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9-28 13: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相反,还是同一个问题啊.
首先要看看社团骨干有没有能力或是否自信有能力应对这么多人的问题了,如果自己的内部建设问题很多,活动搞不起来,还是早点考虑放弃一些人吧.不然也许会给加入不参与的同学造成更负面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多寡还和是否收取会费有一定关系.
不管社团招新人数多少,都会有这样5个层次:最核心骨干(2-5人)\\积极参与者(10-15人)\\部分活动参与的中庸者(最多)\\偶尔参与者\\几乎不参与者.不同层次不同对待.
重点抓的是前三个层次:
1,最重要的(要花50-60%精力面对)
一个社团最活跃者不会超过8人,非常热情积极的参与者及前面加起来不会超过20:这些人常是对环保有较高热情并且希望花精力在协会做出些成绩的,是协会的支柱\\骨干\\精英.和他们要经常交流,要给他们事做,要给他们发展空间,要留住他们.这些人由于个人的问题不同,也不都是固定的,也会有流动和涨落,但如果一个社团能够保证总有十几个活跃的骨干分子,并且最好能够形成年级梯度的话,这个社团就能够保持一定生存力.当然,发现\\鼓励和选拔后面层次的同学进入前2个层次来也很重要.
作为社团领袖,要花大精力和这些骨干打好交道,了解他们每一个人,把他们凝聚在一起.他们就可以分别跟更多的成员打交道,级联而下,每个骨干也就面对十几人,再多会员也不怕。否则百十人的问题就都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如何与他们打好交道,是学会如何管理的问题.
2,很重要的(花30%精力)
能够听通知认真参与社团活动的同学,他们是大部分其他同学中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但他们其中很多人会对社团发展保留观望态度.回报他们的热情最重要的是塌实有效的活动,让他们体会到社团活动的能力\\文化和魅力.要让他们有所收获.他们是社团活动的参与主体和社团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还是社团骨干产生的储备力量.
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动态与需求,了解他们对社团活动效果的看法及对社团对于环境实践行动的期望,尊重他们的权利,给予他们展示的空间.抓住了他们,社团活动就一定是丰实的.抓住了他们,即使前面的骨干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冲散了,还能够迅速建立起来.
对于这些会员主体,你只需花30%精力跟他们打交道,你不需要了解他们每一个,但你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和研究这个群体.如何处理好这个群体的问题,和如何处理好社团的项目发展规划一样,是这个社团的战略问题.
3,剩下10%精力:
琢磨好前面两部分人的比例\\流通,协助骨干门处理好他们与他们之间的管理问题吧.其余的人员,你可以不在乎了.
当然,你们社团的活动应当永远是面对本校全体学生的,而不是面对全体会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