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441273672 于 2010-6-11 11:07 编辑
山诺会 2010永定纪事暑期项目外派招募项目简介: 项目背景: 永定河多年的治理以防洪工程为主,目前虽然初步确立了生态功能分区,但是由于河道生态构建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目标体系,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滞后,河道及周边环境状况整体薄弱,与沿岸新城发展极不协调。随着北京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永定河的生态功能有了高的需求。北京市政府也意识到永定河对于北京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项目内容: 本次暑期项目中预期内容有走访观察永定河的现状,对沿岸居民进行访谈,了解永定河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对居民而言的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征集河岸原住民对永定河近年来的变化情况的感觉与认知,了解居民对永定河生态修复的期望。对政府有关工作人员采访,获得现在永定河生态价值与状况及以后工作方向 美丽的永定河峽谷
与上游鲜明的对比
队伍介绍 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 | 6月5日至6月12日晚12点 | 网络选拔 | 6月13日晚9点 | 出发前培训及准备工作 | 6月12日至7月11日 | 出发时间 | 7月12日 | 中期休整时间 | 7月19日 | 结束时间 | 7月26日 | 报名要求 1、大一、大二学生 2、对环保有热情 3、有吃苦耐劳精神 4、有拍摄记录片经验及问卷调查能力强者优先考虑 联系方式 队长:康 昀 手机 15120091205
QQ:245066121 副队:王 婕 手机 15120049213
QQ:526234292 李宗卿 手机 15001102729
QQ:122092052 王唯佳 手机 18910977492
QQ:395474651 报名时请直载附件中报名表填写后发邮箱:yongdinghe_2010@163.com并给以上四位同学任意一位发短信说明一下。
附件:山诺会2010永定记事暑期项目外派招募
报名表.docx
(13 KB, 下载次数: 28)
附:山诺足迹
1994年,深入秦岭太白山、海南尖峰岭考察。 1995年,在小滦河实施了名为“河谷莽原”的物种调查。 1996年,承办首届全国大学生绿色营——远征白马雪山,拯救滇金丝猴。此次活动编辑了录像带,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及北京电视台播放,并举办了巡回摄影展及报告会,《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环境报》、《北京晚报》也相继报道了此次活动,引起社会对滇金丝猴生存环境的广泛关注,并最终保住了这片滇金丝猴赖以生存的环境。 1997年,成功举办了“还母亲一个心愿”——紫竹院公园守护大雁活动,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 视台先后进行了四次报道;《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各大报社相继报道达50次之多;同年,组织了名为“心系荒漠”的恩格贝植树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首创北京市高校校园Recycle(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1998年,牵头组织高校大学生扩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同时进行可可西里地区的生态考察。这次活动引起了社会对长江源区野生动物和自然生存环境的关注。中央一套、二套节目对此次活动先后进行了5次报道;《中国环境报》、《北京青年报》、《中国绿色时报》、《科技日报》等也刊登了相关报道。 1999年,举办“向往绿河”——川西天然林保护考察活动。 2000年,在甘肃礼县进行名为“为西部播送绿色希望”的环境教育活动。 2001年,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对沙尘暴的起源及此地区环境状况进行了名为“心系草原”的科考活动,当地人民为了表示感谢专门为山诺举行了一个小型那达慕大会。2002年北京内蒙共同举办的“腾飞”春节联欢晚会为此专门邀请山诺参加了晚会的录制;同年,成功组织了首届首都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 2002年,在我们的多方努力下,我校的7号宿舍楼成为北京高校学生宿舍Recycle示范楼,吸引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及报道,《新闻联播》、《新闻30分》、《北京您早》等多家电视台均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同年,成功举办第二届首都大学生定向越野大赛,本次活动以其独特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获得了多方的好评,中央5台,《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2002年夏,进行了“峡客行”——长江三峡地区社会生态考察环保宣传活动,在三峡地区开展特色环境教育活动,引起当地各方广泛关注。同时以大学生的视角拍摄了一部反映三峡环境与变迁的纪录片,并在凤凰卫视《DV新世代》中播出。同年秋季,成功承办了世界著名环保人士——珍·古道尔博士一年一度的世界巡回演讲(中国站)的活动,获得较好社会反响。冬季,牵头组织了北京六所高校前往贵州草海的“1+1”助学活动。同行拍摄的记录片《寄望草海》在凤凰卫视《DV新世代》中播出。 2003年夏,远赴内蒙古额济纳旗进行“曾经绿洲”荒漠化与游牧文明暑期科考,北京—苏州“净水源”城市水危机科考,新疆硅化木考察,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野外生存训练。 2004:十年会庆;获得首届“鄂尔多斯环保志愿服务与生态建设奖”。 2005:忧悠鹤鸣-黑龙江扎龙鹤类自然保护区科考;2005年的三月份国际重要湿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场大火把山诺的目光又引向了东北。湿地起火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扎龙和世界开玩笑?丹顶鹤今春归何处?扎龙到底还是不是鹤的故乡?带着种种疑问,山诺会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林业局、国家自然保护研究中心等多方帮助下,与东北林业大学绿色使者协会和兰州大学绿队共同奔赴扎龙展开了22天的科学考察活动。提出了很多合理性建议,该队论文《扎龙湿地调查报告》获得了多项奖励。 四合愿-内蒙古科考。同时山诺会另一支队伍对祖国北部的另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鄂尔多斯一种独有珍惜濒危植物——四合木进行了考察。此行使山诺对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以及四合木生长的社会环境和保护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06:R部寻根-北京-河北 垃圾流向调查
纳河纳梦-内蒙古额尔古纳人文生态科学考察
2007: “驿路西风”科考队徒步15天,对古代商旅的驿路—京西古道进行人文考察,探访了北京西部及河北部分地区,对京西古道的古代遗迹和人文景观进行拍摄和记录,探讨遗迹保护的可行模式。 “徒步千年”科考队从北京徒步到杭州,沿京杭运河进行考察,记录了京杭运河水质和沿岸居民的生活,为京杭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收集了大量的民间资料,以及完成了“祝福大运河”的影像和万人签名。 2008:"心系河山"——环京津贫困带农村生活环境调查:科考队7月4日——7月30日在北京市延庆县、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的若干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比较两地现状,以期引起更多关注,并为其寻找出路,促进"环京津贫困带"之中三十多个县的发展。因当地需要知识方面的援助,故将Recycle和旧书组的公益资金拿出部分购买书籍,进行支持。 "梦之花"-----新疆博格达地区雪莲考察与保护活动:科考队在7月11日--7月22日通过宣传、考察、调研等形式了解新疆博格达地区天山雪莲生存的环境及数量,并深入雪莲市场,掌握雪莲流通量,调查购买雪莲的消费意识。同时在天池景区开展"用实际行动保护洁白雪莲花"的宣传活动。 "古道情思"——重走丝绸路:科考队于7月11日——7月30日沿丝绸之路西宁到张掖段(青海西宁—大通—门源—祁连—甘肃民乐—张掖)对当地民俗和文化进行考察,用影像和文字记录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用心灵去感受和了解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哲学观。在这悠悠古道上探索中国的古老文明。 2009:“E路向北”科考队沿北京周边村镇进行北京周边电子垃圾回收现状的调查,紧跟国家颁布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政策,沿途宣传环保理念和推行可行环保方案。 “滇江浣水”科考队针对高原明珠的水环境现状做出调查,14天走访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对湖泊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当地居民进行环境教育。 首届“山诺营”,本着学习交流的目的,多所京内外高校的环保社团精英来到北林,与山诺人一同交流经验、自然体验、拓展游戏等等。
山诺简介.doc
(247 KB, 下载次数: 28)
|