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13|回复: 2

破除NGO能力建设的“六大迷信”

[复制链接]

4287

主题

4773

回帖

3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3445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1-5 21: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NGO的能力建设,一个首要的问题是:NGO能力建设的内容是什么?或者说,NGO能力建设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这一点,从组织单位的机构性能上讲,似乎与企业管理相仿,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角度对NGO的能力进行提升。从广义上讲,NGO基于管理而必需的能力无外乎规划与决策能力、协调与公关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外部协作与内部管理能力、评估与监督能力等。而从更下一个层面来说,NGO的能力建设则更具体地表现为筹款和资金分配,项目开发、运行、管理、评估和监督,活动策划与组织,员工及志愿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制度安排和资金分配等等。

  不久前,我应邀参加由德国基督教发展服务社(EED)资助,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民促会)负责实施的“和谐社会发展与民间组织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仪式。期间,就该项目我曾经向民促会黄浩明秘书长提出,在这个项目中,对于NGO能力建设的培训环节,如何考虑到NGO之间的差异。得知民促会已经有这方面的考虑,有意向打算在培训中按照NGO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需求,划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而当时在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团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而实际上,在很多时候,不少NGO一遇到关于能力建设的培训邀请,只要时间许可,只要培训中的某些关键词与自身机构稍有关联,或者某些NGO负责人自己感兴趣,就都会参加。一来这些培训往往都是免费的,而且甚至还可以提供一些交通补贴;而来在培训中又可以与其他的NGO加强联系,说不定也还能获取到更多的对自身机构筹款、项目开展、活动举行有用的信息。当然,我并不是说NGO不应该参加关于能力建设的培训。我只是就自身的参与、观察和思考,就NGO能力建设的培训说出一些个人的想法。

  对于举办者而言,关于NGO能力建设的培训,为培训的最终效果计,根据受训对象的不同,的确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差异:如不同领域、行业的NGO之间的特点差异,不同发展阶段的NGO的需求差异、不同地区NGO所处的外界环境差异,受训者在其自身机构所处位置的身份差异,等等。

  而对于参加者而言,面对各种机构、各种师资力量、各种主题、课程的NGO能力建设培训邀请,如何在清晰自我定位和评估之余,冷静对待来自外界的NGO能力建设培训?

  一、迷信通过能力建设培训解决自身难题

  很多NGO之所以参加能力建设培训,其最原始和最朴素的动机或许是,自身机构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而且从粗浅的意识和少量已经发生的个案中,已经隐约感觉前者已经造成一些弊端和隐患,因此,带着对上述问题解决方案的期待,带着需要充电、取经之心,参加NGO能力建设培训。

  而与之对应的是,一些 NGO能力建设的培训更是集中在NGO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而实际上,再好的制度和规范仍然需要人去执行。培训师可以告诉你一个完善的制度方案,一套方法,但却不能取代NGO自身的落实。

  二、迷信国际专家与外国经验

  如果撇开具有官方背景的“NGO”不谈,中国大量的民间草根NGO和国际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和联系,甚至还在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当然,更有本身就是外国人的人士在中国建立国际NGO的中国分支机构,甚至干脆成立一个中国本土的NGO。因此,无论从筹款方面还是自身管理经验方面,中国NGO对国际经验和外国专家的认知度都非常高。原因很简单:国外发达社会的成熟经验,国外NGO多年的发展历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NGO必需根植于其所在的国家和社会。正如中国发展简报的高飏所言:“国际机的构拥有许多有用的工具帮助组织思考应怎样工作,怎样提高效率;但是,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奇配方。这些工具需要经过常识的检验,需要经过艰难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运用”。

  三、迷信参与式游戏互动与自我体验

  与正式的课堂讲学不同,在目前大多数的NGO能力建设培训中,为避免呆板讲课让人索然无味,增强互动和交流,很多时候都在讲课中加入游戏互动、分组讨论环节。用流行的话来说,这叫“体验式”教学。的确,相比理论的枯燥、专业的抽象而言,这种方式,让人更容易接受,而且使人印象深刻。一个道理,从逻辑上分析得越深入、透彻,理解起来越吃力和费劲。谁不愿意做一些轻松的事情呢?无论是作为听课者还是授课者,或是能力建设培训的策划者、参与者,笔者都经历了大量的NGO能力建设培训。坦率地说,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的确是气氛活跃、生动活泼,但培训结束后,回到自己的机构和本职工作,课堂上的很多游戏、体验势必在现实中被“过滤”得所剩无几。NGO人参加培训,无疑意在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但愿在笑声和轻松之余,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

  四、迷信企业式商业管理

  越来越多的NGO人认识到,无论是对于NGO的项目开展及自身的长足发展,还是针对于自身内部的制度建设,都需要一整套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一整套有序高效的管理流程来保障NGO事业获得更好地发展。但是,毋庸讳言,对于目前大多数的NGO,尤其是民间草根NGO而言,比资金匮乏更紧缺的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优质的工作团队和人才,有效的内部治理。而这一切,无疑可以从企业管理那里寻到更可借鉴的经验。于是,有NGO向企业取经,有NGO力邀具有企业经验的人才在NGO担任要职,有NGO直接采用企业的管理制度。

  而这一切,我们似乎也可以在NGO能力建设培训中窥见一斑。有些培训师本身就负有在企业工作的丰富经历和经验,有些培训内容则就是从企业内训的教材中移植而来。笔者无意否定向企业学习和取经。只是略作提醒:企业式的商业管理理念,必须剥离了其中的营利性商业元素,结合NGO的专有特点,经过质的转换,才可以在NGO生根、发芽。

  五、迷信NGO式民主管理

  有人说,能够有志于参与NGO、专职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大多都是有个性的认。因此,在不少NGO中,没有命令,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服从,而只有协商、民主。相对于企业、政府部门而言,这的确是草根NGO一个优良的传统。为了公益事业,大家自愿相聚到一起,因志愿而来,为公益而聚,才让草根NGO从石缝里坚强地探出勇敢的生命与活力。但是,随着NGO的不断发展、壮大,NGO式的民主管理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因为没有绝对的标准,所以意见可以充分地各执己见;因为没有统一的归属,所以各种说法和声音就会显得嘈杂而无序;因为没有严格的议事制度,所以每个人都希望按自己的意见来办。

  上述现象的直接后果,或者是导致效率的严重降低,或者是导致内部的混乱,或者是导致人才的不正常流动,影响到项目的正常开展,甚至危及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再小的NGO也是一个机构,过分自由必然导致无序,过分民主也必然产生低效内耗。从一定程度上讲,NGO能力建设培训中的体验、参与和游戏式的互动,难免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NGO内部的民主氛围。

  六、迷信自我模式

  诚如NGO人(这里应该包括NGO的创办者、全职员工和志愿者)桀骜不驯的个性一样,虽然众多的NGO不断地参加能力建设培训,希望能从培训师或者其他机构的成功经验中获得促使自己快速成长的营养,但不可否认地是,为数不少的NGO仍然会对自己所不认同的管理理念、制度和管理模式而予以拒绝,而会依然坚持和固守自己独有的固有体系。而事实上,很大程度上讲,这一点取决于作为NGO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于其他机构成功经验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从哲学意义上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不同的树叶。因此,对于NGO来说,从能力建设的角度而言,在对外学习的同时,必须做好准备可能要对自身此前的爱好、口味,甚至已经得以适应的习惯和惯例予以一定程度上的修正和否定,才可能会有更大的提高,正所谓否定“旧我”才能实现“新我”。而我看到的情况是,在众多的NGO中,不少人却热衷于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XX模式”。成功不可以复制,经验却可以借鉴,但愿通过NGO能力建设培训,在培训者传授的经验中,在与同行的交流中能够吸收到自己的机构中来,才能实质性促进自身机构的飞跃和快速提高。

  (作者简介:梁枫,资深NGO律师,中国公益法律网法律总监、北京上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邮箱:openlf@126.com
人人婚礼网 www.renrenhunli.com中国青年结婚消费指南网站

26

主题

640

回帖

9802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980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1-5 21: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觉得能力建设培训的是个人


培训是否有效果,那就得看被培训者能否将其中精华汲取并结合
各自组织的实际,将二者很好的融会贯通。
My  life  is  limited,  but  learning  is  limitless.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1

主题

1149

回帖

636

积分

湖泊

积分
63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1-5 2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Attitude is everyth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3 23:12 , Processed in 0.0311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