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34|回复: 1

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迫在眉睫

[复制链接]

505

主题

2804

回帖

5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52515

评估组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QQ
发表于 2006-7-28 13: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 2006-7-26 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柏晶伟  
  在不久前由农业部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召开的“中国环境资源与农业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对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综合管理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
  我国水资源现状:人均水资源紧张区域结构矛盾突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说,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紧张,南北方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
  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年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水深648毫米,低于全球陆地平均值约20%。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左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世界153个国家中排在121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其中海河流域接近90%、黄河流域67%、淮河流域59%、内陆河流域超过40%。全国平均每年遭受旱灾耕地面积超过4亿亩,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根据中国工程院课题组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3)报告,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年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水深648毫米,低于全球陆地平均值约20%。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左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在世界153个国家中排在121位。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但北方多数区域已经超过50%,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40%的警戒线,其中海河流域接近90%、黄河流域67%、淮河流域59%、内陆河流域超过40%。全国平均每年遭受旱灾耕地面积超过4亿亩,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亿元,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根据中国工程院课题组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3: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中国工程院课题组刘昌明、陈志恺,2001所做的分析,全国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南北方差异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6%,而水资源量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国39.4%的黄淮海地区水资源量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仅占全国的34.7%,而水资源占了80.9%。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总体人均水资源量将不断减少。
  OECD顾问西蒙•斯普诺(Simon Spooner)先生估算,中国水资源滥用和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相当于140亿-270亿美元。600个主要城市中大约有400个都面临着缺水问题。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严重缺水达400亿立方米。
  农业用水供需状况不容乐观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方松海指出,农业用水供需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水资源总量不足和水污染形势严峻。
  1.水资源总量无法支撑现有用水模式的持续扩张。由于我国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特点,长时间以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绝大部分。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这个比重在逐渐下降:1949年97.1%,1980年 88.2%,1997年75.3%,到了2004年降为67.6%。而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比重和绝对数量都在不断上升,到了2004年,工业用水比重达到22.2%,而城市生活用水比重达到10.3%。
  总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用水的减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原因:一是粮食减产引起农业用水量下降。比如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由51229.5万吨减少到43069.5万吨,若按照每立方米水生产1公斤粮食计算,2003年因粮食减产,农业用水比1998年减少了816亿立方米。二是引进节水技术,使农业用水明显下降。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通过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在粮食、棉花、水果和蔬菜等种植上,节约了数以亿计的水资源,明显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但是,依靠减少粮食生产总量来节约用水,并不是国家长远发展规划所允许的,因为国家粮食安全自给率的底线是95%。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耕地资源被不断占用,而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社会不断扩大对粮食的需求总量。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们只有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显然,粮食单产提高既要依靠技术进步,也要依赖水资源的供给。
  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将使得农业对灌溉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59961万吨,如果届时自给率调整到90%,国内粮食生产量就应达到54000万吨。假定届时仍保持10000万公顷的粮食播种面积,每公顷产量就必须增加到5400公斤。还有,到2020年如果现有用水模式保持不变,仅粮食生产一项就需要用水量达到5400亿立方米,比目前农业和农村用水总量还高出44%,这个用水量将相当于我国当前的总用水量的97.3%。“显然,未来城市和工业的扩张,水资源紧缺程度的上升,将越来越无法支撑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这种用水模式,若不改革,后果将不堪设想。”
  2.水质污染问题将使未来的用水形势更加严峻。2002年水利部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在12.3万公里评价河长中,I类水河长占5.6%,II类水河长占33.1%,Ⅲ类水河长占26.0%,Ⅳ类水河长占12.2%,V类水河长占5.6%,劣V类水河长占17.5%。全国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64.7%。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6个湖泊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6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2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在评价的196座水库中,有146座水库水质良好,分别达到I、II、Ⅲ类水质标准。在未达到地面水Ⅲ类的水库中,水污染极为严重的劣V类水质水库有8座。对161座水库进行了营养化程度评价,处于中度营养状态的水库105座,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水库56座,分别占65.1%和34.8%。  各流域片的水质状况是:西南诸河片、内陆河片、东南诸河片、长江片和珠江片水质良好或尚可;松辽河片、海河片、黄河片、淮河片水质较差。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情况为:太湖16.5%的面积为II、Ⅲ类水,75.3%的湖面为Ⅳ类水,8.2%的湖面为V类水。云南滇池水质为V类和劣V类,处于富营养状态。 巢湖东半湖水质为Ⅳ类,西半湖水质为V类和劣V类,东半湖处于中度营养状态,西半湖处于富营养状态。
  他们同时通过量化计算,提醒人们注意水资源与农业生产能力关系的两个问题:一是水资源丰富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但丰富的水资源本身并不会直接与农业生产发生关系,只有通过有效的灌溉系统拥有获取水资源的能力,才能对农业生产起积极作用:水资源紧缺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制约,但通过不断地大力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农业生产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一样可以不断地发展。
  他们认为,在当前灌溉条件下,灌溉用水量的粮食产出弹性大于1,即增加一单位的粮食产出,需要用大于一单位的灌溉用水量来保证,在单位耕地产出能力扩张的背景下,即使单产能力每亩为360公斤,到2020年我国仅粮食生产需要灌溉用水也将达到5400亿立方米,而这个用水量是目前农业和农村用水总量的1.44倍,几乎相当于目前全国的用水总量,这还不包括非粮食的农业生产用水。加上不断增长的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并考虑水资源地域分配不均、水体污染等因素,达到这种农业灌溉规模几乎不可能。“发展并全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是我们惟一的出路。”
  有机肥料开发利用不够,化肥施用比例不尽合理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在研讨会上介绍了我国农业肥料利用现状及问题。
  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为促进农业发展,日益重视化肥的施用。近20年来,化肥施用量平均每年以157万吨的速度递增,化肥施用总量由1984年的148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476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化肥总投入突破2000亿元,占农业生产成本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4 03:46 , Processed in 0.03099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