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53|回复: 0

高度警惕外来生物入侵!

[复制链接]

7

主题

87

回帖

55

积分

水滴

积分
55
QQ
发表于 2007-12-17 18: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几十年来,外来入侵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也给入侵地的环境、生态、生产、生活、社会和经济带来的重大影响。如何有效防止外来入侵物种,是当代人特别是环境主义者需要关切的热点课题。
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是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环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和威胁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所谓物种入侵是因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的将原产于外地的生物引到本地,这些生物快速地生长繁衍,形成入侵物种,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威胁的现象。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后失控,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新的生态环境、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现象。
以上两种说法的区别在于“引入”的原因,前者的原因主要是“人为”的,后者的原因则是“人为”和“自然”都有,但两种入侵的最终结果却是一致的,就是都对“引入”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中国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关君蔚的一句名言说的精辟:“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物”。事实上,自然界所有物种的生存和生态平衡是有其自然法则的,自然界本身对外来物种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如海洋、山脉、河流、沙漠、环境、气候等,其天然屏障作用为本地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提供了很好的、自身进化所需的“隔离”环境。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这种地理的屏障作用被逐渐弱化了,而且由于人为的作用,一些原本不属于本地的动植物硬被“远迁”进来,结果对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致命的影响。
这种生物入侵的事例在国外并不鲜见,下面举几个典型事例说明。
首先,在动物物种入侵方面:
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托马斯?奥斯汀为打猎引进了几只兔子,殊不料这种繁殖力极强的兔子数量迅速翻番,到20世纪中期,兔子的数量已超过5亿只,这些数量繁多的兔子不仅把生存地的大部分庄稼和草地一扫而光,同时也把生存地的其它植物啃吃殆尽,这就使得其它的野生动物因为找不到食物而濒临灭绝。当地人为了消除兔患伤透了脑筋,虽不断组织大规模的灭兔活动,但收效甚微。
19世纪90年代,桓雠分奕私?00只欧洲八哥带入美国,八哥的繁殖能力也是大的惊人,发展到今天,其数量已远远超过2亿只,相当于美国现有的人口总量,结果引发了美国有文献记载的最大规模生物入侵案。这些八哥不仅吞噬了牧场的大量草料,还侵占了其它动物的窝巢,从而导致后者的数量不断下降,也对民航客机的飞行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0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政府为缓解过量开发渔业资源所带来的危机,把非当生长的尼罗河鲈(一种鱼)引进维多利亚湖,50年过后,这种尼罗河鲈变成了长约2米、体重达200多公斤的凶猛强盗物种,能疯狂争夺食物,结果在它洗劫下,维多利亚湖内的200多种鱼类残遭灭绝。
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业渔民非法把美洲红蟹物种引入欧洲大陆,结果也是红蟹的入侵使得欧洲大陆几乎所有的蟹类都被灭绝。其中的原因之一,据说是美洲红蟹通过一种真菌把一种名叫“Afanomicosis”的病毒带到欧洲,导致当地的螃蟹大量死亡。
同是上世纪50年代,中美洲发现一种来自于欧洲地中海的果蝇——地中海蝇,这是一种专门吃水果的害虫,能使被吃的水果迅速长满虫子,对经济作物能造成严重危害。就是这种地中海蝇的入侵,使中美洲至今都无法根除其危害,且据国际自然保护协会估计,要彻底消灭这种果蝇,至少要花费15亿美元以上的高昂代价……
其次,在植物物种入侵方面:
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新奥尔良的一次博览会上,原产于委内瑞拉的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因其花朵艳丽无比而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宾的眼球,许多人将其视为不可多得的观赏植物纷纷带回国内,结果生命力极强的凤眼莲就成了各“引入”国大伤脑筋的有害物种:在非洲的布尼罗河、在泰国的湄南河、美国南部各州以及沿墨西哥湾的内陆河流水道,到处都堵满了凤眼莲,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河流的畅通和船只的通行,还直接危及当地鱼虾等水生物的生存。
20世纪30年代,榆枯萎病从欧洲随木材携带传入美国,使美洲土生土长的多种榆树全部染病,几乎造成了美国白榆树的灭绝。
挪威枫作为观赏树被从欧洲引入北美洲,由于树高冠大,其大量生长后,改变了林下的光照透过量,结果使当地大量的原来物种被其它喜阳物种所取代。
紫红色的千屈菜,最初被引入到北美洲只是为了增加植物色彩,结果也使大片的土地变成了紫色……
生物入侵,不仅改变或威胁着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生态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还严重的危及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如豚草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祸首”之一,而豚草入侵的当地,每到开花散粉季节,体质过敏者便会发生哮喘、打喷嚏等症状,体质弱者甚至会因此发生其它合并症而导致死亡。
5世纪下半叶,鼠疫从非洲侵入中东,进尔入侵欧洲,造成约1亿人死亡;而20世纪末几乎断送了英国养殖业的疯牛病,随后在比利时、法国、爱尔兰、瑞士和葡萄牙等地也被发现并很快波及人类。
生物入侵给入侵地带来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生物入侵给世界各国造成的损失每年要超过4000亿美元。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称,这三个国家受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5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
有资料显示,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曾确认并公布了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物种是100种,其中已有不少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有专家指出,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大约有35%~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据国际自然保护协会认为,物种入侵问题是最近400年中造成39%的动植物灭绝的罪魁祸首,应引起人类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外来生物入侵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影响,也引起了众多环保人士的关注。2003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公布了16种对我国危害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它们是: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亘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假高果、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蠢、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等。2006年8月,因受台风和强降雨天气的影响,广西大部分地区引发了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迅速繁殖扩散,造成了南宁、防城港、柳州等7个城市的250万亩稻田泛滥成灾。
2002年,海南省为发展绿化工程特别从外地引进棕榈科植物,同时把“海南的象征”——椰子树的天敌椰心叶甲带了进来,结果使海南岛上所有的椰子树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致命的病虫害!随着椰心叶甲的迅速蔓延,直至2006年8月,海南全省所有的18个市县已无一幸免。据海南省林业局统计,全省发生椰心叶甲病虫害的面积达35万亩,感染病虫害的椰子树达317万株,受灾株数191万株。事实上,椰心叶甲对海南岛椰子树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有可能让这个美丽的海岛从此失去椰子树。而且,椰心叶甲正在给海南的当地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绝非是危言耸听!
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23 08:26 , Processed in 0.0325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