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258|回复: 0

生态产业发展4

[复制链接]

11

主题

22

回帖

26

积分

清泉

积分
26
QQ
发表于 2008-10-25 22: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 什么是农业污染,如何防治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大多数是伴随着农业灌溉和化肥、农药的投入而来的,同时农业又是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污染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土壤侵蚀所造成的沉积物,其中携带着所吸收的各种化学物质,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它使水体混浊,阻挡阳光,妨碍藻类和根生性水生植物的生长;它沉淀在砂砾河床上会影响鱼产卵,而在海岸地带的沉积会导致珊瑚礁的死亡;河流和湖床的过量沉积会导致江河泛滥和堵塞;而带有多种有害物质的沉积物积累在食物链中,最终浓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食肉动物中。二是越来越多的滋养物负担,特别是来自作物施肥或动物饲养地的氮和磷。由于来自肥料和动物排泄物的过量滋养物,导致地表水的富营养化。这使得藻类和浮游植物繁茂,植物群落退化,较差的鱼种取代了好的鱼种,以及由于腐败生物的增加而引起水的脱氧等。自从绿色革命以来,随着施肥量指数式的增加和农业的新近增长,与富营养化相关的问题也将日益突出。三是各种化学杀虫剂、农药的使用。这是一个特别与近代集约农业相关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一直注意避免使用具有毒性的、长效的和生物积累的农药(如DDT),而转向使用那些迅速分解和对非目标有机体毒性小的农药。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为了降低成本,为了农化公司的倾销,以及由于缺乏规章,人们仍在寻找许多剧毒性杀虫剂(如POPS)。有毒化学物质在动物脂肪组织中的积累会导致死亡、癌症、损伤、繁殖下降、免疫和激素系统遭受抑制以及遗传破坏等。
农业污染是一种非点状源的污染,这使之更难监测和控制。目前,全球大约3/4的灌溉农业在发展中国家,预计这个比例到下一世纪初期要增加到9/10。由于到下一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从60亿将增加到100亿,对于食品供应来说,我们将变得更多地依靠淡水、化肥和农药的投入。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对淡水需求的增加,为减轻其危害而稀释污染物含量的潜力变得愈来愈小。与通过集中治理可以更有效地得到控制的点状污染源相比,控制农业污染需要多途径进行,包括教育、建立适当的管理方法、农民的参与和改变土地利用等。
l 农药与化肥使用的利与弊,为什么要发展生物农药与有机肥料?

众所周知,农药对于防治农作物、牲畜和鱼类的病虫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迄今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大多是化学农药,它们在毒杀害虫的同时,也在不同的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它动植物和人类造成毒害;化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长期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功能,使之逐渐退化。为了发展无公害可持续的农业,人们正在积极探索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根据其来源大致可分为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等。由于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的毒性较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生物农药已成为一类重要的农药,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维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生物农药在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致使生物农药在推广应用上存在困难。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研发推广度。
有机肥料大致有三类:一是目前在农村中正在大力推广的户用沼气池,其生产沼气后剩下的废渣废液是很好的有机肥,不但可以代替相当一部分化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改良土壤;二是生活垃圾和生产中产生的垃圾,其中的有机质经过发酵和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可以变成高效的有机肥。现在有的城市正在开展“城市生活垃圾绿色增效处理工程”,采用生物修复、食物链循环等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系统的深度开发,以求达到改善环境、回收资源和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三是应用现代生物科技生产更好的有机肥料。如应用海洋生物科技研制的海藻肥料(叶面肥),含有多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故其肥效好,保水力强,在叶面喷施的同时进入土壤吸收,避免了肥效流失,同时改良土壤,避免因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问题。现已形成海洋生物肥料系列产品:草坪宝应用于园林、城市绿化;大棚宝蔬果宝应用于蔬菜大棚中;花王伴侣应用于花卉及家庭花卉。等等。
l 工业发展要坚持的“三不”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个原则?

工业生产发展要坚持不浪费资源、不破坏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这是为了谋求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首先是因为工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矿产和矿物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近三百年来的工业发展已经消耗了其中的大部分,而且每年的消耗量还在继续增加。与此同时,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也受到严重破坏。资源在使用后,有很大一部分作为废物被排放到自然界中,污染周围环境。而重复建设,特别是低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如果工业生产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不加以防治,工业的持续发展就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三不”的要求所期求的目标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因为任何改造自然的物质性的活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我们所能做的是:(1)在从原料到产品的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节约原材料,充分利用下脚料,努力开拓材料的新用途,寻找新的代用品。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污染,尽可能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2)工业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污染,包括达标排放后进入周围环境中的污染,要尽可能保持在环境的自净能力的范围内。为了维持和增强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要建立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的监测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工程建设;(3)由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供应和环境容量,工业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可能突破一定的环境容量。为了保持整体环境的良好和优化,就必须适时地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那些资源消耗多、对环境污染严重、而又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腾出更多的环境空间给那些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较轻、而又有很好经济效益的企业。例如,现代化的大型石油、天然气化工企业,的确会产生很大的化学污染。但是它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用现代科技对污染源进行集中处理,有很好的效果,留出一定的环境容量给它是合算的。
l 什么是清洁生产?为什么要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对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工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综合污染预防和控制,以实现"废物减量化"的一种新的"源头削减"战略。清洁生产改变了工业污染"末端治理"的传统模式,合理有效地使用原材料和能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业污染的产生和排放。因此,清洁生产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益。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减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服务环节,则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在清洁生产概念中包含了四层涵义:(1)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2)清洁生产的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产生和最少排放;(3)清洁生产的方法是排污审计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即通过审计和分析,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并提出消除或减少污染的措施;(4)清洁生产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既要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又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l 海南如何推行清洁生产?

海南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是最好的,这主要得益于海南岛周围海域提供的强大的环境自净能力,以及海南工业的发展滞后。但是就单位产值的污染产生率和污染排放率而言,海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的污染治理率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保护好和进一步改善海南的生态环境,并为海南未来工业的较大规模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环境空间,海南在工业领域中除了按照兼顾发展与环境的原则,调整好产业结构和产业的地区布局外,应当把实施清洁生产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海南的清洁生产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绿色设计。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命周期内,均要预先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认真搞好规划设计。避免因设计不当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2)绿色工艺。工业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是应用某种工艺对原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工艺不同,加工的效果就不同。我们应当努力采用那些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的工艺;(3)绿色管理。包括对生产过程的劳务管理、技术管理、卫生管理和财务管理,都要体现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原则;(4)绿色产品。海南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地下水,有利于生产纯天然无公害的食品及其加工产品,如海南生产的优质矿泉水、天然椰子汁、海洋中捕捞的鱼类,以及用天然动植物加工成的药品、营养品、化妆品等,都是颇受市场欢迎的绿色产品。但是也应看到,海南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较多,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海南产品的质量和外销;(5)绿色生产环境。包括厂区的绿化、绿色设施和绿色工作网等等。这不仅有益于职工身体健康,而且有益于在职工心灵中养成天人合一的理念。
l 什么是清洁能源?

关于清洁能源可以从两种不同的意义上来理解。一是从相对意义而言。石油相对于煤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天然气相对于石油是比较清洁的能源。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燃煤锅炉改为燃油锅炉,最近几年我国开始用天然气代替汽油驱动汽车,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它们还是会产生相当程度的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用掉一点就会少一点,当靠它们不可能保证一个社会的持续发展;二是从绝对意义而言。它们的生产和使用本身不会产生多大的污染,而且更为重要得多的是,它们属于可再生和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它们足以支撑一定数量人口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对于地球上的人类而言,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有两大类:一类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本质上来自太阳能,是生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而来并存储在生物体内的能量。它包括人类自古以来就开始使用、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薪柴;各种有机质燃料;用有机质造成的沼气;用植物制成的可代替汽油的酒精醇;等等;另一类是非生物性的可持续利用能源。包括水能,如水力发电、水力机械磨等;风能,如风磨、风力发电等;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直接获得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等;地热能,如西藏羊八井的地热发电站、温泉利用等;此外,海洋热能、波浪能、潮汐能,海底结晶水等,也都是很值得研究开发的永续清洁能源。
由于不可再生能源总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根本的意义。
l 推广清洁能源有何意义?

清洁能源的推广利用,从根本上说来,是为了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它同时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仅从海南省儋州市2001年在两个村103户中推广“三联通沼气池”的实例就可以看出,它兼具如下几个方面的巨大效益:
1)经济效益。仅就供气烧水做饭而言,每月产生的可燃沼气的发热量超过两瓶标准的煤气,以每瓶煤气平均售价65元计,相当于一年供应24瓶即1560元的煤气。单此一项即可当年收回建池成本约1500元。此外,一个户池一年的产肥量相当于12包化肥,燃气灯还可用于照明,一盏气灯相当于一个60瓦的电灯,可随时使用。这还没有计及修建三联通沼气池的其他好处所带来的间接的经济效益;
2生态效益。在保护林木方面,目前一个5口之家的农户,一年生活用柴约需5卡车(按高轮拖拉机计算),使用沼气后,不用再上山砍柴烧了。100万农户使用沼气,一年就可以保护500万亩森林生态免遭破坏;在保护土壤方面,沼气渣和沼气废液是上好的有机肥,与化肥不同,它可以保护和改善土壤肥力;在保护水源方面,三联池将农村全部人畜排泄物加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地解决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并有利于同其他改水、节水措施相配合,提高淡水的利用率;此外,三联池作为“生态池”,它还有利于生产绿色食品和发展生态农业;
3)社会效益。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卧室、厨房、厕所是现代住宅三要素,三联池可为卧室提供照明,为炊事提供便利,并保持厨房和厕所的清洁,使人们有一个清洁、舒适、方便的家居环境;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方面,解决好人畜粪便的无害化、无臭化处理,农村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对控制我省肠道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有重要的作用;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作为一项公益活动,全体村民统一认识、互相帮助、共同修建、共同受益,可以籍此增强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同时,这也是村民养成文明习惯、提高生态意识的好课堂。因此,推广三联通沼气池亦是建设“精神文明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l 海南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方面有哪些优势?

同地处温带和寒带的大陆内地相比,海南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太阳光热优势。海南岛地处热带北沿,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其最大特点是长夏无冬,光热丰富,年日照时数1780~26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气温22.0~25.5度,年日平均气温≥10度的积温8197~9301度。加之降水充沛,年降水量1500~2500mm。这样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特别高,每年单位面积所生长出来的生物量平均比大陆地区高2~3倍。巨大的生物量,加上高温条件适合沼气的生成,所以海南很适合发展沼气和其它生物能源;(2)地热优势。至1996年底,海南岛已探明的地热资源以水热型为主,分为地热增温型和断裂构造控热型两大类。前者水温39.5~49.0度,多分布在琼北,可采储量大于5万立方米/日;后者水温45.0~96.0度,主要出露在中部和南部基岩区,已发现热矿水32处;(3)海洋优势。海南省管辖的海域有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面积的2/3。海洋中除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之外,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能、热能、潮汐能、风能、波浪能等清洁能源,后者目前基本上尚未开发利用,可作为海南的后备能源;(4)战略和政策方面的优势。海南在全国率先确立了生态省建设战略和一系列配套的方针政策,这意味着海南在能源领域将把开发应用清洁能源放在优先的地位。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所接受,海南发展清洁能源面临着可喜的国内和国际条件。
l 海南如何推广清洁能源?

海南必须紧密结合自己的省情,走一条有海南特色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之路。(1)海南应利用自身在生物资源和光热资源方面的优势,把在农村推广户用沼气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同时,在有一定规模的猪、鸡、牛养殖场建设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根据养殖场的特点和规模,采用各种厌氧消化新工艺。这样,既可获得沼气能源,又可用所得沼渣制作无害化有机复合肥或饲料的添加剂;在城镇中建设生活污水沼气工程,采用厌氧消化和多级沉淀系统处理城镇粪便、污水,既可杀灭粪便、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又能转化植物营养素,提高肥效;对海南省大量的制糖工业、橡胶加工、食品加工、制药厂等生产排放的废水进行沼气厌氧发酵处理,亦是维护自然界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2)大力开发“绿色石油”,即用生物质转化生产的石油替代品。用农作物生产乙醇是多年来已经利用的比较成熟的技术,乙醇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酒精醇,有效地替代汽油,而且一直是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国内外利用生物质生产制造用作燃料和润滑剂的油料的石油替代品,已经有相当大的进展。海南由于光热和雨水充分,单位面积可产生的生物量大,有利于开发这种绿色能源;(3)海南有土地资源的优势,可以在扩大培育天然林的前提下,划出少量的土地发展薪柴林。薪柴的燃烧虽然也会带来一定的污染,但在污染的程度和严重性上远不如煤和石油,所以相对而言也是一种清洁能源;(4)海南有丰富的水能可用于发展水电,有丰富的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波浪能可供开发利用;(5)天然气相对于汽油是一种很好的清洁能源,海南有丰富的天然气,目前即可作为居民生活和汽车的最佳能源。
在开发利用上述清洁能源的同时,始终要重视引进和开发高效的节能技术,并在一切生产和生活环节上节约能源。
l 什么是ISO-14000认证?为什么说它是评价生态产业和生态产品的重要标准?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在此背景下,经过联合国的协调,一个国际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环境管理标准,即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应运而生。据统计,世界各国已有超过6000家企业通过ISO 14000认证,其中我国国内企业120家。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该标准要求企业从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流通、使用、报废处理到再利用的全过程,实施环境管理与控制,使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流程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有利于加强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的指导,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据调查,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大约有一半以上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所以政府的干预作用、法制的规范作用和标准的指导作用将会有效地控制和解决这些问题;(3)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获得竞争优势,促进贸易发展。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日益高涨,绿色产品绿色产业优先占领市场从而获得较高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形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ISO 14000的认证,就如同获得一张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这是宣传企业产品和形象的最好广告。反之,未能通过ISO 14000认证的企业必将面临绿色壁垒的挑战;(4有利于减少环境风险和各项环境费用(投资、运行费、赔罚款、排污费等)的支出,从而达到企业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如通过ISO 14001认证的试点单位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从而免缴排污费513,340.92/年;(5)有利于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公共关系。如由于减少了噪声、粉尘等污染,势必减少周围社区的抱怨,从而改善社区公共关系。对一个组织而言,实施ISO 14001标准就是将环境管理工作按照标准的要求系统化和程序化,是一个使环境目标与其他目标相协调一致的过程,以期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l 为什么说生态产业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连环共生的系统产业?

生态产业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不是单打一地生产某种产品,而是同时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使物质资源尽可能地得到循环利用,使三次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以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连环共生的系统产业。如海南省以椰树集团为龙头所形成的产业就是这样一种系统产业。它以“公司+农民”的方式带动农民种植芒果、椰子、菠萝等热带水果,养殖黑山羊等动物(第一产业);将它们加工成多种优质饮料和黑羊胎素这样高科技的保健产品(第二产业);经过人才培训、科技创新、创立名牌、扩大营销、资本运作等工作使产品畅销国内外(第三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又促使生态农业和生态建设更好地发展。安徽省黟县的茧丝绸产业化建设是又一个成功的典范。他们形成了以华盛集团为龙头,蚕业合作社为中介的链式经营体系,创立了集制种、育苗、栽桑、收烘、缫丝、捻线、制衣、丝绸一条龙配套的生态产业格局。目前,黟县拥有桑园3.2万亩,全县年蚕种饲养量近5万张,收获蚕茧1710吨,总产值近3000万元,农民仅养蚕一项人均收入即达350元。茧丝绸产业实现总产值1.5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0%,上缴税金800万元,占全县可用财力30%。在大力发展第一、第二次蚕业产业的同时,黟县建立健全了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了以蚕桑站、蚕桑技干、分村辅导员构成的县、乡、村三级技术、信息、物资服务网络,推广良种桑园、优质蚕种、方格蔟上茧等多项适用新技术。总之,他们在蚕业领域中形成了绿色生态产业链,体现了各次产业连环共生的优势。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一切厄运的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9 06:50 , Processed in 0.03779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