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248|回复: 10

天鹅洲:人鹿豚土地争夺战(图)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10-31 12: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距离麋鹿在中国的灭绝整整108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麋鹿的失而复得竟与国运的荣辱兴衰息息相连,实在令人感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麋鹿,俗称“四不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从春秋战国至元明清,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屈原、班固、许慎、杜甫、沈括、苏轼、陆游、李时珍、乾隆……曾提及麋鹿的古代名人不胜枚举,甚至传说姜子牙的坐骑、指鹿为马、逐鹿中原的典故皆与麋鹿有关。鹿这种动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令人难以想象,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祭物,还作为生命力旺盛(鹿角年年落而复生)的标志和升官发财的象征(福“禄”喜寿)。全世界约有40多种鹿,唯麋鹿是一种集自然演化(与人类同步)、地理分布(中国湿地)、人文记载和曲折身世诸多离奇于一身的动物。麋鹿之奇尤其表现于它身世的非凡,而这传奇般的身世竟与一位法国传教士有着不解之缘,要不是当年阿芒•大卫隔墙一瞥,恐怕麋鹿的故事就不会如此曲折跌宕、悲欢离合地充满戏剧性了。

那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秋季的一天,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阿芒•大卫一脸风尘地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经过南苑皇家猎苑,大卫从苑外土岗上向内窥视,他双眼一亮,那是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作为一个博物学家当然以发现新种为荣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使他盘桓数月,不肯离去。他的惊骇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全世界唯一幸存的一群麋鹿。无奈皇家禁地不允许外人进入,大卫更弄不到一只活的麋鹿,直到次年初,大卫才设法买通了守苑的军士,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猎苑的守卒秘密地以20两纹银为代价将一对鹿骨鹿皮换给了大卫。不久,法国驻大清代办亨利•狄白龙聂又设法弄到了一对,其中雄性死掉后也送给了大卫,大卫神甫便于1866年4月将这3只麋鹿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过动物学家米勒•艾德华馆长的鉴定,这不仅为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的独立的一个属,当首次把麋鹿从科学角度公布于众,便轰动了西方各国。按照动物学界的惯例,应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这种鹿,从此麋鹿这种中国自古就声名卓著的动物便被称为了大卫神甫鹿,至今其英文还是Pere David's Deer ,大卫对物种科学的贡献可谓劳苦功高,大熊猫、黄山猴、绿尾虹雉、娃娃鱼……有上百种动植物都与大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娃娃鱼的学名A . davidianus),蜚声海外。大卫对于麋鹿的发现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极大兴趣,从1866年至1876年的十年间,英、法、德、比等国的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各种手段,共从北京南苑弄去几十头麋鹿,饲养在动物园中。后来,日本国大臣对清朝出使的官员还提出:“南苑有四不象,日本向无此兽,本国君主极为倾慕,欲得之以扩眼界,恳请见赐一对”,清廷便通知内务府奉宸苑办理赠鹿事宜。可见清朝末年,麋鹿因大卫的缘故红极一时,从“养在深苑人未识”忽然“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1894年,京南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南苑的围墙,方圆210平方公里的皇家猎苑一片泽国,许多麋鹿逃散出去并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秋,八国联军趁清朝政府腐败、防务空虚一举攻入北京,北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使中国特有的这种珍奇之物从此绝迹。据说,在某王府尚存一对,后转至“万牲园”,不久便死掉。举世公认,1900年,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无巧不成书的是,麋鹿的发现者阿芒•大卫也于1900年11月10日在巴黎溘然而逝。

那些流落于异国他乡、被欧洲一些动物园圈养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圈舍取代了湿地),种群规模逐渐缩小(离群索居)而纷纷死去,越养越少。这时出现了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人: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一位酷爱动物,特别喜爱鹿科动物的人士。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麋鹿,共计18头悉数买下,这成为地球上奄奄一息、香火仅存的唯一一群。从各处收集来的18头麋鹿都被放养在英国伦敦以北四十五英里,占地三千英亩的乌邦寺庄园内。这座庄园水草丰美,林木葱郁,芳野幽旷,曲径绕湖,是英王艾德华六世于1547年封给大臣约翰•罗素即后来的贝福特公爵的采邑,为英格兰地区七座对外开放的著名古典园林之一。除了麋鹿之外,还有中国河麂、黄麂、印度花鹿、欧洲黇鹿等,所有动物均自由散放。据说那些寄人篱下的麋鹿整日的闷闷不乐,无精打采的呆立水畔,拉着长脸,表情呆板地顾影自怜,像害了思乡病一样,但毕竟能正常的繁衍了,1914年,一战爆发时,已达88头,二战时已达255头。二战以前,乌邦寺的主人始终以“保有世界唯一麋鹿群”为荣而一头也不肯出让,但二战德军战火染指英伦,当时子承父业的小贝福特终于改变了主意,提出:“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危险的。”他惟恐这唯一的一群麋鹿再次毁于战火而遭后人的唾骂,便将乌邦寺内的麋鹿向国内外各大动物园转让了许多。到1983年底,全世界的麋鹿已达1320头,均为当初18头麋鹿的后代。遍及亚、欧、非、美、澳各洲,但惟独没有回到它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虽然在1956年和1973年各有一对和两对麋鹿运至北京动物园,但因繁殖障碍和生境不适,与从前许多欧洲动物园一样,一直未能复壮种群。

中国是麋鹿的老家,随着祖国的强大、稳定,许多中国动物学家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还家。其实,这也是乌邦寺主人的心愿,1984年3月,乌邦寺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委托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玛娅•博依德女士来华调查情况,选择回放地点。麋鹿曾在中国东部广泛分布,到底应放回到那里呢?我国有关方面的专家谭邦杰、黎先耀、郑作新、周明镇、汪松、王宗祎等参加了可行性的科学论证,对北至辽河,南至苏北的麋鹿分布故地做了广泛的调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北京南海子作为皇家猎苑旧址,作为麋鹿模式标本的产地,作为麋鹿一度在华灭绝之地和三海子依稀如旧的湖泊荒原,基本还保留有原来的自然地理风貌,无论从文化历史意义还是从自然生态角度考虑都是重引麋鹿的最佳地点。当作为贝福特公爵的曾孙的塔维斯托克侯爵听了玛娅带回的这一消息后十分兴奋,当即决定赠送20头麋鹿给中国,重新放回南海子。

1985年2月27日,由北京市政府、城乡建设环保部、中国动物学会等组成的麋鹿引进小组与乌邦寺的代表于北京自然博物馆签定了麋鹿引返中国的协议。同时在伦敦,乌邦寺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与中国驻英使馆代表也在协议书上签字。北京南郊农场为此慷慨提供土地900余亩。1985年5月,北京麋鹿苑开始兴建。

1985年8月24日,一架满载着中英两国人民友谊的飞机,将22头麋鹿(其中两头给了上海)从英国乌邦寺运抵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麋鹿苑,终于实现麋鹿百年回归的夙愿。后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伦敦举行的一个欢迎中国领导人访英的宴会上致辞,曾把麋鹿的重返家园与香港问题的解决同列为中英外交史上的大事。

1986年春,麋鹿经一个冬天的适应,生长良好,开始哺育后代。为加快麋鹿种群繁衍,英方于1987年9月8日将第二批18头麋鹿交予麋鹿苑。1993年,麋鹿苑的麋鹿已达200余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英国乌邦寺的最大种群,麋鹿“重引进”第一阶段的任务——恢复园林种群及进行风土重驯化工作顺利完成。在第一阶段顺利进行的同时,经过多年的调查论证决定第二阶段——麋鹿回归自然的工作在湖北石首的长江故道开展。1993年10月30日北京市赠送给湖北省的第一批34头麋鹿运抵石首,同时在武汉市隆重举行“麋鹿重返湖北大自然放养赠送仪式”。为加快麋鹿种群的繁育,第二批第三批各30头麋鹿分别于1994年底和2002年底抵达石首。至2002年,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麋鹿350余头。在1998年长江洪水中部分麋鹿从围栏逃逸,最后定居于与保护区隔江相望的一片芦苇湿地中,现在那里有近100头麋鹿生活在真正的大自然中。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麋鹿这种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由于麋鹿苑的环境容纳量有限,麋鹿苑的麋鹿陆续输出到全国30个地方。

现在全球麋鹿总数已达3000多头,已无绝种之虞,因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便把麋鹿的名字从濒危的红皮书中划掉了。麋鹿的野化繁殖是全球携手拯救濒危物种最成功的范例。
在深圳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2: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母鹿没有育儿经验 管理员“客串”
ct-2005100402-4[1].jpg
在深圳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区是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位于石首市长江北部,江汉平原南缘,南与石首城区隔江相望,距荆州市约60公里,东距汉宜高速公路潜江后湖80余公里,距京广铁路岳阳站85公里,距长沙、武汉约230公里。天鹅洲生态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9年3月,同年5月被湖北省体改委批复为省管开发区,12月被荆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为副县级单位。天鹅洲开发区辖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鹅洲地处长江中下游下荆江河段,由于长江裁弯取直,形成长江故道群湿地,其中,天鹅洲长江故道洲滩纵横,生态环境原始,地形地貌独特,具备五大生态特色:古朴的滩涂湿地、清秀的长江故道、珍稀鸟类的天堂、野生麋鹿安居的乐园、濒危豚类遨游的故乡,具有重要的科研、文化、生态及旅游价值。天鹅洲是长江出三峡后,下游地区保留最完好的一块湿地,也是国家新公布的16处湿地中保留最完好的一块湿地,总面积70平方公里。这里耕地肥沃,草种林木丰茂,气候温暖湿润,水域辽阔,洲滩成片,是中国内陆地区罕见的天然优良牧场,拥有野生植物238种,野鸟56种,除麋鹿、白鳍豚、江豚外,还有天鹅、白鹭、猴面鹰、中华鲟、娃娃鱼等多种珍稀保护动物,被誉为“绿色宝库”、“天然动物园”、“自然博物馆”,已愈来愈为世人所关注。主要景观有原野麋鹿、观鹿塔、麋鹿科教中心、珍奇豚类观赏、江豚展养池、水上原始森林人行栈道、珍稀鸟类观光、芦苇丛中漂流、柳荫垂钓、荷园采莲、高新农业观光、岸滩体育休闲等。
  原野麋鹿:麋鹿,俗称“四不象”,即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天鹅洲麋鹿种群数量从十多年前引进的64头,壮大到600多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种群。
  珍奇豚类观赏:白鳍豚:国家级珍稀濒危野生保护动物,被人们誉为“水中熊猫”、“长江女神”、“东方美人鱼”,中国独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2000多万年进化史,素有“活化石”之称。
  水上原始森林:长江中下游滩涂中最大的自然水上原始水杨树林,面积近万亩。
在深圳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2: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州湿地之麋鹿
566d0fdf7a04cb0062279859[1].jpg
在深圳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2: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隆冬季节,又是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边的渔民捕捞时节。然而,他们并没有收获的喜悦,却只有对未来生存的忧虑
渔民殷曾义说:“往年整个天鹅洲故道可收20万公斤鱼,今年却只捕获2万公斤。我一家三口总收入还不到3000元。”“渔民愁,江豚也饿啊。”去年12月28日,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高道斌向记者倾诉说:“天鹅洲长江故道水位下移,原水位是34.5米,现在只有32米,故道只剩下一个‘锅底’。加之渔民年复一年的捕捞,生物种类严重减少,这里只有鲢鱼了。依靠吃鱼和打鱼为生的江豚和渔民怎么不喊‘饿’呢?”据介绍,自从上世纪90年代长江故道放入3头江豚后,每年以2到3头的速度繁殖,现在已近30头,江豚以食鱼为主,其食量又大,加之岸边现还有78户368个渔民仍以打鱼为生,这就造成了生物物种的严重减少。

更为可怕的是,露出的滩涂被人为侵占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记者在故道两岸看到,刚刚露出的滩涂被人分割成一块一块的鱼塘,有的还养了螃蟹,有的种上了杨树。高道斌说,原自然保护区有滩涂面积2.8万亩,现在只剩下3000亩!眼见滩涂越来越少,有18个人的保护区也抢占起地盘,他们为了给职工一点福利,自己筹资,开发了253亩鱼塘。“村民挖,企业挖,渔民挖,保护区自己也挖,天鹅洲已是伤痕累累了。”

白鳍豚保护区是如此,与之相连的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在被一点一点蚕食。在麋鹿保护区核心区,记者看到,麋鹿群在所剩不多的湿地内缓缓移动。刚刚从保护区外把10几头麋鹿撵进保护网的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李鹏飞说,由于面积日益萎缩,保护区已难以承载600多头麋鹿栖息生存,出现了麋鹿群经常跑出铁丝网的情况。

令记者困惑的是,在用铁丝网圈起来的保护区内,竟然有用铁丝网圈起来的网中网,圈起来的土地上种着还没收完的棉花,棉花地中间还耸立着一栋两层的楼房!

走进保护区,记者即看到,不远处有3个人正在砍一人多高的芦苇,成片成片的芦苇被砍掉后,形成一块块不规则的空地。而据说芦苇是麋鹿产仔所需的藏身之所。

李鹏飞说,芦苇每亩可产0.8吨,每吨可卖400多元,在保护区内石首市芦苇局占了4000多亩,每年有几百万元的收入呢,他们还占了4000多亩种上了杨树,加上附近村民的侵占,原来划给保护区的2.3万亩土地,现在真正由保护区控制的面积不足2000亩!

记者正在采访时,突然一阵机器的轰鸣声传入耳膜,远处一台推土机竟穿梭在芦苇丛中!记者走近准备拍照,正在指挥推土机运行的一个人突然向记者咆哮:“这是我的地盘,你们是哪里来的闲人?管什么闲事?”还怒气冲冲地准备抢记者的相机。事后了解得知,此人是石首市芦苇局下辖的意杨公司经理李某。

一片片芦苇轰然倒下,一条条刚刚机耕的土地,它们就像一个人头上长着的癞疮疤,在冬日余辉里,显得那么的刺眼。
在深圳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2: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土机正在麋鹿保护区内作业。
hb-20060104-01-3[1].jpg
在深圳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2: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鹅洲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什么会出现人与鹿、豚争夺土地的现象?

有关人士认为,导致两个保护区被乱垦强占的主要原因在于:

土地归属不明,企业和村民争相涌进

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各业务归口单位和地方政府没有严格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进行划界立标和土地确权,导致目前两保护区范围界线不清,土地权属模糊。1997年,石首市政府上报的麋鹿保护区范围为2.3万亩,现在该保护区真正能够管辖的土地仅有1900亩。白鳍豚保护区有国务院批复文件,却没有保护区范围边界标志。根据《渔业法》规定,水面虽然归保护区所有,但随水面涨落的洲滩却界线模糊。

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大增。由于两个保护区均处在人多地少的长江洲滩,加之石首市政府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使该区域发生洪水的概率大大减少,茫茫洲滩成了沃野良田,农民争相涌入种地植树。

白鳍豚自然保护区有洲滩湿地面积2.5万多亩,1995年开始,就有村民在洲滩种植意杨,近两年,周边的河口村、沙口村、天鹅村和千字头村的部分村民进入保护区,在滩涂湿地上开垦棉田、围垦修建香莲池、种植杨树等。据统计,在2.5万亩的洲滩湿地上,已种植意杨约2万亩,建香莲池和围垦改田种棉花达1000亩,今年春季还用挖土机围堤造池近2000亩,拟种植香莲等经济作物。保护区内洲滩湿地被侵占或被改变用途的面积达90%。

麋鹿自然保护区目前杨树种植面积8500亩,其中市芦苇局就有4500亩。今年初,保护区周边的柴码头村、河口村部分村民又进入核心区强行开垦了4500亩棉田。至今,麋鹿自然保护区2.3万亩湿地被侵占或被改变用途的面积达1.3万亩。

管理经费不足,主管部门打起保护区主意

为加强保护区管理,石首市1999年成立天鹅洲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辖两个自然保护区和6个行政村,全区农业人口11180人,两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开发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开发区成立之初,拆除了故道内的网箱及围网养殖,安置了部分渔民,整合了两个渔场,禁止当地村民的牛、马进入麋鹿群使其分开放牧等,较好地处理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随着开发区机构人员的不断增加,为解决人员、工作经费问题,也出现了利用资源谋求经济发展的问题。

据统计,最近7年来,国家对两保护区的投入总计只有350万元。而根据对保护区经费投入的调查,两个保护区的年度资金缺口分别为20万元和19万元,为了自求生存,两保护区自己也不得不打起土地的主意,如开挖鱼塘、出卖芦苇。

记者采访发现,保护区与当地政府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发展,保护区与相关业务部门如林业局、芦苇局、周边村民等有着突出矛盾。如保护区为保护湿地,反对在洲滩种树,但林业部门为了经济发展却主张在洲滩上种树等。保护区丰富的芦苇资源是立马见效的财富,以地方“小金库”出现的芦苇局,便率先抢夺。
在深圳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2: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已严重危及到野生动物的栖息。

专家称,种树与开垦棉田破坏了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链。由于洲滩上已形成芦苇、薹草等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大量种植会威胁其他植物生长,造成湿地植被破坏。大面积洲滩开垦为棉田或改变其用途,不仅破坏湿地植被,而且会使湿地土壤逐渐旱化,进而改变湿地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白鳍豚、江豚和麋鹿等野生动物栖息环境。

目前,保护区内长江故道与长江干流的水文联系被人为隔断,故道内的水不能正常排进排出,导致故道湿地原有的水文周期性涨落规律、洲滩周期性显现与出没规律减弱或丧失,造成故道内水生生物资源减少和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危及野生动物栖息。特别是目前露出的大部分洲滩,不仅没有按规律被水淹没,反而被侵占或被改变用途,直接威胁到长江江豚的生存,湿地环境和麋鹿栖息地也会因此萎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专家建议:应尽快解决保护区土地权属问题,做好两个保护区划界立标和土地确权工作,并将现仍居住在保护区内的1400多名农民、渔民转产安置迁出保护区。两个保护区管理人员经费,应纳入省财政预算,以确保保护区的正常运转。合并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两个保护区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并建立长江天鹅洲故道群湿地自然保护区。

世界自然基金会汇丰银行长江项目官员朱江博士提出,重建江湖联系,恢复天鹅洲长江故道群湿地功能。天鹅洲长江故道群湿地功能主要体现在长江中游的重要蓄滞洪区、长江中游独特的湿地类型及生物多样性宝库方面。对天鹅洲故道通江闸口功能应重新定位,将其明确为三大功能:满足人类生存、生产、生活要求的防洪排涝、农田灌溉、生活饮用功能;保证年度水文涨落以维护健康湿地生态系统的涵养湿地功能;以及实施灌江纳苗、提供鱼类洄游通道以保护长江及故道内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水生生态保护功能。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博士说,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长江下荆江段故道群,是长江流域独特的地理景观,具有重要的自然保护价值。故道洲滩形成大面积的自然湿地,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多种动物特别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将天鹅洲故道群作为一个整体的湿地生态区加以管理,保护这一独特而重要的自然遗产是一项非常必要而且非常紧迫的工作。

但愿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长江“九曲回肠”奇观,真正成为人类的宝库和动植物的天堂。
在深圳

101

主题

1228

回帖

925

积分

黄河

积分
925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2: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老,但问题现在还没解决!
0623deer15[1].jpg
在深圳

11

主题

391

回帖

61

积分

清泉

积分
61
QQ
发表于 2008-10-31 12: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这些事情真的很让人无语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5-14 07:25 , Processed in 0.04892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