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706|回复: 1

来自科学松鼠会的一篇影评式低碳生活的文章

[复制链接]

402

主题

2435

回帖

1万

积分

印度洋

积分
15957

最佳创意奖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0-5-18 07: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境危机、资源枯竭的当代梦魇

如果你有幸静下心来看了《家园》、《愚昧年代》、《食品公司》这一类纪录片,那么恭喜你:一方面,你终于有机会彻底换了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你心目中的“责任”二字将不再局限于为自己和家庭赚钱;但同样你会很不幸的意识到,原来传说中的环境危机、资源枯竭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态性大毁灭,离自己的生活是如此之近——几乎是在你还处于青壮年的时候就会冷不防降临到头上。

当我们面对着生态崩溃这一全新难题的时候,科学而负责任的做法大概有两个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或者,更有效率的用科技扭转局面。

《愚昧年代》里,一位后毁灭时代的地球档案管理员在无尽的叹息与伤感中,向观者展示了几十个有关21世纪的视频片段:完全依赖石油的消费主义导致人类亲手毁灭了自己的文明(全球气温上升),这是一次原本能够避免、早已预知的毁灭。在科学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生活内容之下,实际上这个时代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愚昧年代”。

在这个时代中,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用日本或欧洲的生活方式,那么需要两倍于地球的生态资源;如果全世界都用美国的生活方式,则需要5倍于地球的生态资源;如果这种生活方式没有改善(的确,中国的部分阶层正在向其靠拢),几十年后10倍于地球的生态资源也不够我们消耗。在这种现实面前,低排放和零排放的替代能源、替代技术日渐成熟,却无法普及,究其原因,竟是自私与贪婪在作祟。现实中,生态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由使用者承担,但是生态资源的环境成本却是由全社会来承担,这个罪大恶极的隐形成本的存在,造成了极度的浪费,同时还狠狠地打压了相对昂贵的替代能源项目。

扼腕的案例比比皆是:在非洲很多开采石油的地区,由于石油商不愿意承担高昂的费用来储存石油开采时伴生的天然气,于是便让这些天然气白白燃烧掉。每年这种浪费超过了惊人的数千亿立方米,平添的碳排放量可谓惨不忍睹;气候与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大火,是另一种恐怖的双重排放(燃烧是第一次,森林减少后对CO2处理能力的减小是第二次),但预防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远远不足;在中国,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火力发电机组开始运转,电费小幅上涨便会引起民生的声讨——这在很大程度上令决策者畏惧费用高昂的核电厂…归根结底来说,人类似乎永远有这样一个恶习:只盯着眼前的得失和小便宜,却对真正的损失视而不见。

应对措施:商业与个人的碳排放规划

09年末的哥本哈根峰会以预料中的失望收场,因为各国的自私和短视同样是情理中的,然而国际性的减排工程至少指明了一条扭转危机的道路。

纪录片《家园》中反复提到了一个“临界点”:要使得气候变化不至于彻底失控,人类必须将全球变暖的程度限制在工业革命以来的2℃以内,超过这个临界点,将引发一些生态问题,导致变暖迅速加剧。为此,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各国应该依照协定逐步减排到零排放状态。

如果我们将不可避免的踏入减排时代,那么个人生活中的减排则显得同样必要。个人生活中最大的碳排放源是乘坐飞机和开车,但我们却越来越依赖它们,生意兴旺的廉价航空公司,正在努力把数倍于以往的人送上蓝天;此外,在肆意享受着便宜食物和商品的同时,人们却很少在意其背后的问题,也许要认真看一看《食品公司》,我们才愿意花更多的钱而吃的更少一些。

看来,指望人们主动减排将成为一个悖论:如果无法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共同减排,那么个人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我觉得分配“个人排放额度”是个不错的想法。信息时代实现这一点倒也容易:给每位公民发放一张排放卡,无论是购物、旅行或吃饭时都要刷一下卡,看看自己用掉了多少的额度(这个额度必须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按人头平均分配)。相信一个又养车又成天出差的人额度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他的公司或他个人必须支付费用,向其他人(如用不完额度的穷人)购买排放额度。这个计划需要立法的支持,同时也要平衡好排放额度的价格——这个价格最好处在适度改善穷人生活,但对富人影响不会太大的位置,否则整个计划会演变成类似不切实际的理想国,进而被彻底抵制。

如此,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就体现在了平等的碳排放权利上。以碳的名义征税——这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足以影响大多数的高排放人群,除非他们愿意不断支付费用。假如他们愿意适当控制排放,地球的生态就会得到显著改善。“个人排放额度”果然是个好东西!

新技术能否救赎人类

假如上面所说的“个人碳排放额度”毫无可操作性,并且国际间的合作也流于扯皮,那么人类最好能够祈祷新的技术会来救赎我们…

这其中,太阳能的应用尤为重要,对人类而言意味着取之不竭的能源。著名的哈勃、斯皮策、詹姆斯·韦布三代空间望远镜依赖的都是太阳能,动画片《Wall-E》中的小机器人,每天只需对着太阳充电几分钟就够折腾一天…这样的前景并不遥远。但是,目前太阳能热电或光伏发电的性价比都很低,这显然不是吝啬的人类愿意承受的,只有技术的进步才能改变这种矛盾。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最近发表了新型光伏电池,以硅晶制成微粒子,并使用微电子和微形机电系统技术——这种雪花般形状的光伏电池比起传统太阳能电池,成本大概能低上100倍,把这种材料运用在帐棚或是衣服上面,露营者就可以直接为手机之类的设备充电了。

类似的能源革命还将发生在众多领域,造成我们现在还无法享受这些技术的很重要因素,就是地球所面临的危机还不够险恶。如果想找到低排放的优质能源,遍布世界的研究院和实验室至少能给出几百种方案。甚至荒凉如月球这样的地方,也促藏着大量氦-3——一种极好的核聚变燃料。

能源匮乏得以彻底解决之后,生态环境便会随之受益。用人工海藻来回收大气中CO2的工程将大有作为,这些藻类还能合成生物塑料,作为可再生材料投入市场。而受到工业污染的水体和土地,可以用生物和化学技术加以清洁,只要碳排放等一系列排污成为历史,类似的净化工程要不了人类太多时间,很快地球会变得跟300年前一样美丽,甚至还要好得多。

再往下,《食品公司》里那种忽略质量的“工业化生产”现象或将改变:更安全的转基因技术能培育出许多超优质的蔬菜水果,口感更佳营养更棒;畜牧业重归阳光明媚的草场;江河湖海也会恢复其应有的生态,让我们品尝到更多野生的鱼类。食品业巨头开始把一间间农产品市场开到社区中来,人们只需适当的使用一些排放额度便可以获得安全而丰富的食物。

由于生态和谐,能源充裕,农业发达…人类群体会迅速扩大到数百亿。除了传统的居住点,一些国家可能开发海洋来建造新的城市,大量迷你型高速潜艇连结着这些城市同陆地的往来,或许深海底下的高速通道也将贯通,陆地上的人早已有了地铁,海底居民也需要。

随后,人类终于得以抛开近百年来的种种束缚,将精力集中到太空探索中去。一个真正的月面基地会正式落成,随后是一个能容纳数万人的月面城市。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验工程,用于检验彻底脱离地球支援后的外星移民计划。仅仅数年后,火星殖民计划也将启动,先是营造生态,然后是修建基础设施——人类追求这一切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向更高级的文明纪元挺进。

而在人类社会中,为了避免技术带来的不良效应,相应的法律必须既严格又健全。生物及基因领域的技术尽管能够彻底改变医疗与健康,但其应用依然要遵守伦理的底线。另外一类无比重要的法律体系是用以管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包括限制各种虚拟活动。YY结束。

零排放的另一种非主流

假如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新技术革命仍然是无稽之谈,那么人类或许还有一种非主流方式可以依靠——宅模式。

试想一名宅男的碳排放是多少?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答案是,假如这名宅男能够住进那种资源循环型的绿色房屋,应该能够过上很幸福的零排放生活。

绿色住宅绝非新鲜事物,在德国或北欧地区,一些前卫的绿色人士已经实践了起来。这种房屋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三个,一是能源自给自足:房屋外部可以收集并储存足够的太阳能,房屋本身用足了先进的隔热材料,把夏冬季节的调温能耗降至最低;二是水的循环再利用,房屋平时会把雨水收集起来(维护花园),同时对生活用水进行合理分配与二次净化;三是细节之处全面环保,比如家电全用节能型、垃圾自行处理…自行车是这类社区的唯一交通工具,由于社区环境甚优、且居民喜欢宅在家中,大量的飞机票也可以免掉。这种绿色家庭假如配合上文提到的“个人碳排放额度”,甚至能够直接依靠卖出额度来维持生计,连工作都免了。所以绿色房屋绝对是宅男们的天堂。

这场“宅男+绿色”的社会形态革命显然还将促进互联网虚拟活动的进一步繁荣。试着回顾一下《黑客帝国》中描述的那种等同于真实存在的“虚拟经验”,对于大脑来说,接收现实信息与接收数字信息还不是一回事吗?

让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假如一切尽在人类的掌握之中——比如一部健全的《虚拟活动法》,那么人类为什么不能适度的去虚拟世界中游历一下呢?这种游历带来的感受不亚于真实的经历,但是其碳排放却几乎为零。看!人人都能在环保的名义下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多么伟大的社会。

咱们的地球刚刚步入2010,但是虚拟现实技术早已从科幻领域跳入了实战领域。从硬件技术上说,计算机科技迟早会跃升至光子甚至粒子级别,就算是如今的电子计算机,再发展十年后的运算能力也足以实现虚拟现实了。到时候,我们会不会和《黑客帝国》或《机器化身》中所描述的那样,非得躺在管线密布的设备上?墨西哥科幻片《沉睡的商人》中的设计更加恶心:直接在人体上开出“结点”,然后把插座连入神经系统…我比较能够接受的,是在大脑上罩一个头盔,然后接收经过编译可供人脑处理的无线信号。再大不了,就像现在很流行的说法那样,直接在大脑中植入一个永久性的人机交互芯片吧。

IBM的总裁30年前说了句大实话:“整个世界只要三、四台电脑就足够了。”——感叹此公的预言实在太超前,这句话在被人嘲笑了近30年后,如今Google、IBM、微软等IT巨人们开始了“云时代”的狂奔。假如地球不能一统为单一的共和国的话(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来看的确遥远),全世界至多十几台云服务器也就足够了!若干年后,不会再有个人电脑这种古老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大脑中的数字芯片或是人手一颗的个人通用终端。想要暂时度假2周,在虚拟的中世纪里历险一年?——没问题,申请一次虚拟
作者:沈越

21

主题

133

回帖

188

积分

溪流

积分
188
QQ
发表于 2010-5-18 07: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态资源的使用成本是由使用者承担,但是生态资源的环境成本却是由全社会来承担,这个罪大恶极的隐形成本的存在,造成了极度的浪费,同时还狠狠地打压了相对昂贵的替代能源项目
这句话,意义深刻,喜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欢迎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2 14:58 , Processed in 0.0345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