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134|回复: 0

科学家披露物种流失状况 每天增一个濒危物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0 02: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健  2005-01-19

  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收集有38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嘉禾说,“美国有55万份,我们是世界第二”。

  令方嘉禾担忧的是,“世界第二”的很多种质资源,相当大一部分“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里,很多种质资源在野外已经找不到了”。

  他说,我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一个濒危甚至走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还有大量物种通过各种途径流失海外。

  物种流失的速度和数量,让不少科研人员充满忧虑。“中国生物物种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项目专家组组长薛达元,就是其中一个。

  在项目组1月中旬推出的最新调查报告———《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现状与保护》中,科学家首次披露了我国物种流失严重的现状。

  该报告披露,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在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建立引种交换机构以来,1972年至1991年期间,我国每年对外提供作物种质资源1400份(次),合计对外提供了近3万份(次)。

  而这种物种输出记录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少,甚至在某些阶段就没有了。

  美国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至2002年6月30日,从中国引进植物资源932个、种20140份,其中大豆4452份,包括野生大豆168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官方记录同意提供的仅仅只有2177份,并且野生大豆并没有被列入对外提供的品种资源目录中。

  中国农科院对外品种交换机构有关专家介绍,特别在1993年以后,由于出访考察、接待来访和合作项目太多等原因,物种资源的引进和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阶段。据专家的保守估计,最近10年输出的生物种质资源不仅在数量上要远远高于前20年的总和,而且在质量上也包含了大量优良基因。

  “记录数据相差惊人。这个差距是怎样产生的?个中原因只能是许多物种悄悄地流失了。”薛达元进一步说,仅就农业科研部门而言,全国有几十万名农业科研人员,几乎每天都有多人出国进行科研合作或考察,带出的资源数量肯定是十分惊人的。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是失控的。

  薛达元说,物种流失严重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03年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针对生物物种流失事件分别批示,要求加强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此后,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协调会,确定由国家环保总局统一协调全国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并于2003年8月成立了由17个部委组成的生物物种资源管理部际联席会。

  国家环保总局生物安全办公室官员蔡蕾证实,一项由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的全国范围内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执法检查正在进行中。检查内容包括: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生物物种资源流失情况、生物物种资源就地保护和生存环境受威胁的情况,以及生物物种资源移地保护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2 20:22 , Processed in 0.0299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