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468|回复: 2

罗马俱乐部会长:50年后环境恶化可能将成灾难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654

回帖

156万

积分

太平洋

积分
1566199

原创大师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9-12 00: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马俱乐部会长:50年后环境恶化可能将成灾难
来源: 新华网  

(记者任芳顾瑞珍齐湘辉)罗马俱乐部以“专门研究世界未来学的学术俱乐部”而闻名学术界。该俱乐部名誉会长霍赫莱特纳5日在北京表示,尽管过去30年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环境问题依然非常严峻。

“我们的世界已经问题累累。如果不改变现状,到2050年至2060年,环境的恶化将会成为人类共同的灾难,”霍赫莱特纳在5日开幕的“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罗马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目前成员100多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作家、政治家、实业家和教育家。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撼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地球已经不堪负重,各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正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报告目前已被世界上1000多所大学列为教科书。

《增长的极限》出版30多年后的今天,其预言有的成为现实,有的并没有出现。但霍赫莱特纳仍忧心忡忡地说,人类已经不可逆转地跨越了一些自然的警戒线,使大量动植物绝种,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困难的转折点”。“罗马俱乐部正努力作为一个‘希望的使者’推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颠覆当今的浪费经济,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种激进的、全面的、具有全球性权威的措施和机制。人们必须为此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秩序。这需要主要的政治和经济大国,至少是西方国家,进行深刻的调整,以便所有国家之间可以开展合作。

他说,当今世界既充斥着挫折和威胁,也充满了成就和机会。我们缺少的是对未来更加长远和宽广的眼光,是在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统一的领导力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和社会学家统一认识,进行一次坦率而真诚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以创造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更加平等的世界秩序。 霍赫莱特纳是一名科学博士,曾任西班牙科学与教育部副部长。他提出今后的经济发展应该遵循“集中原则”,即各国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在发展中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作法,互相照应,尽快为那些在此前发展中受惠较少的国家作出赔偿。

他说,目前对较落后国家的货币支援和信息、技术等实物支援,不失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但这远远不够。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个人建立起一致的、为人类谋求利益的合作精神。组成市场经济主体的各个公司,除了关注其合法经济利益外,也应将为人类创造更美好未来作为己任。

“了解现状,了解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是我们所有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霍赫莱特纳说。“我们必须尽快将当前人与自然自杀式的对峙,改变为和谐的相处。”


)“如果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可节水5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冯之浚在“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专题讨论会上说。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的目的。冯之浚说,循环经济强调“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冯之浚认为,对消费者而言,要由“过度消费”向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过渡。要对“废物”再处理,实现“废物”到“原料”的转变。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到2020年,我国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代替3640万吨铝矿石需求,节电1365亿千瓦时,节水9100万立方米。

这只是循环经济带来效益的冰山一角。冯之浚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楼主| 发表于 2005-9-12 00: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世界上,付诸实践的循环经济有四种模式:一是杜邦——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即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二是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即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等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三是德国——回收再利用体系(DSD),即由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DSD),将企业组织成为网络,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处理。四是日本——循环型社会模式,由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




  其中,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比较受关注。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它的特色是循环经济法制建设走在世界的前列。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思路制定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1994年,公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从商品包装拓展到社会相关领域。

  日本模式则意味着环境保护技术和产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社会结构开始从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社会,向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社会转变。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45

主题

185

回帖

167

积分

清泉

积分
167
发表于 2005-9-12 07: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罗马俱乐部的研究还是很权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7 19:03 , Processed in 0.03080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