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783|回复: 0

环境破坏让海啸更可怕

[复制链接]

6

主题

60

回帖

104

积分

清泉

积分
10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5-1-4 15: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近海修建居住区  为养虾砍伐红树林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悦  杨先碧  


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


  东南亚及南亚发生的海啸导致了巨大灾难。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但是,科学家也指出,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许多做法是加重海啸损失的重要原因,比如近海修建密集的居住区,破坏能减弱海浪的红树林和珊瑚礁。

  海滩上不应建居民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首席科学家杰夫·麦克尼利说:“本来应该是无人区的地区有人居住,这加剧了灾难。”

  印度新德里环境科学教授雷马尼说:“在金奈海滩上建有大型居民区。在海滩上,尤其沿与海岸线平行的方向修建居住区,有很多不安全因素,是违反科学常识的。”

  雷马尼教授指出,之所以一些沿海村落死亡人数反而比海滨大城市少,一是因为偏僻地区人口密度小,二是因为村落建在内陆,而不是海滩上,海滩是削弱海啸破坏力的一道屏障。

  红树林、珊瑚礁被破坏

  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红树林、珊瑚礁等自然屏障被破坏,海岸失去抵御风暴和海啸的能力。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官员布拉德·史密斯说:“亚洲一些沿海国家不断在海边修路、开垦农田、圈海养鱼和发展旅游业,使得沿海的天然屏障不断遭到破坏。”杰夫·麦克尼利说:“近几十年,为了建造人工养虾池,

  大量红树林被砍伐。如果这些自然屏障没有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26日的海啸也许就不会带来这么大的灾难了。”红树林曾经覆盖了热带和亚热带3/4的海岸线。现在只有一半得以幸存。

  工业污水、过度发展的海洋渔业、全球变暖导致海洋中的珊瑚虫大量死亡,珊瑚礁面积大量减少。据美国国家珊瑚礁协会的海洋生物科学家詹姆斯·托马斯教授介绍,珊瑚礁只在养分较低的亚热带和热带海洋里才能形成。适合的温度和足够的光线是珊瑚生长的决定因素。但从内陆排入海洋的污染物导致海水的透明度下降,有机废物会提高水中的养分,这将破坏珊瑚虫的生长和钙化,从而减慢珊瑚礁的形成。目前,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

  随着沿海人口密度增大,过度捕鱼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恶性循环。斯里兰卡居民食物中的蛋白质有65%来自海洋,因为浅海鱼类以藻类为食,鱼群减少会导致海藻过盛,而太多的藻类会遮住阳光,阻止珊瑚礁生成。托马斯教授还对记者说:“温室气体是珊瑚礁和海底岩石的大敌。海水比其他水体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海水里的珊瑚礁和其他岩石主要成分是钙,酸性高的环境会溶解钙质。目前海水的碳酸含量很高,即使现在开始不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海洋的碳酸含量至少要75年才能恢复正常。”

  海平面上升加重海啸损失

  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两极冰层逐渐融化,全球海平面逐年上升,海岸不断被海水侵蚀。这次海啸中,如果海平面只有19世纪那样的高度,损失会小一些。

  在20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如果照目前速度持续上升,一些岛国(如马尔代夫)终将消失在海浪之下。▲

  《环球时报》 (2004年12月31日 第十二版)
我是holywood的马甲,我不是执委会的,我是小网友,任何言论均只代表个人意见,和济溪管理方无关。holywood还有一个另外的秘密的马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2 20:05 , Processed in 0.0244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