要细致研究上海湿地的类型和功能。长江口,整个长江流域对其都有影响,它的生态功能对整个流域都有贡献,我们有责任研究计算得出长江口滩涂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如能净化多少水源?等等


研究要从整体入手,不能肢解问题。否则,要犯大错误。湿地是生态学范畴,是宏观生物学问题,我们要把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要回答陈吉余院士提出的8大问题,就需要做全面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上海湿地的过去,仔细研究现状,以此作为基础推断未来…在过去所做的工作中,静态的多,动态的少;所积累的资料还很零散,而且,常常是以(湿地)组分,而不是整体来说明问题,以局部推断整体是要犯错误的。


实事求是是进行上海市湿地研究应有的态度。湿地也有负面效应,尤其是完全失去自净功能的湿地的负面效应还很大,需要去除;我在温州计算出有的湿地的生态价值是负值!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大的冲积岛,是人为干预的结果,所以,并非人为的干预就是坏事;保护区要建,但是建多少面积合适要科学论证,比如,最多鸟来时到底需要多少饵料,有多少,什么质量面积的湿地可提供?这也是一个环境容量问题;怎样管理?怎么利用?要研究。


他最后说,人类发展到今天,提倡精确定量;再者要合理,要有效;提倡建设性地保护,有效地保护。土地是资源,保护区也要增值。湿地要开发利用,但前题是开发应该零污染。


杨永兴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主任)介绍了湿地科学的概念与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国际湿地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国际湿地科学研究前沿领域最新进展、中国湿地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上海湿地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谈到上海湿地研究存在的问题时,他认为主要是:


上海市湿地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较薄弱。


上海市湿地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也较薄弱。


上海市湿地研究技术手段较落后,与先进国家比,我们的研究技术与手段限制研究深入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上海市湿地研究力量还不十分足。各院校与科研单位应该加强有效地湿地研究合作。发挥上海市所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湿地人才优势与科技支撑条件优势,共同合作进行上海市湿地科学研究。


湿地研究基地缺乏。


上海市城市化进程加快,湿地面临的科学问题多,建议扩大获取湿地科研经费渠道,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开展湿地研究,使上海市湿地科学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


他谈到,湿地的突出问题显现在:


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争论缺乏足够的理论与科学依据。


湿地的保护处于失控状态。


湿地开发无序。关键问题:第一,各种类型湿地的生态与环境功能是有差异的,各种类型湿地的生态与环境功能研究有待于加强,开发与保护湿地要有充足的科学依据。首先应该加强各种湿地的功能与价值研究?第二,如何开发利用湿地?湿地开发模式?第三,湿地开发的度?即阈值?第四,湿地开发后如何补偿?


杨永兴教授指出,因此应该专门立项研究湿地开发的规划、开发的最佳模式、开发的阈值、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退化湿地生态修复等,同时要进行湿地开发与保护法规建设等。


阮仁良博士(上海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做了题为“上海市滩涂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报告。介绍了长江河口滩涂演变的特征、上海滩涂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上海市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他认为上海的滩涂资源对于上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上海就是一座在滩涂湿地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上海的滩涂湿地不同于内陆湖泊湿地,其形成主要取决于长江口泥沙的综合利用,而对长江口泥沙的促淤成陆可有利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水土保持、防汛安全和生态平衡等。目前长江口滩涂资源总量基本实现动态平衡,并略有增长。他认为,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上海滩涂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时遵循了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统筹兼顾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用地的需求,合理利用本市丰富的滩涂资源,加快促淤,保护生态,适度圈围,有效利用,以滩涂资源的动态平衡和有序开发保障上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会议将架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希望学会能统筹协调专家层面的意见,构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以科教兴市主战略推动上海湿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孙瑛副署长(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暑)做了题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对策”的报告。她介绍了九段沙的概况、生物资源、湿地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保护和管理的对策思考等。


她在谈到保护和管理时说:首先是要有一种理念,对待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关系;要加强立法,应一区一法,联合执法,强化保护区的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打击的力度;成立协调委员会;建立工作制度,评价机制,量化影响程度,建立预警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加强科学研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拓宽酬金渠道,加大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任文伟博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做了题为“上海滩涂湿地的价值评估及其保护利用的若干思考:以崇明东滩为例”的报告。建议从更大的尺度来考虑上海市滩涂湿地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崇明东滩湿的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评估,认为目前在上海湿地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其生态效益的现状是驱动滩涂湿地开发利用的一个主要因素。他从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以及优先保护与动态保护3个方面对上海滩涂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中,经济学家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平衡点,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就不能解决保护问题。目前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如何来权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问题,应该从全国这个大局来考虑。中国的三个经济圈(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在中经济发展布局中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从经济的全局观来看,其发展的优先地位高于中西部地区。而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角度来看,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保护优先地位要高于东部地区。在要发展经济,养活13亿人口(2030年将达16亿),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全国上下应该是一盘棋,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整体布局上,是有优先原则的。唯有如此,才能摆脱环境保护长期“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恶性循环。


上海的滩涂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应该在国家这种整体格局的框架下考虑,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国家要求上海经济服务于全国,这必然加大上海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同时上海要维持耕地面积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只有加大对滩涂湿地的围垦,这势必损害部分生态环境。但是上海的发展又不能离开生态保护。在这种情况,实现动态保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途径和出路,因为上海的滩涂湿地是处在动态的增长过程中。由于生态系统有自身的发展和演替规律,所以动态保护不能单看面积的动态平衡,更要看保护质量,即湿地生态系统发挥的实际生态服务功能要达到一定水平。由于目前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尚没有开展,缺乏足够的科学数据,故建议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为动态保护提出科学依据。


朱宏贵高工(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介绍了滩涂湿地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下图左)。


特约报告结束后,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的吴人坚研究员(上图中)建议,在湿地开发之前,应先进行评估,再行规划;在评估与规划研究中应加入社会科学;应重视社区参与湿地开发与保护;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应该重视团队作用,竞争是需要的,但要团结,要有多单位参加,彼此间要包含。
人人婚礼网 www.renrenhunli.com中国青年结婚消费指南网站

20

主题

964

回帖

553

积分

湖泊

积分
553
QQ
发表于 2007-9-27 20: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s:55] [s:55] [s:55]
准备上贼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2 11:08 , Processed in 0.0322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