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761|回复: 3

中国雪灾启示录:地球总"发烧" 人类该咋办?

[复制链接]

3

主题

8

回帖

11

积分

冰块

积分
1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3-27 22: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雪灾启示录:地球总"发烧" 人类该咋办?


   
                               量量“球温”:很烫手!
                   量量“球温”:很烫手!



地球为什么“发烧”了
  

   美国加州有世界著名的马里布海滩,这是社会名流、冲浪高手和心



怀梦想的人喜欢的地方,而到本世纪末,海滩上将只剩下抵挡太平洋



汹涌海浪的石墙。
  

  几十年前,《纽约时报》的记者还曾撰文嘲笑“全球变暖”是无稽之



谈,而近几年来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无不充斥着“全球变暖、



冰川融化、暴雨、干旱、灾难、损失”等字眼,全球变暖的事实已不



容忽视。特别是今年年初席卷中国南部、北美和中东的雪灾再次敲响



了全球变暖的警钟。“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



在是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日子减少了,极端冷和极端热的天气都增



加了。总的变暖趋势并没有改变。”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



究所吴兑研究员解释说。无数的事实已经表明:人类正生活在全球变



暖的灾难性后果中。
   

  从19世纪开始,人们就试图测量地球的“体温”,随着诊断深入,人





们惊奇地发现,它的“体温”居然在不断攀升——它发烧了!
  

第一次诊断:孤掌难鸣   1820年之前,没有人问过地球是如何获取



热量的。正是在那一年,法国数学家简·巴普蒂斯特·傅里叶最早使用



“温室”一词来说明大气吸收了太阳的热能,才使地球不像火星那么寒



冷。但遗憾的是,当时他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直到19世纪



末期才被人记起。   1895年,瑞典物理学家斯文特·阿列纽斯读过傅



里叶的论文后,研究出了第一个用以计算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



理论模型。   1938年,美国科学家乔治·卡伦德发表了一篇题为《人



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及其对气温的影响》,计算出当时地球的气温已经



升高了0.55摄氏度。但当时美国人正惊喜于因汽车和电灯的发明而带



来的诸多便利中,没有人关心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否会对气候产生



影响。  


第二次诊断:预感危机   195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查尔



斯·基林研究发现,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1900年的290ppm增



加到了1956年的315ppm。次年,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罗杰



·雷维尔和汉斯·聚斯联合撰文指出,“人类正从事大规模的地球物理实



验,要将几亿年来沉积在地下的有机碳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返还到大

]

气层中”。   在接下来的20年里,全球气候变暖的迹象及对此的分析



成倍增加。如,197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莱士·E·布勒克尔预



测,在下一个10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将会大幅度增长。1977



年,威廉·凯洛格和玛格丽特·米德发表了《大气:已经并正处在危险



中》一文。他们在文中要求制定一部《空气法》,以使各个国家都同



意将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至某个共同商定的标准。  


 第三次诊断:警钟敲响   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过去及80年代的到



来,天气似乎一心要应验人们的预测似的。中纬度冰川退缩的速度从



每年30米增加到了40米,北极的冰盖萎缩了6%,雪线也持续退



缩。   1988年,这是敲响全球变暖警钟的一年。世界各地遭遇了前



所未有的酷暑。69个美国城市,还有莫斯科,创下了最高的单日高温



纪录。就在这个冗长的夏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多伦多召开会议,



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1992年6月3日,巴西里约热



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各国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东京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至此,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诊断和争论,“地球发烧了,是时候给它降降温了!”



这终于成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
   

   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曾警告过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



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森林、



海洋和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对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重



要作用。但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毫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已经极大地改



变了自然界的收支平衡,从而导致大自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诸多无



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地球的承载力在不断下降,它已不堪重负。而全



球气候变暖即是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





  森林就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森林还能



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加林区湿度,调节气候。但由于森



林大面积地被砍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和调节气候的能力已经大为减



弱。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2007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



统计,全球目前只有不到40亿公顷的森林,覆盖了全球约30%的陆



地面积。1990年至2005年15年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3%,而且



目前仍然以每年73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


  在森林植被中,热带雨林对人类的意义尤其重大。亚马孙平原是世



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



平方公里。热带雨林具有惊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亚马孙热带雨



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但是自上世纪起,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



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原因,巴西境内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正以年



均23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0。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情况,直接左右



着大气的热量和水汽的含量,可以说海洋就是地球气候的“调节器”。



如果海水温度发生变化,将导致全球气候异常,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也是导致此次全球雪



灾天气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这两种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科学



家认为这与全球变暖有关,它们的发生并不仅仅是天灾。




  海洋除对全球气候产生直接影响外,科学家发现,自1750年工业革



命开始,海洋已经吸收了人类活动所排放的约5万亿吨的二氧化碳。



这暂时帮助减缓了全球变暖,但是也让海洋付出沉重的代价,直接的



后果就是全球海水酸化严重。由于污染,全球海洋目前的酸度达到了



“数千万年”以来的最高点,即便二氧化碳的释放从现在开始停止,海



水也需要数万年才能恢复原样。这也导致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



降,全球变暖进一步加速。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



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



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因此湿地具有不



可替代生态功能。同时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



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功能,



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湿地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享有“地球之



肾”的美名。除此之外,湿地还具有调节局部地区气候的作用。湿地



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



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据实验研究,一公顷的沼泽在生长季节可蒸发



掉7415吨水分,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


  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地的大



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



小,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是2007年5月23日联合国人口基金



报告宣称的。城市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汇集之



地。但随着世界各国的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也面临着因人口暴涨



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在现代化大都市里,日益普及的空调等电器设备、数以百万的汽车



以及各种人为的热量,被城市地表超量吸收。加之城市的上空温室气



体含量较高,由此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这也是引发中高纬度大城市



夏季持续高温的元凶之一。除热岛效应外,空气污染也是城市不容忽



视的环境问题。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两



天内就导致400多名老人死亡。从1996年开始,日本600多名哮喘病



患者先后将丰田、日产、三菱等7家汽车制造商告上法庭,理由是汽



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空气。除上述两个环境问题外,如何处理大城市里



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也是让各国政府头痛的难题,而单纯的填埋、烧



毁等处理方法将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24

主题

114

回帖

82

积分

清泉

积分
82
发表于 2008-3-28 15: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开始下雪严重了就感觉和“发烧”有关
放歌西部,这里有更广阔的天空!

140

主题

498

回帖

373

积分

溪流

积分
373
QQ
发表于 2008-4-1 2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开始尝到自己种的恶果了,希望大家能够铭记自然灾害的警钟!
我来自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寸草环保协会! 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寸草明天将会变成一片茂密的草原!加油! 协会宗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关注校园环保,生活环保

16

主题

206

回帖

130

积分

清泉

积分
130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4-1 21: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北方现在不下雪呢?天灾啊!希望人类警醒了啊!
自然之美在于发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27 15:00 , Processed in 0.0321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