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8| 75
|
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绿色营活动方案 |
[/free]第二届湖北省大学生绿色营策划方案
——宜昌市大老岭地区雪灾后林业恢复过程中 政府与民间力量推动作用评估项目 一、活动背景 2008年初,一场百年难遇的雪灾降临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位于湖北省西部的宜昌市在此次雪灾中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受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宜昌市的林业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林场、柑橘、茶业等林木的经济损失已愈亿元。其中宜昌市大老岭林场、邓村乡茶业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然而,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宜昌市各社会阶层积极相应,在大老岭林场、邓村乡等地开展灾后生态修复工作,且已逐见成效。 本次湖北省大学生绿色营针对“宜昌市大老林地区雪灾后林业恢复过程中政府与民间组织推动作用”进行调研,希望通过实地考察、环境交流等工作,了解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灾后生态重建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此更加深入的分析中国的政府组织与民间组织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同时,为应对雪灾后生态恢复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有效措施。 二、活动宗旨 交流、学习、成长 三、活动目的 1.通过对于宜昌市邓村乡的实地调查、入户访谈,真实地了解雪灾对邓村茶树造成的破坏以及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了解当地居民及政府对于茶树采取的恢复措施,并把科学的茶树救护知识带给当地茶农。 2.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了解雪灾对宜昌市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生态林业造成的破坏,以及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成的影响;了解林场采取的恢复措施,了解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 3.将怎样预知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以及怎样应对这些灾害的知识带往沿途各地。 4.通过宣传向当地的居民及茶农普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邓村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通过开展各种环境教育,向更多的公众传播人人环保的理念,促进公众参与环保意识的培养。针对于邓村乡的中小学生及妇女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提倡环境保护做小事做起。 6.培养大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其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平台。 7.促进各高校环保社团及青年环保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高校环保社团的快速发展。 四、活动内容 第二届湖北省大学生绿色营主要开展环境教育及环保宣传、环境问题调研、青年环保志愿者学习交流三方面的工作。其中我们计划开展的具体工作有: (一)、环境教育及环保宣传 1.绿色列车。此次活动,我们既是绿色使者,同时也是绿色的传递者,火车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在火车上宣传环保知识,推动绿色列车的建立也是我们绿色营的工作之一。在去往宜昌的火车上,我们将面向乘客进行环保小事的宣传,引导更多的公众关注环境保护,倡导节约用水,不乱扔废物,维护列车和铁路的清洁,并向乘客发放《环保小事100件》的宣传册。同时,我们也将协助列车员进行车厢的清洁工作。通过绿色列车的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把大学生的环保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传递给更多的公众。 2.宣传宣教。为了引导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使“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热爱原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我们计划在当地中小学、广场、公园等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面向公众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目前已经确定在宜昌市儿童公园、邓村乡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二)、宜昌大老岭地区雪灾后林业恢复过程中政府与民间组织作用调研 1.调研思路 通过对于宜昌市大老岭林场林木及邓村乡茶树在雪灾后恢复过程中,政府部门与民间组织采取的应对措施展开深入调查,了解这两个群体在雪灾后林业恢复过程中起到的具体作用,促进政府与民间组织在生态重建过程中的交流合作,结合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两地区政府与民间力量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以及低产林改造工作的开展,为宜昌市大老岭地区林业恢复提出科学性的参考意见。 2.调研内容 (1)受灾状况:包括大老岭林场及邓村乡在雪灾中被压坏折断以及受冻林木、茶树的数量,主要受损品种以及各品种所处的生长阶段,雪灾对于当地林木及茶树造成的潜在影响,对于当地林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2)恢复措施:包括当地居民的自救和政府实施的救灾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尤其需要评估对于林业生态产生的影响。 (3)气候环境:包括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人文环境及基础生产设施建设情况。 (4)民意调查:主要调查当地居民对于政府部门采取的恢复措施的态度、对于当前生活水平的满意程度以及生活水平期望值等。 (5)发展规划:通过与大老岭林场及邓村乡政府部门的座谈,了解两地各自未来的发展规划,尤其以生态恢复规划为主要了解对象。 3.调研形式 (1)入户访谈(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相结合的方式,向茶农了解雪灾前后茶树的存活率、产茶量、品质、价格等。 (2)野外考察:在林场管理人带领下,进入林区,用寻找典型样本进行分析的方法,对人工林,包括新林和成熟林,进行调查,了解林场受雪灾的破坏程度,了解量化数据。 (3)政府座谈:与大老岭林场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了解灾后统计的遭受损失林木的具体数据,以及生态重建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与邓村乡政府座谈,了解政府向当地茶农提供的技术支持及政府采取的恢复措施;与当地较有名望的人(群)座谈,讨论目前采取的各项政策(恢复措施)实施的必要性与正确性。 (三)、青年环保志愿者学习交流 1.认知自然。通过开展自然体验(野外露营、生态游戏、徒步穿行)、自然观察(观鸟、认植物)等形式的活动,培养绿色营营员认知自然的能力,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情感。 2.社团交流。通过开展环保社团交流分享会,促进各高校环保社团之间的了解和学习,为青年环保社团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独立能力。通过野外独立的生活、学习,锻炼大学生的独立能力,为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 4.培养环保人才。通过开展系列的交流分享活动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学习考察,培养大学生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环保志愿者。 五、预期成果 1.DV纪录片 2.调研报告集 3.绿色营文集 4.绿色营画册 5.绿色营巡展 6.绿色营宣讲会 六、行程安排 7月8日~7月13日 绿色营培训(包括医疗培训,自然观察培训,野外生存培训,社会调研培训,体能培训,入户访谈培训,宣教培训。)出营前准备。 7月14日 早上6:00华农出发,由汉口前往宜昌,下午熟悉宜昌,晚上在宜昌市儿童公园内扎营。 7月15日 上午分队:一队与宜昌市环保局座谈,了解宜昌“创卫”所做工作。二队走访当地社区,了解居民对“创卫”的态度。考察市场,休闲场所等地的卫生情况。下午制作宣传教案。 晚上儿童公园扎营。 7月16日 上午儿童公园内宣教,与儿童做生态游戏,11:00前往长途客运站, 11:45乘车前往邓村。 17:00到达邓村扎营。 7月17日 入户访谈,参与茶农采茶过程,体验采茶乐趣。 7月18日 上午乡政府访谈,下午参观茶叶加工厂。 7月19日 上午制作教案,下午对小学生宣教。 7月20日 上午对邓村调查情况进行交流总结,下午4:00乘车前往大老岭国有林场场部。晚上大老岭场部休息。 7月21日 上午与国有林场负责人座谈,了解林场受灾情况及采取的修复措施。中午林间穿越,途中观鸟。如果天气条件允许则在山顶空地露营,否则下午返回场部。 7月22日 在林场工作人员带领下实地考察用材林受灾情况。晚上回到场部分析总结访谈及调查结果。 7月23日 早上6:30乘车返回宜昌。下午2:28乘火车返回武汉。 七、安全预案 为保证队员安全,及时有效应付突发事件,特指定此安全应急预案,如遇情况,便宜行事。 1. 考察期间正值长江沿岸地区洪水泛滥季节,如遇突降大暴雨,导致行程无法继续进行 的,原地待命,在保护区的话及时与当地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停止野外考察活动,直到洪水暴雨警报解除。 2. 此季节为长江沿岸地区高温季节,所去城市涵盖著名的三大“火炉”城市,所以防暑 降温工作应时刻保证。每天补充足够的水份,如有人中暑,可留一人专门看护,停止考察活动,严重时送附近医院救治。 ⒊ 保护区考察地形复杂,必要时可请当地向导辅助调研。尽量不去未曾探明的地段,不去存在明显危险性的地段。提前咨询当地管理部门,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形(如被毒蛇咬伤,易发生滑坡 泥石流等),做好防治工作,禁止队员单独外出。 ⒋ 长江上的水质考察应考虑当地河段水势险情等因素,应在有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需提前确定救助单位。如遇有人落水,及时拨打求救电话。无论是进行水质考察还是在轮渡上都要装备救生衣物。 ⒌ 食宿地点统一选择安全性好,卫生有保障的地点。禁止随意就餐,以免发生肠胃疾病或食物中毒等情况。行程中保证每个人的联络畅通,随队携带急救箱和药物。 ⒍ 出发前对每个人进行必要的急救培训。发生交通事故时,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抢救,记清肇事车辆型号 牌号,保护好现场,及时报警。 ⒎ 严禁下水游泳,以防溺水。 ⒏ 血吸虫防治:血吸虫病可以根治,各地疾控中心有药,主要是驱虫药吡喹酮,一次性服二粒,较安全。治疗中如有附反应,要对症处理。 预防主要是禁止与疫水接触。 ⒐ 洪水预警:时刻关注气象预报,如情况特殊,可改变路线。 ⒑ 保险:对于每一位随队进入保护区的队员都要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八、经费预算 用 途 备注 经费小计 交通费 华农至汉口火车站4元/人/趟×2趟,共20人 汉口至宜昌49元/人/趟×2趟,共20人 宜昌至邓村20元/人,共20人 邓村至大老岭10元/人,共20人 大老岭至宜昌27元/人,共20人 宜昌市内交通费6元/人,共20人 3380元 住宿费 (10元/人×天)× 20(人)× 6 (天) 1200元 打印费 100 100元 资料费 100 100元 伙食费 (8元/人×天)× 20 (人)× 10 (天) 1600元 营服费 22元/人× 20 (人) 440元 公共物品 300 300元 医疗费用 200 200元 通讯费 100 100元 后期宣传 300 300元 踩点费用 400 400元 备用经费 500 500元 合 计 8620元 附件一 :活动地点介绍 ⑴ 宜昌市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的结合部、湖北省的西部,地处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底,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国土面积2.13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 宜昌的水能资源独特。市域内除长江、清江外,还有99条小河流,水能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目前全市在建和已建成的水电总装机达2300万千瓦。矿产资源富集。市域内已探明矿种84种,其中磷矿、石墨、铁矿、石灰石、锰、重金石等矿藏都具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旅游资源丰富。宜昌集历史文化与现代工程、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长江三峡、葛洲坝分别被评为全国旅游景点40佳。境内还有清江风光、三国遗迹等自然、人文景观。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中国古代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和清代名人杨守敬都出生在这里。生物资源多样。宜昌的柑桔、茶叶、香菇、蚕茧等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 1月12日以来,宜昌市遭遇了50年一遇的罕见雨雪冰冻灾害,给全市林业及林区交通、通讯、生产和林区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13个县市区96个乡镇遭受冰雪灾害,造成林业冰雪灾害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全市林业受灾面积达1218.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低产林改造种植的柑桔受灾面积47.55万亩,茶叶受灾面积64.5万亩,核桃受灾面积10万亩,板栗受灾面积30万亩,中药材等其它经济林受灾面积280万亩;全市损失林木786万亩,大雪压断、倒伏林木2600万株;苗圃冻坏1748亩;林区倒塌电杆407根,通讯受阻189.5公里,垮塌房屋及管护哨所187间6800平方米,发现有1630头(只)野生动物因雪灾冻死、饿死。 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西陵峡北岸,地处东径110°54′32″—110°59′45″,北纬30°51′24″—31°07′02″之间,总面积22244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 7288公顷,缓冲区5866公顷,实验区9090公顷,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和三峡库区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森林蓄积量79万m 3(其中核心区42万m 3),森林覆盖率89%(其中核心保护区98%)。 ⑵ 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缘,是汉江平原与鄂西山地的分界线,为我国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是东西动植物交汇、扩散的通道,具有特殊的保护和科研价值。保护区植物资源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稀有性的特点。保护区保存了近5万亩完整的原始森林或原始次生林,森林植被有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50个群系,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典型特征,特别是大片的珍稀植物群落保持着原始状态,具有良好的自然性。此外,保护区的铁级群落和亮叶水青冈的单优群落在湖北仅有,全国罕见。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丰富,是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典型和关键地区,又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有维管束植物2085种,其中种子植物2017种,占湖北省的35.9%;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85种,占湖北省的26.09%,国家保护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地野生动物110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8种。物种多样性在湖北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神龙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7种,占全省的42.53%,有大老岭孩儿参、黄花珍珠菜2个大老岭地方特有种。珍稀濒危植物群落分布集中,珙桐、瘿椒树、华榛、金钱槭、领春木、白辛、鹅掌楸、水丝梨等多个珍稀植物能形成稳定的群落,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比较少有的。 保护区各项工程总投资为4675.5423万元,其中省投资2029.94万元,市配套1014.97万元,保护区自筹1630.6323万元。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社区共建共管工作全面开展,有序加大了生态旅游开发力度,保护区正朝着科学、有序、可持续方向发展,大老岭已逐步成为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最为成功和最有希望的地方,是三峡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大老岭退耕还林工程简介: 工程以加快高山陡坡造林绿化、增加森林植被为宗旨,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工程总任务是退耕还林654.6亩,荒山造林366亩。 工程自2001年在林场正式实施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019.6亩,其中坡耕地还林654.6亩、荒山造林366亩,共到位资金95.44万元(含粮食折款),其中种苗费5.1万元,现金补助7.86万元,粮食折款82.48万元。 邓村乡茶业简介: 邓村茶农十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茶园又分布在高山峡谷之中,环境没有受到任何工业废气、废水、废物污染源的污染。重视保护茶园病虫的天敌资源,极少使用农药,绝对不使用国内外已禁止使用的农药,注意对病虫的预测预报,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茶园内禁止使用除草剂,少量使用化肥,施肥以农家肥和绿肥为主。形成了山顶是林木,山腰是茶园,山脚是农田的合理布局,从而杜绝了茶园中空气、水源、土壤受污染的可能性。因此,“邓村绿茶”被国家绿色食品办公室批准为AA级绿色食品。 附件二: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介绍 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成立于2000年4月11日,是一批热爱和关心环保事业、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校内外大力倡导绿色理念的老师和学生自发组建成立的学生社团。协会自成立至今,先后有2000余名学生加入绿色协会,现有在籍注册会员860余人。 八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绿色协会以“关注生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珍惜绿色,关爱自然,创造绿色未来,建设绿色家园”为宗旨,传承其拥有的“‘家’文化”、“蜗牛文化”及“不怕失败,勇于尝试”的精神,以环保宣传、绿色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载体,绿色协会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不断创新实践,开拓进取,致力于环境教育、湿地保育、自然体验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倡导广大同学及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保护,支持生态建设,进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经历了八个春秋风雨的洗礼,这枚绿色的种子已茁壮地成长为一棵挺拔青葱的绿树。绿色协会的每一个脚步都给大地增添了一抹绿色。从校内到校外,从北京到可可西里,我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从2001年开始参加全国湿地使者网上竞标到目前为止,获得了两次全国二等奖和两次全国三等奖的优良成绩,从2002年赴长江源头可可西里三江源实地考察活动,到全国各地参加环境保护行动;从2003年协会代表李维娜作为湖北省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代表参加全国大学生绿色营,到举办我们自己的湖北省大学生绿色营;从参加的各种大型社会活动,到出席各种大型环保会议;从校内的一个不知名的小社团到连续五年校内社团评比第一;从校五星级社团到全国十佳优秀环保社团…… 绿色协会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坚实有力的,每一个成绩都是全体绿协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不怕艰难险阻,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信念,绿之梦将会从这里飞翔! 湖北营(省内人员)报名表.doc [free] 活动方案下载:2008年湖北省大学生绿色营活动方案.doc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0 个绿豆 才能浏览
| |
人人婚礼网 www.renrenhunli.com中国青年结婚消费指南网站
![]() |
|
| ||
江西农业大学绿源(环保)协会,取意于“万物有源,生命相济”,成立于1998年10月28日,以“宣传环保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宗旨。 绿源协会网站http://jxaulvyuan.5jia1.com 协会公共邮箱lvyuanbuluo@163.com
|
||
| ||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
||
| ||
![]() |
||
| ||
认真生活每一天,快乐生活每一天!
|
||
| ||
![]() |
||
| ||
| ||
成功者不放弃,放弃者不成功!
|
||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9-9 03:57 , Processed in 0.05620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