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90|回复: 19

关老,缅怀!

[复制链接]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发表于 2007-12-30 17: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老,缅怀!

2007-12-30 15:32

就生物物种的总体而言,世代相传应是必然的自然规律。但就繁殖出来的个体,能否平安无事地传宗接代、生老病死,却又决定于诸多偶然因素。人类虽自封为“万物之灵”,但毕竟仍属于具有生命的生物范畴。84岁之后,我才意识到“人定胜天”无疑是无知的狂妄,但“靠天吃饭”,也等于自取灭亡。但我们如果能在诸多自然因素的制约中,趋利避害,巧于向自然索取必须的自然资源,更多地让给他人和留给儿孙后代,我们也许能活得更从容些。
  从客观来讲,我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都是外界对于我个人的肯定。但当我回首走过的岁月,我觉得我的一生就像一出喜剧,我并没有完成什么值得纪念的工作,我也没有像鸣禽一般歌唱,我只是静静地微笑,笑我自己幸福无涯。
  我并木刻意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我一路高高兴兴地走过来。人在旅途,我无论走在哪里,我首先保证自己是快乐的,其次要求对自己的脚印负责,永远认真地活在“现在”,而不耽溺于对过去的悔恨或对将来的幻想中。至于究竟走哪条道路,除了自己的意愿外,还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制约。但现在想来,其实无论走哪条路都是殊途同归,因为性格和价值观指引着一个人走向相似的终点,或成功或失败。
  我现在认真负责地将自己的一生,如实扼要地整理清楚,以期青年人能从我的成败中吸取些许教训,这也算是我谢幕前的点滴贡献。
  
  一
  
  童年是我喜剧的序幕。如果我的生命僚一条清澈的小溪,那么童年便是我的源头。没有谁限定我的方向,我只是顺着自己的天性,快快乐乐地流向远方。然而,幼时的我并不知道远方在哪里,也不需要知道在哪里。我觉得孩子就应该多玩,让他们在玩乐中发现自己的爱好,找手到智慧和安慰。
  关君蔚于1917年出生于沈阳一个满族家庭。9岁时,和哥哥一起从师塾考入初中。他像哥哥的影子一样,出入同行,上课同桌。小小的关君蔚在哥哥的荫蔽下活得逍遥自在。
  由于哥俩同桌,哥哥又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关君蔚每次考试总是照抄无误,因此从表面上看起来算是一个小天才。老师对他欣赏有加,一个9岁多一点的孩子,玩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多,但成绩总是非常优秀,不想引起关注都难!
  但关君蔚也有倒霉的时候。因为他太贪玩了,又不把学习当成什么顶重要的事。上初二时,他已迷恋上了黑白照相。有一次,由于急于买胶卷,结果把考地理的时间耽搁了,老师只好安排他补考。但哥哥不能替弟弟补考啊!没有办法,他只得平生第一次单独面对考试。试题很简单:“世界三大产金地是哪三个?”关君蔚的小脑袋灵机一动,毫不犹豫地奋笔疾书:“新金山、旧金山和紫金山。”老师还以为是关君蔚故意调皮,但他补考了四次才勉强及格,老师不得不重新看待这个小天才了。
  然而,由于关君蔚幼年失持,又很瘦弱,祖父哪舍得逼着他用功念书。于是,他就像一个小地主,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他酷爱生物,从小猫大狗养起,花、鸟,虫、鱼、鸡、鸭、鹅,兔……甚至乌龟、老鼠都成为他童年成长的伙伴。
  关君蔚从初中勉强毕业后,随哥哥考上了辽宁省第一高中理科。直到“九·一八”,他已顺利地玩完了高中一年级。1933年,哥哥不幸病死于肺结核,姐姐也已出嫁,只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16岁的他一夜间变成小大人了。
  为了撑起这个家,关、君蔚感到了身上的重任。不能再玩了,自己必须替死去的哥哥念数、理、化、工,英文、日语。为了安慰老年丧爱子的母亲,关君蔚只得开始努力念书。虽无萤窗雪案锥刺骨,但也算得上是废寝忘食。勤奋加上一点聪明,毕业时关君蔚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博得全校老师的赞许。
  高中时,关君蔚仍然很瘦小。名医刘仲明大夫知道他喜欢生物,于是劝说关君蔚母亲让他改学农科。并告诉她去美国留学已很难,不如改学日语,去日本留学。1934年暑假过后,关君蔚就到当时为日本所据有的南满洲铁道公司下属熊岳农事试验场,学习果树、蔬菜、花卉、农产加工和林业。
  他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昼夜和动植物生活在一起。这是一所生动的学校。夏天的早晨,他经常坐在阳光下的门前,从日出坐到正午,坐在松树、山核桃树和黄栌树中间,在没有打扰的寂寞与宁静之中,凝神沉思。鸟雀在四周唱歌,或默不作声地疾飞过他栖息的屋子。直到太阳照上西窗,或者远处公路上传来一些旅行者的车辆的辚辚声,提醒他时间的流逝。他在这样的季节中生长,好像玉米生长在夜间一样。
  如此美丽的寂寞,孕育了我内心的宁静和安于孤独的性格。从外表上看,我是一个乐天派,现在快九十岁了,有人戏称我是个老顽童。但我的心却始终是孤独的。
  孤独并不是寂寞。无所事事你会感到寂寞,那么日理万机如何呢?你不再寂寞了但你仍可能孤独。孤独也不是孤单。门可罗雀你会感到孤单,那么门庭若市怎样呢?你不再孤单了但你依然可能感到孤独。孤独更不是空虚和百无聊赖。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因为它是一种绝然的清醒。人在旅途,当处于喧嚣扰攘之时,孤独的心让我在漫涡中保持淡泊和宁静;当坐着冷板凳时,孤独让我清醒乐观地去希望、去憧憬。
  然而,老一辈的亲朋认为学农没有什么出息。当同学知道关君蔚努力学日语,准备考公费留学时,都讥讽他说:“痴心妄想,回家溜地瓜去吧!”但母亲总是教育他说:“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
  在母亲的支持下,关君蔚一年学会了几种主要果树的栽培技术,两年后取得了“农夫”的职称,三年考取成为“满铁社员”。借可以免费乘火车之便,他利用周假日,遍游东北三省火车能到达之处。
  
  二
  
  我经常思考:“生命是什么?”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后来一个奥地利物理学家的遗言给了我启示。“生命是活细胞的物理面貌”。这至少可以推出两点。其一:我的身体纯粹地按照自然法则运转;其二,我通过确凿的直接经验知道,我指挥着身体的运动。我感觉到这一点,所以我应该为自己负全贵。
  然而,我并不能完全控制生命小溪的流向。它如何流?流向哪?很多时候又决定于许多偶然因素,我把这种偶然因素归于命运。所以我的喜剧虽然由我演出,但并不是完全按照我的意志导演的。然而,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努力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对自己负全责。
  关君蔚报考公费留日时,由于马虎大意,竟把考试日期记错了,只赶上
了最后的口试。但他口语极好,口试时,他用日语和老师恳切求情,最后侥幸以最后一名被录取,进入首批留学生预备学校。1938年,他正式考入东京农工大学林学科,平生第一次认真为自己念书、学技术.
  关君蔚本打算在日本学习园艺,但是按照留学名额规定,他只能被批准学林业。日本属于温带和暖带,但关君蔚生活了21年的地方——东北则属于寒带,于是,一心想着为东北做些贡献的他对林业的兴趣大减。在专业之外,他兼修了临床化学和水土保持。
  教关君蔚水土保持的老师是天皇御赐的博土,他是日本生态科学权威。御赐博士有一段传奇的小故事。有一年,瑞典的王子和王妃去日本度蜜月。他们开车在富土山下游览时,山上的一块巨石滚落下来,不偏不倚地正好砸到车上。王子只受了一点轻伤,但王妃却不幸去世了。天皇给王妃送殡时表示要对瑞典进行经济上的赔偿,悲痛欲绝的王子建议日本用这笔钱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于是天皇御赐了博士专门治理富土山。
  御赐博士是一个很严谨的人,他把每一块危险的石头承包给学生,让他们在石头上用粗笔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基部用水泥固定,关君蔚也分到了两块石头。
  有一天,御赐博土找到关君蔚,让他主修水土保持专业。
  关君蔚伸出瘦弱的胳膊说;“我对这个专业也比较感兴趣,但听说你们这个专业需要每天爬山,我这么瘦弱,恐怕受不了这份苦。”
  博士站起来,舒缓地说;“我去过你们中国。你知道吗?我看见黄河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如果日本有这样一条河,我这一辈子全扑在这条河的治理上,我就有机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奉献出来,这对一个学者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事。但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你是我退休前带的最后一个中国学生,希望你能实现我的愿望。”
  关君蔚虽然满肚子的不情愿,但只是低着头不吭声。
  博士看了看沉默不语的关君蔚,从书桌里拿出一张地图递给他,指了指一个红色的标记说:“今天周五了,你明天早上从学校出发,我在这里等你。”
  关君蔚仔细研究了一下地图,心里凉了半截。要到达御赐博土指定的地方没有公路,群山茫茫,只能凭两只脚了。而且即使一天走六七十公里,也得走到第二天下午。但老师在那等着呢!日本,日本是非常尊师重道的民族。没有办法,自己只好豁出去了。
  赶到约定地点时已经是周日的黄昏了。御赐博土很高兴地拍了拍关君蔚的肩膀,笑着问他:“你不是说你不能爬山吗?你先陪我吃晚饭吧。”
  关君蔚看看快落下去的夕阳,着急地说:“我明天还有课呢!回到学校可能得后天了。”博士接过他的背包,轻松地说:“先吃饭,不着急!”
  吃完晚饭,关君蔚背着两个人的行李上路了。夜幕像一床暗黑色的毯子,轻轻地覆在群山万壑之上,灰色的夜雾在月光下缥缧缈缈。
  走了不多远,关君蔚有气无力地央求道,“我们还是先歇着吧,走了两天山路觉得好累,我实在不能再赶夜略了。”
  博士顾自走在前面,也不回头看他一眼,只是笑着说:“年轻人,你不是要赶着回去上课吗?课业怎么可以耽误呢?”关君蔚只得咬紧牙,跟在博士后面低着头软软地走着,心里抱怨着他的残忍,井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上他的当了。
  他们走出一里多路,再向右拐了一个弯。关君蔚抬起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条铁路伸展在他们面前,而且不远处还有一个小站。
  “二十分钟后有一趟去东京的火车,这是车票。”博士从夹子里拿出两张票来。
  “你这不是存心和我开玩笑吗?当时怎么不告诉我有火车啁?”关君蔚甩手扔掉背上的包,冲着他吼道。
  博土拍拍他的肩膀,微笑着慢条斯理地说:“年轻人,别动怒。这至少达到了两个效果。第一,证明你有爬山涉水的能力,可以做我的学生。第二,老师已经给你上完了第一课,就是做事要仔细。你好好看一下地图,那上面有铁路线的标记,你不是一直沿着铁路线走的吗?”
  关君蔚低头无语,从此主攻水土保持专业。大学里超前的现代化设备、知名教授和赂具特色的务实学风,深深吸引和感染着他,他废寝忘食地学习着。
  关君蔚曾作为留学生代表欢迎过溥仪访日,又自持是满族的皇亲国戚,所以有些锋芒毕露。每个周末,他总要去内山书店广泛涉猎选购一些苏俄的书及鲁迅,郭沫若等写的进步书籍,并放在书架上的显眼位置,他自称是“万卷楼主”。
  1941年,关君蔚快毕业时,某晚在会馆偶遇日本警察局特务高级科的冈x x,他醉后失言,告诉关君蔚警察局正在调查他和一个中共党员的关系。关君蔚感到不妙,当晚将室内按常规布置妥当,在皮夹子里胡乱塞了一张东北的明星照片,次日赶在毕业典礼前持留学生证离开东京。
  虽然关君蔚身穿西服,戴着礼帽,但在火车上还是被警察一眼认出是中国人。在列车员休息室里,警察让他出示毕业证,他腼腆地从皮夹子里拿出留学生证和那张明星照,有些羞涩地解释说:“这是我女朋友的照片,她已经第三次催我赶回去结婚了,如果再拖下去,我怕她变心了,变心了就麻烦了。你知道的,我马上就要毕业,但过几天就赶不上趟了,现在我悄悄赶回去,等我结了婚再回来拿毕业证两全齐美,你说是不是?”
  警察拿起照片欣赏了一半天,诡异地看着他笑了笑:“你女朋友太漂亮了,确实应该赶回去,别让她飞了。”
  “非常感谢你放我通行,但我怎么过韩国釜山呢?”关君蔚可怜巴巴地问。
  “你说日本的竹奇让你通过了东京,他们就会让你过的。”
  关君蔚还是觉得不保险,缠着竹奇要了一张名片才作罢。他顺利地经釜山,丹东,过沈阳时也不敢回家。他直趋满洲里,给人造成逃往前苏联的错觉,然后回长春找到恩师陈莜酉。陈师是溥仪的翻译,当时兼任伪满洲文艺课长。关君蔚在剧院做了几个月脚本员后逃到了北京。
  当时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有一门课程为森林理水砂防工程,但在国内几乎没有人学过这个专业。蔡元培任校长时留下了一个规定,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其课程由系主任代上。德国的水土保持学科比较成熟,所以很多教材都是德文的。林学系主任白垛还得先学习德文再代课,其难度可想而知,1943年白垛得知关君蔚可以上这门课,立即提了两个果脯盒去关君蔚的住处送聘书。
  关君蔚在北京安定了下来。作为北大的副教授,每月收入100块大洋,当时花4块大洋就可以请一个保姆,关君蔚在西四胡同租了一个四合院,雇了一个包月的车夫,日子过得逍遥自在。然而,当他逃离长春后,日本特高科、伪满洲国政府、伪华北行政委员会三方都在追寻关君蔚,朋友
牛丽珍甘担风险,承受日伪警宪的无情拷问,誓死未说出他的下落。然而,当她找到关君蔚时,他已经结婚了,为此,他感到非常歉疚。
  对于这些歉疚,一个人不应该忘了。但人的一生,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怎么对待这些事呢?我觉得这种愧疚放在心里就可以了,不要长期地背着心理负担。对于不能挽回的事,彼此心里应该明白,但不能让某种情绪一直影响我们将来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多活几年。你看,我这么瘦弱,先天不足,现在还不到100斤,虽然不能活到2050年,但居然能活到现在,主要靠什么?就是没有心理负担、快乐而简单的生活。对于一些坏人,更不能和他治气,否则损寿的是自己。
  当时,关君蔚身兼三职,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编写小学生教材,本来上面要求一年级教材第一课内容应是“中日亲善”。关君蔚觉得不妥,于是向教材编辑委员会提出,繁体的“親”字笔画太多,对于刚刚启蒙的小孩子写起来非常困难,应该从简到繁。他提议第一课内容为“天亮了”,没想到这个提议居然通过了。但是后来遭到质疑,他们说:“这有亲共的嫌疑。是指日本人来了天亮了,还是解放区的天亮了?”但教材已经出版,这些质疑最终不了了之。此举受到那些经常暂住关家的东北流亡同学同事及沦陷区的青年的赞赏。
  关君蔚深受他们爱国热情的感染,但由于年迈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所以虽心向往之,但并未迈出奔赴抗战后方的步子。他曾做了一首打油诗以自嘲:“不读诗书不学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养点花草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7: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滚滚巨浪滔滔向前。当生命的小溪汇入大海,便迅速湮没在那片烟波浩渺中了。小溪左右不了自己的流向,惟有追随大海,流向远方。新中国的建立为祖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不得不脱下西装,换上一身土布衣裳,走进老少边穷地区。
  1950年5月6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发出关于保护森林、严禁滥伐的通令。同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公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命令第18条;“大森林,大水利工程、大荒地,大荒山……均收归国有,由人民政府管理经营。”10月,关君蔚被派往河北,抢救清水河之灾。
  虽然泥沙治理是关君蔚的专长,但由于社会经济基础不同,刚刚由日寇铁蹄下解放出来的老根据地的经济基础,实无治理山洪爆发的可能。再精打细算,但至少需要一定数量的钢筋和水泥吧!所以关君蔚只得直接面见河北省杨秀峰主席,力陈事属必须,非要不可!听完关君蔚的要求,杨秀峰倒笑了:“我也知道水泥和钢筋是必须的,我没有。但是事情还得办。这样吧,先给你10万斤小米,回去和地方商量想办法解决。”
  关君蔚一脸失望,如何向地方想办法解决呢?他清楚地记得,上一个冬天,他被大雪困在山里。山里生活贫穷,农民过年即使杀猪,也会把猪头抹上盐,埋到地下到第二年岁末再吃。过年的时候,关君蔚分到了一块有些发臭的猪头肉和一个白面馒头。他接过碗的时候,主人家的几个孩子一脸羡慕地看着他。想着那种眼神,关君蔚不禁叹口气: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也是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最艰苦的地方,自己怎么和地方想办法?
  当他悻悻地走到村口时,却听见了锣鼓声。他以为是别人家办喜事,便不理会。当他走近时,群众一片欢呼。他还没回过神来,村长拍着他的肩说;“全村两天前就在电话里知道你背着十万斤小米回来了,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啊。”
  关君蔚感到责任重大。看到写在村民脸上的喜悦和坚定的神色,他相信:只要农民群众愿意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关君蔚反复向当地群众讲解国际上如何治理泥石流的方法,当地政府也积极发动群众。10万斤小米折1万元,就靠这点钱,却治理了一条遭受毁灭性灾害,并有再次发生潜在危险的泥石流沟道。
  水土治理虽然很艰苦,但乐天的关君蔚总能把每一天演绎得很快乐。
  到保定的时候正赶上大雪封山,关君蔚被困了两个多月。山里的日子单调得很,到年底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地帮村民写春联。深山里的农户识字的人很少,闻听这个大教授竟然还要帮他们写春联,于是,纷纷翻出陈年的红纸,涌到关君蔚的住处,满满地挤了一屋子。这一年,村里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一片喜庆。
  前几年,我又回到那个村子,一个老人告诉我,他们家的灶王神位还贴着我写的对联,他张嘴就背了出来“远山高山松柏山,近山低山花果山,川道变成米粮川,幸福生活万万年”。我记得他不识字,竟然能把我写的对联倒背如流,我心里感到特别高兴。他拉我到他家坐坐,他轻轻地碰了碰那已经因年久而变得很脆的对联说:你记得吗?你当时写的横批是“儿孙满堂”,计划生育紧的那会儿,横批让计划生育干部给撕了,说这不符合上面的政策。我笑了。
  他给我倒了杯水,慢腾腾地说:“我们可记着你呢,自打你走后,村里已经很多年没贴过对联了,没人帮着写了。”我的心突然变得很沉重。现在农村对教育重视得很,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但望子成龙后,都想着让孩子在外面升官发财,有谁会想着回家乡呢?对这一点。我感触很多。
  我办公室里摆放着一张我拍的青藏高原姐弟的合照。那一年,我陪外国专家去青藏高原考察,我们到的有一个地方全年只有三十天的植物生长期,终年积雪,是一个根本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可是那里居然还是一个牧民的聚居地。从接待我们的牧民家了解到,他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在家里帮着母亲做些挤奶的家务活,到十三岁就可以嫁人了。他的儿子在聚居地的流动学校上学,他们希望有一天他能走出雪域高原去读大学,然后做官挣钱,只要当上个官儿,就有钱了,在他们单纯的眼里这是最普遍的真理。这样就不用再回到那片贫瘠的土地上,甚至他们幢憬着儿子有出息后,自己也被带出去和儿子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似乎被他们的美好希望所感染,然而,当我站在他们生存了几代或几十代的土地上,我又有着莫名的悲哀。
  
  四
  
  1951年暑假,关君蔚带河北农学院应届毕业生到北安河实习,正值原北农大森林系上山派和下山派激烈辩论之时。为了预防卷入这场无意义的两派纷争,他自愿住入别院一间9平方米的小屋。除夕之夜,大伙在小屋内聚餐,其乐融融。夜阑人散后,关君蔚收拾残物,准备倒垃圾。一开门,忽见一大狗直立对面,两眼发蓝。仔细一看,发现大狗的前腿缺半截。关君蔚猛一惊,顿
悟近在咫尺的原是北安河一带有名的三条腿老狼!他转进小屋,急关上门。心跳甫定,他从窗户的缝隙中瞥见老狼一瘸一拐地跑往后山,在月下的雪地里踩出三足的印迹。
  50多年前,北京林业大学起源于此。以三个学院的林学系为主,集聚来自五湖四海的几个个教师,都过着与我相同的生活。然而在这个基础上,却建成了今天的北京林业大学。提起这个小插曲,只是为了说明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由涓涓蛔流渐渐浩瀚的过程。北京林业大学也好,个人也好,在刚刚起步时,大多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落寞,有时都不敢想象未来。然而,只要在正确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总会有所收获。当你处于团境时,希望能想起这只三条腿的老狼,也许能给你一点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1956年,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山区建设和水土保持攻关研究重大项目”由谭震林副总理主持。广州会议后,参与1963年至1972年十年科学技术规划的专家学者已从600人增加到千人左右。恰值灾荒刚过,农业,尤其是山地利用和水土保持被列为重点,但关君蔚一直没有分到科研经费。
  关君蔚的课大多是早上八点开始,但他时常迟到。校长不得不找他谈话。
  “不是我不起来,我一起来就过点了”。关君蔚一脸委屈。校长拿他没办法,只得用科研经费给他买了一只八块钱的马蹄表。
  有一次开会主要研究科研经费问题,关君蔚得知后有意带上了那只马蹄表。在上报掌握多少研究经费时,关君蔚撩起衣袖,亮了亮手上的表:“这就是我所有的科研经费。”
  “真这么穷啊?”科技部袁司长有些怀疑地问。
  “就这么穷!”关君蔚回答道。这等于告了林业部一状,被列为重点的项目竟没给划拨科研经费!会后,袁司长亲自找到关君蔚,他一口要了20万。袁司长当场同意,但说手下无钱,先拨两万以供急用。关君蔚拿着这些钱上了妙峰山研究泥石流。本打算“躲进小屋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但他才用了1.8万元,就赶上“文革”了。
  泥石流曾被认为和地震、火山爆发一样,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它发生突然、来势凶悍、运动时间短、破坏力大、常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治理泥石流较早和成绩较大的当属奥地利和日本两国。但在治理的方针上这两个国家都是单纯地治理泥石流,不考虑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等因素。中国则不同,在泥石流容易发生的地区,往往居住着大量的居民。因此在治理工作上既要防止,预测泥石流的发生,又要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
  为了摸清泥石流发生条件和发展运动规律,找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关君蔚反复深入到泥石流发生的地区实地考察和研究,收集我国各种不同类型和泥石流的特性、形态等资料。为了取得可靠的数据,他选定妙峰山实验林场的拉拉水沟为定位试验基地,开始了泥石流定位跟踪监测预报工作。在被看山人遗弃的破石头房里度过了两个雨季后,他初步找到了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和运动规律井成功预测了一次泥石流。他明确指出,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是可以预见的。他认为,治理泥石流的关键,在于控制其发生的条件,运用泥石流的运动规律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变害为利。在治理中,应该根据其发展规模和灾害程度的分析,确定轻重缓急,集中力量,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在我上演的喜剧中,我总是想尽办法演好自己的角色。为了演好戏,我们需要外界提供舞台和道具,很多时候,这些不是等来的,而是需要自己想办法争取。当你抱怨没有舞台的痛苦时,倒不如停止抱怨,去积极地搭建一个舞台。
  三年困难时期,关君蔚始终未离开北方,大多数时间都在西北的老少边穷的山沙地区。师生一起,贯彻集教学、科研和生产规划任务于一体的学风,制定出所在地区防灾减灾、发展生产的规划工作。
  进入不惑之年的关君蔚少了一些年少时的轻狂,他开始理解到个人再有本事也是极为渺小和微不足道的。有时即使施展出浑身解术,也完不成承担的全部任务,有时甚至由于一点莫名的错误而造成损害生产的现实。
  有一次,关君蔚和晋冀两省领导汇报时,本来想说:“羊为林开路,林为牧开源。”但由于过于激动,汇报时便说成了“一头山羊,四个小铁镐,一群山羊,几百个镐,满山遍野跑……”河北省领导误认为山羊危害生产,于是下令:“枪毙山羊。”山西省领导也明令限制山羊,以致昔阳,大寨把山羊赶弃于狼窝掌,自消自灭。
  后来,关君蔚到怀柔流璃庙,想复查些生产情况。正赶上七月十五,晚饭和大队一起吃“傀儡”。晚饭时,端给关君蔚的确是一碗傀儡。但咬开一吃,竟是羊肉傀儡!那时,正是浮肿困扰之际,尝到羊肉,他觉得满口奇香。当他表示谢意时,一位老友却打趣说:“如果依你要把山羊全枪毙了,你也就吃不上这碗傀儡了。”全场大笑,关君蔚才知道因为自己的错误,山西和河北杀了很多山羊,但他只有无奈地摇头一笑了。
  
  五
  
  在“文革”十年中,虽我是历史反革命和反动学术权威,很“光荣”地被揪出最早,落实政策最晚。但当我回想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运动,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些让我感动的好人,对于一些闹剧,只是莞尔罢了。
  小溪在流动中遇到一些阻塞在所难免,但流水在静静回望的时候,它把欢歌和幽咽都作为旅途的一部分。在艰难的旅途中,我觉得要顺应自己的天性走下去,敢于说真话,并坚持真实的自我,否则溪流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谈起“文革”,关君蔚一脸轻松和幽默。他不愿意提起在“文革”中所受的批判,而更愿意谈起在“文革”中遇到的善良的人们和一些趣事。
  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和历史反革命被揪出后,关君蔚被指定为王麻师傅的大粪车掏大粪。有一次他险些掉到粪坑里。麻师傅为了保护他便把他开除了。后来他又被派到森工楼打扫卫生,领头上司是麻师傅的老伴王嫂。她告诉关君蔚每天要早点到,任务就是把全楼道打扫干净,这叫作“斯文扫地”。每天,关君蔚只花一小时就把这项差事轻松地做完了,他并不觉得“斯文扫地”对一个教授的尊严有什么妨碍。他很喜欢这种表演,因为表演完毕就可以躲进小屋看书了。
  被关进“牛棚”后,关君蔚仍只是把一幕幕闹剧作为例行的表演。
  有一次,革命小将找关君蔚训话说:“今后只能给牛鬼蛇神发生活费,每人自报每月生活费需要多少,一般是15-17元。”
  关君蔚低着头,缓慢地说:“我要30。”
  小将斜了他一眼,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比别
人多一倍?”
  “15元吃饭,15元抽卷烟。”
  小将看着他笑了笑。
  两天后小将又训话了;“经过讨论,最后决定给牛鬼蛇神每月发生活费30元。”
  事后,小将见到关君蔚,对他耳语说:“你还是比较实事求是。”
  关君蔚微笑着说:“说真话的人首先对得起自己啊!”
  小将马上划清界限:“你们是牛鬼蛇神,别以为我刚才是在表扬你。”两人相视一笑。
  在小将眼中,关君蔚是无法改造的人。就像一棵树,笔直而粗壮的主干已经长成,用尽办法也无法使其弯曲,燥以为轮了。
  盛夏的一个下午,关君蔚假释回家,但第二天中午仍未归队。等到革命小将找到他时,他正在满头大汗地酣睡。小将们把他推醒,训斥他说:“运动搞了一年多,但还是没有触及你的灵魂。”关君蔚揉了揉惺松的睡眼,看看怒气冲天的小将,大气不出地洗耳恭听毛主席语录,算是接受“灵魂的洗礼”。但可气的是,他再怎么虔诚地接受“洗礼”,仍是属于“不可雕的一段朽木”。
  1969年盛夏,关君蔚陪最后一批“牛鬼蛇神”出棚,到群众中接受审查批判。以52班舒田同学为主一派,主张要把“水土保持专业”改为“机械专业”,最后要关君蔚表态。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脸上,只见他低着头说;“水土保持是新生事物,我没有把水土保持专业办好,罪该万死。但是,水土保持专业坚决不能改。”全场一片哗然,关君蔚也因此被批为“死不悔改的水保派”。
  1977年夏,关君蔚正在陕北为再次正规招生做准备工作。他突然得知林业部已恢复,迁回了和平里,并在山西运城开全国林业会议,关君蔚如期赶到会场。县里容量不大,去开会的人又远远超过计划,管会务的人面带难色地带着他去见梁昌武部长。
  梁部长有些无奈地说:“既然来了,我们只好设法给你安排住处。”
  “不用,我住资料室。”关君蔚马上抢着说。
  管会务的人笑着说:“可以,我知道你就是为了资料来的。”
  那时的会议没有什么好招待的,也不发什么纪念品,只是实实际际地研究些问题。关君蔚就是这样“赖皮赖脸”,不请自到地参加了许多关于生物、生态、农林牧副渔的生产和学术会议。在当时研究经费缺乏的情况下,要想实地考察得到很多地方的水利、环保、林业状况,甚至地理报告的数据简直就是不可能的,而很多官方汇报材料里就有他非常需要得到的情况介绍,所以很多会议资料最终都变成他以后研究水保问题的重要数据参考。
  我的专业是一个冷门,与人无争,可以自由发展,但同时也很少被人重视。在科学的道路中,不要怕别人瞧不起,就怕自己瞧不起自己。不怕战肚不了困难,就怕战胜不了自己。
  科学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些人总想着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惊天动地的贡献,其想法诚然是好的。但如果料学工作者能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坐冷板凳,在不受重视的情况下努力做好份内的工作,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许更有益。有为科学献身的理想是好的,但要安于坐冷板凳却很难。
  从1967到1977年积累下来的大量的文献都在说明,即使在工资照发、不许工作的“革命气氛”中,很多人宁可承担被扣上“逍遥派”帽子的危险,仍愿凭良心做好本职工作,这正是我国科学技术人员的特点,也是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希望。
  
  六
  
  1978年初,经中央批准,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简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并在西安召开成立大会。这项涉及九省区的宏伟工程,一开始就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并对此众说纷纭。在国际上,更为敏感;《人民日报》上曾用“绿色长城”来形容这一宏伟事业。
  当时英国《泰晤士报》的副主编亲自来新华社专访此事,林业部指定由关君蔚接待。他如实将实际情况做了简要说明。但《泰晤士报》的副主编明确指出,像这样大规模绿化工程,经济发达国家也难以办到。关君蔚婉转地说:“我们的国歌里,有一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只要这个绿色长城能在我们8亿人民的心里,就一定能实现。”副主编看着关君蔚点了点头,很受感动,其后在国际舆论上一直大力宣传三北防护林。
  在国内向人大汇报时,由于示意图不理想,因此引起了地学和生物学界的老学长的误解。甚至有人指责在天山顶上搞护田林网是好大喜功,得不偿失。但关君蔚一行人认为,取得国家批准来之不易,引起的多方责难也就只能在实践中解决了。1979年到1983年就“三北”范围内的县领导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办过五期培训研讨班,共计培养842人。直到1985年4月,由宋平主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后,第一期工程验收落实,才基本上取得国内外的公认。
  林业部党组织一次深入总结三北一期工程的预备会,部领导都在,一位副部长指着关君蔚说:“老关,你先说。”
  当时关君蔚还未入党,对党组部会毫无概念,于是随即发言:“这几年过来,真不容易。回想起来,真是一场混战,但还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全场大笑起来。
  罗部长急了,轻轻地和他说:“这次是部里开的党组会,因为你从一开始就参加了这项工作,才找你来参加的。如果是一场混战怎么能取得伟大的胜利呢?”关君蔚还是不太明白自己的错误,但看看别的领导严肃的神情,他才知道开党会是不应该乱说,应该多肯定胜利才对。关君蔚抓抓脑袋,不知道怎么补救才好。
  会后,一位副部长拍拍他的肩膀:“这确实是一场混战。我同意你的说法。”两人相视一笑。
  上个世纪,平原绿化、京津周围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相继启动,这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难于有计划、大规模进行和坚持的生态工程。但在我国,尤其是从最困难的“三北”开始建设防护林体系工程,起步后十多年,不仅没有影响粮食生产和畜牧事业的发展,反而取得了相应的“以林促牧、以牧支衣”的实效。凡在认真建设的地方,荒山秃岭、风沙逼人的荒凉面貌,都已取得了应有的改善。这一奇迹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开始起步,是要经过长期的阵痛。但我认为,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我们仍可以谋求成功;在较好的条件下,就更易于成功。
  1980年冬,关君蔚得知要在兰州西固的宁卧庄开全国农业现代化会议。由于刚结束半年的考察,他显得又黑又瘦,而且胡子很长。他不请自到地来到宁卧庄招待所,因记不清是哪个门,所以来回走
了几趟,引起了警卫的注意,被揪到传达室,让他出示介绍倌。
  “我是在延安接到电话通知来开会的。”关君蔚解释说。
  警卫哪会轻易相信他。关君蔚不得不照着警卫的指示接受体检并被查清未带武器。最后林业建设兵团的副总指挥吕润全副武装出来把他带进会场才算解围。
  如今,宁卧庄还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才知是水保站的。有女不嫁水保郎,脸黑脚臭胡子长。”
  这个“水保郎”总是让人头疼不已。会上,关君蔚提出“发展燃料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一些农村,仍是以柴为燃料。因此关君蔚强调了灌木的重要性,他认为应该发展燃料林,在无林少林地区要乔木、灌木和草一齐上。此观点马上遭到围攻。
  “在林学院教了半辈子书,却不知道森林为何物。”
  甚至有人说:“用森林生产烧柴是毁林专家。”
  但关君蔚仍不愿对自己的观点做任何的让步。会后,关君蔚和周克上了小罗山。山上全是低矮的骆驼刺,周克坐在一块空地上悠闲地看着碧蓝的天空,关君蔚抢拍了一张相。周克站起来说:“在会上只有我一个人支持你的观点,但是……”他指了一下骆驼剌说:“咱们方才在你定义的‘森林’里照了一张相,心里总觉得别扭。你看满山的这些骆驼刺,才几寸高,这也是森林啊?”
  “要创新思维嘛。你想想,农村世代烧柴,如果突然否定燃料林的科学性也不合适吧?”周克看看固执的关君蔚,拍拍他的肩膀无可奈何地笑了。1982年,关君蔚在《ChinaDaily》上发表了《乔、灌、草相结合,可以防御风沙》一文。
  中国的水土保持学科一直未建立完整的体系直到1984年。那年夏天,在山东泰安国家教委召开了第二届博土点的审评。这次审评是属于少数重点补缺性质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关君蔚被认为是林学的“叛逆”,第一届评审没有让他参加。由于事后关君蔚提过意见,所以第二次评审的参加资格算是安慰性的。关君蔚虽然觉得缈无希望,但还是花了两个小时,以水土保持原理为基础,农展馆的展览为实证,以正在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和《农业百科全书》的水土保持部分为依据,论证了中国水土保持学科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评审时他在半亩地大的小院里回避,每一分钟都像一年那么漫长。会议到12点半才结束。国家教委的—位女同志激动地和关君蔚握了握手,一句话也没有说。北京林学院出席的惟一一位有投票权的老学长有些口吃,从会场出来,他紧紧抓住关君蔚的肩膀,良久才结巴地说出一句话来:“……纪律……不能告诉你……走,吃饭。”从他们的目光中,关君蔚隐隐觉察到,中国的水土保持学科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
  有人把我的成功经验归结为三个字——脸皮厚。其实,如果自己坚持的是正确的,脸皮厚也许会让事情进展顺利些。然而,我反对厚黑学而倡导“厚红学”。一个人不能为达到一己私利而厚着脸皮不择手段,但如果是为了大众的利益,做事时也不应该常因“面子”的桎梏而束缚了手脚。
  早在1955年我国召开的第一次水土保持会议上,关君蔚就和当时的几位老学长共同提出过建立水土保持学会的建议,但未被列入议事日程。以后虽经多次反复提出,终未落实。1985年冬,由科协学会部出面,专门召开了关于全国水土保持学会的审核会议,关君蔚代表申请方到会。会议开始,科协学会部就正式宣布纪律:“经慎重研究,关于水土保持学会已定了两个方案,通知你来只是让你选定一个方案。”
  学会部一个女领导笑着和关君蔚说:“一提学会,你就没完没了,今天就要限制你。你只需要说出选定哪一个方案就散会。”接着,她宣布道;“第一个方案是在中国林学会下成立一个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已经取得林学会同意,马上就批!第二个方案是独立建立全国水土保持学会,这要经过层层审批的复杂手续,遥遥无期……”
  还没等她把话说完,关君蔚打断道:“听明白了,但我想提一个问题。”女领导马上抢着说;“已有言在先,只要你表态,不谈问题……”
  “让他把问题提出来吧。”旁边有人提议。
  关君蔚微笑着问道:“北海公园旁边有个很好的国立图书馆,为什么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图书馆?”领导被这个不着边际的问题愣住了。
  “他的意思是两个都要。”其中一位与会者顿悟到。 “对,就是这个意思。”关君蔚点了点头。
  全场都笑了。学会部的两位领导埋怨不该让他发言,他们低声商量后对他说:“你先回去,我们研究一下再通知你。”关君蔚预感到了希望的曙光。
  翌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立。
  1995年5月,关君蔚虽已办了退休手续,但仍是闲不住的忙人。快乐的小溪在夕阳下潺潺地流着。正式退休后的两个月,他先后参加了治山中心学术会议、第五次全国水土保持会议、大连水土保持学术会议,而且还去了延庆、平谷、密云考察。其间,参与院士评审的一位老学长告诉北京林学院领导:“关君蔚已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关君蔚得知后,特去林业部问王志宝部长,但王部长说他根本不知道此事,且最近也没有去过北林。
  不被推荐是不能被评为院士的,其机遇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关君蔚曾三次被推荐为中科院院士。在师友的热情督促下,这是第四次被推荐。在到处年轻化的气氛中,通过评审的希望一次比一次淡化。他也懒得去理会,照样开他的会,照样到处考察。直到7月,他才收到那封周游了几个省,最后从西北某水土保持单位用挂号转寄到他手上的信。当看到“吴君蔚”被评为院士的通知(简体的关被写成了吴),关君蔚淡然一笑。
  在长江三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专家意见书上的签名是关君蔚平生最难落墨的一笔,他觉得这样大的一项水利工程是不是可以再缓一些。由于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速度,缺电的问题已日益严重,但修建大坝拦水,造成的水面提升不仅涉及整个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库区移民问题也令人深思。
  经过反复思考,关君蔚决定不在意见书上签名。他说,我不是反对,我只是感到这样重大的事情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和论证。但他的不签名遭到了侯老的反对:“我是全国人大代表,而你不是。你不签,恐怕以后会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要不我代你签吧。”
  关君蔚笑着摇摇头:“中国的事很多时候都跟着大众走,如果有几个人反对好像就变成‘反革命’了。”他最终签了,但想到移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部分迁出的移民又从移民接收地跑回原住地,在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成为新移民。怎么安置?每念及此,每每后悔。
  在如何有效地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上,关君蔚始终在人前鼓与呼,他说:“中国在数得着的大江大河上都修建了水电站,现在只剩下一条怒江了,大家别把好事做完了!留一条怎么样?能不能留下一条河看看!”
  在谢幕前我想起了1969年的一个真切的梦。那一年,学校搬到云南玉溪林业局,我住在新建露天的木板棚中,和老鼠共进晚餐。因得见西南原始森林,我心情激动万分,当晚难眠,浮想联翩。模糊中渐入梦境,梦中突遇战乱,全家失散,孤身流亡他乡,困苦潦倒多年,因为梦中几十年倏忽即过。我老态龙钟,须发皆白。但由于思乡心切,我走回千里迢迢的老家,并已从左邻右舎中得知,我的几代后人都有了突出成就。但见了面,因已隔代,相互难以认识。我只好离去,在家接待我的年轻人送我到大门口,万里夕阳垂地,我面向夕阳,行而去……现在想来,有所了悟。其实人都是向死而生。人在旅途,从日出走向日落。生命的溪流在晚霞的余辉中仍快乐地唱着歌,水光点点,那是星星的灯火。
  我也常遇到逆境和失败,但我总是站在远处客观地审视自己,把那些挫折都当成别人的事,于是又快活地继续走下去。现在我喜欢上了养蝈蝈。推开办公室的门,听见蝈蝈在笼子里叽叽喳喳地叫着,这让我感觉到生命的存在。阳光透过窗户静静地流泻进来,我的不快瞬间就烟消云散了,心情又变得非常舒畅了。
  虽已近黄昏,夕阳无限好。而且,身后还有一群朝气勃勃的年轻人,他们生命的小溪也将按着自然规律流入小河、大江,滚滚地推动历史的发展。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7: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篇转载的文章,但这一次不想用分享,不想仅仅作为收藏

尽管很长,但会常常来读



遗憾没有得到过老先生的亲自教诲,暑期去山西营,汾河的水土保持调研,查阅过关老的著作,当时就想要是能得到关老的亲自指点就好了。只是想了一下,心里觉得是不可能的,那样一位资深教授!直到在校园里看到他,惊讶,这样国宝级的教授一个人走在校园里!汾河的治理还在继续,可惜再也不可能得到关老的指导了!

不知为什么,特别的,想转到水保去

我知道水保很艰苦,但就是有冲动~~~


                                                    转自山诺一环保志愿者发表在校内上的日志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7: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杨颖 2007-12-30 15:46 回复 发站内信


是一篇转载的文章,但这一次不想用分享,不想仅仅作为收藏

尽管很长,但会常常来读



遗憾没有得到过老先生的亲自教诲,暑期去山西营,汾河的水土保持调研,查阅过关老的著作,当时就想要是能得到关老的亲自指点就好了。只是想了一下,心里觉得是不可能的,那样一位资深教授!直到在校园里看到他,惊讶,这样国宝级的教授一个人走在校园里!汾河的治理还在继续,可惜再也不可能得到关老的指导了!

不知为什么,特别的,想转到水保去

我知道水保很艰苦,但就是有冲动~~~

2楼唐艺 2007-12-30 15:57 回复 发站内信


  

关老走走好......

关老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

向关老致敬!!





您一定很纳闷,难道“不知道先生”还能有什么玄机吗?您可要竖起您的耳多,这位可不是一般的“不知道先生”啊。他就是几乎地球人全都知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尉院士。

  说起“不知道先生”的由来,那可有一定的渊源了。关老回忆说,年轻时从日本回国给学生教书,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也遇到了许多不懂的问题。当学生问我的时候,我只有回答“我也不知道”。不懂就是不懂,可不能以虚假来搪塞学生啊。做学问是不能有半点虚假的。然而,自己不懂的就要虚心的学习,我就在晚上查资料,弄明白问题。然后,在第二天再告诉学生。于是,学生当时给我起了个“不知道先生”。

  我就是凭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在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院士称号是国家对我几十年来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但是称号本身不能给我带来新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当了院士不等于到头了,现在新的问题很多,实际的情况发展变化非常快,要学的东西很多,我越来越感到知识的不够,还要不断的学习,包括向比自己年轻的同志学习。这不,我的计算机不是很好,我还得请教我的学生呢。


  其实,我并未刻意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我一路高高兴兴的走过来,快乐的生活。你看,我这么瘦弱,先天不足,现在还不到100斤,虽然不能活到2050年,但居然能活到现在,主要靠什么?就是快乐而简单的生活。说到这,关老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关老说,希望林大的学生努力提高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



  这就是“不知道先生”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玄机。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7: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8: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关爷爷,您一路走好
让我再次,也是最后一次这样纪念您。

让您在西行的路上,可以安心,再安心一些。



那些您惦记的事啊,我们相信终有一天会实现。



因为除了您惦记的人会努力去完成,

还有我们,所有林大学子,所有拥有环保之心的人,都会为之努力。

                               ---题记



一,初识关老



  那是好久好久前在学校某处,某人指着关老对我说,“你知道吗?那就是我们学校的关君蔚院士……”师兄说着关

老的事迹,一件件那么熟悉而清晰,仿佛关老是他的亲人。这样,不是水保院的我,才这样第一次接触到关老:这个穿

着及其朴素,提着一个布袋,缓缓走在校园里的和蔼老人。



二,擦肩而过



  在六道口,我见过您,关爷爷,我鼓起勇气与您打招呼,是叫关老师,还是关爷爷呢?可当我说出口时,您已与我

擦肩而过。后来我才知道,您听力并不好,带着助听器也需要我们大声地说才能听见。后悔,失去一次与您交谈的机会



  在学校组织您的公开讲座时,因为有课,我没能去听。只是后来听说那天的报告厅站了好多人,好多人哭着听完的

。当时的后悔成为现在深深的遗憾。您不要生气,如果时间倒流,我一定逃课去见您。

  再次见您是在学校行政楼红楼前,那天是今年十月通州峪队伍出发领完装备么?我对一个孩子说,那是我们学校德

高望重的关君蔚老先生! 那时心里还在自负地想,您看到我们拿着军包,会知道我们是山诺的吗?会知道山诺是环保的

吗?

  最后一次见您是在家属区,您还是那样,缓缓地走着。静默得像一副人生的画,让我不忍打扰。我就这样静静地看

着您消失在我的视野,可谁知道,那是我最后一次见您?



三,您去了



  昨日,狂风大作,毫无预兆,比天气预报提示的冷更冷。

  匆匆赶上电梯,去往老干部活动中心,山诺2007元旦晚会。

  电梯里,两个女生在谈话:

  “你知道吗?水保院元旦晚会取消了。”

  “为什么呀?”

  “听说是因为关君蔚院士去世了。”

  “……”

  她们再说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真的吗?我不敢相信。一头扎进风里,跑到田家炳体育场内。装饰在被卸下,宣传

板被拖走,台上横幅缓缓降下,人们的脸上没有笑容。
  再回来,灯已黑,人已空,只剩风。



四,对不起



  到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很热闹,但山友们原谅我,一开始,真觉得好吵。

  特别是看到活动室外面还挂着关爷爷您的照片,我沉默了。

  小新说,就当协会不知道吧。

  我说好。

  于是我们开开心心的看完了元旦晚会。

  晚会结束,走的时候让山鸡对着关爷爷的照片鞠了一躬。

  看到阿红,他自然已经知道了这事,拍拍阿红的肩,什么都没说,我走了。

  关爷爷,请原谅我们,我知道我们不应该……

  我知道,所有的娱乐活动都应该被取消。请原谅。



五,去送您



  回到寝室,打开电脑,登天,顶点,校内,都是您的消息,您的事迹……

  11:10收到俊杰短信:“主楼平台有追念关老的活动,过来吧!”

  确定是真的后,冲动地给飞信里所有协会的人都发了短信:“现在主楼平台有纪念关老的活动.不是假的,我就过去

.不用回复.(天冷,大家好好休息也挺好!)”关机,穿衣,下楼。

  觉得走正门近,于是跑出学校,结果正门关得死死的!急的我直想翻墙……

  从学校绕,终于到了主楼平台下。看到阿红。已经有好多人在了,有师兄在回忆关老生平的点点滴滴。



  拿到蜡烛。



  “主楼八层是关老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我有个提议,我们大家向那个方向三鞠躬吧!”

  水保院03级,04级,05级(阿红和另外一个男生,两个人),所有研究生(包括已毕业赶来的人),其他学院其他

专业所有爱戴关老的人……大家有条不紊地分批鞠躬。



  默哀一分钟。



  唱《祝福》。



  所有用最大的声音,喊出“祝,关老走好!”一遍遍。



  “所有水保人,所有北林人,再努努力,坚持坚持,把关老的事业坚持下去……”



  大家组成心型。一堆堆在说着关老与自己的故事。



  水保院的研究生,老师说,给关老做了一个门头沟泥石流各个情况的视频及一些资料,想让关老看看,更欣慰,可

惜昨天才做好,老师很内疚,赶下来和我们一起送关老……



  众人宣誓:“继承关老遗志,发扬北林精神,知山知水,树木树人。为祖国生态环境事业奋斗终生!宣誓人:XXX!





  发布学校关于此事最近的安排。校园设置公共灵堂。初步定为1月4日去八宝山为关老送行。确定后会在登天上发帖





  一位水保07级的新生发言。



  最后一次喊出,“关老,走好!”



  众人开始散了。



六,山诺这样送您,您走好



  想起了校内上看到的这样一段话:“一战前夕,瑞典王子去日本旅游,结果在日本富士山下因泥石流而遇难,日本

天皇很看重这件事,于是就决定赔一笔巨款给瑞典皇家,但是瑞典皇室说,这钱不用赔了,把这钱用于日本的防止泥石

流建设把,于是日本天皇找到当时的一个地理学家,御赐职位,并把这笔赔款给了此人让他做研究,这个日本人就是关

老的老师,世界水土保持的先驱,关老原名关平,师从此人学习水土保持理论,当老师不行的一刻,对关老说:我一辈

子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治理黄河,中国人说治黄河者治天下。希望你能完成我的遗愿。关老却说,我这么瘦,还是治

不了天下,看看能不能治黄河把。”

  想起了会歌里这么一句话:“只希望黄河流碧水,赤地能变青山,世界充满绿色,地球不再有荒原。”

  想起了阿红手上的烛泪。

  把当时能找到的山友聚了起来。

  阿红,山鸡,亚平,企鹅,青海,果果,还有我。

  和他们说了。于是,我们为关老,唱了一遍会歌。



  “  我们是新时代的学子,怀着满腔的热情。

     我们是绿色的守护者,有着对大山的承诺。

     背负着历史的嘱托,不畏那风雨险阻。

     雪山沙漠和高原,都留下我们的足迹。

            
     只希望黄河流碧水,赤地能变青山;                  
     世界充满绿色,地球不再有荒原。

                    
     我们向希望放声歌唱,唱出心中的炽热。               
     我们向万物尽情拥抱,将美好一切悉心照料。              
     保存着心中一团火,奔向那美好大自然。               
     森林河畔和荒原,回荡着我们的欢歌笑语。

               
     只希望黄河流碧水,赤地能变青山;                  
     世界充满绿色,地球不再有荒原。

  
     朋友啊,朋友,让我们携起手,开创未来,谱写绿色之歌。

  ”



  “把蜡烛吹灭吧。大家走吧。”



  期间偶然听到有人问,他们在唱什么歌?我到最后还是没有留下“山诺”这个名字。只是觉得,送关老的人那么多

,不用分彼此。山诺,也就这样默默陪关老一程。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8: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关老与山诺

今天在口水的校内看到这个:“在山诺的文化墙前。关老留下这张照片。感觉挺巧合的。

我们的山诺关老也是知道的。当时他曾说过,好好总结你们的过去。不要总是从“零”开始!

还有就是,我们的协会是需要不断创新的!拒绝改革就是拒绝进步!有一点关老的话很经典要“开心”。但这里说的开

心是指: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而开心,那种发自内心的奉献后换会的开心。愿山诺能够慢慢学会“开心”。”

http://bbs.dengtian.com/UploadFile/2007-12/200712300334313627.bmp
从山鸡的分享上看到这个,禁不住,眼睛又湿了。

  我不是水保院的,学的和环保没有关系。

  但来到林大,进了山诺,认识关老,总觉得这一切冥冥之中那么自然而又巧合。

  关老的字依然硬朗清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

  关老,山诺。

  我默默感受着这种厚重,这份缘分。

  

八,让人感动的关老事迹



  听了很多关老的事迹,只列一二:



  1.最常见的景象--校园里关老的背影,永远是个布袋,那么朴素……

   一个干瘦的身躯,穿着一双布鞋,总是面带着笑容,对谁都是微笑,提着所谓的公文包,其实是我们学校Recycle社团的环保口袋.......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创造了中国的水土保持,它是我国水土保持领域的开拓者。

2.关老毕生最大的爱好是蝈蝈,还记的一次讲座完后主办方送他的礼品是一个蝈蝈笼子,他很开心的收下了!他在讲座上幽默风趣的给我们说他经过死缠烂打终于把人家关于养蝈蝈的祖传秘方要了过来,这秘方可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关老讲座就是不坐着,我们心疼,为他搬椅子,他说“我坐下就不会思考了,就讲不出来了。”于是我们都含着泪,听他讲了两个小时,而他,站了两个小时,一直微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关老的老伴儿董先生也90岁了,刚刚从医院回来,连饭都没有吃。她得知关老生命垂危的消息赶到医院时,关老的心电图已成了一条直线,身上的管子也都拔了。听到了她的声音,关老早已闭上的眼睛又睁开了,眼眶里满是泪水。他是一直在等着见相濡以沫60多年的老伴儿最后一面呢!董先生帮他合上眼睛之后,他的双眼再也没有睁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8: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6.日本侵华过程中,关老同学根关老说:关君危险了。原来日本当时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

关老马上着急了,化名关君蔚,连毕业证都没拿,便回国支援。



50年代北京郊区老有泥石流,于是关老独自一人去考察,走了三天才到了那个村子,他决定给该村建堤坝,可是当时必须要有拨款才行,政府紧张拿不出钱,关老着急了找到军委,当时一领导(名字我忘了,不过好像是元老级的人物)给他写了一张纸条,批了他20000担小米,关老拿着小米来到村子,村民敲锣打鼓欢迎,大坝建成。到了冬天,他怕大坝的基石被冻裂,一人骑着自行车走了三天去村子考察,他去了话也不说,就开始挖地,看大坝基石的情况,村长笑了,说,知道你不放心,我们把基石外面铺上玉米棒子,里面很暖活不回有事,关老挖开一开,果然如此,便开心的笑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君蔚,1917年5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满族。194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林学科,获“技术士”学位。1942年7月受聘为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副教授;1945年受聘北京大学第四分班;1949年7月受聘河北大学森林系讲师、副教授;1952年北京林学院成立,任该院副教授、教授至今。1953-1983年任北京林学院造林、森林改良土壤教研室主任,水土保持专业负责人,水土保持系主任;1984年建立水土保持学科,任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转为资深院士;1957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任中国林学会第二届、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我们会将哀思化为动力

所有水保人,山诺人,林大人,环保人,都会为您默哀,努力!

再说一遍,关爷爷,关老,走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9: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点多收到消息,水保人精神之父--关老,已离我们而去.







震惊!!!悲痛!!!水保界从此丧失一位泰山北斗!!!







去年此时,水保院为关老筹办九十华诞暨水保院元旦晚会;今年此刻,水保院元旦晚会前两小时,关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所有北林人都不愿意相信,身体一直那么棒的关老,常常在438上微笑的关老,再也不能和蔼地看着我们这些孩子.耳边依然回荡关老慈祥的声音,眼前依然浮现关老瘦铄的身躯,而关老却长眠不起.再不会有那样一位老人,要我们"为养家糊口求一门技能";再不会有那样一位老人,让我们"为10亿农民想想办法".







与关老的每一次见面此刻弥显珍贵,从今,我们将只能从其它媒介上再见到关老的样子,再听到关老的声音.







真切地道一声,关老,走好!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53

主题

329

回帖

239

积分

溪流

积分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19: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园纪事: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就这样走了
(2007-12-30)


  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就这样走了。
  北京突然降温,刮起了西北风。29日一上班,尹校长就说想去医院探望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关君蔚。他把手头的急事处理了一下,就匆匆赶到了医院。前一日,吴书记刚刚去过......  
  关老是我国水土保持界的泰斗,参与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和学科,提出过许多重大的理论和重要的观点。前几年关于预防泥石流的建议还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他得过全国林业科技突出贡献奖,培养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  
  关老躺在床上,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和人们打招呼了。原本就非常消瘦的身体更加干瘦。尽管正在昏迷,但我还是相信他知道我们来了。因为,他的头每隔一会儿就动动,嘴张着,像要嘱咐什么。家里人说,这两天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尹校长仔细询问了关老的情况,还代表学校送了慰问金......  
  再过几天就到2008年了。大家都默默地为关老祝福,希望他能挺过去,慢慢地好起来。没想到,29日下午4时许,关老就走了。家人说,他走得很平静,没有痛苦,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  
  关老早就过了90岁生日。身体素质虽然很差,但精神状态一直很好。前些日子,他还编辑出版了新书,还拎着个包到处跑着开会。什么时候看到他,都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  
  晚上,吴书记、尹校长等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都去了他家。一切如旧,就是缺了房子的主人。关老的老伴儿董先生也90岁了,刚刚从医院回来,连饭都没有吃。她得知关老生命垂危的消息赶到医院时,关老的心电图已成了一条直线,身上的管子也都拔了。听到了她的声音,关老早已闭上的眼睛又睁开了,眼眶里满是泪水。他是一直在等着见相濡以沫60多年的老伴儿最后一面呢!董先生帮他合上眼睛之后,他的双眼再也没有睁开。
  每个熟悉他的人都为他的离去感到惋惜。对于他来说,脑子里只装着一件事情,就是他的工作和事业。不少人一直以他为榜样。  
  30日起,人们都放假了。关老也休息了。他太累了......
让绿色洒遍整个地球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5 14:22 , Processed in 0.0593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