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AN西南区培训总结
[align=justify] 2008年4月19日-20日,CYCAN试点高校绿色校园项目第二次培训在南京、广州、西安和成都四个城市同步进行。[align=justify] 西南区培训在成都四川大学北苑宾馆会议室进行,参加培训的试点高校社团包括云南大学唤青社、重庆大学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西南民族大学环境保护与发展协会,武汉科技大学绿联社因有事未能按计划参加。提供此次培训的培训师来自北京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CDM club)和中国大学生环境组织合作论坛(CEF)。20日上午,成都其他高校环保社团也参与了培训,包括成都体育学院“绿色青春”环保协会、成都中医药大学环保协会和西南财经大学绿色发展协会等。 [align=justify] 本次培训基本按照原定流程进行。19日下午1点半培训准时开始,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有趣的破冰游戏后,来自不同高校社团的培训者马上互相熟悉,为接下来的绿色校园项目进展汇报营造了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下图即为破冰游戏场景。 [align=justify] 19日下午培训主要内容为各学校绿色校园项目汇报和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解答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各学校汇报了各自的活动进展及活动中遇到的困惑,由于各学校情况不同,绿色校园进行的程度各异,但总体来说均在努力进行中,并各具特色。西南民族大学由于项目在新校区进行,基础设施跟不上,很多数据无法从节能办公室获得,但他们调查人员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通过实地的调查、记录,获得了很详细的数据;重庆大学已经获得了很多用电量数据,并做了简单分析;云南唤青社由于校方原因,尚未得到数据,但调查已经展开,并且学校后勤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积极配合的态度,相信接下来的工作会比较顺利。 [align=justify]
上图为西南民族大学环境保护与发展协会的刘丽丽在汇报他们学校的绿色校园进展情况。 [align=justify]
头脑风暴过程中,每个人都积极思考,踊跃讨论,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不仅排除了大家在开展绿色校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而且培训者都认为头脑风暴的形式非常好,既能发挥个人的主动性,也能体现集体的力量,让大家的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火花,纷纷表示要把这种形式带回自己的社团和学校。上图即为头脑风暴过程。
19日晚上和20日上午是气候变化工作坊,工作坊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通过类似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大家列举出所有与“气候变化与青年人”这个话题相关的条目。然后每个人在条目中选择五条自己最认同的条目,根据个人的选择,最后确定两个多数人感兴趣的主题,按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话题深入展开。下图为培训者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align=justify]
“有机生活”和“通过学校后勤推进校园节能”是最终确定的两个话题,两个小组分别针对这两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最终制定出一个长短期结合的行动规划。下图为大家行动规划的展示。 [align=justify]
通过两天的培训,培训者表示受益匪浅。在绿色校园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该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而任何事只有认可才会有热情,所以之前存在参与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不足的现象,但培训过程中,通过培训师的讲解和培训者相互的讨论,最后大家在意义上达成共识,这为各高校绿色校园的开展注入了极大的动力。在具体的操作上,部分高校对“节能套表”和调研方法存在一些疑问,此次培训也给了他们满意的解答。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和CYCAN这个大的平台,各高校的绿色校园活动都能顺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