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952|回复: 4

浙江省第四界青少年绿色营部分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63

主题

984

回帖

2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218982
QQ
发表于 2005-9-4 1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居住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活并享乐着

——第四届浙江省青少年绿色营“方舟豆芽”部落岩前绿色人居调查

楼建君    朱天荣
岩前村概况:
岩前村位于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北部,总人口1367人,其中常住人口818人,距常山县城天马镇29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以下凡不注明,岩前村一般就是指岩前行政村),年降水量712-1025毫米,年平均气温15.1-17.5摄氏度。土壤类型为黄壤、黄红壤和红壤,主要农林业为柑桔、胡柚和油茶,属于水稻产区,旱作作物玉米也有面积不小的分布,主要矿产资源有钨、锡、黑萤石和白岗石等,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1元。

(岩前村落)
前   言
“居住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活并享乐着”,这句话来自于常山县天马镇某处建筑工地的宣传画,当时看了深受感动,人类千百年来所追寻的不正是生活得更好吗?我们这一次在岩前的调查不仅仅在于了解我们的农民生活的状况,更在于用我们的真诚和努力为农民生活得更好作出我们的一分贡献。
第一编 生活环境篇

水环境:“方舟豆芽”部落调查于公元2005年7月31日
岩前村属于常山港支流芳村溪流域,辖区内主要河流为岩前溪,自北而南流经岩前自然村,河道深切入水平地面约0.8米。肉眼观察,溪水较为清澈,但在水流较缓处存在浑浊、水沫等现象。由于调查时期属于蒸发量大的夏季,连日高温少雨,目前岩前溪处于少有的枯水期。岩前村村民一般不将岩前溪水作为直接水源利用。
岩前村公共水源有二,公共饮用水源和公共生活水源是分开的。
公共饮用水源发源于离岩前自然村东北4华里的山麓,由于山高路绝,部落未能如愿到水源出口处进行观测,仅以水源出水处下约3-5处作为水源观察点,观察点是位于一处5-6米高成约70度的黄壤土峭壁之下,水自上飞流而下,肉眼观察水质清澈,峭壁之下是以机耕土为主宽约0.3米,水深约0.08米的水沟,水沟内水在肉眼观察之下仍为清澈,但极易引起浑浊,水中杂物较多,以植物残体为主,存在较少塑料物质等不易降解物质,在肉眼下无水草和鱼类等水生生物出现。公共生活水源从出水口流处后,穿越胡柚柑桔混合林和蔬菜地,流经两个黑萤石矿试采点附近后在距岩前自然村北缘约300米处进入沉淀池,然后水就通过自来水管流向岩前的千家万户。
公共生活水源发源于离岩前自然村东南5华里的山麓,相比公共饮用水源路更远、更难行,鉴于公共生活用水要求不高,根据各位营员的意见,我们对公共生活水源的调查简化。
此外,部分村民还使用地下水作为生活和饮用水,主要是以井水的形式出现。
根据我们的初步总结推测,影响岩前村水质的因素大概有四个,一是岩前溪上流的黑萤石矿试采点;二是岩前盆地内农林业所产生的农药和化肥污染;三是岩前溪下流钨砂矿场的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污染;四是村民生活垃圾污染。其中第二项已由其他部落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不再赘述,但我们会在下面的水质简单检验实验中侧面反映;而第三项钨砂矿场所处的位置是河流下流,对岩前村本身不造成污染的可能,因此我们不再做调查活动;只有第一项黑萤石矿试采点和第四项生活垃圾有可能对岩前村水环境造成直接污染。
岩前村的黑萤石试采点截止2005年8月2日有两个,第一个试采点位于岩前自然村北3华里,在新昌-下徐公路以西200米,离岩前溪约250米。现场环境是山体东南向公路开口的一个长约30米,宽约12米,深约8米的深坑,周围约300-500多平方米土地植被被破坏,上沿现存土坡大约成40度,植被破坏比较严重。现场表层为机耕土质,可以找到一些黑萤石矿碎片,在试采点上沿南面已经长出约10余平方米长约8厘米的玉米苗,没有破坏环境的任何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出现,据岩前村党支部书记程商岩试采点已经废弃,明年春天岩前将在这一区域种上油茶树以恢复植被。
第二个黑萤石矿试采点位于岩前自然村北5华里,在新昌-下徐公路以西100米,离岩前溪约120米。现场环境是丘陵平缓延伸部分东向公路开口的一个成不规则形状的大坑,深约3米,面积约250平方米,周围植被破坏不大,但是这个试采点明显处于进行状态,有大型抓机和1.5吨载重的货运汽车一辆,试采工人10余人,现场表层为黄壤土质,还没有黑萤石矿被发掘,但是有一定数量的白岗石出土,没有固体废物和污水发现。
根据以上的对两个试采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黑萤石矿的试采不会造成水质污染。
岩前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很少,一般有机废物已经“生物处理”(喂猪、鸭等),塑料等不可降解物质村民使用较少。
以下是对各种水质UST指标和电解试验物理观察现象:
    检测量    试验前肉眼观察    TDS指标    电解后物理现象
公共饮用水源    500ML    清澈无杂质    78    上层为橙黄色悬浮液,下层为清液,10分钟后色彩均匀
公共生活用水    500ML    清澈无杂质    195    上层为黄色到橙黄色渐变的悬浮液,下层为清液,10分钟后色彩均匀
岩前溪水(原加工厂水坝处)    500ML    清澈无杂质    142    有黑色物质浮于水面最上层,杯内出现大量的黄色沉淀,液体为黄色,10分钟后黑色物质全部沉于杯底,黄色沉淀大部分积于杯底
地下水(村民程商云家井水)    500ML    清澈无杂质    242    杯内出现大量的黄色沉淀,液体为黄色,10分钟后黄色沉淀大部分积于杯底
电解实验展示
  
(自左向右为为:公共饮用水源、公共生活用水、地下水(村民程商云家井水)、岩前溪水(原加工厂水坝处))

地质环境:“方舟豆芽”部落调查于公元2005年8月1日
岩前村的土壤类型多样,以黄壤、黄红壤、红壤为主,而以黄壤最多,作区有机耕土分布。黄壤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富含水含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与红壤分布于同一气候类型区,富铝化低于红壤,酸度一般高于红壤。
岩前村地质灾害主要为位于岩前自然村北部老佛殿后丘陵土体滑坡,分别在1994年和1998年发生过,先后冲毁房屋3幢和2幢,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受灾村民10余位村民损失全部财产。经地质队勘探,认定公路以上13户,51人,12幢房屋,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为灾害危及地区,并核定为中等危险程度,较大级危害程度,
经过向村民询问得知土体坍塌的发源于植被的破坏,起源于山体上原有生长良好附着力强的油茶改种为稀疏的胡柚与柑桔,加上暴雨连绵导致地沟加大引起滑坡。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被破坏的植被仍然没有被恢复,而且山体坡度较陡,黄壤深厚存在再次塌方的可能,然而仅仅一户人家迁往安全区域(1994年受灾后),有两户人家在1994年和1998年都受到冲击,损失全部财产,现在岩前村唯一的预警就是在雨天派专人看管,预警信号是呼喊。


  
(地质灾害公告)
  
(受灾村民述说地质灾害,左:塌方地点;右:受灾后重建房屋)
此外,矿藏资源的开发也会破坏植被引起山体滑坡,特别是已经废弃的第一个黑萤石矿试采点。

卫生环境:“方舟豆芽”部落总结于公元2005年7月31日-2005年8月1日
总体来说,岩前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比较明显卫生问题:
1.    经过第三次绿色论坛的总结,我们得知岩前自然村总共只有三户人家使用现代化的抽水马桶系统,部分人家甚至于没有设置专门的厕所,而且大部分村民家中厕所卫生环境堪忧,经常与猪舍合一。
2.    村镇的主要街道无人打扫,牛粪等脏物从2005年7月31日至2005年8月1日为止,基本上没有被清理。部分村民将柴草堆放于路边,干油茶树枝散发特有的浓郁气味。
3.    没有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根据第三次绿色论坛得知,岩前村现在仅仅拥有2个垃圾收集站,但现在村民的主要垃圾处理是岩前溪,垃圾随地可见。
4.    岩前村存在严重的人畜环境分离不清,很多村民的猪圈和居住区相连,鸡鸭等牲畜与人在内部生活区杂处,这样不仅是不卫生,特别是易引起传染病的人畜交叉感染,一旦出现如资阳猪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疾病流行,岩前村将受到严重冲击

第二编 旅游事业篇

岩前建筑:“方舟豆芽”部落调查于2005年8月1日
岩前村的建筑根据时代主要分为民国建筑和现代建筑。
岩前自然村的民国建筑集中在岩前老街,长500多米,共有祠堂、民居等各种类型建筑,少数为清末时期,大部分建成于民国中期,其建筑风格基本上是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时期较早的一些建筑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反映了岩前与安徽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的历史渊源,此类典型是民国时期岩前乡政府,该建筑也是岩前来建筑群落中最为优秀的,位于老街中部与其成90度夹角的一条街尾上,总面积约500多平方米,分成外部庭院和居住区两部分,外部庭院位于居住区的东南方,东墙上有高约3米,宽约2米,两侧以及门楣都为大块的光滑大青石的向街面开的一扇大门,大门与居住区之间有一黄壤土墙的门房,庭院南侧为一个3间水泥粉刷墙平房为后来建筑。居住区具有浓郁徽派气息,北、东、西三面都为房间,这一点中间为一个较大天井,天井的北部是作为客厅使用,廊柱头、窗框等处都有各种木刻雕饰,特别是窗框采用深浮雕艺术描绘虞舜孝感动天等历史故事,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民国时期岩前乡政府)

民国中后期的代表是张玲老师所住的程发友家,这是一个江南院落单体,除东西厢房已经被改造为水泥粉刷墙外,房屋其他部分保存完好,可以看到笔力苍劲的额联和雕功细致的房屋装饰,天井的排水构造另人惊叹不已。事实上,老街上的程发友家同一时期的房屋基本都已经连接成片,有徽派建筑四通八达的特征,已经构成了一个较为严密较为完整的建筑群落,建筑群的大部分都保存完好,外围设施如甬道门、旗杆石基等虽有破坏但基本残留。

  
(程发友村民家)
  
(左:民国建筑;右:天井)
岩前的老建筑存在较严重的风化侵蚀显现,很多墙面脱落,而且建筑有破坏,特别是“文革”时期,现在主要是水泥改造造成的破坏,而且不少风格差异很大的新房屋混杂建于老建筑群中,破坏整体效果。
  
(文革时期破坏的房屋人物雕刻)
岩前村的现代建筑主要指的是50年代之后村民自发建筑的房屋,式样较为简陋和单一,一般不高于三楼,以二楼最为众多。岩前村的房屋建筑存在建筑时间长和建筑不完整的问题,由于建筑时间长,一些房屋最终完全使用一般要长达3年,完全建设完成甚至要5年以上,甚至于根本不建造完全,外墙不粉刷更是很常见的现象。
  
(程商兰村民家)
人文旅游:“方舟豆芽”部落总结于2005年8月2日
岩前村旅游资源主要有民国建筑群和开化山道两项,前者上面已经论述,开化山道位于岩前自然村西北,建筑于民国之前,是宽8尺(即1.67米)的石块平铺山道,穿越于千里岗山脉之中,直到北麓的开化县。
总的来说,岩前村旅游资源不多,开发价值不是很大。

第三编 教育环境篇

岩前教育:“方舟豆芽”部落调查于2005年8月1日
岩前村所在地有小学一座,位于新昌-下徐公路东侧,二层教学楼一幢,有教室六间,学生60多人,教师4名,其中高级教师一名,一级教师三名,最小年龄45岁。虽然名字叫“新昌乡岩前完全小学”,事实上只有1-4年级,相当于过去的初级小学,没有完善的学校操场,没有任何体育设施,有旧投影仪三台,截止2005年8月1日尚无计算机。
岩前村有幼儿园一座,位于老街原程氏祠堂,有教师两名,教学设施老化,外部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由于处于放假其间,没有进一步调查。
岩前村小学毛入学率达到100%,80年代后基本上达到义务教育水平,大部分为高中或高中同等学历,至今只有大学生5名,2003年才有第一个女大学生。

(岩前完小学生与“方舟豆芽部落合影,背景为岩前完小教学楼)

第四编 和谐岩前篇(建议篇)

我们的建议:“方舟豆芽”部落总结于2005年8月3日
目前,岩前村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这恢复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二十年的建设实践中,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村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应用的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和乡镇域总体规划,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因此,我们我们对岩前村的建议也只能停留在理论方面,就作为对岩前村山民热情接待作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回报吧。
1.    注意矿区的污染问题,饮用水源必须渠化防止污染,不可饮用
2.    居住区合理布置,保护好老街民国建筑群落。鉴于资金短缺和交通不便等情况,我们提出对于老建筑采取“先保护,力创业,后开发”的建议,即现阶段保护好老建筑群,努力创业搞活村镇经济,待交通完善、资金充足之后再行开发。
3.    保护好植被,滑坡土体上返种油茶等植物,废弃矿藏试采点要及时恢复植被
4.    治理岩前村卫生环境,主要街道派专人打扫,增建垃圾收集站,柴草等杂物不能堆放在街道上
5.    人畜在生活居住区分离,改造厕所环境
6.    做好新昌-下徐公路的维护工作,特别要注意两侧山体,防止滑坡事故的发生
7.    岩前基础教育有待于提高,关于岩前完小的前途,我们有两个建议:
(1)    建议将岩前完小撤归新昌乡中心小学,集中教学资源
(2)    加强岩前完小的教学建设,师资年轻化,建设学校图书馆、计算中心




“方舟豆芽”部落合影

(“方舟豆芽”部落在第四届青少年绿色营启动仪式现场合影,自左向右为:祭司楼建君、录司施璠、总药司长、库司陈佩丽、财司郑君、乐司郑筱月、营员朱天荣、土司陈继胜,未到场的其他成员有食司李清宇、药司黄慧青、酋长陈周平)

(和谐岩前)
E-mail: shilei7991955@126.com QQ: 260566175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2: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让农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岩前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九尺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国家来讲,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性格塑造、身心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
农村是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沉重事实。农村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中比重很小,根据《中国青年报》批露的一份关于中国公民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从北京多所高校2000余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20%的学生来自北京,30%的学生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24%来自全国各地不出名的城镇,18%来自农村。也就是说城乡大学生的比例约为4:1。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城乡人口比例为2:8(农村人口占80%)的国家,20%的城市人口享受了80%的高等教育机会,80%的农村人口只享受到20%的高等教育机会。
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差归根结底要从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着手。城乡差别包括经济、文化、素质,近年来在不断的拉大。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指出,“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在哪儿呢?不平等的根源在教育的不平等。教育不平等,就业就不平等,就业不平等,收入就不平等,收入不平等,生活就不平等,生活不平等,下一代就不平等。”因为出身差异而享受不平等的教育,这对农村孩子是不公平的。我们必须通过努力,改变这种不公平,不能让农村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于城市里的孩子。
怀着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对农村儿童的关心,我们对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新昌乡岩前村的小学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参与调研的人员有小学教师(张玲)、大学生(卢晓梅、陈晓晨、高培陪、章周、郦振宇、楼陈钰)、高中生(蒋珊珊)、小学生(丁昊)。调查的对象有就读于岩前村小学的学生、就读于其他小学的该村学生、在村小学任教和已退休的教师、毕业于该小学的学生、岩前村村的村民。
一、岩前村概况
岩前村位于常山县新昌乡北部山区,距离新昌乡政府3公里。有4个自然村356户,人口1351人(2005年统计数据)。岩前村是新昌乡经济收入相对较高的一个村,年人均纯收入约为2400元。主要经济收入为柑橘和外出打工,据村民粗略估计,2005年外出打工的有300人左右。

二、岩前村小学教育现状
岩前村有一所小学,供本村和附近村里的适龄儿童就读。学生入学年龄一般为6岁。小学开设1~4年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5、6年级学生到乡中心小学继续就读。本村目前6~10岁儿童有85人,其中就读于岩前村小学的一年级15人,二年级9人,三年级15人,四年级27人,总共66人。另外19人就读于外地。
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村里的儿童到年龄一般都会入学读书,入学率将近100%。小学学费约为200元左右,多数家长表示能承受的起。
教师4人,均为男性。其中三名为高级教师,一名为一级教师。最年轻的一位是41岁,教龄12年。四位老师各带一个班级,负责班级的所有教学课程,包括语、数、常识、音、体、美课程的教学。每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的全天教学,每天上六节课。教师每个月的工资加奖金约为1500元(一级教师)~1800元(高级教师)。
学校已响应新课程改革,于2004年9月份开始使用新教材。按照规定三年级起应当开设英语课,但是目前小学没有英语教师,因此小学内英语课不能正常开展,五年级进入乡小学后才开始上英语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没有专门的教师,由四位老师担任。
学校校舍建于89年,操场较小,无任何体育设施,如滑梯、秋千、双杠体育设备。教学设备有两台投影仪、每个班级配有一台录音机,上音乐课时有一台风琴。
村里目前有7名大学生,就读学校例如浙江财经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岩前村02年有了第一名女大学生,

三、小学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多户家庭,发现农村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有两点感受最深:一是不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大,与父母感情生疏,启蒙教育得不到保障;二是农村孩子过于腼腆、害羞,与陌生人交流存在困难。
下面将我们所发现的问题列举如下:
1.    学校生源减少
岩前村85名适龄儿童中66名就读于本村小学(有一名下学期将转入别的学校),19名就读于外地。4年前学校大约有90多人。
学生人数的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前每户的小孩一般1~2个,这样村里的儿童数量比前几年减少;由于经济条件好转和对教育重视程度提高,有条件的家庭都愿意将孩子送到县、镇或乡上的小学,接受相对较好的教育;有些父母外出打工,会将孩子带到打工所在的城市就读。
学生是学校生命的来源,没有学生,学校就没有资金运作,村委乡镇也不愿意加大投资在仅有几名学生的学校建设上。我们走访的岩前村是新昌乡人口相对较多的一个村,附近几个村的学生也有在此就读,那些人口相对少的村子的小学命运就更令人担忧了。一旦学生人数太少,自然村小学面临的将是合并或者撤离,那么那些没有门路的学生只好到乡小学就读,过寄宿的生活。
2.    学生性格内向
学生性格内向给我们的调研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走访过程中,一些孩子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见我们,大部分孩子在我们面前很少讲话,我们提问时他们只是点头摇头或者望着我们笑。尤其是女孩,更加腼腆。
学生性格内向、害羞会对儿童身心发展造成一定障碍,例如不敢主动表现自己,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言,久而久之造成学生自信心不足。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也表现出在才艺和表达交流方面稍逊于城市的学生。
导致性格内向的原因有:村子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少;父母外出打工,缺乏与父母的交流;教师工作任务太重,不可能顾及到每个孩子。
3.    学生知识面窄
农村孩子要出人头地,跳出农门,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读书进入大学。因此在农村小学应试导向比城市小学更严重。因此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实施存在较大困难。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孩子接触的书几乎只有课本,家长主要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没有为孩子买课外书的意识,所以不少孩子尽管想看书,但是没有书看。村里的小学又没有图书室,村子离县城又远,买书也不是很方便。这样孩子们了解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电视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带来的信息。
我们也询问了孩子们最远去过哪里,基本上是父母外出去哪里打工,最远就去过哪里。大部分孩子的视野还是仅局限于常山、衢州、浙江。问起将来想做什么,孩子们都笑着摇头,讲不出来。
4.    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缺乏引导和培养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对什么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他们想象力丰富,对世界充满了向往。但是家长大多是初中毕业,爷爷奶奶很多不识字,教师精力有限,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没有人来满足,兴趣缺乏培养,会导致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求知欲逐渐消失,最终沦为课本的奴隶。
在调查中看到有些孩子喜欢玩,如捉虫子、游泳,玩是孩子的天性,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玩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但是没有人能给予解答。没有人加以引导,不能在玩中学,有了疑惑没人能解答,兴趣、好奇心不能进一步发展。
5.    音、体、美课程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
小学4名教师中只有一名教师能够教音乐课,因此只有一个班的音乐课是正常开展的,其他班级的音乐课都处于半上或者不上状态。
体育课由于设备有限,只能开展一些跳远、广播操等活动。
小学美术课要求不是很高,因此教师都能胜任。
6.    家庭教育匮乏
我们了解到,每年一次的家长会总是开不起来,因为一些家长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不清楚,不愿意来;或者一些家庭农活忙,来不了。一般家长会只能来三分之一的家长。
父母文化水平不够,对学生的学习很少过问,但是每年的成绩单是必看的,对孩子成绩要求较高,期望也较高,但是不能给予指导。
父母为孩子添置文化用品,如买课外书的意识不够高。
调查中教师告诉我们,一般有父母在家的学生比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成绩要好。家庭教育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父母关注教育不能仅关注成绩单,更要从点点滴滴对儿童进行塑造。

四、与城市小学生的教育情况对比
因为近年来村里有些孩子到外地就读小学,暑假也回到了家里,我们对这部分学生也进行了调查。我们了解了这些学生的教育情况,与农村的小学生进行对比。随着年龄的差距,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越来越明显。
徐××,女,在杭州下沙读小学,我们拍摄了她的成绩单以及教师对她的评议。城市小学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小学对学生成绩还是非常关注。
城市小学生和农村小孩面对陌生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农村小孩腼腆、害羞、不敢开口讲话。在城市读书的学生态度大方的多。

五、解决建议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询问了“您认为本地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您对本地小学教育的建议”。对于前一个问题,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经费短缺、学生经费落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或同比其他地区、教育配套设施落后、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对后一个问题,调查对象都对小学校怀有深刻的情谊,希望小学能够越办越好,因而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总结如下:
1.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水平是保障教育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和待遇问题,年轻教师不愿意到村小学去教书。分配到乡里的教师也就留在乡中心小学,村里近十年来已经没有添过新的教师了。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需要与新的教师不断交流,接受新思想。学生也需要与年轻教师交流。而且目前村里小学没有英语教师,英语起步上输给城市的学生。
岩前村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机会较多,乡中心小学与杭州胜利小学结对,村里的教师也会到胜利小学去进修,这种进修对教学水平的保障非常重要。如果城市里的年轻教师能够不定期的到村、乡里的小学去授课,将会给村里的学生带去更多的新观念。
2.    增加教育经费
我们了解到,村小学几乎无教育经费投入。校舍建于89年,操场上没有任何体育设施,也没有图书室。小学的校舍或硬件出现故障,需要打报告到乡小学,由乡里派人来维修。
教师和从小学走出的学生都希望教育部门能够给村里的小学多些拨款,用于教学设施、图书的购置和一些文艺、体育活动的开展。教师也提出村里的小学现在没有电脑,出试卷和查资料不便,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
3.    教育融入社会
与城市小学结对子,不仅教师进修,学生也可以定期到城市小学参观学习。学生要多走出农村。了解外界的世界。
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较少,应当提供平台供学生表现自己。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一些文艺活动。
4.    加强学校的教育功能
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为了解决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在城市里有民工子弟学校,但是留在农村里的孩子缺乏父母的关怀教育,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父母的启蒙教育功能部分要由教师来承担,这会加重教师的负担。教育部门需要在师资力量方面给予支持。

六、农村教育优势分析
尽管农村孩子由于条件所限,与城市的孩子接受不平等的教育。但是农村孩子都很聪明,他们亲近自然、有美好的童年、天性得到充分发挥、吃苦、有上进心。
农村更易于推行素质教育。城市里的孩子吃过猪肉,不一定见过猪跑。从图片上了解世界和现实中接触还是有差距的。农村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库,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在学习《蚂蚁》这一课时,农村孩子可以自己捉来蚂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棉花姑娘》这一课,农村孩子们也可以有直观的印象。
农村孩子由于长期在农田里劳作,大多走路读书,身体较好。
农村环境质量比城市好,孩子们可以健康成长。
而城市里文化多元化,各种不良思想也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农村环境对孩子身心发展相对有利。
每个儿童都是可塑之材,不能因为出身在农村就输在起跑线上,希望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重视,让每个农村孩子都成为将来的精英。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祝愿祖国农村小学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七、写在调研之后
这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也采访了几位本村的大学生,他们回忆起自己的小学教育,有不少遗憾。如果自己在小学就受到了和城市孩子相当水平的教育,今天会更有竞争力。小学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起跑线上落后是社会因素造成的,起跑线上的差距要通过加倍的努力来弥补。多少年过去了,城市的小学教育日新月异,而农村的小学教育变化不大,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我们也看到,农村的孩子非常聪明。即使他们只是对着我们笑,不讲话,我们也能看出他们脑子里在想东西,只是不敢表达出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未来社会的栋梁必将出在农村。
我们的这一次调研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所到之处村民对我们热情接待,我们也希望能为村里的小学教育做点努力,如果有机会毕业之后能够到村里的小学义务支教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可以募捐一些书籍捐给村里的儿童。我想也可以经常去看看那些孩子,给他们带入新的思想。
在此,我们要谢谢在本次调研过程中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村民,给我们做向导的李宏伟、余燕,作为我们调研对象的程老师、徐老师、程晟、程飞、方翠萍等人。希望农村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调研人员:卢晓梅 张  玲 陈晓晨 蒋珊珊
高培培 楼陈钰 郦振宇 章  周 丁  昊
完成日期:2005年7月27日~8月9日
E-mail: shilei7991955@126.com QQ: 260566175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2: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岩前村地质概况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岩前村。
调研对象:此次调研对象既有当地的村民和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又有矿上的工人和勘探人员以及浙江地质总局的专家
调查方式:以口头询问为主,辅助一些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及结果:
一、岩前的地质基本概况
岩前村四面环山,其中八面山为常山县海拔第二高的山,山高1012米,山上除自然植被外分布柑橘,胡柚,油茶等植物。该村土壤主要为一种黑土,叫耿瘠土。矿产资源丰富,现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有萤石矿和钨砂矿
二、近期发生的地质灾害
岩前村在1994年和1998年均发生过地质灾害,94年有两户人家受损,房屋等固定财产全部损失,但未发生人员伤亡;98年有三户人家,情况大致相同。而且两次地质灾害均发生在同一地点,均发生在村南的一个山体上。据当地居民讲,开始山上种植油茶,由于茶树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山体处于自然状态,比较牢固;后来由于经济原因,改种柑橘,这种需要较多管理的作物,更重要的是需要中耕松土,这样可以使山体松动,最终导致了山体坍塌。现在该山体仍存在隐患,需要一些山体加固措施,希望相关部门给与关注,防患未然。
三、矿产分布及开发
从当地的勘探人员那里了解到,当地矿产资源丰富,约有十几种,但多数品位不高只有萤石和钨砂在被开采利用;而且有煤矿,但产的煤主要被当地村民自己使用和烧制砖瓦等。
其中矿产主要分布在八面山矿区。其中萤石矿分布在八面山矿区一                                                                                                                                                                                                                                                       巨大岩体的四周。这个特大型萤石矿——八面山矿田面积约18平方公里,初步探明萤石矿资源量达1700万吨,氟化钙矿物量达745万吨,距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基地——巨化集团公司仅36公里,极具开发价值。
经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工程实验室矿物可选性试验,表明该萤石矿在技术、经济上具有可选性和可开采性。常山八面山萤石矿田的发现和初步探明,对于增加浙江萤石保有储量和后备基地,建设高品位的氟化工资源基地,都具有重要价值。
现在处于开采状态或将要被开采的萤石矿的品位为40%-50%。据浙江省地质总局的相关专家讲,该地萤石为一种新类型,由于产生于石灰岩和岩浆的交界处,外表与石灰岩极为相象,与一般萤石透明或半透明的特点不同。
当地的钨砂矿由于品位不高,储量不大,只处于小规模开采的状态。
四、当地的矿产开采与经济发展
从当地的村民那里了解到 ,该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靠山上的胡柚,柑橘,油茶,另一个是靠劳动力输出。但当地的经济作物的人均面积小,而劳动力输出主要为苦力输出,技术含量低,产值低。所以经济还比较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如被调查的一个71岁的老人,由于身体健壮还在工作 ,主要为村子修路,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但月收入最多只有三到四百元。而且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村中多为老人和孩子,家中的青壮年一般都到杭州,萧山等地打工。
从新昌乡政府的干部那里了解到,当地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外出打工,像山油茶每亩可产8-12斤,人均面积很小,而胡柚平均40株每亩,该乡共6000亩左右,价格一般为每千克0.6元。
在这样的经济情况下,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就有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了。除了招商引资增加政府的税收,还可以带动当地其他方面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五、矿产开采与环境
从地质人员那里了解到,现在当地的萤石和钨砂开采主要为小型地表开采。这种地表开采可以破坏山体的植被,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地质灾害。而地下开采可以防止破坏山体的植被,但如果山体的加固措施不到位,就会引发滑坡和山体塌方。
还有,尾矿的处理不善,随意堆积会在大雨时造成泥石流。而洗矿后排放的污水又会污染当地的水体。
六、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和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
当地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文化素质不高。环保的最初意识一般都有,也就是说一般居民都知道要保护环境。但具体的相关意识如那些行为是会造成污染和环境破坏,怎么保护环境防止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灾害来临的救护措施等都十分欠缺。
但有个别居民的环保意识很强,比如一些居民对洗矿造成的水体污染就深恶痛绝。
七、当地的政府态度
当地政府相关官员表态,绝对会大力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绝对不允许因为开矿而造成环境破坏或污染。
八、地质工作者的意见
浙江省地质总局的相关工作人员指出,要防止矿产开采破坏环境,首先政府要加强矿山开采的准入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九、小结和感想
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在某种条件下是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经济发展是主要矛盾。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社会的各种角色发挥相应的作用,政府要加强管理。当地的开采商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防护墙,防止泥石流。
2.做好回填,防止山体滑坡。
3.要有合格的沉淀池,对洗矿的污水进行处理。
而当地居民要起到监督和举报工作。像我们这些环保组织既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又要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而后者是主要工作。

小注: 1. 萤石矿是一种化学成分为氟化钙(CaF2)、熔点较低的矿物,根据其透明度、结晶完好度和用途,可分为普通萤石矿及光学萤石矿两大类。
普通萤石矿的用途相当广泛,主要在冶金工业中用作熔剂(称氟石),其次在化学工业中用以提取氟元素或制造氢氟酸、氟化碳、氟化氢及其他含氟产品,它还是玻璃、陶瓷、辉绿岩铸造件工业的重要原料。
光学萤石矿是无色透明的萤石晶体,可用作显微镜的接物镜及透镜、棱镜,大的晶体可作摄谱仪。
此外,色泽鲜艳、质地均匀美观的萤石矿可作宝石或用以加工美术工艺品。
萤石矿在世界广泛分布,储量4.48亿吨,储量基础6.23
亿吨,主要产于前苏联、蒙古、中国(1.4亿吨)及南非等地。
2.萤石又名氟石,为卤族矿物。其化学式为CaF2,其中Ca占51.1%,F占48.9%。萤石的密度为3~3.2g/cm3,莫氏硬度为4。萤石的颜色因含有不同杂质而呈白、黄、绿、蓝、紫、红及灰黑色。无色透明、无包裹体、无裂隙、无双晶的萤石晶体可用于光学仪器。萤石具有热发光性,加热后有淡紫色磷光。萤石不溶于水,能溶于硫酸、磷酸和热的盐酸及硼酸、次氯酸,并能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强碱稍起反应。萤石的熔点较低,为1360℃。



调研人员:元绍敏、金陈霄、范德刚、刘琳、石磊、娄佩、李俊骏、王振威、鲁怡瑶
E-mail: shilei7991955@126.com QQ: 260566175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2: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岩前村调研报告
                    ——农业经济状况和固体垃圾收集状况
岩前村位于常山县新昌乡,主要以农业种植收入为主,矿石采集为辅的一个江南小村。此次“绿色营”的主要调研地点定在这个村庄,而我们的调研主题自然也就包括农业及环境保护两个方面。
我们部落在7月29、30以及31日走访岩前村的农户,主要通过与村民交谈以了解村民农业收入状况以及大致了解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的程度。
以下将主要介绍农业经济状况和岩前村固体垃圾(主要是不可回收垃圾)处理现状及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岩前村农业状况简述
岩前村作为新昌乡人均收入最高的一个行政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3100余元,其收入来源主要是外出打工所得,其次为农田收入。其中外出收入占到了80%以上(187.0万元/234.9万元)。在农业收入的分布中,种植业又占了95%以上,林业仅占4%。
在走访的村民中,平均每人的份田约在3-4分田,而几乎所有的田地都有在家的老人照料,年轻人几乎都在外打工。而村民的土地种植业主要由水稻和胡柚两部分组成。水稻种植基本为一季,有半数以上的农户在水稻收割以后种植蔬菜以供己用。
在水稻种植中,每亩水稻田的化肥施用量约在30-50斤/亩。化肥的种类主要有尿素和复合肥,有少数农家也是用碳酸氢铵。90%以上的农户将人畜的粪便等肥料使用在蔬菜种植中。因此每户农家施用的化肥结构基本相似,并且化肥费用也约为1000余元。水稻的亩产量达到700斤/亩,但是农户还必须购买粮食以补家用。
在柑桔和胡柚的种植中,农药的施用量较多,一般农户施用农药为4-5次,而每次的施用量为两斤多,而每次农药费用需要200余元,即每年农药费用为1000余元。至于柑桔的年产量,由于每户的柑桔株数不同,每户的产量差异较大。就其中一户来讲,柑桔产量为120斤/亩,而总产量为两万斤左右,平均每斤的价格为0.4-0.5元,即此户的柑桔毛收入为10000元左右。除去农药、人工等费用,此村民家在柑桔一项的净收入为5000-6000元。从分类上看,农药主要以杀虫剂和水氨硫磷为主。每次喷洒农药时,农户会将两种农药混合均匀后使用。
在涉及到无害产品、有机以及绿色化肥等有关问题时,农民表现出了一种相当积极的态度,他们希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也希望有人可以指导,但是苦于没有材料以及这方面的专家为他们讲解什么是无害产品、什么是绿色化肥以及怎样购买绿色化肥等实际问题。
二、固体垃圾处理
在提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认为村办做的不够到位。我们也了解固体垃圾收集的困难,可是我们还是要讲一下这个问题。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此村没有一只垃圾箱,而在小溪的旁边却堆满了垃圾。然而当我们向村民问及这方面的问题时,村民也不愿意倒在河边,可是苦于无处可到。此时我们就只有将这个问题的根源落在乡政府以及村政府上。
垃圾箱的设置是固体垃圾处理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源的问题,如若连垃圾箱设施都没有,那么垃圾收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首先建议村办设置垃圾箱。在垃圾箱设立的基础上,我们向村办提出一个垃圾处理的实施方案。
1、垃圾箱的设立
垃圾箱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在设立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村民的日垃圾产生量以及垃圾箱的有效范围。因为我们建议垃圾箱的相隔距离不超过200米,而且体积设为1立方米,这样既可以保证垃圾箱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使村民可以将垃圾全部倒入垃圾箱。
2、垃圾进入垃圾车
垃圾从垃圾箱进入垃圾车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因为这个过程需要人工来完成。我们建议由村政府出面,利用低保户来完成这项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低保户的收入,而且也为整个村的生态建设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3、垃圾由垃圾车运送到县(或市)固体废物处理厂
这个过程是一个资金输出和垃圾输出的一个过程。但是这样就会使村里的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从而改善本村的环境。
以上两个方面就是我们部落这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对岩前村的建设起到一点作用。
调研人员:程涛、陆张维、朱钟梁、徐萍萍、陈序禾、楼凤洁、胡宾、俞杰、粘良善
E-mail: shilei7991955@126.com QQ: 260566175

0

主题

2

回帖

12

积分

冰块

积分
12
发表于 2005-10-19 14: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亲切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15 09:56 , Processed in 0.04591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