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769|回复: 0

多家非公募基金会酝酿举办行业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5 16: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5日,在南都公益基金会位于北京的办公室,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北京华夏慈善基金会、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国寿慈善基金会、华民慈善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多家非公募基金会的嘉宾,以及北京华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的学者专家共聚一堂,就筹备举办第一届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设想进行探讨。
近日,民政部姜力副部长主持召集由民政部做业务主管的9家非公募基金会座谈会,表达了对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关怀和重视。希望非公募基金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发展,做出表率,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民间组织管理局孙伟林局长非常支持非公募基金会以举办论坛等方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谋发展。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将基金会区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并形成了基金会在登记监管、组织治理、制度规范、运作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法律框架。在2007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了激励企业公益捐赠的税前扣除制度,并首次提出了非营利组织收入免税的优惠政策。在这种背景下,一年来,我国出现了基金会快速发展的形势。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总数已达1369家,资产总额近200亿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20%和10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开始登记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目前登记数已近400家。一些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家,纷纷拿出巨额资金慷慨捐赠,通过举办非公募基金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可以说,我们开始进入一个基金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让真正的民间组织——非公募基金会能够登堂入室,这是私域向公域跨越的通道,有利于改善草根组织的生态环境。非公募基金会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公益领域资金的配给结构,能给民间的优秀公益项目提供资助,能让草根组织有条件获得本土资源的支持,从而让中国的公益产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非公募基金会设立和治理的制度障碍已经突破,有能力也有责任把这个新兴的行业做好。政府方面给予了好的政策环境,行业自身也需有强烈的自律和责任意识,只能做好,不能做坏。

为促进非公募基金会之间的交流,2007年12月25日在南都公益基金会举行了非公募基金会第一次沙龙,10多家非公募基金会的同仁参与交流,就有关非公募基金会发展和治理的各种问题交换意见。第二次沙龙计划由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和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在2008年4月的适当时间牵头组织。

为促进非公募基金会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非公募基金会间的交流,培育为行业服务的组织,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设立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构想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与会嘉宾就论坛的发展目标、定位、组织、实施方式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也达成了许多的共识。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设想很好而且很必要,不仅是非公募基金会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我国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也有积极意义。论坛应是沟通、合作、发展的平台,应做成务实、高标准、高品质、为行业发展服务的论坛。论坛框架方案计划在第二次沙龙时拿出供讨论,通过非公募基金会同仁的广泛充分讨论,形成关于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运作思路,并在2008年举行第一次非公募基金会论坛。


附: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筹备会议纪要

时间:2008年3月25日
地点:南都公益基金会
参会单位: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北京华夏慈善基金会、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国寿慈善基金会、华民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北京华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
议题:
讨论第一届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筹备事宜

议题背景
近日,民政部姜力副部长主持召集由民政部做业务主管的9家非公募基金会座谈会,表达了对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关怀和重视。希望非公募基金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发展,做出表率,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民间组织管理局孙伟林局长非常支持非公募基金会以举办论坛等方式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谋发展。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将基金会区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并形成了基金会在登记监管、组织治理、制度规范、运作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法律框架。在2007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了激励企业公益捐赠的税前扣除制度,并首次提出了非营利组织收入免税的优惠政策。在这种背景下,一年来,我国出现了基金会快速发展的形势。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总数已达1369家,资产总额近200亿元,比上一年分别增长20%和10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开始登记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目前登记数已近400家。一些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家,纷纷拿出巨额资金慷慨捐赠,通过举办非公募基金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可以说,我们开始进入一个基金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让真正的民间组织——非公募基金会能够登堂入室,这是私域向公域跨越的通道,有利于改善草根组织的生态环境。非公募基金会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公益领域资金的配给结构,能给民间的优秀公益项目提供资助,能让草根组织有条件获得本土资源的支持,从而让中国的公益产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非公募基金会设立和治理的制度障碍已经突破,有能力也有责任把这个新兴的行业做好。政府方面给予了好的政策环境,行业自身也需有强烈的自律和责任意识,只能做好,不能做坏。
为促进非公募基金会之间的交流,2007年12月25日在南都公益基金会举行了非公募基金会第一次沙龙,10多家非公募基金会的同仁参与交流,就有关非公募基金会发展和治理的各种问题交换意见。第二次沙龙计划由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和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在2008年4月的适当时间牵头组织。
为促进非公募基金会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非公募基金会间的交流,培育为行业服务的组织,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设立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构想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应通过非公募基金会同仁的广泛充分讨论,形成关于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运作思路,并在2008年举行第一次非公募基金会论坛。

会议达成共识
必要性:
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设想很好而且很必要,不仅是非公募基金会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我国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宗旨考虑:
沟通、合作、发展的平台

发展目标:
非公募基金会论坛应做成务实、高标准、高品质、为行业发展服务的论坛。

定位和发展思路:
论坛应是个交流平台(沟通交流,扩大影响),论坛不追求大而全,而要循序渐进。
论坛应做成为行业服务的平台,如从业人员培训、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自律等,从最需要、最不容易出错的地方开始。
论坛应引导行业发展壮大,要借鉴国际、同行经验,将来论坛可引进先进基金会发展的模式为会员服务,如香港、国际的模式。
论坛应考虑开展一些活动,让公众对非公募基金会产生信赖
合作是论坛明显特点:基金会、项目实施机构、政府、学界、媒体等间的合作,请草根组织参与交流,进行公益资源的优化整合。
扩大论坛影响:设立奖项,评选优秀机构、项目、和青年创新人才

发起:
由若干家非公募基金会自愿发起。为工作方便起见,拟以注册地在北京的为主,邀请几家外地有影响的参加。发起倡议由南都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负责起草,在4月份沙龙上,初步确定发起基金会名单。论坛拟邀请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共同主办。

组织:
推选组委会,组委会成员5-7家为宜。组委会中有一家牵头,建立轮值制度。

实施:
倾向于委托专业机构操作,可考核、评估其能力水平,达到专业化。

资金:
发起机构各出资5-10万人民币。倾向基金会出资额一致,有能力的或轮值基金会可多承担一些。

其他资源:
结合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有相关预算,恰当的时机找到企业容易找到资金。
寻求世行、联合国机构资源。

议题考虑:
每次确定议题, 一次解决一、二个最需解决的问题。

论坛成果:
形成一些书面的文件,如《非公募基金会年鉴》。
建立论坛官方网站。

时间安排:
2008年秋季,拟10月举行(4月发起单位确认、5月会议基本框架确立,6/7月发出倡议)

规模:
200-300人参会,若10月举行,饭店需预订

风险:
积极与政府沟通,注意规避政治风险。

方案形成:
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北京华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先各拿出一份方案。第二次沙龙时,形成关于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初步方案,供大家讨论。

其他:
文案、筹备等准备工作充分做好再推出论坛。
每个人都关心自然环境,理解、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改变世界,爱济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2-29 03:50 , Processed in 0.0296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