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913|回复: 16

中国环保主义者的困境

[复制链接]

37

主题

662

回帖

4581

积分

长江

积分
458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5-19 07: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环保主义者的困境
来源:  作者: [字体习惯:大 中 小]
背包客(www.beibaoke.com.cn) 更新时间:2005-08-16 阅读:510 次  


--------------------------------------------------------------------------------

  
最近关于方舟子一行人在云南大学的演讲激起了很大一场辩论,辩论的核心点是怒江是否应该建坝,由此引发出关于伪环保、环保是否应该以人为本等等一系列的争论。在这里,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 环保与制度建设

在今天的地球上,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地区在哪里?说出来也许让人难以置信,那就是北朝鲜和南韩之间的一条宽仅4公里、长250公里的军事缓冲区。在这块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上,由于几十年无人涉足,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丹顶鹤、白颈鹤等其它地区难得一见的珍禽,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存着。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大自然自身有着非常强大的恢复功能。只要人类不去或尽量少地去干预,大自然自己就能将环保工作做到最好。


人类应该尽可能地缩小自己的活动区域,将空间退还给大自然。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人口城市化。在经济发达的基础上,把人口尽量地集中在城市里,农村人口只占极小的比例。这样,人类要污染也只是污染面积有限的城市化地区,广大的山区、荒野等不适合建城和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农业的地区都退还给大自然。


然而,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却执行着限制城市人口发展、把农业人口束缚在土地上的政策。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国这几十年来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


几年前,我在北京郊区的山野玩户外运动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了一个事实:北京的山区正在逐渐地恢复荒野状态,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与这一现象相关联的是:北京山区中的许多村庄都被废弃,山里的农民都迁到城镇或者北京市里谋生去了。只要人的活动减少了,无需再做任何的环保工作,大自然就会重新恢复它的生机。


   但是,为什么中国其它地区的山林就没有这么幸运呢?我认为这与中国的户籍制度、城乡歧视、迁徙受限制、产权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错误的制度建设直接相关。只要农民被户籍给禁锢在土地上,只要城市对农村的歧视没有改变,农民进城谋生的成本过高,就将导致农民仍然被迫留在山野里,通过对自然加剧破坏以艰难的谋生。人类的现代化进程都必然要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在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只占全部人口很小的比重,他们的经济生活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多少的影响。只有中国,由于当局的短视和偏见,农民一直被严格的城乡对立给排除到城市生活之外。农村人口的大量增长和他们被二十一经济文明所激起的对财富的渴望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空前巨大的压力,毕竟生存的权利和致富的渴望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同时,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又使得人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能够对环境进行长时间的养护以谋求长远的发展。


在这里所谈的环保与制度的关系,主要是针对汉族活动区域的。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象草原上的牧民、怒江流域进行原始耕作的人们,让他们走进城市、改变数千年来都没有变化过的生存方式,有很大的难度。而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往往是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保工作更加迫切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又应该如何做环保呢?



二、 扶贫、教育与环保

环境保护,一定要以当地的原住民为主体。从法理上来说,他们世代居住于此,对这块地方最有支配和发言的权力。从外面的世界来做环保工作的人,人数少、时间短、成本高,不可能对某个地域的环境保护产生持久的影响。所以,只有让当地人真正地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去,才是真正的环保。


如何让当地人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去?这应该是按照这样的次序来做的:扶贫、教育和环保。在一个环境受到破坏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非常贫困,就先必须做扶贫。在当地人解决生存问题以后,再通过教育提高当地的人口素质。最后,当地人脱贫了,人口素质也提高了,环境保护才能够水到渠成、真正产生实效。


在怒江流域,据说“刀耕火种”是最先进的生产方式,这一点说明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是不适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如果任由目前的这种发展方式继续下去,当地的自然环境只能够变得越来越恶化。要想改变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并且保护当地的环境,巨额的资金投入是不可少的。怒江水电开发带来的资金可以通过移民开发或者其它方式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再通过对下一代人的教育,有文化素质的人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扶贫与教育工作到位之前,侈谈环保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有人认为,怒江建坝后带来的利益未必会落到原住民的头上。如果将来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倒觉得那正是环保主义者应该发挥能量、维护原住民权益的时候了。毕竟,不建大坝,怒江按照目前的发展来看一点希望都没有。建了大坝,多少还有希望。还有人认为,怒江建坝所带来的外来人口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和文化。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怒江建坝与青藏铁路的修建有很大的可比性。就象青藏铁路的修建一样,环保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不应该放在阻止青藏铁路的修建,而是应该放在青藏铁路的修建是否将对环境的破坏做到最小,包括青蒇铁路是否妨碍了藏羚羊的迁徙等问题上。环保应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与文化,而不是通过阻碍经济的发展来保护环境与文化。当然,这里所说的是经济发展,是指象怒江建坝那样经过详细的科学的论证、能够产生极大经济效益、同时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的经济发展,而不是得不偿失的单纯的经济产值的增长。


环保的首要工作是扶贫,这一点可以解决环保工作是否应该以人为本的问题。对于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们,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一些小小的牺牲。他们愿意大热天不开空调啦、不吃肉食啦、甚至有极端的愿意以身喂虎啦,都没有问题。但对于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甚至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来说,以人为本的问题是首要的。为了人的尊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环保做出牺牲。当然,环保牺牲的程度应以能够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为限。


从扶贫优先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在拆大坝,而中国仍然需要建大坝。美国已经富得不能再富了,水电开发程度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当然有能力为了环境保护而牺牲一些经济利益。中国的水电开发程度只有百分之二十,西部地区还相当贫困,这种情况下在怒江建坝是无可厚非的。对于怒江来说,水电是当地最大的可开发资源。水电开发带来的利益,将大大地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同时扭转当地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某些环保主义者,享受着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成果,侈谈着让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们去为环保做出牺牲,这是非常不道德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所谓的环保主义者不能做到把自己的生活与怒江人民的生活相调换,——让怒江人民来城市里生活,自己去怒江刀耕火种,那就请不要以怒江人民的代言者自居。


在云南的一些地方,一些老外十年如一日地在为培养适合当地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而努力,一些志愿者长年累月在当地的学校为孩子们授课。他们的工作不以环保为名,但他们却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而所谓的那些环保主义者,除了煽情中带着荒谬的宣传活动,他们还做了些什么呢?


三、 环保与科研

破坏环境的人多半是不讲科学的,但是保护环境的人不能不讲科学。然而,目前环保主义者的宣传活动,很多地方是不合理甚至是伪科学的。科学确实是中国环保组织的软肋,环保组织不与科研结合起来是没有出路的。


当我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做志愿者的时候,知道杨欣非常希望有科研组织能够以保护站为基地来做些科学研究。否则,做为民间组织的绿色江河所建立的索南达杰保护站,既不能够在反盗猎上有所贡献,又不能在科研上有所作为,仅仅是做一些宣传工作的话,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但是目前中国的环保组织,有很多都在走向这样一个误区:民间环保组织没有政府支持,首先考虑的问题是要能生存,为了生存就要有法子来财,要能来财就要能够有影响,为了有影响就必须注重宣传。所以,环保组织多半都注重短期效应,注重利用媒体的力量,没有把精力放在环保与科研的结合上。因为搞科研是要花钱的,短期内又不能见效。要等你科研出个什么东西来,环保组织早就饿死了。所以,中国的环保组织多半都很浮躁,不能够扎扎实实地干些实事。这是这些环保组织的先天条件不足所造成的。


当司马南在责问那些指责怒江建坝的前期调研工作不足的人时,说:“但我也想反问那些和我有同样担心的环保的朋友们:你们有标准吗?怎么样才叫充足?您的指标体系在哪里?您的依据又是什么?凭什么说够与不够呢?”环保组织是答不出来的。为什么?维持组织正常运作的资金都没有,还哪能去做什么科学考察呢?


我关注过环保组织在得知怒江建坝的消息后都做了些什么事,不过都是些媒体宣传啦、名人签名啦、到处呼吁啦等等他们所拿手的宣传活动。而所谓的实地考察也不过是组织个旅游团到怒江转一圈后回来办个摄影展。这个摄影展的主题只是为了片面地宣传怒江的自然、社会及文化价值,并不揭示怒江极度贫困和环境恶化的另一面。另外,环保组织似乎没有意识到某些国外势力反对怒江建坝的真实企图。比如说,泰国等在怒江下游的东南亚国家肯定是不希望怒江建坝的,这对他们国家的经济一定会有负面的影响。

四、 环保与个人

缺乏资金和科研力量的支持也许还不是中国环保组织最大的缺点。在没有民主习惯的中国社会,非政府组织一向非常孱弱。一方面是政府和民众对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的环保组织自身缺乏长期、有效的制度化建设,未能把一个个分散的环保组织者的热情、能力与资金有效地结合起来。


让我来做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假设。一个沿海发达城市的白领职员,放弃自己的优厚待遇,到一个北方沙漠的边缘地区去种上一年的树。以5000元的月薪水平做一个简单的计算,这个白领种树一年的机会成本是60000元人民币。在这个需要植树的偏远地区,60000元人民币意味着什么呢?它足以支付10个当地劳力一年的工资。对于这个贫困地区来说,它最缺的不是劳动力,而是资金。一个没有种树经验、体力不好、只能做短期逗留的城市白领,对于偏远地区的环境的改善简直是杯水车薪能不能将一棵树种得活都成问题。而60000元资金的恰当使用,足以在一年时间内养护一片树林了。


通过比较,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一环保活动的局限所在。志愿者和沙漠化地区两个方面,都没有发挥出各自的优势,而是以一种效率很低的方式在合作。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效运作的环保组织的缺失。这个环保组织,应该一边负责吸纳经济发达地区的捐赠资金,一边负责监督这笔资金切实使用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上去。在发达国家,这样的环保组织很常见。通过这样的环保组织,城市里的人们乐于捐款给环境被破坏的地区,环境被破坏的地区也能够得到它们最需要的资金。所谓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可是,在中国的现实状况下,缺少这样一个能够让人信任的环保组织。


当年,在我离开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前一天,我和一个记者在聊天。记者问我:“你觉得你在保护站的工作对保护藏羚羊有多大的贡献呢?”我坦诚地说:“我觉得没有多大的贡献。”他问:“那你为什么还来呢?”我说:“好几年前,我在南方周末上看到过索南达杰建站的报道。那时候,我就想到保护站来做个志愿者。这几年时间过去了,事情也改变了很多。野牦牛队解散了,保护站也进不了可可西里了。但是我仍然想了结当年的这个心愿,所以我还是来了。”我知道,许多环保志愿者和我一样,只关注于一种个人的体验。我做的事情的成效是次要的,关键是我去做了。这是迫于中国缺少一个能够让人信赖的、有效运作的环保组织这一现状的无奈的选择。面对这种困境,不得不承认,环保志愿者虽然有很高的热情,但他们只能够象一盘散沙一样,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中国每年有大量的树苗种下,同时又有同样数目的树苗在死亡。
尝试着离开!但发现自己仍然无法离开!
发表于 2006-5-19 20: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到位,确实不错!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0

主题

1

回帖

2

积分

冰块

积分
2
发表于 2006-5-19 2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环保志愿者虽然有很高的热情,但他们只能够象一盘散沙一样,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中国每年有大量的树苗种下,同时又有同样数目的树苗在死亡。”说的好。现在在提的科学发展观也适用于环境保护组织和个人,只有科学了,才合大自然的规律,才能让人信服,取得更多人的支持。
   我所在的社团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科学开展环保活动的观念,但说实话,难啊,虽然社团所在的学校有氛围,有科研条件,但毕竟大家还是大学生。只能慢慢努力了。
   的确,环保是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跟从的。
发表于 2006-5-19 23: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社团的发展是盲目的。却现在还在做没有意义的环保,我们可以 实际点吗。?因为大学生做的太有限了。

49

主题

772

回帖

7315

积分

北冰洋

积分
7315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6-5-20 13: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缩小农村范围,可是就算你把人都集中到城市中,人只要有欲望,城市的范围就会不断扩大,我觉的真正需学要保护区的是我们,我们应该将我们的活动范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我觉得我们的环抱应该是防患于未燃,而不是破坏了,再去补救,我们为自己的暂时利益去破坏自然,我们将失去长远利益,地球不是我们的,但我们是地球的,不要说人的利益有多重要,地球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1

主题

6

回帖

7

积分

水滴

积分
7
QQ
发表于 2006-5-26 2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见解的确很有深度,也许只有像你们这样的有亲身经历的人们才能够说出这样心声
让我们协起手来共同创造一片绿色的未来

6

主题

159

回帖

191

积分

溪流

积分
191
QQ
发表于 2006-5-27 10: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  很深刻
岁月如风轻逝去 紫息似雁复归来

3

主题

105

回帖

161

积分

溪流

积分
161
QQ
发表于 2006-6-16 17: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了点子上 不错 佩服之致!
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QQ:40752104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绿色协会 E-MAIL: uga2006@163.com

10

主题

488

回帖

278

积分

溪流

积分
278
发表于 2007-8-2 22: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深刻,不错,顶一个
做自己喜欢的事,累死也值……

9

主题

186

回帖

155

积分

溪流

积分
155
发表于 2007-8-3 09: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他指的环保组织都是哪些哦? 我感觉身边的组织都比较重视科研、扶贫(WWF \\CI\\,PCD\\CURA\\国际小母牛)~~~制度方面确实有些敏感,做的人不多。不过,作者在论证制度方面,论据太薄弱,过于理想化,有些片面:

“几年前,我在北京郊区的山野玩户外运动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了一个事实:北京的山区正在逐渐地恢复荒野状态,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与这一现象相关联的是:北京山区中的许多村庄都被废弃,山里的农民都迁到城镇或者北京市里谋生去了。只要人的活动减少了,无需再做任何的环保工作,大自然就会重新恢复它的生机。 ”这句话,就非常不专业。他不是在谈科学么?为什么不用统计数据,而用个人某次的“经历”?某次山野户外,就能代表北京的山区?
GreenSOS www.greensos.o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1-27 06:07 , Processed in 0.04728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