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觅来踪,躬身行渐远,为他灵魂致敬吧
--------------------------------------------------------------------------------
作者:大家 类别:环保信息
如果,你关注过西南江河上的建坝狂潮,你或许愿意知道,在为为大好河山与当地百姓而奔走操劳的一群人当中,有萧亮中这样年轻而优秀的一员。
请为他祈祷,祝福他,尊重他。他是一个行动者,他是我们的同路人。
2005.01.07
肖亮中,一个勤奋、敏锐的年轻的人类学者,因劳累过度,经抢救无效,于2005年1月5日凌晨4点许猝然病逝,年仅32岁。
这个质朴、优秀的年轻人从金沙江流域走到北京,那片乡土成为他学术的起点。这半年多来,他为了虎跳峡-金沙江流域社会人民的权益四处奔走,最终,为挚爱的事业和乡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的追悼会定于2005年元月10日上午11点在八宝山殡仪馆菊厅举行。
在2005年1月5日凌晨4点许,大雪纷飞的时候,年轻的肖亮中突然告别人世,走完了他32年执著而奉献的生命历程。
1972年12月5日,他出生在金沙江边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金江镇车轴村,这个多民族聚居的连接汉藏两地的美丽村落,后来成为他硕士毕业论文和书稿《车轴》的田野调查基地。同时,为着捍卫这个村落以及金沙江流域这片乡土社会和人民的权益,他开始了四处奔走,几赴金沙江,用他的热情和坚韧来影响社会公众,但体力的劳累和极度的焦虑却最终袭倒了他。
1985年,在乡村完小读书的肖亮中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甸县第一中学,1991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1995年7月分配到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民族文化教研室工作了3年,其间,在临沧地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所进行的扶贫和社会调查活动,重新激发了他的学术热情。1998年9月,他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人类学专业。2001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商务印书馆工作,2004年12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中心,开始从事他极度热爱的学术研究和田野调查工作。
作为长子和长孙,亮中孝悌有加,亦一直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弟、妹。带着他的梦想,携爱妻马茜来到北京,共同走过了艰苦而恩爱的十年……
亮中是一个勤奋、敏锐的学者,有近百篇优秀文字和摄影作品发表在《南方周末》、《读书》、《二十一世纪》、《大地》等海内外知名报刊,他的专著《车轴》和《夏那藏家》极富学术价值。但与生俱来的激情与社会责任感使得亮中最终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他把他短暂的生命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和乡土。
亮中去世了,于今天凌晨。造化弄人,想起在北京的时候,大家熬夜来为水电会议做准备,两个月前还在金沙江有说有笑,夜游金沙江小岛,一个亲密的朋友,并肩作战的战友,突然撒手离我们而去,快的来不及道别,他太累了,他需要好好的休息了......
回首觅来踪,躬身行渐远,为亮中的灵魂致敬吧!
李大君
不知道这封信应该写给谁,在我长长的地址簿中,你的名字和朋友们的名字排在一起,虽然不是那么起眼,但却是我每次发信时一定要点的一个.这封信发给朋友们时,你的名字我还会点,因为我知道你还没有走远,你还在回头张望,你是去准备春节朋友一块到你的家乡虎跳峡,去和你们那儿的乡亲们一块过.我答应了你,并约了好多朋友,我们正在期盼着那一刻------
在我们为留住自然江河自动组织成的队伍中,你的加入不算早,可一走进来就那么投入,那么自信,那么无畏.记得那是8月一个炎热的深夜,你把改了一遍又一遍的为留住虎跳峡而书写的呼吁发给我.我提出意见后又发回你.你再次写来的信只有四个字,早点休息.你一直在遗嘱着朋友,怎么就忘记了叮嘱你自己?
因为我们都是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做着我们认为属于我们自己职责的事,所以要是上班时间开会,你老是很遗憾地对我说,请假不容易,下次相聚能不能只用周末.为工作去做事,和为所爱去做事,是从一个境界,到了另一个境界,你刚刚从为工作而做走入为爱好而做,你刚刚告诉我,从此你有了时间-----
史立红告诉我短短的几天里,你有求必应陪了几拨朋友去怒江,去金沙江,范晓的耳边还响着怒江边你们一起探讨地质结构的昨天与今天;史立红和你一起走过虎跳峡的脚印还依惜可辨;阳敏说,新的一年开始的那一刻你们还在互道平安;项颖和你在电话中商讨为南方周末写有关金沙江文章后,电话的余温尚存;2004年最后一天,在清华大学研究所召开的会上,你还在提醒大家,绿色流域的于晓刚在坐,我们应该听听他们所承受的不公,我们还将如果再"作战",这一切都是昨天,仅仅是昨天------我相信,三十二年来,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你的每一天.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天又一天,朋友们在和你相识的短暂里才有了友谊的永远,永远.
不忘的不仅有朋友,还有金沙江和金沙江畔的大山;还有虎跳峡和虎跳峡上空的苍天;还有你那年迈的奶奶,受人爱戴的父母,从今以后,他们也将是我们大家的祖母与爹娘,我们愿像儿女般伺候在他们的身边.
过早的怀念,过早的怀念会让我们悲伤于今天,也会让我们努力于明天,努力于我们曾一起渴望留住的壮丽的大自然.
汪永晨于山西
亮中:
你走了,走得如此匆忙,让人不敢置信,也不忍置信。因为你是那样年轻而又充满活力,你的豁达乐观那样富有感染力,没有人相信死神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我们只见过一次面,通过有数的几封email,彼此并非深交。我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好好认识你。但是这有限的浅浅交往,已经让痴长你20多岁的我,深深为你的热情、真诚所打动。你对家乡和父老的一往深情,你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奔走,你对朋友的一诺千金,使我感觉你就像一缕阳光,一阵清风,让人感到温暖清新,值得信赖。
我们是为了虎跳峡而相识的,有限的几次通信,也都是为了虎跳峡。除了热爱这方水土的朋友,恐怕没有人知道你为了保卫自己家乡和人类自然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倾注了多少心血。这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是何等难能可贵!我们的战斗正未有穷期,而你,一个聪明睿智而又英勇的战士,却猝然倒下,怎能不让人扼腕而断肠!古人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难道又应在了你的身上?
你走了,像是一颗明亮的星星坠落天空,带走了那缕阳光,那阵清风。朋友们不再能仰仗你去做那许多烦琐的文案工作,你也不必再通宵达旦地为绿色流域奋笔疾书了。如今在天上的你,会静静地看着我们,如何继续你未竟的事业。
亮中,小兄弟,你走好。
熊蕾
今天大早接到朋友的电话,听到这个噩耗,一时呆住。虽只见过数面,亮中那爽朗可亲的音容笑貌涌现眼前。
前些天通电话,他还邀我们去虎跳峡见见他那已成为“反坝斗士”的父亲和一直支持他的慈祥坚强的奶奶….深愿他淳朴可爱的亲人们节哀和平安。
身在拉市海,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遥寄悼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