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260|回复: 3

【思考】讨厌感动__转自"多背一公斤"

[复制链接]

46

主题

248

回帖

219

积分

溪流

积分
219
QQ
发表于 2006-2-21 19: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考】讨厌感动

http://1kg.blogbus.com/logs/2006/01/1826805.html

说到公益,人们总是想起感动一词。但其实我不喜欢感动。

我也总是说:“我们不要感动,要行动。”但这也没有明确表达出我对感动的看法。

每当有人对我说,若干年后我可以去当感动中国的人物了,我就象吞了一只苍蝇。

应该说,我讨厌感动。

然而现实又是多么奇怪呀,一说起捐助,总要把受助人说得多么多么悲苦,多么多么可怜,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值得帮助。

幸好我到过很多地方的农村,和很多小朋友玩过,才知道他们虽然穷,其实一点都不悲苦、可怜,相反,他们其实很快乐,也许比我们城市的孩子都要快乐。

当然我不能否认,不是所有人在贫困或困难的环境中都能快乐的。但至少我能说,至少不是所有贫困或困难的人都是悲苦的,可怜的。

而将这些同胞描绘成悲苦的、可怜的,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

第一,为了讨好捐助者,满足甚至是激发捐助者微妙的虚荣心。于是,捐助者变得越来越挑剔、麻木,和“高尚”了——他们只帮助最穷最苦的人,稍微次点的,他们恐怕会至少投上怀疑的眼神。

第二,描述者有意无疑隐瞒了部分事实,或者更贴切地说,描述者带着自以为是的眼光去评价待受助者,于是,别人永远是他想的那样了。可作证明的是为什么这些如此让人“感动”的故事里,总是很少有待受助人主动说出来的话——因为这里面本来就没有真正平等的交流,更多的,不过是一种你问我答式的“诱导”。

瞧,我们把公益做成什么了?

我想说的是,同情不是公益,正如同情不是爱一样(因为公益是爱)。同情是一种不平等的感情,用同情去激发公益心是一种短视和势利的做法。

也许更重要的——原谅我总是如此“势利”——同情不是一种长久的感情,所以这注定了不可能用同情去长久地激发一个人的爱心和行动。在这一点上,我更相信“快乐”的力量。

自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更多更好的说法请看:

警惕爱心争夺战的负面效应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209/2006/0105/014@152661.htm

说说我们报纸的“公益版”
http://zhengweekly.blogbus.com/logs/2006/01/1813367.html
http://www.ngocn.org/index.php?uid-133 此生无求,专事八卦

46

主题

248

回帖

219

积分

溪流

积分
21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2-21 19: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警惕爱心争夺战的负面效应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1-5 4:55:11·

  一段时期以来,媒体和互联网上上演的“爱心争夺战”有“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迹象,以往只要媒体报道就能获得社会捐助的现象开始变少,贫病弱者往往必须有与众不同的非凡举动才能博得读者眼球,进而引来读者和观众的捐助。从“卖身救母”到小兄弟俩双双患重疾、家贫无力于是采取迫不得已的抓阄手段决定谁能治病、年幼的弟弟“作弊”把机会让给哥哥,再到媒体“策划”肝癌晚期的孕妇“为了孩子再活一个月”,诸如此类。

  这是一个“爱心争夺战”中的典型例子:为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彭辉林19年来一直为此奔波,打工、窝居、一贫如洗,但面对至少15万元的医疗费,他们走投无路。可是,当媒体报道他们求助的声音后,却无一人愿意捐款。直至去年12月27日,媒体采访得知彭辉林原是个一等功臣,读者反应才渐渐热烈起来。

  随着需要帮助的贫弱者见光率越来越高,最终能够获得救助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争夺社会爱心的“爱心争夺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的“竞争”,出现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

  首先,这种“爱心争夺战”可能使人们的心在“谁比谁更惨”的“爱心争夺战”中日渐麻木和冷硬,它不是在培植爱心,而是在使民间道德资源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

  其次,“爱心争夺战”使民间道德资源在某些时刻某些方面过度地、非理性地向少部分人倾斜,违背了民间道德资源这一宝贵财富的社会公平分配原则,并有可能助长一些人和个别媒体的投机倾向,通过过度包装甚至造假获取救助,进而影响到人们对弱者诚信的质疑并进一步条件反射地收缩社会道德资源。

  最后,它可能使爱心成为某种程度上的“交易”,违背了扶贫济弱的根本原则。比如,要想获得社会的求助和爱心,必须自己先表现出“爱心”,比如弟弟把治病的机会让给哥哥,女儿“卖身”救母,彭获得救助的前提是一等功臣等等。这不能不说是对于“爱心”的反讽。真正的爱,是不需要通过展示“谁比谁更惨”来博得同情,或者通过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爱来进行交换的。真正的大爱,不是一种情感的本能,而是一种理智的社会资源安排。

  媒体应该做的,是把社会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努力呼吁相关政府组织和民间慈善机制担当起更多的责任,切不可为了眼前一时之快,甚至只为了争夺眼球而不择手段。否则,民间道德资源亦将可能因过度开掘而日渐枯竭。

  □童大焕(北京媒体从业者)
http://www.ngocn.org/index.php?uid-133 此生无求,专事八卦

46

主题

248

回帖

219

积分

溪流

积分
21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2-21 19: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我们报纸的“公益版”


评报会上大家对这个版争议颇多,但多从技术层面上,我的意思是,这样一个版就不该出现。

公益版是本报昨天做的一个创新版,在开篇语中说,要每周出一期。

开篇语是这么说的:

贫困残弱,人生的困境无处不在;乐善好施,良好的心愿需要通道.
从今日起,本报开设每周一期的公益版,试图搭建着一座和谐的桥梁.
关注大千世界的苦难与痛苦,体察芸芸众生的平凡希望,给生命以亮光,给愿望以慰藉,并让所需与所求都得到释放与安置,使我们联合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慈善机构开设此版的目的。
作为日报媒体,我们将遵从新闻的规律采集制作;作为社会公器,我们更不敢放弃“公益”责任。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贫病的普遍困境,我们更珍视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与卑微愿望,希望读者能提供有关线索,二为本版的故事所感动而愿意伸出援手的人们,则请与下列基金会联系。

我要反对这么一个版,并不是我没有爱心,相反,我害怕人们的这种爱心会被滥用,前两天,本报评论版发表过一篇童大焕写的评论,警惕爱心争夺战的负面效应  ,这篇文章写出了我很久以来的担心。

开篇词里讲,作为日报媒体,我们将遵从新闻的规律采集制作,昨天一位领导也强调,故事要有特殊性,故事要符合新闻取向,不是随便一个穷人病人就能够做到公益版。

这是个可怕的信号。

这意味着,我们将带领读者进行一场又一场的“爱心争夺战”,要比谁更惨,谁比谁更需要帮助,这种“爱心争夺战”可能使人们的心在“谁比谁更惨”的“爱心争夺战”中日渐麻木和冷硬,它不是在培植爱心,而是在使民间道德资源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摘自童大焕文)

童的这篇文章在新浪上转载后,一个读者评论说,这样的事情在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就有了……为了争取到进秋香的府上作仆人的机会,两个人展开的爱心争夺战让人捧腹,到了真实生活中,就变成了一幕幕悲剧,毕竟当一个人看到死人,和他看到一千个死人的时候,心里感受是不可能一样的。

半开玩笑地说,在我做社会版的不长时间内,在遇到记者报题时都会问:死人了没有?如果没有死人,居然觉得爽然若失,感叹这个新闻做不大了。两个事件都死人了,如果版面紧,我甚至会去比较两个人的死法哪个更“有趣”些,然后决定上哪一个不上哪一个。有时和同事开玩笑说,这就是媒体的嗜血本能吧,巴不得天下大乱才好。在报纸过滤一次后,在版面上所呈现的依然是参差不齐的苦痛,读者在天天看这样的苦痛后,他也会考虑哪个更能打动他的内心,谁更惨就更需要帮助,谁更有故事性谁就更需要帮助,这样下去,人们在爱心争夺战中日渐麻木和冷硬,几乎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除了人们的爱心会逐渐的冰冷麻木,童大焕又提出了另外一个结果:“爱心争夺战”使民间道德资源在某些时刻某些方面过度地、非理性地向少部分人倾斜,违背了民间道德资源这一宝贵财富的社会公平分配原则,并有可能助长一些人和个别媒体的投机倾向,通过过度包装甚至造假获取救助,进而影响到人们对弱者诚信的质疑并进一步条件反射地收缩社会道德资源。

其实我和一些同事一直在猜,前一段炒得沸沸扬扬的兄弟抓阄治病的新闻是不是当地媒体精心策划出来的,如果兄弟没有这段故事,就引不起这么大的关注度,如果没有这段故事,那个深圳商人也就不会倾囊十万来救助兄弟二人。我的臆测是,当当地媒体的记者发现了兄弟患病的消息,但又觉得没有“新闻由头”,而记者又非常想帮助这对苦难的兄弟,就想出了这个完美的计谋,编出了这个善意的谎言,结果大获成功。连编辑此稿的同事都惊呼,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居然有这么缜密的心智,实在是不可想象。当然,我十分愿意,我的判断是错误的,我也为我会冒出这样的念头而感到惭愧,但作为编辑的我也知道,真要操作这样一件事情,难度可能并不是非常大。

要获得公益版的关注,就必须“有故事”,这是多么赤裸裸的交易?它违背了扶贫济弱的根本原则。

童大焕认为,我也这么认为:媒体应该做的,是把社会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投向更广阔的领域,努力呼吁相关政府组织和民间慈善机制担当起更多的责任,切不可为了眼前一时之快,甚至只为了争夺眼球而不择手段。否则,民间道德资源亦将可能因过度开掘而日渐枯竭。

当然,就对本报的理解和认知而言,我知道,本报不会只为了争夺眼球而不择手段,但媒体传达的内容和受众接受的内容之间的扭曲则是可以想见的。

抛开一个报纸的社会效益不说,就单纯从报纸本身的特性而言,我也不觉得公益版是新闻版所应该容纳的内容。

报纸的A叠,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硬桥硬马的新闻,新闻的真意是逼近事件的真相,而综合性日报追求的是对新闻大而全的覆盖,某时刻某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某机构发布了什么于国计民生有关的法律法规等等。

我不喜欢这样的“软新闻”,从这角度而言,我十分同意京华时报张锐的理念,就不摘抄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下:都市报思考(六)新闻理念(较长、乏味、但有用、不喜勿看) ,长是长了点,可是一点都不乏味,呵呵。

这样软新闻过多的结果就是,张锐说的,本报是个奇怪的报纸,在学界、业界、政界反映不俗,但发行量就是上不去。

我们经常看到,A叠的32个版经常会有许多专题版,特别报道版,这些版面势必会挤压本地新闻的版面,我们做了好多专题,有好看的,但大多无趣,甚至有的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

领导想赋予这张报纸太多的意义,新闻本来是过期即扔的易碎品,我们居然可以用A叠的内容出书,不知道是件让人高兴还是让人尴尬的事。

报纸太想表达意义,而不是新闻。我想起了前一段在内部BBS上的一个争论,记者写了一个稿子,封面还导读了,新闻的内容大概是,外地人可以在北京买全球通手机号了。一个记者提出异议说,这根本不是新闻,去年外地人就可以在北京买全球通手机号了。写稿记者及其他一些人的意见是,去年能办不假,但今年是官方说了,这意味着外地人在北京受到的歧视又少了一点,意义重大。提出异议的记者坚持说,我们要报的是新闻还是意义?大家只看到你发了一个过时新闻甚至是失实新闻。我同意这个异议者的意见。

公益版,出来后肯定不乏叫好之声,如果不出所料,今日或者近日的二版读者来信上会刊登一封读者表扬信,我相信读者是出于真心,因为本报确实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但这些粉丝在我们的目标读者群众到底占多大比例?我认为,粉丝到底有多“粉”对本报的重要性并不大,如果报纸没有粉丝,但读者知道我们能提供最详实最丰富的新闻,这个意义怕是要重要得多。

越说越远了……

看来,失眠的好处显而易见,我近期的三次失眠,写成了三篇长长的博,搁平时是难得有这么一大块没有人干扰能够细心想点东西的时间。

只是探讨,而且我知道这种探讨已经超出了一个编辑的技术范围,好比一个厨子在探讨中国餐饮行业的出路。

某种程度上,我承认,这样的探讨不是一个编辑应该做的事情,记者应该探讨的是如何写稿,如果采访,编辑应该探讨的是如何改稿,如何判断稿件,如何起标题,如何改正版式,我对此有清醒认识。

越权一回,呵呵。
------------------
评论

以同情激发公益心本身就是短视和现实的做法,这往往会把捐助者和受助者置于不平等的地位。而媒体只不过把这种做法推到了极致。

安猪 (www.1kg.cn)  发表于  2006-01-14 22:15
http://www.ngocn.org/index.php?uid-133 此生无求,专事八卦
发表于 2006-2-21 23: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偶们新京报的噢,一看“A叠的32个版”就熟悉
每个人都关心自然环境,理解、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改变世界,爱济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3 19:48 , Processed in 0.0340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