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435|回复: 0

苏明娟:愿大家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复制链接]

4287

主题

4773

回帖

3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3442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1-22 19: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萧 雪   来源:公益时报
◆“接受好心人的帮助,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把别人的帮助化作自己更加努力的动力,义无反顾地奔向自己的理想,是对捐方最好的回报。”(2007年8月20日)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捐助者,像任何一位捐助者一样,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2006年8月14日,向安徽省希望工程捐款1000元后)
◆“我希望我能够活得、做得有自我价值。”(2005年8月31日)
◆“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人,除了有希望工程的那一层光环,我跟别人没什么不一样,不要对我有太多希望。”(2005年5月26日)
◆“希望工程给我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它使我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在关心着贫困孩子,它让我认识到一个人除了满足物欲外,还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回报社会是一种义务。”(2002年,上大学后)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社会上贫困大学生很多,希望这些好心人关注自己的目光,也可以照亮更多贫困大学生的人生路。”(2002年9月5日,拿到安徽大学录取通知书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的苏明娟,干练而自信,宁静而平和
   见到苏明娟,是在一个暑气渐消的下午。
   齐额的刘海儿,雪白的牙齿,乌黑的马尾辫,一袭蓝色的过膝连衣裙,白色的高跟凉鞋和规矩严谨的长筒丝袜——面前这个24岁的女孩子,似乎与那些写字楼里的女生们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但是她的眼睛,对亿万中国人来说,却是极为熟悉,“那是一双刺痛过民族心灵的大眼睛”。
   16年前,摄影记者解海龙的一次定格,让人们从这双大眼睛中读出了贫困地区面临的教育困境,读出了所有失学儿童的无助与渴望。
16年前的那个瞬间
   “我一点都不记得当时拍照的情景,毕竟那时还小”,苏明娟浅浅一笑,“那些细节都是解叔叔他们后来讲给我听的。”
   这些年来,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无数次报道,还原了1991年5月的那个瞬间。
   那一天,正在农村拍摄基础教育情况的解海龙来到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他跟着几个结伴上学的孩子,一直到了张湾小学。一路上,他注意到其中一个小女孩眼睛又大又亮却始终沉默不语。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女孩就是苏明娟。进了一年级教室后,这双明亮的大眼睛又闯入了四处捕捉瞬间的解海龙的视线,“那眼神有着很强的穿透性,能够进入到人们的心灵里”。于是,他迅速地换上变焦镜头,蹲在教室前面等待着。当握着铅笔的“大眼睛”再次向前凝视时,解海龙果断地摁下了快门,“我要上学”的无声呼喊从此被定格为永恒。
   这幅日后被拍出30.8万元高价的照片,成为希望工程多年来最震撼人心的一个标志。三年后,小明娟才得知1亿张印有“大眼睛”的宣传海报已经贴遍全国的大中小城市,其时,她已与以振兴民族教育为己任的希望工程紧紧地系在了一起,而她的一生,也因此发生逆转。
   “正是这张照片使我得到很多人的关心和资助,但那时我并不是班里最贫困的孩子,我家的情况属于中等。”没有任何的掩饰,苏明娟主动说道,童年的艰辛被她淡淡地一带而过。而她所说的中等境况,依然是父母靠种几分薄地和去水库捞些鱼虾叫卖来养活全家。为了上学,小明娟每天要在6公里的山路上往返4次,“每次要走一个小时”,周末有时还要陪父亲去卖鱼。
   从小过惯了拮据而简朴的生活,因此后来在她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令她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如果没有这幅照片,没有希望工程,我很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在山区,女孩子只读完9年义务教育是很正常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压力已成往事
   1990年2月,团中央原书记处书记李克强带领考察组,顶风冒雪到金寨县考察,决定在金寨县的南溪镇援建第一所希望小学。这个位于大别山北麓的皖西小县曾经走出过59位共和国的将军。
巧合的是,次年5月,也是在金寨,希望工程的标志性照片《我要上学》诞生了。
   在“金寨党史在线”网站上,有一段专门介绍苏明娟的文字:
   “……苏明娟生于1983年,家住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自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照片在全国公开发表后,苏明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宣传‘希望工程’,促进全国‘希望工程’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1998年6月23日,全国‘希望工程’明星苏明娟当选为共青团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是本届团代会年龄最小的一位代表和委员,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新闻人物之一。”
   她成了家乡的骄傲,但压力也总是与荣誉如影相随:从读小学起便不断接受采访,“每学期至少有两个月在外地参加活动”;2002年升入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后,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更是成为媒体眼中的焦点人物,最多的一天竟然有十几位记者在等着她……而随着她的长大成人,她的学习成绩、实习去向、工作选择甚至恋爱交友等一举一动,都会被附以过度关注,抑或过分苛责、过高期待。
   “太累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2005年6月,她在面对记者时,一句大实话流露出心底的波澜。
   在有的人看来,苏明娟的生活,似乎注定要不断被惊扰,又似乎只能走上一条被预设了的轨道。她该如何作出抉择?怎样自我调整?社会上开始传出“别再折腾‘大眼睛’”的呼声。
   没有人知道苏明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但是当记者与她聊起这些时,能够感受到,坐在对面的这个女孩,已然平和。
   “别人的想法不能改变我的生活,毕竟,我有自己的路要走。”2004年大学毕业后,她没有选择曾经向往的北京,而是接受了安徽省工商银行的热情邀请,留在了合肥,“2003年我去摩托罗拉总部实习的那段时间,北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合肥是我熟悉的城市,会更适合我。”同时,银行的工作岗位让她觉得自己所学的金融学专业可以有用武之地。
   大眼睛固然依旧,但经历了两年职业生涯的苏明娟已经成熟,她开始试着规划自己的生活。
   比如,如果需要外出参加公益活动,她会尽量安排在周末,“我不想占用工作时间。”
   苏明娟并不是单位里的特殊人物,“我在行里只是一名普通员工,有自己的工作,领导没有要求我去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同事们年龄都比我大一些,对我十分包容,我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学习,快一点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对于将来,苏明娟并不讳言:“我要挣钱,攒许多钱,这样才能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回报社会,比如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他们。”挣钱、升职乃至几年后努力考取职称,在她眼里,都意味着在工作上取得进步、获得认可。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从1989年10月30日设立到今天,希望工程已经资助了304万名贫困学子,这其中,苏明娟那双大眼睛的感召力同样功不可没。
   对于苏明娟来说,选择平静的生活,并不等于放弃希望工程形象大使这个意味深长的身份。
   “你觉得你和别的年轻人是否有什么不同之处?”
   “如果一定要说不同点”,苏明娟略一沉吟,“我想,我会更多地怀着一颗回报社会的心去生活。”
   苏明娟清晰地记得张湾小学从前的教室,低矮破旧,即便在冬天,窗洞也是空荡荡的,没有钱装玻璃,蒙上塑料布又怕光线不好。冬天寒风呼啸着灌进教室,孩子们幼小的身体缩成一团,仍然坚持读书。
   她不可能不记得,因为类似的记忆对成千上万的农村孩子来说,实在太过深刻。因此,当自己收到大量捐助,当母校成为宝洁希望小学,苏明娟的内心充溢着最质朴的感激之情,“没有希望工程,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没有无数贫困农家子弟得以成才的今天。”
   “姑娘,你要懂得知恩图报。”父亲的教诲她至今不忘,资助他人,参与公益活动,是苏明娟选择的感恩之路——
   上小学时,她经常把过多的捐赠物品转赠给其他同学;初中,她在征得资助人的同意后,通过青基会将一位退休老人给她的捐款转赠宁夏的一名小学生;大学期间,她和同学们一起去金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回校后,开始用打工挣的钱资助刚结识的家乡女孩;2006年,她拿出1000元工资,捐给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在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时,她也会尽自己所能捐款表示心意……
   人们在很多公益活动现场都能见到苏明娟柔弱的身影,就在今年6月23日,她受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安徽)赛会志愿者招募组委会邀请,又担任了北京奥运会安徽赛会志愿者招募形象大使。“这个周末可能还要到南京参加一个公益活动。”8月27日,她在安徽省工商银行12楼的休息室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你认为感恩是否需要直接向资助人表示感谢?”记者和她聊起最近由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被停止资助而引发的“感恩之争”。
   苏明娟显然也很关注这一事件,甚至还了解一些最新的后续报道。“应当向资助人表示感谢,一学期写一两封信,汇报一下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这并不是多么麻烦的事情,却是应该做的,这是起码的礼貌。”当年,苏明娟一直与第一位资助她的长沙军校学员李万以及其他几位资助人书信往来;那些年,苏明娟的母亲还将自己亲手缝的布鞋、腌制的腊肉寄给解海龙、李万等帮助小明娟的好心人。
   “祝你们学习进步,愿大家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临别,苏明娟,这位曾经的贫困学子,提笔为天下的贫困生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
人人婚礼网 www.renrenhunli.com中国青年结婚消费指南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3 09:32 , Processed in 0.0288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