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474|回复: 21

[图党] 川西竹海-3月28日摄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0 22: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onglake 于 2009-3-31 23:07 编辑

3月28日到3月29日,我们一行8人赴乐山市沐川县川西竹海游玩,沿途经过了乐山,键为和沐川,玩的很开心,等会上图哦

tips:自驾可以走成雅高速,然后转成乐高速,下高速后,朝大佛方向走,然后往五通桥方向走,五通桥那边大约20几公里在修路,很慢,过五通桥后,走213国道,往犍为方向走,一路上都是沿着岷江在走,到达犍为后,时间符合,可以乘坐号称中国唯一的蒸气小火车。然后再沿着213走,到沐川境内,在离沐川还有2公里的永福镇根据指示牌开进川西竹海风景区,不收门票,不过也快了。
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先从石羊场乘坐汽车到沐川,然后再包车或者乘车(5元)到达川西竹海。
沐川没有加天然气的,需要到犍为,请注意。另外,沐川境内有交警非法对外地牌照进行流动测速,该地段限速40码,很容易中招,基本上专罚外地牌照。

鸣谢:感谢GreenSOS免费提供帐篷和防潮垫,感谢iruka的爸爸2天的辛勤掌舵,感谢iruka妈妈的后勤工作,以及其他人的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nglake 于 2009-3-30 22:46 编辑

川西竹海景区拥有林竹面积5万余亩,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景区内山峦错落有致,沟壑纵横,属典型丹霞地貌。旅游区古为南丝绸之路,内有白崖寨为古代战场的一个险栈道。林竹可作景观,可作纸厂原料供应。景区内还有大片活化石桫椤树。川西竹海地址: 乐山沐川县永福镇拐入小路后,有门卫守着景区入口,要求我们登记后放我们进去,川西竹海占地规模当然比不上蜀南竹海,但胜在原始。我们穿行在清幽的竹林里,竹叶青亮青亮的,游客只有十来个,路旁的竹林下流着浅浅溪流,深深吸口气,真是心旷神怡
RIMG00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来之前我们看的杂志叫我们一定要进水月风洞,那洞只有一人多高,一米二三宽,未进洞就一阵凉风扑面,顿消暑意。洞明显有人工痕迹,路面铺有石板,但没有安装照明,黑漆漆的。而且因为刚下过雨,路面时不时有积水。还好我们都有电筒等装备,我本来想用手机,结果打开手机,发现完全不管用,太黑了,头顶时不时被滴几滴凉水,刚进一会儿,估计不到一百米时,突然听见由弱渐强的轰隆声,好吓人哦,大家都站住了,宁神听是哪里传来的声音,很害怕是洞上面土石方塌方,再细听,居然开进来一辆摩托车,晕,这种洞里居然有摩托车过,车灯照亮了大家,车还没靠近,我们一起叫“有人,慢点!”我们问了那人,这洞有四百米长,就是直直的通道,没有拐弯。我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摸黑走了十分钟,终于重见光明,
RIMG0013.JPG
RIMG0016_nEO_IMG.jpg
RIMG00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汉蔡伦于公元105年利用破渔网、旧布、麻头和树皮制成了书写用纸。据记载,用毛竹造纸是在唐代发明的,比西方早一千多年。目前国内保存下来的古法造纸作坊有不少,但多是人工复原的,或仅仅剩下几个遗迹供人参观,像川西的纸厂这样一直在操作的作坊却甚为鲜见。
  水月村在在沐川县永福镇境内,位于岷江流域地区。漫山遍野的毛竹和丰沛的水资源成就了这个以古法造纸的百年作坊。由于山高谷深,交通闭塞,人迹罕至,古老的造纸技艺得以留存至今。
  在纸厂遇到了一个热心的老板,自贡人,他给我们讲解了造纸的全过程,并带领我们到纸场作实地考察。据他说,造纸共有72道工序,主要的生产环节大致如下:干打、沤竹、湿打、抄纸、松纸、晒纸。整个生产过程全部用手工完成。
  每年腊月砍毛竹,次年清明节后开始作纸,毛竹被截成5尺5寸长短,浸泡在生石灰池里沤三个月,洗去石灰,再用水车带动的石碓舂成纸末,下到水槽,成为纸浆。然后是“抄纸”,压干水分,再背到家里“松纸”,就是把粘连一起的纸,用复杂的指法搓开。松开的纸背到室外晒干,最后整形扎捆成为商品。一个生产周期需要8到9个月。
  在去作坊的小路上,一条水渠引着我们走进了造纸作坊。木屋里的设备十分简陋,所有的工具一目了然,非竹即木。在木屋的外面有两个10立方米的石灰池,池里浸泡的是从山上砍下来的毛竹,据说要泡100天,把毛竹沤泡腐烂为止。这是造纸耗时最长的一道工序——沤竹。腐烂的毛竹捞出之后,工人们再把它们斩开,然后拿到木屋,用最原始的舂碓,在水力的带动下一下一下地捶烂。这道工序叫“湿打”,棒槌是一根有一米多高、直径20厘米的木柱,这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了那条沟渠的作用——免费的动力系统。在木屋的外面,水车哗哗地转动,屋里,棒槌一次又一次地捶击下来,把已经沤烂的毛竹打成粉絮状。
  那一堆黄澄澄的竹末这时可以倒进水槽里,成为纸浆。
  最需要耐心和技术的是抄纸。用极细的竹丝编成的帘子在浆池中轻轻一荡,滤掉水,便剩下一层薄薄的纸浆膜,干了以后就是一张纸了。纸张的厚薄完全取决于抄纸师傅的控制水平,这是造纸的关键工序之一,是最见功夫的———抄纸工荡得轻了,纸就会薄;下手重了,纸又太厚。为得到一张薄纸,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古人总结出了“柔轻拍浪”、“持帘迎浪而上”、“抄浆着帘的一瞬间震动纸帘”这三要素。抄纸工双手抬着一个长1米左右、宽0.6米的木框走到水槽边,持着木框在纸浆槽中用力一舀,然后有节奏地左右轻摇,让水从框子上沥出,框子中间放着一片用细竹篾条编制的帘子,水沥干后,原本是黑色的帘子上染上了一层金黄色。工人用右手熟练地拉过一旁的推杆,把框子放在推杆架子上,两手一上一下取出帘子,将其倒扣在案板上,再小心翼翼地揭开帘子,一张湿润的纸便留在了案板上。
  在抄纸的纸槽边,我们闻到淡淡的石灰味道和竹子的香气。
  抄出的纸有1米高的时候,这时就需要用外力去压干纸中的水分。新抄的纸水分很重,要用一种大型的自制工具“吊”把水分压榨出来。然后是“松纸”,也就是秦明炎所说的扦纸。松纸和抄纸同为造纸工艺中的核心技术,只有熟练的工人能够胜任。
  松开的纸,用一种自己设计制作的背架背到河对面向阳的地方晒干,然后整理包扎,才算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古老的造纸术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老板说,他们是用石灰水对毛竹进行腐烂,现在的很多小造纸厂用的是剧烈的浓硫酸和盐酸,虽然可以提高造纸的速度,扩大生产规模,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土法造纸的石灰水,在生产过程中已经降解和蒸发,不会造成污染。用于抄纸的增稠剂是一种叫杨条的植物,包扎成品用的是细毛竹篾,都是天然材料,非常环保。
  土法造纸所用的水、毛竹和烧石灰的石头是不要钱的,投入的只是人工。光靠自家人干活人手不够,需要兄弟们互助或者请山坡上的村民才可以完成,付出的工资不是现钱,而是一案纸的十分之一,折合人民币18到20元。目前原住民之间惟一的商品交换方式是以物易物,竹纸则以2.8到3元一捆的价格送到外面换回日常生活用品。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往往要置换多次才可以完成。请工送货不合算,所以每次都是家里的男人们自己背20捆纸上山。
  “土纸主要是过白事用,是给亡人的上路钱,”老板说,“也有家里头痛脑热的,有头天晚上梦到故去的亲人,往往就要烧几张纸来求得心理平衡。”山民们在有人过白事时把土纸作为礼品送给丧家,往往既送人民币也送这种被视为冥币的火纸。这几年因为外地造纸机械化和原材料、运输成本降低,土纸在市场上竞争力大跌,命运堪忧。但是现在由于国家取缔了很多小纸厂,而单单保留了这种土法的造纸工艺,所以目前价格有所上涨。
  一枝毛竹经过72道工艺成为一张黄色的土纸,最终化为灰烬,人们用以寄托对亡人的哀思,竹纸的宿命就像人的生命的轮回。

部分参考了百度百科的资料
RIMG0017_nEO_IMG.jpg
RIMG0019_nEO_IMG.jpg
RIMG0025_nEO_IMG.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nglake 于 2009-3-31 10:56 编辑

此时,山外的桃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开的正艳,各种植物都旺盛的生长着。有很多都没有见过。
RIMG0028_nEO_IMG.jpg
RIMG0034_nEO_IMG.jpg
RIMG0035_nEO_IMG.jpg
RIMG0037_nEO_IMG.jpg
RIMG0038_nEO_IMG.jpg
RIMG0039_nEO_IMG.jpg
RIMG0040_nEO_IMG.jpg
RIMG0041_nEO_IMG.jpg
RIMG0042_nEO_IMG.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nglake 于 2009-3-31 11:04 编辑

水月村由于四面环山,目前进出的通道就只有水月洞。村民们每天徒步或者骑车外出,最近的学校如果徒步需要一个小时,小孩子们每天需要6点就起床。
RIMG0043_nEO_IMG.jpg
RIMG0047_nEO_IMG.jpg
RIMG0051_nEO_IMG.jpg
RIMG0054_nEO_IMG.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nglake 于 2009-3-31 11:12 编辑

由于纸厂老板的热情邀请,我们在他家还没有完工的仓库扎营,并在他家吃饭,由于老外不习惯吃山里的野味,于是全部是山里的蔬菜,包括一些野菜,很美味哦,同时我们也带了一些卤味。
山里晚上的温度比较低,于是在大嫂-纸厂老板的老婆烧饭的时候,我们围在灶边烤火,大嫂的手艺很不错,人也长的漂亮,标准的四川美女。
吃完后聊天,山里一般休息比较早,而且我们在路上也折腾了半天,所以大家准备洗漱后去睡觉,老外一般不习惯晚上洗澡,他们一般早上起来后洗澡。在我们的强迫下,无奈的德国人YESPER只好顺从了。
RIMG0058_nEO_IMG.jpg
RIMG0066_nEO_IMG.jpg
RIMG0068_nEO_IMG.jpg
RIMG0072_nEO_IMG.jpg
RIMG0075_nEO_IMG.jpg
RIMG0081_nEO_IMG.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nglake 于 2009-3-31 22:50 编辑

清晨,很早就被纸厂老板的2个儿子吵醒,他们已经习惯了早起,然后又听到JASPER不停的起来上厕所的声音。后来才知道他因为带的睡袋太薄了,被冻坏了,但是腼腆的德国小伙子因为害羞没有跟我们说他冷,其实是有多余的睡袋的。
早晨吃完丰盛的早餐后,我们在露营的房子前面合影。然后纸厂的老婆自告奋勇带我们去山上逛。逛到一个亭子的时候,来自加拿大的已经60岁的Monica看到满地的垃圾,不由分说的开始捡垃圾,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RIMG0099_nEO_IMG.jpg
RIMG0108_nEO_IMG.jpg
RIMG0115_nEO_IMG.jpg
RIMG0116_nEO_IMG.jpg
RIMG0123_nEO_IMG.jpg
RIMG0131_nEO_IMG.jpg
RIMG0132_nEO_IMG.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nglake 于 2009-6-7 21:10 编辑

在水库边上合影的时候,突然发现我拿的蕨菜很像我胸前的济溪图案。
在回程的路上,发现了一个养蜂小屋,于是我们进去买了几瓶纯天然的蜂蜜,虽然有点贵但是比较值得。现在还没有拿到手啊 嘿嘿
在路边同时也发现了好多野菜,诸如四川特色菜,折耳根,还有薄荷以及蕨菜,后来蕨菜拿回家炒,有点苦,没有继续吃。
后来又到了一个很有名的瀑布前,随手拍了几张。人很少,偶尔几个钓鱼的小朋友在那边。小朋友们都是就地取材,随便弄了竹子,然后缠上线,穿上蚯蚓,就可以垂钓了,想我童年也是这样哦
RIMG0154_nEO_IMG.jpg
RIMG0157_nEO_IMG.jpg
RIMG0159_nEO_IMG.jpg
RIMG0195_nEO_IMG.jpg
RIMG0208_nEO_IMG.jpg
发表于 2009-3-31 08: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占了很多位子~~~~v[s:1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5-15 20:46 , Processed in 0.04467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