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46|回复: 12

皖南地区野生动物(鹿科)资源调研

[复制链接]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8-5 1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由安徽省林业厅自然保护管理站、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和安徽农业大学团委大力支持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暑期实践之皖南地区野生动物(鹿科)资源调研活动顺利结束。
   本次大学生暑期实践是由安徽农业大学“绿色家园”环保志愿者协会李轶同学发起筹备并担任主要负责人,参与的队员主要为03级动物科学专业的同学,同时邀请了陶勇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调研,在7月23日这支团队邀请了安徽省林业厅吴月龙科长及兰州大学绿队普氏原羚二期项目负责人汪睿婷进行了前期的培训,进行了实践经验的交流,吴科长就考察中的食、住、行三方面做了指导,强调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汪睿婷同学跟我们介绍了去年绿队普氏原羚二期项目考察的经历,对我们在考察中要注意的细节给与提醒和指导。
   这次活动从2006年7月24日起至7月30日结束,以鹿科动物为主体代表,他们分别走进宁国万家乡和绩溪清凉峰实地,通过一周艰苦的走访、调查,深入居民家中与他们进行交流学习,走上街头进行宣传与问卷,最终得到了部分第一手资料。尽管数据不是很全面,不是很专业,也不是很权威,但这群大学生们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感受颇多,他们表示在此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也得到了充分的感受和体验,达到了自己参与活动的目的。
   本次调研最终目的在于呼吁社会各界逐渐重视对皖南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呼吁在原产区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濒危物种开展精细的野外调查活动,以便能更进一步了解野生动物资源的分布、数量、濒危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建议,从而在其分布区内建立保护区,挽救濒危物种。同时,也让参与的队员得到锻炼,让大学生走近野生动物,热爱野生动物,从而培养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与观念,更好地为野生动物保护做贡献。
   据李轶同学介绍,他非常热爱野生动物,还将在8月下旬到四川进行荒漠猫的保护项目。我们期待更多的人来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列中来!

皖南地区野生动物(鹿科)资源调研 new.doc

7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2: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勇(指导老师):在安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哺乳动物生殖生物技术;现主持省优秀青年基金、省自然基金和省教育厅自然基金等5个科研项目,4个教学研究项目;在全世界有关生殖技术方面的SCI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国际论文集论文3篇,著作2部,译著1部,译作2篇,国内专业论文20余篇,研究生教育论文1篇。

李轶(负责人):2005年参加了为期20天的2005年山西大学生绿色营暑期活动“中国大学生临汾行动——保护母亲河,走进汾河” ;05年国庆参与组织筹备和策划了为期四天的支持“生态安徽”共建“美好家园” 之“深入合肥看环保” 安徽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考察活动;零五年十一月份赴昆明参加了第四届国际中国民间环境组织合作论坛及第二届大学生环境分论坛;06年7月作为安徽高校代表参加了第三届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发展论坛,并受邀参与了筹备工作。

沈  艳:多次参加实践活动,如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水周节”系列活动,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考察;在“绿色天使,真心互动”环保知识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参加了由安徽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安徽大学承办的“爱鸟周”系列活动暨安徽大学天鹅放归行动的开幕式,观看了天鹅放归行动的全过程。

沈克洋:2004年参加了“六五”安徽省青少年活动周的一系列活动如环保局组织的六五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绿满江淮各高校环保志愿者经验交流等;曾代表“绿色家园”参加首届安徽省大学生合作论坛。

欧阳山:曾任过学校象棋协会的竞赛部部长,组织策划过一些比赛活动;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相处、沟通,交际能力比较强。

杜文鹏:热爱大自然,喜欢野生动物,对之有着特殊的情感,并有独特的见解。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相处、沟通,交际能力比较强。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启程
简单的启程.JPG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2: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教育
对小孩子做问卷与普及教育.JPG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12: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摩

不发了,更多图片:http://liyi322.photo.163.com
IMG_0369.JPG
发表于 2006-8-8 10: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得不错
支持
用佛家出世心态,用道家入世修为用儒家中庸处世,用法家之术治世用易门与未知世界融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用心做事,用爱做人实在的行动胜过华丽的言辞

2

主题

68

回帖

66

积分

清泉

积分
6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6-8-8 2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轶你好忙啊!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9: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皖南地区野生动物(鹿科)资源调研是由在校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暑期实践,是由“绿色家园”环保志愿者协会李轶同学发起筹备并担任主要负责人,参与的队员主要为03级动物科学专业的同学,同时邀请了陶勇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调研,我们还邀请了安徽省林业厅吴月龙科长及兰州大学绿队普氏原羚二期项目负责人汪睿婷进行了前期的培训。实践队从2006年7月24日至7月30日,以鹿科动物为主体代表展开调研,我们走进宁国万家乡和绩溪清凉峰实地,深入居民家中与他们进行交流学习,走上街头进行宣传与问卷,通过一周艰苦的走访、调查,得到了许多一手的资料,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感受颇多,学习到了很多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也得到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的。同时,队员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走近野生动物,热爱野生动物,从而培养了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与观念。
在此,非常感谢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自然保护管理站、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和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以及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

一、目的意义
我们这次活动以鹿科动物为主体代表,最终目的在于呼吁社会各界逐渐重视对皖南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呼吁在原产区加强宣传教育,并提出保护措施建议,从而在其分布区内建立保护区,挽救濒危物种。同时,让参与的队员得到锻炼,让大家走近野生动物,热爱野生动物,从而培养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与观念,更好地为野生动物保护做贡献。

1、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野生动物资源,让大众真正认识到野生动物生存的现状,同时引起对其的关注,并有意识地参与进来,一起来进行保护;
2、让野生动物资源生存环境周围的居民认识野生动物资源,知道其保护的意义,通过教育活动让他们有意识去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生存的环境;
3、总结出我们的成果,给每位参与者一个真切的体验,让大家都有所收获;
4、在野生动物保护与政府、社会中建立起合作关系,提高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关注与重视度;
5、培养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吃苦精神,锻炼实践与生存等各种能力,同时,让在亲近大自然的时候更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亲眼目睹野生动物生存的状况,并了解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所存在的艰难,为以后的野生动物保护做好准备。

二、活动过程
7月22日:队员早早来到学校进行了报到,并做了一些必要的前期准备。
7月23日:邀请了安徽省林业厅吴月龙科长及兰州大学绿队普氏原羚二期项目负责人汪睿婷进行了前期的培训,进行了实践经验的交流,吴科长就考察中的食、住、行三方面做了指导,强调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汪睿婷同学跟我们介绍了去年绿队普氏原羚二期项目考察的经历,对我们在考察中要注意的细节给与提醒和指导。
7月24日:简单的启动,然后出发,下午到达第一站----宁国市,安排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弄了半半天才安顿下来。
7月25日:早上出发前往万家乡,到林业保护站落脚,然后与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一些梅花鹿大体的状况及其生存周围的生态环境大概现状,下午对周围居民做问卷调查,作更深入的了解,晚上进行了总结并讨论,提出了一些保护建议。
7月26日:上午返回宁国,与宁国林业局进行了座谈,参观宁国市标本厂;下午在车站附近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坐车到绩溪,在绩溪休整一宿。
7月27日:上午前往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并步行四个半小时,翻过山头抵达管理站,向工作人员了解这里的大体情况,尤其是黑麂的状况。
7月28日:上午周围居民了解一下相关的信息情况。
7月29日:上午出发,前往杭州市,转车返回合肥,活动结束。

(一)、宁国万家乡调研
直达宁国,然后走进万家乡,通过对周围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万家乡梅花鹿的生存现状,并推断其种群数量及分布范围,同时了解其生存的生态环境,提出可行性的保护建议措施。

(二)、清凉山自然保护区调研
驻扎于清凉山自然保护区,对周围的黑麂、梅花鹿习性、现状与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初步估计其种群数量、分布等。我们原计划尽量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通过实地考察与民间调查的形式来进行,前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根据目标物种所处生存环境及其留下的各种讯息来做出判别;后者主要是通过我们走家访户,与周围居民进行交流与沟通,达到了解该种群各种信息的目的。可是,由于客观因素,我们未进山观察,一方面的时节不适宜,即使进山也很难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就是路途比较遥远,时间和体力上都比较欠缺,我们只能取消原计划的实地考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调查访问上面。通过与物种栖息地附近居民访谈,从而了解部分情况。

三、活动所得
我们主要对皖南的梅花鹿和黑麂进行了调研。梅花鹿是珍惜的野生鹿科动物,它的全身都有着重要的用途,且梅花鹿代表着一种吉祥。黑麂是我国的特产动物,没有亚种分化,被国际上公认为最为珍贵的鹿类之一。这两类鹿科物种,在近些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我国亟需保护的野生物种。
地点一:宁国万家乡
1、物种相关
  梅花鹿,中型鹿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般200斤左右,最重四五百斤。喜群居,通常3-5只,生活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上。性情机警,胆小易惊。听,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奔跑迅速,跳跃能力强,跑动时呈跳跃式,一般成年鹿一次条约可达5m以上。雌鹿无角,雄鹿有角,一年换一次角,角的形状如树枝状分叉,有经验的村民可根据鹿角的分枝情况来判断鹿的年龄大小。全身 有烟褐色毛覆盖着,身上有白斑但不明显。一年产一胎,一次产一只。喜在高山树林生活,尤其喜欢呆在衫树林,因为杉树林夏天阴凉,有它们喜欢吃的嫩草。在雨后天晴会出来活动,因为雨后身上的毛被打湿,它们出来把毛晾干。
雌鹿无角,雄鹿有角。 鹿角每年四月中旬脱落,长出新角。新角为骨化,外有一层绒皮, 皮里多血管,此为鹿茸。可采茸。若未被采,则逐渐硬化成骨。鹿角有观赏和药用价值,可退烧,消疮,祛火。
梅花鹿喜欢在杉木林中活动。梅花鹿是亚洲东部的特产种类,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山东、杭州、安徽等地。
2、生存环境
  万家乡山区的环境较适合梅花鹿生长。近年来,山上的杉树逐渐被经济价值较高的山核桃代替,杉木林面积越来越小,导致梅花鹿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山上树木,庄稼喷洒农药,化学药剂残留在植物叶片上,被梅花鹿误食,也对其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据资料显示宁国万家乡的梅花鹿总数约为70—90只生活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但我们到达实地后发现实际比我们获得的信息更糟糕。据当地村民介绍,原来鹿的数量较多,当地人有个习惯就是打鹿,因为以前鹿的数量比较多,当地村民也喜欢这样的活动。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的清明期间,由于山上食物少了,就几只一起下山觅食。吃庄稼,如:玉米,小麦等。那时允许捕猎,只准捕雄鹿,取鹿茸。现在数量大大减少。 估计只剩七,八只,顶多十几只。现已不准捕猎,村民的保护意识增强。有时上山可拾获鹿角。
由于省界的存在而导致两地梅花鹿种群人为分割,致使保护遭遇难题。浙江省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但实际上梅花鹿却常在皖南山区活动。万家乡梅花鹿被划在了保护区外,没能得到较好的保护。三年前,宁国万家乡向省里申报建立自然保护区,准备得很充分,资料很详细。但因建保护区与经济,旅游开发相冲突而未予批准。有关单位重视不够。梅花鹿的现状是不增长或负增长。保护梅花鹿刻不容缓。
3、物种现状
据万家乡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梅花鹿现在主要生存于黄阳坞;在那边生活的王先生讲,数目估计在几十只;村长介绍:前些年数量多,鹿角比较便宜,仅几年数量少,非常贵,红色鹿角比白色的值钱,若不加紧保护,梅花鹿将在万家乡之处灭绝。他希望上级部门重视,加强对其保护措施,养植杉树林。
4、致危因素
<1>  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导致梅花鹿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2>  捕兽器这种猎杀工具普见于山林中,也有少量电网可偶见,梅花鹿逐年锐减
<3>  梅花鹿繁殖能力低

地点二:绩溪县伏岭镇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1、物种相关
黑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地人叫乌金,鹿科动物。在海拔较高的树林生活,一般成双成对的一起觅食、生活。
   体型不大,一般四五十斤,最重六七十斤。身高九十公分左右。通体棕黑色, 额头上有鲜红, 浅褐色的毛,很易识别。黑麂不喜群居,常一雄一雌成对行动,有时候是单独行动。一年产一仔。食草,也吃庄稼。原来山上种有玉米,现在玉米只在山下村里。冬季,黑麂进村觅食。 吃玉米,竹笋等。
2、生存环境
建立保护区以前,很多的保护措施得不到切实的实施,导致在冬季常有黑麂下山窥寻食物而被捕猎到。另外村民喂养的狗一直就对它们不怀好意。后来的相关法律逐渐健全,保护区也随之建立起来并逐步完善,村民的保护意识增强,在意识和行为上不再有猎杀。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周围村民的生活影响不大。生态环境的恶化,对黑麂有一些影响,前些年发生案件之后,为居民敲响了警钟,不敢再伤害黑麂。现在护林工作比以前好做,一是人们保护意识提升,而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3、物种状况
黑麂,当地称之为乌金,据护林员黄先生讲:前几天还见到一只黑麂下山喝水。黑麂的数量虽然还是比较多,但明显比以前少很多。由于保护区面积非常大,其数量不易估计。据保护区管理站的同志讲, 数量估计大约有几百只,有时下来破坏农作物,当地村民具有保护意识不再打杀,但其经常破坏农作物也十分烦恼。由于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使其数量在逐年减少,总体来说环境有所破坏,但当地保护区的建立使的黑麂的生活环境虽然破坏但不是很严重。
4、致危因素
<1>附近居民普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
<2>繁殖力低,一年产一仔,或者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而导致不产;
<3>天敌(豺、狼、云豹等)受保护,大量繁殖,数量迅速增加,对黑麂构成严重威胁。

其他
片断一:我们活动之前,听说引水渠对野生动物有一定的影响:修建水坝后开凿山洞,修建水渠引到另外一个调节水库用以发电。可是水渠往往没有护栏,野生动物极易溺水。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了解到这种影响并不是很大。
片断二:在我们活动过程中,通过调查了解到鹿科动物(梅花鹿和黑麂)破坏庄稼,但不是很严重,居民对其有些恨,但法律意识强,近几年不敢打猎。据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周围的居民介绍,他们本地居民是不打猎的,而是浙江那边村子里有村民来打猎。
片断三:有的居民反映野猪对他们庄稼危害比较大,野猪群居,不怕人,敢攻击人,而且有野生毒蛇(祁蛇等)伤人,据说还见过猴子,杜鹃,猫(豹猫、小灵猫)等。
片断四:在宁国林业局座谈的过程中,甘科长介绍:林业局一般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宣传,划保护区,设机构(如保护站等),定期不定期检查。当我们问及采取什么措施和手段来协调居民和野生动物的关系?就比如上面所述的情况,野生动物破坏庄稼后,如何进行处理,是否损赔偿失时,甘局长无奈地回答:国家至今未制定明确规章制度,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片断五:据宁国万家乡林业工作站李站长介绍,这边村民讲的黄麂有十到十五公斤左右(成年),小暑换角,然后出茸,按体重特征估计,不是专业上称谓的黄麂。万家乡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三四年前曾申报建立万家乡自然保护区,但一直未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

四、体会感受
这次活动从2006年7月24日起至7月30日结束,以鹿科动物为主体代表,我们分别走进宁国万家乡和绩溪清凉峰实地,通过一周艰苦的走访、调查,深入居民家中与他们进行交流学习,走上街头进行宣传与问卷,最终得到了部分第一手资料。尽管数据不是很全面,不是很专业,也不是很权威,但我们这群大学生们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感受颇多,队员们都表示在此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也得到了充分的感受和体验,达到了自己参与活动的目的。
城市人对我们问卷的态度,让我们觉得大学生这个身份,作为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在成年人眼中是那么稚嫩。我们的力量和作用很容易被忽略甚至被怀疑。客观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在一个考察性质的活动中,不可能像专业人士那样有一定的权威,做出比较专业的分析研究,我们没有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实践过程,了解一些实际情况,然后向有关部门反映, 提出一些经过我们认真的思考认为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通过一些宣传,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本次调研最终目的在于呼吁社会各界逐渐重视对皖南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呼吁在原产区加强宣传教育,对于濒危物种开展精细的野外调查活动,以便能更进一步了解野生动物资源的分布、数量、濒危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建议,从而在其分布区内建立保护区,挽救濒危物种。同时,也让参与的队员得到锻炼,让大学生走近野生动物,热爱野生动物,从而培养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与观念,更好地为野生动物保护做贡献。
我们这种由学生组织的实践活动:首先,这一切的策划过程,都是我们学生在做,可以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提升自己的组织策划以及沟通能力;其次,我们的经费是自费的,相当紧张,出去的条件当然是非常艰苦的,一方面锻炼理财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体验艰苦条件下生活,从而使自己变得坚强。我们唯一的女队员在参加活动之前曾经和队长说过,担心自己身体不好,队长劝她说:没关系,在团队中,你会变得坚强起来的。果然,她是很坚强了,我们在活动过程中都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我们组织和参加这次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希望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尽一份力,也许,我们的力量很小,可是,我们还是要努力的。有时候,感觉我们是比较幼稚的,可是,我们自以为还是比较必要的,也算是野生动物保护的一股力量嘛!而且,我们至少带动了一部分人来参加到这个行列中来,我们也通过实践过程,比较深入地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了。实践的过程也切实让每一个经历的队员都非常难忘,其中,有一个队员,以前什么活动也没有参加,参加过这次活动后,还想要和我们队长再去四川做活动。
“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过头来纵观整个过程,我觉得满载收获,受益匪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接近大自然,接触社会,锻炼自己,还有为保护野生动物,为环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带回了一些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这是我们的一位队员在总结中写到的一段话。
我们期待更多的人来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列中来!

五、建议措施
1、考虑到实际经济状况,在万家乡梅花鹿的生息地建立以小型保护站或在当地招募志愿者来开展保护工作,可适当给予补贴。
2、绩溪县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入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我们发现这里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很多工作都由于资金欠缺而无法开展,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拨款进行专项整治,以更好地保护清凉峰这块生态宝地,从而使得珍贵的野生生物资源能够有一个优良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够有一个栖息之地。
3、加强在城市的宣传,提高市民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危机意识。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市民的这种意识实在是太薄弱了,远远不及那些村民。
4、在适宜的地方加强宣传,通过张贴宣传画,挂拉宣传横幅,宣传标语、口号,散发宣传单等方式,让大家时刻注意保护。
5、定期播放一些相关影片,进行直观的知识普及。
关于保护野生动物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考虑到每个物种的实际情况及整个自然界的协调关系。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并不是一味的保护就能实现的。在保护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保护的力度要恰当
   物竞天择。神奇的大自然自有一套法则。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食物链,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没有人类的干涉照样有条不紊。在对珍贵物种保护的同时要考虑到整个食物链的发展变化。目前国内已出现某种动物在人类的保护下数量大增致使食物链混乱的事例,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制定法律严惩非法捕猎者仍然很重要。在某种动物数量过多时也要进行正规的捕猎。只要遵循大自然的原则,适当的捕猎也未尝不可。在保证物种的世代繁衍正常有序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两方面找准平衡点,能更有效的进行可持续发展。
二是保护的方式要科学
尊重大自然,向自然虚心学习,人类不宜过多干涉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在保护挽救珍稀野生动物时仍不能忘了给它们多留些自然的空间,以保持它们原始的野性。目前的人工养殖仍是完全封闭的圈养方式,当然这也出于对其经济收益的追求。国外的半人工半原始的养殖方式值得借鉴。自然保护区的数量有限,而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将野生动物放归自然。不能使保护区成为这些生灵的最后避难所,而要让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广阔的天地之间,那是它们自己的乐园。考虑到实际经济状况,

六、问题反思
1、资金方面
   资金是一个活动的基础支柱,没有资金的支持,活动是无法开展的。由于我们这个团队是由零散的人员临时组建起来的,不是固定的组织团体,申请项目资助也就变得相当困难了。在我们尝试了各种筹资渠道之后,仍然是让人失望的结果。最后,在校团委的资助部分活动资金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出资坚持进行了本次调研。幸好得到了省林业厅和各地方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否则的话,我们的活动估计就不会顺利地完成了。
2、人员方面
   由于资金的到位关系,人员方面也是几经调整,本来,筹备时候,是有四个专业,三个年级的同学,结果,到最后,只剩下了我们五个人。而且,原打算专业老师和我们一同前往的,可是,结果往往是预料不到的,我们的指导老师陶勇老师不幸扭伤了脚,无法和我们一起去实地开展调研活动,不过,他在后期工作上,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指导与帮助,非常感谢他。我们知道,陶老师的时间是非常紧的,经常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可是,他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无私地和我们一起完成这次调研,实在是难得。他这种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们,也鼓励着我们一直走下去。
3、筹备方面
   由于我们筹备的过程中,正好,赶上了期末考试,大家的时间非常紧张,也就没有进行提前的踩点工作。前期的工作准备不充分,直到出发的那一天,还有一些筹备工作没有完成,导致耽误了出发时间。事先的联系上也存在着问题,到达第一站后,措手不及,安顿都浪费了很多时间,从而,影响到了第一天的行程安排。还有,就是时间上把握不当,本来,计划在绩溪有一个宣传与签名的活动,却忽略了当天是周末,林业局不上班的,结果,只能取消。对物种及其生存习性不够了解,根本没想到这个季节是很难见到野外活体的。同时,这个季节进山也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几乎不会有所收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为问题,这种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的,考虑到客观因素还是相当重要的,语言是沟通的工具,不懂当地方言,我们的调查访谈、与居民的交流工作是无法开展的,我们考虑问题太不全面了。下次,一定要注意了。
4、经验方面
我们的知识太少了,不管是物种方面的还是实践方面的,都是相当浅薄的,野外的调研就更是几乎一片空白了。我们了解的太少太少了,给自己“充电”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好在,我们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还是有所收获的。活动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不易,那些工作人员开展保护工作是相当困难的。

七、队员简介
陶勇(指导老师):安徽和县人,系理学博士,副教授。在安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哺乳动物生殖生物技术;现主持省优秀青年基金、省自然基金和省教育厅自然基金等5个科研项目,4个教学研究项目;在全世界有关生殖技术方面的SCI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国际论文集论文3篇,著作2部,译著1部,译作2篇,国内专业论文20余篇,研究生教育论文1篇。

李轶(负责人):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3级动物科学专业,校“绿色家园”环保志愿者协会骨干,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2005年参加了为期20天的2005年山西大学生绿色营暑期活动“中国大学生临汾行动——保护母亲河,走进汾河” ;05年国庆参与组织筹备和策划了为期四天的支持“生态安徽”共建“美好家园” 之“深入合肥看环保” 安徽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考察活动;零五年十一月份赴昆明参加了第四届国际中国民间环境组织合作论坛及第二届大学生环境分论坛;零六年七月作为安徽高校代表参加了第三届地区性青年环境组织发展论坛,并受邀参与了论坛的前期筹备工作。

沈  艳: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05级植物保护专业,校“绿色家园”环保志愿者协会骨干,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实践活动,如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水周节”系列活动,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考察;在“绿色天使,真心互动”环保知识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参加了由安徽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安徽大学承办的“爱鸟周”系列活动暨安徽大学天鹅放归行动的开幕式,观看了天鹅放归行动的全过程。

沈克洋: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3级动物科学专业,校“绿色家园”环保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2004年参加了“六五”安徽省青少年活动周的一系列活动如环保局组织的六五环境日大型宣传活动、绿满江淮各高校环保志愿者经验交流等;曾代表“绿色家园”参加首届安徽省大学生合作论坛。

欧阳山: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3级动物科学专业。曾任过学校象棋协会的竞赛部部长,组织策划过一些比赛活动;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相处、沟通,交际能力比较强。

杜文鹏: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3级动物科学专业。热爱大自然,喜欢野生动物,对之有着特殊的情感,并有独特的见解。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相处、沟通,交际能力比较强。

八、支持鸣谢
鸣谢单位
安徽省林业厅
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安徽省自然保护管理站
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安徽省绩溪林业局
安徽省宁国市林业局
安徽省绩溪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林业工作站
安徽青年报
特别鸣谢
顾长明(站长)  安徽省林业厅自然保护站
吴月龙(科长)  安徽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站
孙  勇(书记)  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
朱绍友(书记)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此外,我们在这里,也感谢在活动全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和关注的领导、老师、同学,衷心地谢谢你们!


            皖南地区野生动物(鹿科)资源调研暑期实践队

                         2006年8月

375

主题

2753

回帖

79万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791383

认知组医师组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9: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下载,批评指正

总结 6.0.doc

73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积分: 绿豆 -2 个

11

主题

151

回帖

114

积分

溪流

积分
114
QQ
发表于 2006-10-12 11: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s:1] 我家安徽的,加油
加油!!绿之梦 http://www.greendream.ngo.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2 22:15 , Processed in 0.04412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