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523|回复: 1

《点亮的神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悖论

[复制链接]

504

主题

2803

回帖

5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52498

评估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发表于 2008-2-23 11: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序

宋青宜


  一

  当读者朋友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最想说的是——我不是一个学者——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多年侨居日本的女性。这本书,不是什么学术论著,只是我多年海外生活的一些“感悟”。读者朋友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到的是,我和您正在就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互相交流着一些看法。如果,我在书中的一些话,或者说是一些观点,对您有所触动,能引发您的一些共鸣的话,我就心满意足了。

  二

  我80年代末留学于日本,是日本女大的研究生,学的是日本文学史。

  那时的日本对环境保护特别重视,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立法,对于公害都用法律上的严惩手段来治理。当时,我感到挺惊讶的。日本政府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出台了许多整治环境和公害的法规法律,学术界也相续出台了很多有关循环型经济公害治理的理论,科学家们也有很多有关治理公害和循环再利用的技术也不断应用于实际,同时对国民环境保护教育的力度也很大,比如学校增加了环境保护方面的课程;比如,要求人们将生活垃圾分门别类放到垃圾桶中以便循环利用。甚至于政治家们在竞选演说中也将环境保护的课题作为他们争取更多选票的一个方式。我想日本花如此大的力气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是因为日本领教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所以,日本也称环境污染为“公害”。

  而此时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却在走着日本已经走过的,并且已经为之付出沉重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经济的老路。中国的环境问题似乎被忽略了,人们关心的只是眼前的产值和利润。这令我十分担忧。中国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消除贫困,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问题是,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片面的理解,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诸不知,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是分不开的,在环境保护基础上的经济建设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日本正是在这方面走了弯路,才在后来为了环境治理和保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十分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哪会有那么大的资金来治理被破坏的环境?要知道,中国至今仍然有数千万的民众生活在贫困中……每每想到这些,我就忧心忡忡。

  我时常反问自己,难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只能“对立”,而不能“两立”吗?

  同时,我也认为中国是有着5000年优秀文化积淀的文明国家,中国人是有智慧,有勇气,有能力的,一定会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以一种全新的状态,面对民族振兴的未来。


  三

  虽然我多年旅居日本,但我始终没忘记我是一个中国人。在七八年前,我应邀在日本21世纪经营者论坛任讲师。在与参加论坛的日本众多的经营者包括有些还是世界500强企业的经营者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在关心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许多方面,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在讨论中提出有关中国的问题,为此这也自然成了让日本朋友更多了解中国的平台。

  我必须关注中国的诸如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民主和法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重大问题,然后将其“消化吸收”后成为自己的“心得体会”。而这些“心得体会”就是“感悟”,是我在与许多日本朋友(有的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交流时最好的,也是生动的“谈资”。后来我发现通过这个平台,许多日本朋友在与我的交流中,对中国有了较好的了解。

  有一次我在与一位日本资深政治家交流时,对方问我:“70年代我到中国访问,看了歌舞剧《东方红》。其中有一首歌的歌词是‘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对此我觉得不可思议。毛泽东的思想,怎么会是‘不落的太阳’呢?”也有一次,一位到过中国的日本企业家问我:“中国的广播中老是在唱着一首歌:‘鱼儿离不开水……’你是怎么看的?”

  对于他们的这些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没有毛泽东以及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洗涤帝国主义列强带给中国的百年屈辱,中国不可能走一条没有外来干扰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也不可能真正当家作主骄傲地面对世界。所以,中国人民选择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并且信赖他们。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也是一种历史的信赖。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发展成为一个执政党,她用自己的成长历程,证明了她是一个伟大的党。尽管中共也有失误的时候,但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纠错,中共还是这么一路走来,不断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伟大事业来。所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中国人民必然的唯一的选择。对于我这样的回答,日本友人终于点着头,“噢,是这样的。我明白了。”

  我在日本21世纪经营者论坛讲课时,日本人也会问其他一些敏感的问题,如“中国是否会对别国造成威胁?”“中国现在讲和平崛起,但要崛起,是否会不顾一切?”

  对此,我说,和平是一种姿态,崛起是一种愿望,它们并不矛盾。中国的崛起不是要称霸世界或威胁他国的存在,中国的崛起是指国家的振兴和人民的富裕。尤其是,中国的崛起是以和平为前提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和平崛起。并且,一个富强的中国,还能为世界的文明进步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援助。

  虽然我当时还算能对一些观点自圆其说,但私下里还是感到有些底气不足。这主要是我当时还没有找到更多的“理论依据”。这使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改革进程和发展趋势。

  这其中,我尤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也会对中共胡锦涛总书记自十六大以来的有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世界等重要思想和理论,予以特别的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感触也越来越深,在回到国内与朋友交谈时,我发现中国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谈及环境的问题时,以前在与朋友的交流中,很多主流思想会提醒我:“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主要的问题是解决温饱和发展小康社会,在中国谈论环境还为时过早。”而现在,我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很多朋友都会主动和你谈论环境和公害的问题,而且对保护环境和治理公害都有一种迫切感和使命感。我真的感动了,这个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像一股春风让国人又重新来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内涵和意义,重新来学会尊重生命;这个科学发展观让国人来重新认识自然,敬畏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让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积极的传承和弘扬。这些,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划时代的深远影响。

  当我今天来回答日本人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时,我庆幸已找到了更多我想要的东西。
  四

  多年来,我频频往来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力所能及地做些有利于两国友好的事情。我常常这样提醒自己:你的根在中国,你是中国的女儿。也正因为我是“女儿”,所以,凭着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我对地球环境问题特别敏感。也许这正是女性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吧。作为女性,我已经是母亲了。人类母亲和地球母亲,其实天生是一对孪生姐妹。女性和环境都是“弱者”,最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正因为如此,当我们面对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们本能地互相依偎并且“同病相怜”。

  环境的破坏,被作为一个影响到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而引起人类的警觉,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自从现代科学技术形成以来,科学技术便成了一柄双刃剑。牛顿发明了打开现代工业文明大门的钥匙,而瓦特接过钥匙打开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大门。但是牛顿和瓦特不曾想到:人类在不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的同时,也在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人与自然的对立势态,成为数百年来的一种常态。因对资源的掠夺而引发的战火,连绵不绝;因环境的污染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频繁发生;因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所形成的地球温室效应至使人类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这些问题,不得不让人惊恐;这些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

  我读过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濒临失衡的地球》(Earth in the Balance)。这本书被誉为“绿色圣经”。戈尔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由于现代文明带来的环境破坏的事实,戈尔也由此发出了“人类已经具备了毁灭地球的能力”的哀叹。我在阅读《濒临失衡的地球》时,心灵的震憾不亚于早前重读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同样再度引起对环保意识的似乎无可避免的沉思。尽管戈尔在书中也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和设想,但我认为他还是没有找到解决根本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我对日本情况比较了解。日本在克服“公害”上取得了成功,然而在近20年来的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似乎步子不快。虽然发展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国策”,也有一系列的法规出台与之配套,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再拿美国来说,许多像戈尔那样有责任心的美国人看到了环境的危机,但许多惟利是图的美国人却对此视而不见。这说明,在物质文明达到较高水平的美国,同样少了点什么。

  到底缺少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缺少一种用以关照人类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新的哲学思想。

  我想,我们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曾经是一个经历了大悲大难的民族,如来自内部的灾害、战争和来自外部的被侵略被掠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大彻大悟地坦然而平和地挺起它的脊梁,依靠自身的聪慧和睿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一般规律,包括自然生态规律,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早在数千年前,中华民族就产生了令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灿烂文化。“四书五经”,便是这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一批圣人,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他们如巨人屹立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他们是不朽的是永恒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也曾领跑于同时代人,如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对于火药和指南针,西方人用来对别人别地进行侵扰、奴役和盗取;而中国的古代科学家则出于仁义和道德,放弃了对火药之类的文明的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中华民族所崇尚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善良的民族,孕育了善良的文化。比如,中国古代有三个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们是八卦、五行、阴阳。它们和后来的西方哲学一样,都认为事物具有对立统一的规律。所不同的是,东方的对立统一,讲得是对立双方的调和性,而西方的对立统一,讲得是对抗性。我认为,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所在了。

  于是,当西方正在为文明而不惜破坏自然生态的时候(如两年前美国拒不加入《京都议定书》),中国却正在探索着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我深信,总会有智者伟人出现,来引领人类走出为了眼前短暂的文明而恣意糟蹋环境的迷津——这就像《一千零一夜》中的少年所盼望被点亮的阿拉丁神灯……


  五

  我注意到,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新概念。无论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涉及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谐相处”的哲学命题。例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五个统筹”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要求及六个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中共还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并倡导的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发展的一系列理念,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实践,已经逐步凝练成了一种新哲学思想(我在本自序中,以及我在本书所提到的有关“胡锦涛总书记的‘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之类的提法,均属我自己的感悟而已,也是我多年的研究成果。这点我特别提请读者注意,以免以为它是一种官方公开的说法。)。

  因为我们知道,所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它所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的规律。

  而我感悟到的胡锦涛总书记的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所昭示的,正是这种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的最简单明了的最一般的规律。

  同时我认为:

  胡锦涛总书记的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提升。而这种传承和提升是积极的。所谓“积极”,是由于胡锦涛总书记所具有的崇高德性、非凡智慧和博大勇气所带来的,也是由于对中国近代历经磨难的史实的成因的透彻了解和把握,进而唤起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带来的。所以,这种积极传承和提升是一次哲学意义上的回归。

  胡锦涛总书记的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不是一种“复古”的结果,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如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的一次符合逻辑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充实和完善。这对于中国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在国际阵营中“绿色崛起”,具有不可估量的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壮举。人与自然如何做到和谐相处与发展,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一道“世纪难题”。中国的先锋表率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将对世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六

  最后,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来深入探讨和研究我所感悟到的胡锦涛总书记的“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并且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来积极宣传和推崇这一新哲学思想,从而让我们的地球重新归于平衡与和谐…
这就是我写此书的目的。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1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外赤子宋青宜女士新作深刻感悟\"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
一部深刻感悟科学发展观中“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的通俗理论著作《点亮的神灯》,16日赢得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生效3周年暨宋青宜女士《点亮的神灯》新书发布座谈会”中日双方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宋青宜女士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日本,是日中环境协会理事长,日本亚洲友好协会副理事长、日本中华总商会的发起人、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海外理事。
宋青宜女士凭借着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独特感悟,睿智而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宋青宜在《点亮的神灯》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它的哲学内涵、哲学主张和当代价值,最终得出了“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是科学发展观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部分,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新的执政理念的结论。
宋青宜女士同时认为:“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是马克思环境理论的中国化,属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根植于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吸收了“天人合一”等古典哲学的养分并且结合中国当代实际的结果。作者还认为:“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具有不可估量的当代价值,是中国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生态文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指导思想。
出席座谈会的中方有关方面领导及专家学者评价:《点亮的神灯》是当前中国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非常适时和非常难得的辅助读物;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进行全民普遍的环境保护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国际社会真正了解中国坚持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的一个崭新的窗口;也是中国新世纪和平发展的绿色宣言,它让世人听到了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定的脚步。
与会的日方特邀代表也对《点亮的神灯》予以了积极的评价:认为该书是不可多得的让国际社会真正了解中国坚持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的一个崭新的窗口。
《点亮的神灯》是宋青宜女士长期关注中国环境问题以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问题,进而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
《点亮的神灯》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共计35万字。目前该书正由新华书店在全国发行。
另悉,《点亮的神灯》不日将在日本出版发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宋青宜女士与她的新书《点亮的神灯》(资料图片)
宋青宜:《点亮的神灯》后记
当此书的写作基本结束的时候,恰逢中共十七大召开。我在第一时间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对于报告,有几个问题是我特别关心的,一是关于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二是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十七大报告中的份量。结果,我发现,中共的十七大已经形成了高度的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方针”。另外,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用了以往少有的篇幅,多次提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问题,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无比的欣慰。兴奋和欣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在书中所提到的基本观点和所表达的主导思想,是和十七大的精神一致的。于是,我便在书稿中适当增加了有关十七大的一些新的内容,便将书稿送到了文汇出版社。我希望我的“感悟”能在当下中国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中,为读者及时提供一些帮助。若能如此,《点亮的神灯》的“出生”,也就有了她的“生命” 的价值了。
其实,我和这本书一样,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就在书稿将要完成的时候,也就是2007年的那个秋季,我生病了,也许是人过于劳累的缘故吧,这一病就是三个月。我不得不停下我“飞来飞去”“走南闯北”的脚步。这到给了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的时间。作为人类一份子的个体的生命是极其短暂的。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所为之而努力而奋斗的事业,若能促进人类事业健康、有序、持久的发展,那这短暂的生命的意义便会放大为崇高,并体现出她的存在价值。这些无数个小小的,短暂的生命之光,凝结在一起,这就构成了人类的永恒之光……回过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这“稍纵即逝”的生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做到健康而快乐地活下去,因为我们既然来到了人间,我们就有来到人间的理由。这个理由是为了生我养我的父亲和母亲,也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以及整个人类的生生不息……
后来我明白了,其实,正是起初的我对生命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思考,才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了特殊的敏感和领悟,我才开始重点关注“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了。因为,人类要生存,离不开有利于人类繁衍生息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我也体会到,被写入中共党章的科学发展观,关照的不仅仅是中国的13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在关注地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因为,中国13亿人口毕竟占了地球人类的近1/5。也许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特有的细腻吧。正是因为这些,我开始了写作本书的“万里征程”。
今天,当我的努力结出果实的时候,我要真诚地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和关心我的人。在中国,他们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有的是颇有成就的企业家,有的是资深的新闻工作者,有的是普通的教师和普通的职工;在日本,他们有的是著名的政治家,有的是杰出的科学家

在这里,我很想将他们的名字一一写出来,与我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但是,由于帮助我和关心我的人太多太多,我只能将他们深深地放在我的心里。我会在心里说上千百遍:“谢谢您了!谢谢您了!”
关注环境问题,是我确定的毕生的目标。接下来,我还会坚持这方面的写作。同样,我还是渴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我一个人的努力毕竟是有限的,当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我就有了力量,就会有更多收获“果实”的可能。
此为后记。
宋青宜
2007年12月12日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2 04:21 , Processed in 0.03433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