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282|回复: 21

国家级保护植物

[复制链接]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发表于 2008-7-11 17: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级保护植物

 

  蚌壳蕨科 Dicksoniaceae
   金毛狗 Cibotian barometz(L.)J.Sm.Ⅱ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
   苏铁蕨 Brainea insignis(Hook)J.Sm.Ⅱ


  桫椤科 Cyatheaceae
   刺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Hook.)Tryon.Ⅱ
   粗齿桫椤 Gymnosphaera hancockii(Copel.)Ching Ⅱ
   福建桫椤 G.lampricaulon(Christ)Ching Ⅱ
   针毛桫椤 G.metteniana(Hance)Tagawa Ⅱ
   黑桫椤 G.podophylla(Hook.)Copel.Ⅱ
   笔筒树 G.sphaeropteris lepifera(Hook.)Tryon Ⅱ


  苏铁科 Cycadaceae
   苏铁 Cycas revolute Thunb.Ⅰ
   四川苏铁 C.szechuanensis Cheng et L.K.Fu.Ⅰ
   台湾苏铁 C.taiwaniana Carruthers.Ⅰ


  银杏科 Ginkgoaceae
   银杏 Ginkgo biloba L.Ⅰ


  松科 Pinaceae
   金钱松 Pseudolarix amabilis(Nelson)Rehd.Ⅱ
   华东黄杉 Pseudotsuga gaussenii Flous Ⅱ


  杉科 Taxodiaceae
   水松 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Koch Ⅰ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Ⅰ
   台湾杉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 Ⅱ


  柏科 Cupressaceae
   福建柏 Fokienia hodginsii(Dunn)Henry et Thomas Ⅱ


  红豆杉科 Taxaceae
   白豆杉 Pseudotaxus chienii(Cheng)Cheng Ⅱ
   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Pilg.)Rehd.var.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K. Fu Ⅰ
   香榧 Torreya grandis Fort.ex Lindl.Ⅱ
   长叶榧 T.jackii Chun Ⅱ


  胡桃科 Juglandaceae
   胡桃 Juglans regia L.Ⅱ


  榆科 Ulmaceae
   长序榆Ulmus elongata L.K.Fu et C.S.Ding Ⅱ
   榉 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Ⅱ


  川苔草科 Podostemonaceae
   石蔓 Terniopsis sessilis H.C.Chao Ⅱ


  蓼科 Polygonaceae
   金荞麦 Fagopyrum cymosum(Trev.)Meisn.Ⅱ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短萼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var.brevisepala W.T.Wang et Hsiao Ⅱ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八角莲 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 Ⅱ


  木兰科 Magnoliacea
   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is(Hemsl.)Sarg.Ⅱ
   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ssp.biboba Cheng et Law Ⅱ
   观光木 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 Ⅱ


  樟科 Lauraceae
   樟 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 Ⅱ
   普陀樟 C.japonicum Sieb.Ⅱ
   舟山木姜子 Neolitsea sericea Ⅱ
   闽楠 Phoebe bournei(Hemsl.)Yang Ⅱ
   浙江楠 P.chekiangensis C.B.Shang Ⅱ


  伯乐树科 Bretschneideraceae
   伯乐树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Ⅰ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蛛网萼 Platycrater arguta Sieb.et Zucc.Ⅱ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长柄双花木 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 Chang Ⅱ
   半枫荷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 Ⅱ


  杜仲科 Eucommiaceae
   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Ⅱ


  芸香科 Rutaceae
   金豆 Fortunella chintou(Swing.)Huang Ⅱ
   山金柑 F.japonica(Thunb.)Swing.Ⅱ


  楝科 Meliaceae
   红椿 Toona ciliata Rocme Ⅱ


  豆科 Leguminosae
   格木 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Ⅱ
   胡豆莲 Euchresta japonica Ⅱ
   野大豆 Glycine soja Sieb.et Zucc.Ⅱ
   多毛豆 G.tomentella hayata Ⅱ
   花榈木 Ormosia henryi Prain Ⅱ
   红豆树 O.hosiei Hemsl.et Wils.Ⅱ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伞花木 Eurycorymbus cavaleriei(Levl.)Rehd.et Hand.-Mazz.Ⅱ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Ⅱ


  伞形科 Umbelliferae
   珊瑚菜 Glehnia littoralis F.Schmidt ex Miq.Ⅱ


  茜草科 Rubiaceae
   香果树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Ⅱ
   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Ⅱ


  葫芦科 Cucurbitaceae
   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 Ⅱ


  禾本科 Gramineae
   普通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 Griff.Ⅱ
   拟高梁 Sorghum propinquum(Kunth)Hitchc Ⅱ
   中华结缕草 Zoysia sinica Hance Ⅱ


  注:文中罗马字母为保护等级,其中Ⅰ代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Ⅱ代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毛狗
05-07-00003_hug1.jpg


   金毛狗蕨,学名Cibotium.barometz属国家级濒危珍奇植物,蚌壳蕨科金毛狗蕨又称黄狗头、猴毛头等,为大型树状陆生蕨类植物,根状茎粗大密被金黄毛柔软的茸毛、光泽油润、闪闪发亮、形如金狗头、金猴头,点缀珠眼栩栩如生,制作成盆景新奇别致十分高雅,能永久观赏;其老茎短化培植成小型盆景,凤尾新叶青翠动人,新冒出的嫩牙极象一条条如意绿棒,配上金光闪闪的狗头(或叫猴头)显得生机盎然,新意高雅,赋予吉祥如意的象征,观赏价值极高,获得了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陈村)优秀奖,近年来成为喜庆佳节馈赠亲友的时尚花卉,其绒毛还是刀伤止血的特效良药。泉州分布在南安翔云、德化戴云山、水口、安溪云中山。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蘇鐵蕨
Brainea insignis (Hook.) J.Sm.
烏毛蕨科(Blechnaceae)
英文名 (English name): Cycad-fern


中國境內現狀: 易危 (VU)。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Status in China: Vulnerable (VU). Wild plant under State protection (category II).

形態特徵:大型蕨類植物。根狀莖粗短,直立,高可達1米,頂端密被棕褐色、具光澤的鑽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5-30厘米,基部密被鱗片,向上近光滑;不育葉片長約60厘米,寬20厘米,一回羽狀;羽片多數,互生或近對生,線狀披針形,最長者長達12厘米,寬約1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密鋸齒;葉脈1-2次分叉,近中脈形成網眼;能育葉與不育葉相似,但較小,長約8厘米,寬約0.4厘米,下部滿佈孢子囊。

地理分布:香港各地。廣東、廣西、台灣、貴州、福建、雲南東南部; 印度至印度尼西亞。

生境與生態:多生長於林下、林緣及山坡草地,有時亦見於次生林中。

  本種主幹直立,羽葉婆娑,極似蘇鐵類植物,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適合作盆景。在香港以外地區,因生境遭破壞和常被挖掘,現數量日趨減少。本種在香港分布在多個地區,種群並未受任何特別威脅。

3Brainea%20insignis.jpg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刺桫欏
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Tryon
桫欏科 (Cyatheaceae)

英文名 (English name): Spiny Tree-fern



中國境內現狀 : 易危 (VU)。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已載入《中國植物紅皮書》和 《廣東省珍稀瀕危植物圖譜》
 



形態特徵:樹形蕨類植物,莖直立,高可達6米。葉螺旋狀排列,聚生於莖端;葉柄棕色,具銳刺;葉片大,長矩圓形,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7-20對,互生,最大的長達60厘米,基部一對縮短,羽軸有短刺;小羽片18-20對,無柄或近於無柄,披針形,長達10厘米,寬2.5厘米,深裂幾達中脈;末回裂片多少鐮狀,有齒。孢子囊群靠近中脈著生;囊群蓋球形,膜質。
  

地理分布:香港島、大嶼山、大帽山。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四川、西藏;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及日本南部。

生境與生態:通常生長於山溝的潮濕坡地和溪邊陽光充足的地方,常數十株或成百株構成優勢群落,有時亦散生在林緣灌叢之中。

  桫欏株形美觀別緻,具觀賞價值。莖幹被用為栽培附生蘭類的基質。在香港以外地區,因生境破壞和經常被人採挖而受威脅。香港的桫欏多生長在郊野公園內而受到保護。本種也受《林務規例》(香港法例第96章附例) 及《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條例》(香港法例第187章)保護。此外,漁護署已進行遷地保護,城門標本林內有栽培。

[upload=1]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桫椤 suōluó  

科属:桫椤科(Cyatheaceae)
保护级别:一级
名称: 树蕨 类别: 草花
别名: 桫椤、台湾桫椤、蛇木 科名: 桫椤科
拉丁名: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地域分布】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
海拔下限(米):通常400,最高1500,最低200
海拔上限(米) :通常900,最高1600


【生态习性】


  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

  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傻子带邸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性傻子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被人们所保护着。

·生长现状
  渐危种。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由于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现存分布区内生境趋向干燥,致使配子体生殖环节受到严重妨碍,林下幼株稀少。加之茎干可作药用和用来栽培附生兰类,致常被人砍伐,植株日益减少,有的分布点已消失,垂直分布的下限也随植被的缩小而上升。若不进行保护,将会导致分布区缩小,以致于灭绝。

·生长特性
  本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至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土壤多为酸性。



【形态特征】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6米,胸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具窄而色淡的啮蚀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具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具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0.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一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一12厘米,宽1.2一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具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具短柄,羽状深裂;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的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具钝齿;叶脉在叶片上羽状分叉,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孢子囊群着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



【分类情况】

  桫椤科在全世界共有6属500余种,产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根据目前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我国有2属14种和2变种,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黑桫椤被并入桫椤属作为亚属处理。桫椤科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上的气囊体,孢子囊的孢子数目和囊群盖等。
  我国桫椤属(Alsophila),又称木桫椤,全世界共约230种,我国有11种和2变种,分桫椤亚属和黑桫椤亚属。
1、桫椤(A. spinulosa)
2 、中华桫椤(A. costularia)
3、南洋桫椤(A. loheri)
4、阴生桫椤(A. latebrosa)
5、兰屿笔筒树(A. fenicia)
6、黑桫椤(A. podophylla)
7、毛叶桫椤(A. andersonii)
8、大叶黑桫椤(A. gigantea): 1)大叶黑桫椤 2)多脉黑桫椤
9、粗齿桫椤(A. denticulata)
10、小黑桫椤(A. metteniana): 1)小黑桫椤(原变种var. metteniana) 2)光叶小黑桫椤(变种var. subglabra)
11、西亚桫椤(A. khasyyana)


【保护价值】
  桫椤科植物是一个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存种类分布区缩小,且具较多的地方特有种,是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桫椤株形美观别致,可供欣赏。

1、研究价值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观赏价值
  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
3、药用价值
  桫椤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脑以及肾炎、水肿、肾虚、腰痛、妇女崩漏,中心积腹痛,蛔虫、蛲虫和牛瘟等,内茎液汗,外用可治癣症。其茎杆髓部含淀粉约27.44%,可提取淀粉代食品,其根状茎具清热解煮等功效。
桫椤谷的自然条件及保护现状


【濒危原因】
  椤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坏,种类濒临绝灭,分布区也大幅度收缩,仅残存于热带、亚热带。脆弱环境中“避难”引起我国植物学家及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焦虑。
根据专家们试验和观察,桫椤濒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桫椤成年株每年产生孢子数量多,但死亡也多。
2、在自然界,有幸存活的孢子,从萌发至形成幼孢子体这一过程,费时达1年以上,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都可能  影响萌发孢子的生死存亡或延迟以后的发育进程。
3、桫椤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胚胎等过程对环境要求严格,发育对环境有严重的依赖性,限制了它只能在一定孤立的区域生栖繁衍,而成年株在周围5米范围内也限制了生长桫椤幼株,因此适宜生长的区域更小了。尽管桫椤偶尔也能侵入并幸存在新的森林区域,但它竟争不过当地迅速生长的植物。
4、桫椤是木本生植物,生殖周期很长,生殖过程在离体情况下进行,发育进程完全受变化的环境控制,不利于生存发展。
5、桫椤无完善的根系,很难适应现存变化较大的生态环境。
6、由于原始森林逐年破坏,桫椤赖以生存的温暖、潮湿、荫蔽、水分充足、土层肥厚和排水良好的环境受到毁坏或消失,桫椤本身也就受到威胁或毁灭。
7、人为直接砍伐,使生长数年的或几十年的桫椤毁于一旦,近年来,不法分子盗挖盗卖桫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保护措施】
  本种有的分布区虽已包括在自然保护区内,贵州还建立了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但多数地区尚未加以重视。如四川峨眉山过去桫椤分布很多,如今只有数十株散生在伏虎寺溪沟两侧。建议当前保护重点应以四川邻水、犍为、峨眉等地区为主建立桫椤保护区,同时进行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扩大分布面积、避免分布区南缩。在福建省福安市瓜溪桫椤保护区里也有大量的桫椤,近两年开始了严密的保护措施。


【栽培要点】

  本种适宜于透气透水好的肥沃砂壤,土壤适宜为酸性。现在广州和香港植物园内均有栽培。1984年四川成都生物研究所已用组织培养法育苗成功。


  【附】处于北回归线上的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境内遗存着大面积“恐龙食物”桫椤。

   这片桫椤林分布于距墨江县城110公里的泗南江乡。据墨江县环境保护局介绍,这片桫椤林集中成片生长着,仅胸径在10厘米以上的桫椤就有10万余株,最粗的胸径达30多厘米,是难得的天然优良中华桫椤野生种质“基因库”。目前,云南省已在此设立了桫椤自然保护区,整个保护区面积达6222公顷。

   桫椤树形奇特,树干似笔筒,树叶似孔雀尾巴散开,树干富含淀粉,是唯一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墨江境内的桫椤有的树干高达10多米,叶片有2米多长,像一把巨型雨伞,尽展“树蕨”风采;有的树干虽仅高几十厘米,却充满生机。

   化石测年表明,桫椤起源于距今3.6亿年的古生代泥盆纪,繁盛于侏罗纪。专家介绍说,作为蕨类植物的典型代表,桫椤当时在地球上分布很广,茎叶中含有大量淀粉,更适合当时的恐龙享用。桫椤特别喜水怕冷,但到了白垩纪,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和寒冷,生物进入了新的灭绝周期,桫椤这种曾在地球上盛极一时的植物濒临绝种,仅幸存于尚保存着古代气候特征的少数热带、亚热带地区。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树干有小毒,应当防范。
570f8c58b65b9acd9c8204c2.jpg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铁
(Cycas revoluta Thunb)--苏铁科苏铁属 名称: 苏铁 类别: 乔木 别名: 铁树、凤尾蕉、凤尾松、避火蕉 科名: 苏铁科 拉丁名: Cycas revoluta
d478a80019871e94e950cdac.jpg
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茎干园柱状,不分枝。仅在生长点破坏后,才能在伤口下萌发出丛生的枝芽,呈多头状。茎部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并呈鳞片状。叶从茎顶部生出,羽状复叶,大型。小叶线形,初生时内卷,后向上斜展,微呈“V”字形,边缘显著向下反卷,厚革质,坚硬,有光泽,先端锐尖,叶背密生锈色绒毛,基部小叶成刺状。雌雄异株,6-8月开花,雄球花圆柱形,黄色,密被黄褐色绒毛,直立于茎顶;雌球花扁球形,上部羽状分裂,其下方两侧着生有2-4个裸露的胚球。种子10月成熟,种子大,卵形而稍扁,熟时红褐色或橘红色。

喜光,稍耐半阴。喜温暖,不甚耐寒,上海地区露地栽植时,需在冬季采取稻草包扎等保暖措施。喜肥沃湿润和微酸性的土壤,但也能耐干旱。生长缓慢,10余年以上的植株可开花。
苏铁的株形美丽、叶片柔韧、较为耐荫,其既可室外摆放,又可室内观赏,由于其生长速度很慢,因此售价较高。苏铁喜微潮的土壤环境,由于它生长的速度很慢,因此一定要注意浇水量不宜过大,否则不利其根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从每年3月起至9月止,每周为植株追施一次稀薄液体肥料,能够有效地促进叶片生长。苏铁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尽量保持环境通风,否则植株易生介壳虫。苏铁喜温暖,忌严寒,其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混度不宜低于5℃。


可用播种、分蘗、埋插等法繁殖。

苏铁繁殖以种子繁殖和分蘖繁殖为主。由于难以得到种子,分蘖繁殖便成为主要繁殖方式。

1.分蘖时间:在早春1至2月份进行。

2.取蘖芽:苏铁常在茎基部和干部萌生蘖芽,应选择充实的3年以上的或有4至5片叶子的做繁殖材料。因为该类蘖芽木质化程度高、内含营养物质多、适应性强,易生根成活。切忌选过嫩的蘖芽,否则易腐烂。取芽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将蘖芽与母株连接的根基处切割下来。切割时要尽量少伤茎皮。对已生根的,可直接栽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培养土中管理;对未生根的,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晾2至3天,待其切口稍干后再进行催根处理。

3.催根:栽于素沙中,深度为蘖芽高度的1/2。为防止伤口腐烂,在栽植前应在伤口上涂草木灰、木炭粉或硫磺粉。栽好后,浇水一次,然后放在室内见光处养护。2个月左右萌发新根,3至4个月抽生1至2片新叶。

4.移栽:待新叶全部展开时,移入培养土内进行管理。培养土由 45%的腐叶土、20%的菌根土、30%的河沙和5%的钙镁磷肥配成。千万不要用粘重土作培养土,否则会因排水不良而导致根部腐烂。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杏(Ginkgo Liloba L.)拉丁名 Ginkgo biloba L俗称白果,公孙树、鹅(鸭)掌子,属裸子植物。

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 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唯有中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目前,浙江天目山,湖北大别山、神农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状态的银杏群落。毫无疑问,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 银杏为著名的“活化石”。与动物界的恐龙一样称王称霸于世,第四纪冰川降临,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野生状态的银杏残存于中国浙江西部山区。由于个体稀少,雌雄异株,如不严格保护和促进天然更新,残存林将被取代。

  银杏树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叶形古雅,寿命绵长。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中国不仅是银杏的故乡,而且也是栽培、搜索大丰女贞银杏基地可位利用和研究银杏最早、成果最丰富的国家地区之一。古往今来,无论是银杏栽培面积,还是银杏产量,中国均居世界首位。从现存古银杏树的树龄来看,中国商、周之间即有银杏栽植。
  银杏是中国特有而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利用银杏果叶的有效化学成分和特殊医药保健作用加工生产保健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正引起国内外研究、开发、生产单位的重视,各国众多企业竞相研制生产以银杏为原料的天然绿色产品,替代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副作用的合成化学品,从而为中国的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前景,迅速提高了银杏的利用价值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
形态特征
  银杏树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一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一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一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一3.5厘米,直径1.5一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系孑遗植物,中国普遍栽培;日本亦产。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可达千余年。种仁供食用,多食中毒,外种皮可提栲胶。木材浅黄色,细致,轻软,供建筑、家具、雕刻及其它工艺品用。又为庭园树。行道树。中医学上以种子入药,性平、味苦涩,有小毒,功能敛肺定喘,主治痰哮喘咳、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种子含有氢氰酸、组胺酸、蛋白质等。
生活习性  野生状态的银杏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水热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温15℃,极端最低温可达-10.6℃,年降水量1500--1800毫米。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伴生植物主要有柳杉、金钱松、榧树、杉木、蓝果树、枫香、天目木姜子、香果树、响叶杨、交让木、毛竹 等。
  银杏寿命长,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交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一般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有3000年以上的古树。初期生长较慢,寿命长,蒙蘖性强。雌株一般20年左右开始结实,500年生的大树仍能正常结实。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
银杏的分布
  银杏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大量分布。银杏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很很广。从水平自然分布状况看,以北纬30o线附近的银杏,其东西分布的距离最长,随着这一纬度的增加或减少,银杏分布的东西距离逐渐缩短,纬度愈高银杏的分布愈趋向于东部沿海,纬度愈低银杏的分布愈趋于西南部的高原山区。银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气候区内,边缘分布“北达辽宁省沈阳,南至广东省的广州,东南至台湾省的南投,西抵西藏自治区的昌都,东到浙江省的舟山普陀岛”,跨越北纬2lo301-41o461,东经97o-125o,遍及我国22个省〈自治区〉和3个直辖市。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的60多个县市。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江苏、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如江苏的三泰地区、大丰,邳州、吴县,山东的郯城县、泰安市、烟台市,广西的灵川、兴安等。许多银杏专家考证后认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农架等偏僻山区,发现自然繁衍的古银杏群。它们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确保银杏遗传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自然资源考察人员还在湖北和四川的深山谷地发现银杏与水杉、珙桐等孑遗植物相伴而生。
  银杏的垂直分布,也由于所在地区纬度和地貌的不同,分布的海拔高度也不完全一样。但总的来说,银杏的垂直分布的跨度比较大,在海拔数米至数十米的东部平原到3000m左右的西南山区均发现有有生长得较好的银杏古树。如江苏泰兴海拔为5m左右、吴县海拔约300m、山东郯城海拔约40m,四川都江堪海拔1600m,甘肃为1500m(兰州),云南为2000m(昆明),西藏为3000m(昌都)。但这些分布现状,并不表明银杏能够分布在这样的垂直跨度内的所有地区,因为影响银杏自然分布的因素除纬度和海拔外,地形和土壤也是很重要的因子,如土壤含水量、含盐量、日照、极温等均直接限制着银杏的发展。在银杏自然分布的边缘地区,可能由于地形等因素,出现利于银杏生长的小气候,银杏仍旧可以生长得很好。同样在银杏的自然分布区范围内,由于小气候或者地形、土壤、水热条件的差异而有不适合银杏生长的地区,所以在自然分布区范围内,银杏多呈点状分布。从气候因子来看,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年平均气温8o—20o,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20o的海拔范围内,这是符合银杏的生态习性的。 8a95ad1cfbb0239f86d6b663.jpg f99dcf003088e804728b651b.jpg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钱松
开放分类: 生物、植物、自然、裸子植物、松科

Pseudolarix Kaempferi (Lindi.) Gord.(Pseudolarix amabilis(Nelson) Rehd.)

松科 Pinaceae
世界五大庭园树木之一的金钱松,是我国特产树种,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种。
  金钱松又名金松、水树,是落叶大乔木,属松科。树干通直,高可达40米,胸径1.5米。 树皮深褐色,深裂成鳞状块片。枝条轮生而平展,小枝有长短之分。叶片条形,扁平柔软,在长枝上成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15—30枚簇生,向四周辐射平展,秋后变金黄色,圆如铜钱,因此而得名。  金钱松的花雌雄同株,雄花球数个簇生于短枝顶端,雌花球单个生于短枝顶端。花期四五个月,球果10月上旬成熟。种鳞会自动脱落,种子有翅,能随风传播。
  金钱松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山地,喜光爱肥,适宜酸性土壤。由于它树干挺拔,树冠宽大,树姿端庄、秀丽,为世界各国植物园广为引种,宜植于瀑口、池旁、溪畔或与其他树木混植成丛,别有情趣。
  金钱松的种子可榨油。木材黄褐色,结构粗略,但纹理通直,又耐潮湿,可供建筑、桥梁、船舶、家具等用材;根皮入药,名为“土荆皮”。  金钱松有较强的抗火性,在落叶期间如遇火灾,即使枝条烧枯,主干受伤,次年春天主干仍能萌发新梢,恢复生机。

地质年代的白垩纪金钱松曾经在亚洲、欧洲、美洲都有分布,更新纪的冰河时代各地金钱松都相继灭绝,唯有中国长江中下游残留少数,成为现今仅存于中国的单属单种特有植物。由于其特殊的分类地位,金钱松成为植物系统发育重要研究对像。这一宝贵的植物遗产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金钱松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0米,胸径达1.5米,树干通直。树冠卵状塔形,雄壮美观,入秋叶色由绿转为金黄,形成美丽动人的景色,深为园林家所钟爱,成为江南地区园林观赏树种。枝分长枝与短枝两种类型,长枝上的叶螺旋状散生,短枝叶数十枚簇生,平展如铜钱,故名金钱松。线形叶,长3-7厘米,宽1.5-4毫米,叶下有两条灰色气孔带。球花生短枝顶端,雌球花单生,苞鳞大于珠鳞。成熟球果有短梗,卵圆形,长6-7.5厘米,直径4-5厘米,种鳞木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有凹缺,基部两侧耳状。种子卵圆形,具膜质种翅。

本种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北部、福建北部、四川东部和湖南、湖北等地。多生长于低海拔山区或丘陵地带,适宜温凉湿润气候。现已作为造林绿化树种,广为栽植。

~~~~~~~~~~~~~~~~~~~~~~~~~~~~~~~

拉丁名    Pseudolarix amabilis

中文名    金钱松

拉丁科名   Pinaceae

中文科名   松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湖北、河南(固始)

现状:稀有种。金钱松属植物为著名的古老残遗植物,最早的化石发现于西伯利亚东部与西部的晚白垩世地层中,古新世至上新世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欧洲、亚洲中部、美国西部、中国东北部及日本亦有发现。由于气候的变迁,尤其是更新世的大冰期的来临,使各地的金钱松灭绝。只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少数地区幸存下来,繁衍至今。因分布零星,个体稀少,结实有明显的间歇性,而亟待保护。

海拔下限(米)  

海拔上限(米)   1500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枝平展,不规则轮生,高达40米,胸径可达1.5米;树干通直,树皮灰色或灰褐色,裂成鳞状块片;具长枝和距状短枝。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20一30片簇生、伞状平展,线形或倒披针状线形,柔软,长3一7厘米,宽1.5一4毫米。淡绿色,上面中脉不隆起或微隆起,下面沿中脉两侧有两条灰色气孔带,秋季叶呈金黄色。雌雄同株,球花生于短枝顶端,具梗;雄球花20一25个簇生;雌球花单生,苞鳞大于珠鳞,珠鳞的腹面基部有2枚胚株。球果当年成熟,直立,卵圆形,长6一7.5厘米,直径4一5厘米,成熟时淡红褐色,具短梗;种鳞木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有凹缺,基部两侧耳状,长2.5一3.5厘米,成熟时脱落;苞鳞短小,长约种鳞的1/4一1/3;种子卵圆形,有与种鳞近等长的种翅;种翅膜质,较厚,三角状披针形,淡黄色,有光泽。

特性:金钱松宜温凉湿润气候,分布区年平均温13--17℃,最冷月平均温2--5℃,最热月平均温27--29℃,极端最低温-15---18℃,年降水量1200--1800毫米。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常见伴生植物有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紫楠Phoebe shearei (Hemsl.) Gamble、绵储Lithocarpus henryi Rehd. et Wils.等。金钱松为深根性,无萌发能力。幼龄阶段稍耐庇荫,生长比较缓慢,10年以后,需光性增强,生长逐渐加快。芽于3月中下旬萌动,4月初开始展叶,4月中旬进入展叶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叶开始变色,10月中下旬为落叶盛期,一般3--5年丰产一次。10月中旬种鳞转为淡黄色就要及时采收,否则,种鳞松散,种子与鳞片一同散落。发芽率60--80%。金钱松天然更新能力较强,在郁闭度中等的林冠下,特别是土壤湿润肥沃的山地,天然下种的幼苗,只要适时抚育,就能形成新林。

保护价值:金钱松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松科的系统发育有一定科学意义。木材纹理直,耐水湿,为建筑、桥梁、船舶、家具等的优良用材,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拔1500米以下山地丘陵的优良造林树种。树干通直,冠形优美,入秋叶色转为金色,十分壮观,是著名的庭园观赏树。

保护措施:主要分布点之一的浙江西天目山已建自然保护区。林业部门已把金钱松列为分布区中山、丘陵的重要造林树种。许多城市和植物园已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金钱松为菌根性树种,宜在林间播种育苗。或用菌根土覆盖苗床,圃地适宜连作。一年生苗木高15--20厘米,一般留床培育两年,用三年生苗木造林。种子丰收年份,实行直播造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也容易成功。利用10年生以下幼树枝条扦插,成活率可达70%。

园林用途:本树为珍贵的观赏树木之一,与南洋杉、雪松、日本金松和巨杉合称为世界五大公园树种。金钱松体形高大,树干端直,入秋叶变为金黄色极为美丽。可孤植或丛植。  

2006041410345657_1.jpg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东黄杉


开放分类: 植物、自然、裸子植物、松科

拉丁名    Pseudotsuga gaussenii Flous

中文名    华东黄杉

拉丁科名   Pinaceae

中文科名   松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安徽、浙江、福建(建宁)、江西(德兴)

现状        渐危种。华东黄杉产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地区,由于长期采伐利用,加以种子可孕率极低,更新能力很弱,林木日益减少。

海拔下限(米)   600

海拔上限(米)   15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1米;小枝淡黄灰色,主枝通常无毛,侧枝密生褐色毛。叶辐射伸展或不规则二列,线形,长2一3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凹缺,下面绿色,中脉凹陷,卜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边带绿色。雄球花单生叶腋;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球果下垂,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微被有白粉,长3.5一5.5厘米,直径2一3厘米,成熟时淡黄褐色;种鳞肾形或肾状菱形,基部两侧无凹缺,鳞背露出部分无毛;苞鳞长而外露,露出部分向后反伸,中裂窄三角形,渐尖,长4一5毫米,侧裂三角状,先端尖或钝,长2一3毫米:种子三角状卯圆彤,微扁,长约8一10毫米,上面密生褐色毛,下面有褐色斑纹,种翅与种子厂近等长。

特性        华东黄杉分布区位于东部中亚热带低山至中山。分布区的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温9一15℃,最低温度-9一-16℃,最高温度32一35℃。年降水量400一2000毫米,相对湿度一般在90%。土壤为红壤与山地黄壤,pH值5.5一6.5。为中性树种,幼树期需要庇荫,至壮龄期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深根性,侧根粗大,伸展力强。苗期生长缓慢,五年后开始转快。群落外貌为残存的次生林,主要伴生植物在浙江临安丘陵低山为马尾松PtnttsmassonianaLamb.、玉兰superba Gardn.et Champ.交让木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Miq.与尖叶山茶Camelliacuspidata Wight等。一般15年生开花结实,花期3月中旬,10月中旬球果成熟。可孕的种子极少,有的全部不孕,有的胚干缩或被虫害。

保护价值      为我国特有种,黄杉属间断分布东亚和北美,保护好本种,对研究植物区系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直,不矫不裂而耐久用,又是珍贵材用树种。

保护措施      已在浙江临安县本种分布较集中的上溪乡交由当地负责保护。建议其余各分布点的林业部门采取措施保护母树,促进天然更新和扩大种植。杭州植物园已引种栽培。
200782310351420.jpg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9

主题

76

回帖

48

积分

水滴

积分
4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松

拉丁文学名:Glyptostrobus pensilis

命名者:Staunt. Koch

科属: 杉科 Taxodiaceae  

保护级别: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



现状


水松属在第三纪不仅种类多而且广布于北半球,到第四纪冰期以后,欧洲、北美东亚及我国东北等地均已灭绝,仅残留水松一种,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局部地区。因主产区地处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珠江三角洲及闽江下游,破坏严重,现存植株多系零散生长。



形态特征

     

半常绿性乔木,高达25米,胸径60一120厘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裂成不规则条片。内皮淡红褐色;枝稀疏,平展,上部枝斜伸。叶延下生长,鳞形、线状钻形及线形,常二者生于同一枝上;在宿存枝上的叶甚小,鳞形,长2一3毫米,螺旋状排列,紧贴或先端稍分离;在脱落枝上的叶较长,长9一20(一30)毫米,线状钻形或线形,开展或斜展成二列或三列,有棱或两侧扁平。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雄球花有15一20枚螺旋状排列的雄蕊,雄蕊通常有5一7花药;雌球花卵球形,有15-20枚具2胚珠的珠鳞,托以较大的苞鳞。球果倒卵圆形,长2一2.5厘米,直径1.3一1.5厘米,直立;种鳞木质,与苞鳞近结合而生,扁平,倒卯形,背面接近上部边缘有6一9个微反曲的三角状尖齿,近中部有1反曲的尖头;种子下部有膜质长翅。



特性

      

分布区位于中亚热带东部和北热带东部,气候温暖湿润,水量充沛。水松耐水湿,为阳性树种,除盐碱地外在各种土壤上均能生长。幼苗时期主根发达,10多年后主根停止生长,侧根发达,生于水边或沼泽地的树干基部膨大呈柱槽状,并有露出土面或水面的屈膝状呼吸根。种子在天然状态下不易萌发。幼苗或幼树期间需要较充足的阳光和肥沃、湿润的土壤。花期2--3月,球果9--10月成熟。



保护价值

      

水松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为古老的残存种,对研究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学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等都有较重要的科学价值。木材材质轻软,耐水湿,可为建筑等用材。根的木质部轻松,比重0.12,浮力大,可做救生圈及软木用具等。



保护措施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现存的大树、古树,同时应在适宜地区大力育苗造林。广州等地已有种植。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当球果黄褐色时即可采收,收后将种子晒干,贮至翌年2--3月播种,约20天可发芽,保持苗床湿润,还要适当遮荫。水松1年生苗平均高40--60厘米,最高可达1米,在第二年春即可出圃造林。也可采用扦插法育苗。



园林用途


树形美丽,最适宜河边湖畔绿化用,根系强大,可作防风护堤树。
79b1e936106a5d220a55a99a.jpg
快乐环保,快乐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5-12 09:07 , Processed in 0.06437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